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是一种能力,快乐是一种体验,在孩童时期学会体验快乐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如何让孩子学会体验快乐,这是每一位家长都应思考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假期一延再延,但对于老师、孩子和家长们来说,"停课不停学"的"宅"家模式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和经历。尤其对于幼儿教师而言,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我们一边行动一边思考,一边研讨一边调整,希望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能成为促进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成长的宝贵契机。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然而我们的广大农村的高中学生的家长却有着让人堪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如何从现实出发,弥补短板,是高中班主任老师值得思考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疫苗副作用太大,医生都说不给自己的孩子打疫苗了.”于是,一些家长也开始质疑,甚至反对给孩子接种疫苗.而更多的家长则是困惑了,该不该给孩子打疫苗,成了这些家长内心深处经常纠结的一个难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一起学习一下免疫学的大道理(基础知识),站到医生一样的免疫学知识高度上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平时我们常说,“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赏识”,实践证明适当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赏识,它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老师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者和体验者,他们的工作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杨祺  王思睿 《时尚育儿》2012,(3):118-119
"如何听取孩子的意见,方寸之间很难把握,太听从孩子意见,小孩子容易任性;不尊重孩子意见,就无法培养小孩的自主能力,尊重孩子的度该如何把握?"部分家长发出如此感叹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开始思考"尊重孩子"距离我们有多远。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心理研究院的王思睿博士。  相似文献   

7.
<正>3岁的豆豆,最近让家人操碎了心,你不让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其实,孩子并不是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只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面对逆反期宝宝,家长要做的是协助,而不是纠正。逆反期是自我意识的建立期一般宝宝的逆反期是从1岁半开始到3岁,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有自己的主意,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个阶段的宝宝是通过种种行为的尝试来感知这个世界,确  相似文献   

8.
金波 《大众健康》2011,(6):20-20
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关键时期。其中,学龄前是培养阅读习惯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生活学习以家庭为主,家长的帮助和干预尤为重要。那么,作为家长,如何为宝宝选择低幼读物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婴儿从呱呱落地到会爬、会走,都必须经过一番内在与外在的努力,语言发展也一样。宝宝为了适应外在环境,慢慢学会了如何回应外来的各种刺激,从对声音的敏感到了解某个声音的意义,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而最终表达出来的逻辑过程,这就是口语的表达过程。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呢?减少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玩电脑、手机的时间,家长要花时间和孩子玩。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家庭教育中,缺少了爱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爱的教育,就是通过不同方式的教育,让孩子感知身边的爱,体会到爱的存在,并将爱表答出来,传递给他人.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感恩意识.同时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增加孩子的情感体验,给孩子多创造爱的机会,把爱的权利还给孩子.  相似文献   

11.
董欢秋 《时尚育儿》2013,(9):162-163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里说:"图画书与孩子的想象力,有极密切的互动关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并非天赋,"而是经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得来,体验愈多,想象愈丰富",图画书给孩子提供了更多体验的机会,"图画书就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启蒙工具"。孩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世界,如何呵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是当下为人父母者的一大课题。可喜的是,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重视并热衷亲子阅读,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让孩子爱不释手的充满想象的图画书吧!  相似文献   

12.
钱伟  止水 《健康文摘》2008,(2):11-11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每走一步都需要父母的认真呵护,虽然每一个做家长的对自己的孩子都关怀备至,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难免会发生一些小伤小病。所以,要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除了精心照料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预防和处理孩子小伤小病的应急知识。  相似文献   

13.
洪森森 《家庭育儿》2020,(4):0039-0040
如何给未经世事,未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孩子解说死亡呢?彭懿先生在他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所述说的那样“经典图画书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解说父母无法生动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绘本是我们让孩子了解生命和死亡的最佳读本。那么,就让我们从这些经典的绘本里,深入浅出地为孩子渗透生命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门诊时,经常能碰见一些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烦恼的家长。孩子们不吃饭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呢?有人把1岁左右的孩子叫"不吃的年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开始从母乳或牛乳过渡到有味道的辅食添加时期,同时他们的智力也在这个时期也开始飞速发育起来,他们开始认识家人,观察外面的世界,对吃的食物有明显喜好的表现。所以这个时期出现挑食是正常现象。3岁以后的宝宝出现明显的挑食,常见的情况是在小时候辅食过渡的太慢或太快有关。这些孩子分两个极端,一部分孩子爱吃饭(主食为主,不吃或少吃莱),家长却不注意给孩子吃奶、蛋等,这在农村的孩子比较多见。  相似文献   

15.
张笋 《家庭医学》2009,(1):21-22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莫过于补牙;比补牙更恐怖的事,莫过于带孩子补牙;比带孩子补牙更恐怖的事,莫过于孩子要补很多颗牙!”给儿童看牙,难受的是家长。因为孩子好动又怕疼,搞的家长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孩子新入园,家长都担心刚上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容易生病。玲玲的妈妈来到幼儿园,就这个问题向保健医生黄医生咨询。黄医生说:家长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很重视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种:正好与你们家长沟通一  相似文献   

17.
继上期杂志刊登《预备青春期》导读后,很多读者来信反映《预备青春期》这个专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方面的难题。大部分家长读者认为这个专题适合青春期的孩子来读,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找到答案。史姓家长说:“对于孩子的青春期,我原本的想法是:他不提,我也不提。《预备青春期》让我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一些问题,也让我找到了自己曾经处于青春期的时候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答案。希望这个专题会一直做下去……”在这一期,《预备青春期》会继续为孩子,在某一定程度上也为孩子的家长就青春期的“自卑感”问题排忧解惑。  相似文献   

18.
黄华 《家庭育儿》2020,(1):0170-0170
从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这个话题更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教育不仅关系着一个家庭的荣耀,也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更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怎么样才能够把一个孩子培养成家庭的骄傲和社会的栋梁呢?这个问题是当今很多家长和教育人士都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周玉波 《健康博览》2007,(12):40-41
家长在家庭中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从这个意义讲,家长的任何语言都可看作是教育语言,家庭为家长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提出了苛刻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一个叫“感觉统合”的名诃进入了家长们的视线。对于这个“新生事物”,家长们心中不禁会有疑问: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统合到底是什么呢?这种训练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什么好处?我要怎样确定我的孩子有没有必要参加这项训练?下面,我们将分几个部分与家长们详细地谈一谈相关的问题,帮助您了解感觉统合,了解自己的孩子,更科学地帮孩子做好这项成长功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