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目的研究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在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Miles)术后的应用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自然排便传统造口袋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护理干预。护理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癌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V 3.0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不同随访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3、6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3、6个月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结肠造口灌洗应用于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可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造口治疗师全程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肠造口的41例患者由造口治疗师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以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肠造口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粪水渗漏、粪水性皮炎、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口治疗师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以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中减少造口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造口定位方法。方法: 将低位直肠癌需Miles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造口定位, 对照组由手术医生术中随机进行造口定位。比较2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处肿瘤复发、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平均每个造口袋使用时间。结果: 2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和造口处肿瘤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8~P=1.000)。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和造口旁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41~P=0.018)。观察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每天护理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有助于减少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 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  相似文献   

4.
黄燕 《吉林医学》2015,(8):1686
目的:分析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19例综合护理。观察对照组、试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较少,生活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中有较大作用,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策略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策略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中可减轻抑郁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的10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的患者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62-165
目的 研究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采用造口护理粉联合液体敷料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8 月我院收治的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10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造口护理粉联合液体敷料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54 例。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观察指标、舒适度、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社会领域、总体健康及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皮损愈合时间及会阴部皮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舒适、环境舒适及心理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85.18%;观察组复发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造口护理粉联合液体敷料护理能提高造口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整体疗效、促进病情早期康复,并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措施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行直肠癌切除术并行结肠造口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延续护理干预,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6例Miles术患者,对照组30例Miles术患者,分别给予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出院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SDS评分和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及轻度抑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SCA量表总分、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整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有效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刘榕  杨秀恋 《中外医疗》2023,(18):173-177
目的 研究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肠造口的适应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各维度(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造口管理、日常起居、心理负担、社会交往)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文版造口患者适应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便秘、造口脱垂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9,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基于信息化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龚朝荣 《中外医疗》2016,(2):170-171
目的 探讨两种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方法 的效果. 方法 将整群选取的符合纳入条件的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护理干预方式在直肠癌术后造瘘口中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恢复信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后少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造口自护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造口适应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13.45±4.82)h]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63±5.21)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5.24) h,(33.84±6.87) h,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及总分[(171.83±2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9.53±22.43)分,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iles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患者造口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腹壁造口尿流改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行膀胱全切腹壁造口尿流改道的膀胱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参考Kubler Ross的5阶段患者心理理论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术后3个月采用膀胱癌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术后6个月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膀胱癌模块和膀胱癌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增强腹壁造口尿流改道患者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适应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秀 《安徽医学》2010,31(3):274-27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9年60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病例护理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造口缺血1例,造口旁疝1例,造口水肿1例,造口狭窄4例,造口周围皮炎5例。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伤口评估三角联合湿性敷料治疗结肠造口病人皮肤黏膜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Miles术后并发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对照组36例。对照组病人采取造口常规护理并且皮肤黏膜分离创面使用油纱条敷料填塞,观察组病人应用伤口评估三角联合湿性愈合敷料处理分离处伤口。比较2组病人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造口狭窄和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以及2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病人(P < 0.01);伤口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 < 0.01);造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伤口评估三角联合湿性愈合敷料可以加速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处创面的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少医护工作量,减少造口狭窄和周围皮炎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改善心绞痛患者预后及提高康复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来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询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绞痛各项指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绞痛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9%,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实施询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在经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4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对照组52例为经腹腔镜Miles术并行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患者。随访24~60个月,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造口近期并发症(造口分离、造口水肿、造口缺血或坏死、造口肠管破裂、造口肠管梗阻)、造口远期并发症(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情况。  结果  观察组造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31±0.42)d]、首次排便时间[(4.18±0.55)d]高于对照组[(3.04±0.30)d、(3.93±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11.96±1.62)d]与对照组[(11.64±2.32)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造口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5.385% vs. 17.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5.769% vs. 32.692%)、术后第6个月排便感获得率(86.538% vs. 40.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Miles术时采用腹膜外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安全可行,并且能够明显减少术后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排便感获得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干预效果,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入科治疗的16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放疗后按照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放疗后按照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比较护理后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0度皮炎人数为34例(42.5%),高于对照组的22例(27.5%);中断放疗的人数为4例(5.0%),低于对照组的13例(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时间为(10.4±2.3)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6.5±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7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6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可有效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造口自主护理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确诊为直肠癌并接受Miles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临床治疗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模式。于出院后3、6个月采用自主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自主护理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在ESCA总分、自主护理技能、自主护理责任感、自主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可提高患者自主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