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献上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诊断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根据双手骨关节、软组织及其它部位关节X线改变,研究了50例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文献上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诊断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根据双手骨关节X线改变及软组织X线改变两组征象研究了44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与同一时期作检查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2例,慢性肾衰40例,痛风8例,及骨关节病18例作了比较。我们归纳的早期X线征象为:关节旁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关节边缘侵独;及关节间隙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早期X线表现以及摄胸片了解肺部有无感染病灶为临床提供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的早期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05年3月,10年中经证实的35例化脓性骨,关节炎病例资料。患者男23例,女12例,临床表现为病骨周围软组织皮温高、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伴有发热咳嗽寒战等症状。结果:X线表现随时间变化,由早期软组织浑浊肿胀进一步发展到骨干。干骺端骨质疏松、骨膜反应、骨质破坏,摄胸片发理怖部斑、片状阴影提示感染病变存在,积极正确抗炎治疗肺部阴影有吸收,骨、关节、软组织感染有好转,提示早期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X线诊断成立。结论:本组350例早期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X线表现:软组织肿胀、浑浊,骨干,干骺端骨质稀疏,骨干边缘骨膜反应,随时间加重。胸片出现肺内片状,云絮状影积极正确抗炎治疗,病变吸收、好转,同时软组织红肿消退,骨、关节病变稳定,进一步治疗病骨可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准确率,使儿童支原体肺炎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材料与方法:对所收集的17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分柝、研究,总结其临床及X线特点。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在临床及X线表现上各有其特点,正确把握这些特点,就可以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创伤性湿肺的X线表现,探讨X线胸片在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作用。方法:对67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分析。结果:67例创伤性湿肺的X线胸片表现分为四型:间质型28例,节段实变型15例,弥漫实变型14例,云雾型12例。结论:X线胸片因其简单方便成为创伤性湿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已经确诊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可行X线胸片进行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PLA)患者手关节的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初步探讨X线、超声在R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RA患者分为病程〈2年组和病程≥2年组,分别为17例和19例。所有患者均记录双侧腕关节、手X线检查。结果:全部RA患者288个受检关节中查体共发现125个关节肿胀。X线检查共发现102个关节有骨侵蚀。结论:超声在RA病程早期即可检测出滑膜炎、肌腱病变、骨侵蚀,较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致骶髂关节炎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X线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表现为缓慢加重的腰骶部及双髋部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者68例,进行脊柱正侧位或加摄斜位X线片。其中,6例临床怀疑骶髂并节病变者又经CT检查。结果 单侧骶髂关节改变为28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40例。怀疑骶髂关节病变6例,轻度骶髂关节炎34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0例,重度骶髂关节炎8例。68例中59例HLA—B27抗原阳性。结论 X线正位加左、右斜位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是左、右斜位更有利于观察骶髂关节病变。对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CT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其早期影像学表现,比较X线与CT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3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骶髂关节炎影像学表现为骶髂关节关节面硬化、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模糊、狭窄、消失.脊椎骨质疏松、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强直等。CT对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显示明显优于X线摄影。结论:骶髂关节骨质侵蚀、破坏、囊变、骨质硬化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征象,CT检查对病变细节显示更清楚,对早期病变更具敏感性,能对强直性脊柱炎做出正确分期,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有较高的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临床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平片检查未见确切异常而行MRI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12个膝关节中滑膜增厚及血管翳形成12例;关节软骨破坏10例;骨髓水肿6例;骨侵蚀5例;关节积液7例。结论:MRI能反映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病理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可辅助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STIR和DWI对早期疲劳骨折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愈合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对43例疲劳骨折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疲劳骨折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早期仅有临床症状的病例,X线及CT检查可为阴性,中晚期病例则X线和CT的诊断价值无差别;磁共振对疲劳骨折的敏感性、特异性较X线和CT高,特别是T2WI STIR和DWI敏感性更高,可作为疲劳骨折的早期诊断及对其愈合进行评估。结论疲劳骨折在磁共振检查中STIR和DWI的影像学表现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对早期疲劳骨折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对其愈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结果: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成年男性。常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中以第1跖趾关节最为好发。早期X线常无阳性表现,中晚期可见典型X线表现:①位于关节边缘骨端的穿凿样骨质破坏;②)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③软组织偏心性肿胀和痛风结节的形成。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2.
_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 X 线表现,提高对新生儿 NEC 早期病变的认识。方法:搜集经 X 线和/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 NEC 病例5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 X 线表现,对其孕周、出生体重与 NEC 发病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52例病例的 X 线表现进行随访跟踪。结果:本组52例中首次摄片表现为典型 NEC 28例,表现为早期 NEC 13例,疑似早期 NEC 11例。13例早期 NEC 二次复查痊愈7例,进展为典型 NEC 4例,演变为肠道动力性异常2例。11例疑似早期 NEC 患儿第三次复查痊愈8例,进展为动力性梗阻3例,该3例第四次复查1例痊愈,2例出现典型 NEC 表现。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是 NEC 高危人群。X 线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发诊断。方法:对58例X线诊断食管癌经食管镜活检病理证实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进形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中.认真仔细反复观察,掌握正确方法,X线能够对早期食管癌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1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CT、X线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X线Ⅰ~Ⅱ级AS 骶髂关节炎患者,CT常比X 线敏感一个级别;Ⅲ、Ⅳ级患者无区别;CT能准确测量关节间隙,对判定关节间隙的宽窄情况有独到之处,明显优于X 线;软骨下侵蚀,骨皮质中断和囊变,CT检出率明显高于X 线,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的早期表现,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53侧股骨头进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着重对其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42例股骨头的Ⅰ-Ⅱ期影像表现中,X线检出18例(43%)。CT检出32例(70%)。MRI检出40例(95%)。结论:X线平片难以诊断ANFH的早期表现。CT和MRI可以准确地显示ANFH的早期病变,尤其MRI是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6.
痛风与X线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线检查虽然对痛风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但对不典型病例和确定疾病的累及范围有重要意义。痛风早期X线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和关节肿胀。痛风晚期在X线上可有骨质侵蚀、痛风结石、关节间隙狭窄、骨内钙化、软骨钙化、滑囊炎、肾结石等。但痛风的X线表现需与假性痛风、银屑病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黄色瘤、退行性骨关节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综合影像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X线平片、CT、MRI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Ficat分期标准0~Ⅱa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2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X线平片仅发现Ⅱa期病变3个,阳性率15%。CT发现0~Ⅱa期病变13个.阳性率65%。MRI发现0~Ⅱa期病变20例,阳性率100%。结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敏感性最高,CT次之,X线平片最差。  相似文献   

18.
超声在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在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经手术证实的上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前均行X线、超声检查。将所有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超声与X线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超声检查的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X线检查敏感性为61.1%(22/36),超声检查敏感性为88.9%(32/36),其中8例超声发现膈下气体而X线为阴性。结论:二维超声在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中可弥补X线的不足,提高了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率,在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早期食管癌X线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的治疗及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本文病例早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组五年生存率为90%,而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却只有23%(2)说明食管癌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重要性,X线检查对早期食管癌(简称早癌)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本组97例X线诊断准确率为90.7%。本文目的:通过X线,病理及光导纤维镜检的对照分析,探讨早癌X线检查方法与早癌X线征象相关病理基础,以及影响早癌X线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等问题,以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X线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在临床上已很明确,但在高原地区的急性阑尾炎在X线下有较特殊的表现,这对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对地处青藏高原的205例急性阑尾炎的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