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股骨头坏死患儿患髋的生物化学改变,分析关节功能状态在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运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了20例儿童股骨头坏死患髋软骨,10例与患儿年龄相当的尸体同部位软骨的蛋白多糖(PG)三组份:氨基己糖、己糖醛酸、硫酸基含量和患儿关节腔液及外周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同时分析软骨PG、关节腔液和血清HA三者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儿童股骨头坏死患儿软肌P  相似文献   

2.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3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β-胡萝卜素、维生素A(VitA)与维生素E(VitE)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显示:①患儿组β-胡萝卜素及Vit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及P<0.01),两组VitE则无显著性差异。②亚临床型VitA缺乏在患儿组为24例(24/34例,70.5%),对照组中为13例(13/40例,32.5%),有显著性差异(X2=10.66,P<0.005)。临床型VitA缺乏则在两组均未见到。③患儿组IgA水平与β-胡萝卜素、VitA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4(t=2.25,P<0.05)及0.322(t=1.924,P<0.05),均显著相关。IgG及IgM则与两种维生素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提示,β-胡萝卜素和VitA缺乏时IgA水平降低,与呼吸道易受感染可能有关。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宜服用β-胡萝卜素及/或VitA,以前者防治效果为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母婴IgG1~4胎盘转运率与载脂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同时测定43组配对母亲和新生儿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IgG1~4含量。结果 母婴之间IgC3的转运率与母亲ApoB含量有相关关系(r=0.3880,P<0.01=;IgG2的转运率与新生儿ApoA1含量有相关关系(r=0.4002,P<0.1)。结论 母亲血清ApoB含量影响IgG3的胎盘转运率,新生儿血清ApoA1含量影响IgG2的胎盘转运率。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佝偻病血清诊断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佝偻病血清25(OH)D3浓度,同时测定了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THP/Cr)。结果显示:佝偻病患儿血清25(OH)D3值降低,ALP、尿THP/Cr值增高。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与Ca、P无相关性(P>005);与ALP、THP/Cr呈负相关(P<001,P<005)。说明血清25(OH)D3、ALP、THP/Cr对佝偻病有诊断价值,血清Ca、P对佝偻病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肺炎和腹泻患儿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探讨肺炎和腹泻患儿体内维生素A(VA)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对128例肺炎、116例腹泻患儿和100名健康儿童测定血清VA,其均值分别为1.1±0.5μmol/L,0.8±0.4μmol/L和1.9±0.6μmol/L(F=146.670,P<0.01)。对其中60例肺炎、85例腹泻患儿进行VA的相对剂量反应(RDR)测定,其RDR均值分别为22%±19%,23%±10%,亚临床VA缺乏(PVAD)检出率分别为43.3%,61.2%。发病1,2~4,5~7天即入院的肺炎、腹泻患儿在入院次日所测的RDR均值和PVAD检出率均相近(肺炎患儿的Hc=2.560,χ2=0.262,P均>0.05;腹泻患儿的Hc=0.229,χ2=0.510,P均>0.05)。在诊断肺炎、腹泻患儿PVAD时,均以RDR法检出率为高。提示:肺炎、腹泻患儿血清V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约半数的患儿体内处于PVAD状态。在发病7天内体内VA水平不受病程影响。评价体内VA状况以RDR法更为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水平放免学测定,并与同期2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分析,发现重度患儿T3,T4水平明显下降(t分别为2.452,2.592,P〈0.05),TSH轻度上升(t=1.450,P〉0.05);PTC水平明显上升(t=43.64,P〈0.001),女性患儿GH水平明显下降(t=2.524,P〈0.05)。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变化及其机理。方法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发体外血小板聚集及胆固醇亚组份沉淀法观测22例7~12岁高脂血症肥胖儿童血小板聚集率及151例肥胖儿童血清胆固醇各组份含量和比值。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含量和HDL-C/TC、HDL2-C/TC及HDL2-C/HDL-C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005,P<001)。高脂血症肥胖儿童1秒与5秒时血小板聚集率较正常儿童和血脂不高的肥胖儿童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脂血症的肥胖儿童血小板聚集反应增强,似与其TC、LDL-C增高及HDL2-C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了30例ALL骨髓细胞GCR为7873±3002位点/细胞;17例ANLL为6113±1622位点/细胞(P<0.05)。形态学分型L1型17例,GCR为7267±3178位点/细胞;L2型13例,GCR为7650±3362位点/细胞(P>0.05)。临床分型标危型ALL14例,GCR为8998±1963位点/细胞;高危型9例为5847±3885位点/细胞(P<0.05)。对18例ALL经联合化疗完全缓解前后比较发现,GCR分别为8115±3258位/细胞和4669±2106位点/细胞(P<0.01)。本实验同时测定了ALL和ANLL患儿血浆皮质醇浓度,平均分别为112.20±41.14ng/mi和104.65±43.49ng/ml,相关系数分别为r=0.15和0.11,说明GCR表达水平不受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改变及其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的关系,初步探讨两者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分别采用ELISA法和酶法检测7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IL-6、TNF-α和LDH1生心肌炎组血清IL-6、TNF-α、LDH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水平与LDH1呈负相关(r=-0.3  相似文献   

10.
中药鼻腔喷雾剂对易感儿童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气雾喷鼻预防呼吸道感染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技术分析234例患儿用药前后血液和唾液中IgG及其亚类、IgA、IgM、sIgA的变化。结果(1)干扰素组(64例),黄芪+动物脂多糖组(66例),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组(55例)用药后血清IgG、IgG1亚类、IgA和唾液sIgA与自身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0.01)。(2)两个中药复方组用药后血清IgG2亚类也比用药前有显著性增高(P<0.05)。(3)与生理盐水对照组(49例)相比较,各用药组疗前差异无显著意义,疗后复方黄芪组和复方大青叶组IgG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中药气雾喷鼻预防呼吸道感染与其提高易感儿童的体液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的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004-02—2004-12在天津医科大学总院就诊的34例肥胖儿童和31例正常对照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血清脂联素与人体参数、体脂分布及糖代谢中各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1)肥胖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2)脂联素与性别、年龄无相关关系;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69,r=-0.405,P<0.01);与BMI、腰臀比和S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30,r=-0.282和r=-0.350,P<0.01);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64和r=-0.357,P<0.01);与HOMA-R呈负相关(P<0.01),与HOMA-β无相关关系。(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HOMA-R是影响脂联素最为显著的因素,R2=0.122;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69(P<0.01)。结论肥胖症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是影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R的重要因素。低脂联素血症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在Perthes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Perthes病和10例非Perthes病(3例外伤致髋关节离断及7例尸体标本)的小儿股骨头软骨及髋关节滑膜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并做图像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20例Perthes病股骨头软骨中均有表达,对照组10例股骨头软骨中,仅有1例有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两者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07,P<0.01);糖皮质激素受体在20例Perthes病髋关节滑膜中均有表达,对照组10例髋关节滑膜中,仅有1例有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两者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19,P<0.01).Perthes病组和对照组股骨头软骨的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颗粒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3,P<0.01);Perthes病组和对照组髋关节滑膜的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颗粒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20,P<0.01).糖皮质激素受体在Perthes病股骨头软骨与髋关节滑膜中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87,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受体可能与Perthes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浆、脑脊液中神经肽Y(NPY)的质量浓度变化,探讨NPY在惊厥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2-09—2003-08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惊厥性疾病患儿,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NPY的质量浓度。结果(1)惊厥组血浆中NPY质量浓度第7天较第1天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5·366,P<0·01),惊厥组各组第7天与第1天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09,3·480,3·379,P<0·05);脑炎无惊厥组第7天较第1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t=1·056,P=0·309);惊厥组与脑炎无惊厥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728,P<0·01;t=6·990,P<0·001),脑炎无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987,P>0·05),惊厥组各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F=34·674,P<0·01)。(2)惊厥组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与脑炎无惊厥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30,5·699,P<0·001),脑炎无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12,P=0·911),惊厥组各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F=68·931,P<0·01)。(3)血浆和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与惊厥发作次数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体重无显着相关,P均大于0·05;第1、7天血浆NPY质量浓度与第1天脑脊液NPY质量浓度有显着正相关性(r=0·954,P<0·001;r=0·950,P<0·001)。结论(1)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均增高,与惊厥发作次数有关,但在惊厥发生的不同阶段质量浓度不同。(2)血浆与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血浆中的质量浓度能间接反映脑脊液质量浓度。提示动态监测NPY质量浓度可能有助于对惊厥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氧致新生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ypoxia 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发生发展过程中,肺组织中TRIP6、cyclinD1蛋白动态变化,及其对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氧方法(FiO20.10~0.12)制备新生SD大鼠HPH模型,对照组予正常氧浓度FiO20.21。每组32只于实验后14 d,监测右心室平均压力,采集心脏及肺组织标本,分别用BL420系统监测右心室压力,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及肺小动脉中膜面积百分比、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同时每组大鼠分别于实验后3、7、10、14 d,采集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技术观察TRIP6和cyclinD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4 d后,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狭窄,肺小动脉中膜面积百分比[(42.28±1.64)% vs.(24.12±0.83)%]、中膜厚度百分比[(28.26±1.41)%vs.(16.94±0.90)%]、右心室肥厚指数(0.52±0.02 vs.0.29±0.01)、右心室平均压力[(22.00±0.82)mmHg vs.(12.10±0.48)mmHg,1 mmHg=0.133 kPa]均显著增加(P<0.01);TRIP6在对照组14 d时肺小动脉管壁几乎无表达,模型组明显增强,其表达水平在3、7、10、14 d时明显增高( P<0.05);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在3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7、10、14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14 d时肺组织TRIP6蛋白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87,P<0.05),中膜厚度百分比、中膜面积百分比与肺组织TRIP6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878,P<0.01;r=0.812,P<0.01;r=0.872,P<0.01;r=0.789,P<0.01)。结论在HPH发生中,肺组织中TRIP6蛋白和cyclinD1表达上调,并且增加的TRIP6和cyclinD1蛋白表达可能与肺血管重塑相关,进而影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Xu HG  Fang JP  Huang SL  Li HG  Zhong FY  Guo HX  Su H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603-606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蛋白(LN)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49例重型β地贫患儿和41例正常小儿血清HA、PCⅢ、CⅣ、LN水平,其中45例地贫患儿行肝组织学检查,进行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结果β地贫组血清HA、PCⅢ、CⅣ、LN四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小儿组(P<0.01),HA、PCⅢ水平与纤维化分期呈低度正相关(r=0.379、0.455,P均<0.05),CⅣ及LN水平与纤维化分期无显著性相关(r=0.312、0.310,P均>0.05).四项指标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判别函数为0.002 HA+0.003 PCⅢ+0.002 CⅣ+0.006 LN-1.859.判断的准确率为82.16%,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3.88%、68.29%、77.97%和90.32%.HA、PCⅢ水平的升高与肝脏铁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r=0.342、0.305,P均<0.05).结论血清HA 、PCⅢ在重型β地贫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高于CⅣ及LN,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PRL)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过程中的水平变化以及二者之间作用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4例HIE急性期、恢复期和20例对照组患儿血浆GH,PRL水平。结果:急性期中、重度HIE患儿与轻度和对照组比较,血浆GH水平明显降低,而PRL水平明显增高(P<0.01);恢复期HIE各组与对照组血浆GH,PRL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血浆GH水平明显降低,而PRL水平明显升高(P<0.01);急性期血浆GH与PRL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8759,P<0.01)。结论:GH,PRL参与了新生儿HI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急性期血浆GH,PRL水平与HIE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患儿白细胞介素-1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1月本院住院的3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15水平,同期检测30例下呼吸道感染发热期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急性期KD患儿血清IL-1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25.64P〈0.01);恢复期KD患儿血清IL-15水平下降,但仍较健康对照组增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4.00P〈0.01);KD患儿血清IL-15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87P〈0.01)。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有显著性差异(急性期t=6.28P〈0.01;恢复期t=4.34P〈0.01);急性期随KD患儿IL-15水平升高,ESR也相应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44),但与外周血WBC计数、CRP和血清清蛋白(ALB)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与IgG存在正相关性(r=0.372P=0.043)。结论IL-15参与KD的病理生理过程,IL-15可能促使免疫细胞大量激活,进而介导组织免疫病理损伤。IL-15水平变化反映KD的病情状况,可能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变化及其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HF患儿45例,按心衰严重程度分为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按原发疾病分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组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galectin-3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 BN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构指标。分析血清galectin-3与左心室重构和NT-pro BNP的相关性。结果 45例CHF患儿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3.42±1.89)岁。心功能Ⅱ级组10例,Ⅲ级组18例和Ⅳ级组17例;EFE组21例,DCM组24例。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患儿的血清galectin-3及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E和DCM两组间血清galectin-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F患儿的血清galectin-3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质量、左心质量分数及血清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galectin-3有助于对儿童CHF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血瘦素(leptin)质量浓度与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2003年3~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对正常分娩的早产儿30例、足月儿60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透射比浊法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脐血leptin、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gG、IgA、IgM、补体(C3、C4)、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及bcl-2蛋白表达量、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脐血leptin质量浓度与IgG(r=0·630,P<0·01)、C3(r=0·340,P<0·01)、C4(r=0·253,P<0·05)、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r=0·295,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r=0·377,P<0·01)及IFN-γ质量浓度(r=0·323,P<0·05)、GM-CSF质量浓度(r=0·236,P<0·05)、bcl-2蛋白表达量(r=0·318,P<0·05)均呈正相关,与IL-4质量浓度(r=-0·277,P<0·05)、淋巴细胞凋亡率(r=-0·532,P<0·01)呈负相关,而与IgA、IgM无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脐血leptin质量浓度与新生儿免疫功能密切相关,leptin具有增强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而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较小。leptin可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GM-CSF质量浓度,抑制淋巴细胞的凋亡,此作用可能是leptin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CHF患儿45例为心衰组,其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1例,扩张型心肌病24例;另选取门诊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STL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构指标;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FSTL1与左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治疗前血清FSTL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PP=0.176)。血清FSTL1与左心室舒张末径(r=0.485,P=0.001)、左心室质量(r=0.322,P=0.031)、左心室质量分数(r=0.353,P=0.017)、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r=0.562,Pr=-0.436,P=0.003)、左室短轴缩短率(r=-0.436,P=0.003)呈负相关。结论 FSTL1可能参与CHF患儿左心室重构,血清FSTL1可以作为儿童CHF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