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谢文利  万宗明  李玲  刘岱琳 《中草药》2011,42(4):749-751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B2(proanthocyanidin-B2,PC-B2)对体内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ig不同剂量(25、50、100 mg/kg)PC-B2 12周,检测血糖和AGEs的量。同时将不同质量浓度PC-B2分别与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半乳糖和牛血清白蛋白在37℃孵育60 d,用荧光光度法测定AGEs的荧光值。结果 PC-B2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抑制AGEs的形成(P<0.05),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C-B2对体外AGEs的生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PC-B2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对体内外AGEs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糖起萎合剂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大鼠阴茎海绵体沉积的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AGEs具有产生荧光的特点,通过测定其荧光强度,间接表示阴茎海绵体内AGEs的含量.结果及结论降糖起萎合剂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大鼠阴茎海绵体沉积的荧光AGE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媛  侯雪峰  封亮  贾晓斌  王永庆 《中草药》2017,48(7):1386-1390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体内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形成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40 mg/kg)构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100 mg/kg),葛根素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组,另设对照组。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OGTT)、糖化血清蛋白(GSP)及血清AGEs水平。此外将不同浓度的葛根素(0.5、1.0、2.0 mmol/L)与丙酮醛和牛血清白蛋白共孵育144 h,建立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用荧光光度法测定AGEs的荧光值,考察葛根素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规律。结果葛根素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FBG,改善OGTT,抑制GSP及血清AGEs的生成。葛根素在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中抑制AGEs的生成,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葛根素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FBG,对体内外AGEs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ip给药)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0.5、1.0 g/kg)黄连解毒汤ig给药90 d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和肾组织中的果糖胺和AGEs水平。将不同浓度的黄连解毒汤与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孵育21 d,用荧光光度法测定AGEs的荧光值。结果黄连解毒汤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1),抑制血浆和肾组织的果糖胺和AGEs的生成(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黄连解毒汤对体外AGEs的生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AGEs的生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黄连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黄芪对体外AGE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内皮细胞膜与Alcain Blue(AB,阿利新蓝)结合量为指标,观察黄芪对AGEs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利用AO/EB染料诱导AGEs作用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黄芪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对抗AGEs导致的内皮细胞膜负电荷减少,并且对抗AGEs诱导凋亡的作用,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结论:黄芪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拮抗剂,可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并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葛根、绿茶、吴茱萸、苦瓜、桑叶、玉米须等7种植物提取物及葛根素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同时测定葛根和葛根素的IC50。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和果糖/葡萄糖在体外共同孵育建立体外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并将反应液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组,在37℃孵厢中孵育7d,检测波长430nm测定各组荧光值。结果葛根、绿茶、吴茱萸、桑叶、肉桂、玉米须、苦瓜7种植物提取物以及葛根素对体外孵育AGEs的形成抑制作用不同,其抑制率分别为85.4%,83.8%,66.3%,41.5%,36.4%,25.6%和8.6%,葛根及葛根素的IC50分别为45.45μg/ml和18.13μg/ml。结论这7种中药提取物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绿茶和葛根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而葛根素也具有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是葛根抗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一个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7味中药对体外非酶糖化终产物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许惠琴  朱荃  李祥  张爱华  郭戎 《中草药》2002,33(2):145-147
目的:体外建立蛋白质非酶糖化系统,观察五味子、山茱萸等7味中药对蛋白质糖化终产物(AGEs)的抑制作用。方法:200mmol/L葡萄糖与40g/L牛血清白蛋白在37℃条件下反应8周,利用AGEs具有棕色和荧光的特点,分别测定紫外吸光度和荧光度值,以考察五味子、山茱萸等7味中药对AGEs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中药对AGEs 的生成有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中药可能对由AGEs引起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对非酶糖基化的终末产物(AGEs)导致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及中药复方干预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数据库查阅近年的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中药复方通过调控AGEs特殊受体蛋白表达、控制高血糖、降解AGEs、减少AGEs的生成、抗氧化、下调炎症反应等途径干预非酶糖基化及其终末产物的生成。结论:中药复方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简述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基础上,综述近年中药单体对糖基化终末产物发挥抗糖网病作用的进展。中药单体可直接抑制AGEs合成、减少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保护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韩莹  史道华 《中草药》2005,36(6):938-941
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的游离氨基与还原性单糖的醛基反应所生成的稳定的共价化合物,在体内的积累是导致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因素。AGEs可直接或间接地对机体产生致病作用。目前AGEs抑制剂特别是某些中药在治疗AGEs引起的疾病方面研究进展迅速,主要通过降低体内AGEs水平、减少AGEs交联、抗氧化、阻断与相关受体的结合等途径来干预AGEs的合成、代谢和受体后效应。简述AGEs的致病机制,并探讨中药对AGEs所致疾病的干预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反应体系(BSA/MGO reaction system),评价牡丹皮体外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生成的活性,同时借助HPLC和LC-ESI-MS/MS检测辨识牡丹皮中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成分。采用荧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浓度的牡丹皮提取物(生药浓度50,100,150,200,250 g·L-1)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牡丹皮提取物都有一定的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各组于反应24 h后AGEs的生成速度趋于平缓,反应6 d后测得抑制率分别为(36.2±5.3)%,(43.5±6.2)%,(55.4±7.8)%,(68.6±6.7)%,(70.4±8.2)%,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同时,利用HPLC分析牡丹皮与丙酮醛孵育前后的色谱图,结果发现反应后有5个色谱峰发生变化,并出现色谱峰减少或增加的现象。经LC-ESI-MS/MS分析鉴定表明,这5个成分分别为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六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因此得出,牡丹皮具有显著的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三没食子酰葡萄糖、四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六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5个成分可能是牡丹皮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活性物质,丰富了牡丹皮的基础研究,为其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体外蛋白糖化反应系统,确定银杏叶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蛋白糖化终末产物生成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将葡萄糖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别在STUOX;条件下共同孵育,实验组则加入不同剂量的银杏叶及葡萄籽提取物或氨基胍。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温度和时间培养条件下的样品测定,根据荧光强度确定蛋白糖化终末产物的生成量。结果 在本体外系统中,蛋白糖化终末产物的生成与孵育温度及时间呈正相关。银杏叶提取物及葡萄籽提取物在1.0~2.0 g.L-1剂量范围内均可有效抑制蛋白糖化终末产物的生成,当药物浓度达2.0 g·L-1时其抑制作用相当于同剂量的氨基胍。结论 具有明确 抗氧化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及葡萄籽提取物在体外可有效抑制蛋白糖化终末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部分中药成分中筛选新的非酶糖化(NEG)抑制荆,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体外牛血清白蛋白 NEG 系统以模拟糖尿病的体内环境,测定16种中药成分在不同浓度梯度(1×10~(-1)~1×10~(-7)mg/ml)下对糖化终末产物(AGEs 的荧光抑制率及半效抑制浓度(IC_(50)),并与公认的 NEG 抑制剂——氨基胍(AG)作比较。结果:槲皮素、芦丁、羟乙基芦丁、黄芩甙元、黄芩甙、水飞蓟素等具有明显的 NEG 抑制作用,其 IC_(50)分别为0.86mg/L、1.16mg/L、1.64mg/L、2.36mg/L、4.71mg/L 与1.75mg/L,相应的 AG 为0.38mg/L;部分补中益气类中药,其皂甙也有一定的 NEG 抑制作用,但较 AG 弱。结论:槲皮素等6种黄酮类中药在抑制体外蛋白 NEG 作用方面与 AG 相近,但机制可能与 AG 不同。某些抗衰老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 AGEs 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师海波  苗艳波  王力平  王威 《中草药》2007,38(12):1846-1849
目的探讨玉竹乙醇提取物和分离部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单次ip链脲佐菌素(STZ)60mg/kg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ig给予玉竹乙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正丁醇分离部位。给药80d后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Ur)、糖化血红蛋白(GHb)、肾皮质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尿白蛋白(UAL)排泄率,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玉竹乙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分离部位降低糖尿病大鼠血中GHb水平和UAL排泄率,抑制肾皮质AGEs的形成,同时改善肾脏病理改变;正丁醇分离部位降低UAL排泄率。结论玉竹乙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分离部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GEs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营清热方(HF)及主要单体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合成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构建以葡萄糖和果糖为基底合成AGEs模型,予不同浓度HF进行干预,通过检测相应荧光强度评估和营清热方抗AGEs合成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方主要组成单体进行检测,并选取多个单体标准品进行鉴定,筛选出主要单体;将筛选出的主要单体干预AGEs合成过程,评估单体们抗AGEs合成的作用。结果(1)绿原酸、阿魏酸和牛蒡子苷是HF的主要单体成分;(2)HF对AGEs合成作用:①果糖-AGEs:组间比较,F=925.114,P=0.000,与模型组比较,4种浓度HF均能抑制合成AGEs过程,并具有量效关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0.023、0.000、0.000)。②葡萄糖-AGEs:组间比较,F=2030.920,P=0.000,与模型组比较,较高浓度HF(200μg/ml、1000μg/ml)能抑制合成AGEs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单体绿原酸对AGEs合成的作用:①果糖-AGEs:组间比较,F=119.999,P=0.000,与模型组比较,较高浓度绿原酸(2 mM、10 mM)能抑制合成果糖AGEs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②葡萄糖-AGEs:组间比较,F=77.672,P=0.000,与模型组比较,较高浓度绿原酸(0.4 mM、2 mM、10 mM)能抑制合成AGEs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0.000);(4)单体阿魏酸对AGEs合成的作用:①果糖-AGEs:组间比较,F=81.236,P=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均无抑制AGEs合成作用,其中中浓度阿魏酸(2 mM、0.4 mM)反而具有促进AGEs合成作用(P值分别为0.003、0.000)。②葡萄糖-AGEs:组间比较,F=114.971,P=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均无抑制AGEs形成作用,其中较高浓度阿魏酸(2 mM、10 mM)反而具有促进AGEs合成作用(P值分别为0.019、0.008);(5)单体牛蒡子苷对AGEs合成作用:a果糖-AGEs:组间比较,F=115.161,P=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均无抑制AGEs形成作用,其中较高浓度牛蒡子苷(0.4 mM,2 mM,10 mM)反而具有促进AGEs合成作用(P值分别为0.000)。b葡萄糖-AGEs:组间比较,F=38.924,P=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均无抑制AGEs形成作用,其中较高浓度牛蒡子苷(10 mM)反而具有促进AGEs合成作用P=0.030。结论HF及其单体之一绿原酸能够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合成,这可能是该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非酶糖化及肾脏功能的影响,并与氨基胍作比较。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氨基胍(100 mg·kg~(-1)·d~(-1))治疗组及槲皮素(100 mg·kg~(-1)·d~(-1))治疗组,灌胃治疗3周、6周、9周,观察药物对肾皮质非酶糖化终末产物(AGEs)及对肾重、肾重/体重、尿总蛋白(TUP)及尿白蛋白排量(UAE)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糖尿病对照组各病程肾皮质 AGEs 含量及 TUP、UAE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药物治疗6周均能明显抑制肾皮质 AGEs 形成,减少 TUP 及 UAE;治疗9周可明显抑制糖尿病肾脏肥大,降低肾重及肾重/体重比值。结论:槲皮素具有明显抑制糖尿病肾脏非酶糖化,防治糖尿病肾脏并发症作用,其效应与氨基胍相近。  相似文献   

17.
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单体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2-9关于中药单体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的文章,以"慢性乙型肝炎;中药单体;免疫调节机制"为检索词检索到126篇文章,进行归纳综述。应用体内体外实验已筛选出如白背叶根、黄芪甲苷、高三尖杉酯碱等多种中药单体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调节T细胞亚群、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调节Toll-like受体表达、调节肝细胞凋亡信号等密切相关。中药单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如:药源和制剂质控问题、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以及缺乏较长期疗效研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观察6种中药或有效成分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瘤细胞(L-929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出对其有效的药物。方法以传代培养的L-929细胞为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每种药选择3个浓度,连续观测5个时间点。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等6个药物与对照组相比对L-929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某些药的不同浓度之间的抑制作用也有显著差异。肿瘤坏死因子与其他药物作用比较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结论本实验系统正确、可靠,复方丹参注射液等6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L-929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补脾肾活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补脾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12周后 ,测定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 (AGEs)水平 ,并观察大鼠肾脏结构。结果 :补脾肾活血中药组治疗后血糖、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肾皮质 AGEs都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 .0 1,P<0 .0 5 ) ,且肾脏病理改变得以改善。结论 :补脾肾活血中药能够通过降低血糖、尿蛋白和抑制蛋白非酶糖化 ,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红背丝绸2种提取物和单体(CA1201)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用红背丝绸3种提取物对ET1致小鼠急性死亡、血管收缩和升压作用的拮抗,探索用中草药拮抗ET的生物效应。结果:3种提取物对ET1致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小鼠的死亡率下降;并可拮抗ET1致胸主动脉的缩血管效应,醇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10-7母液)拮抗ET缩血管效应分别为57.27%和58.61%;CA120110-8mol·L-1和10-9mol·L-1亦能拮抗ET1的缩血管效应;醇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ig及CA1201iv后能拮抗ET1的升压作用,拮抗ET1作用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红背丝绸2种提取物和CA1201可拮抗ET1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