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塞脉片(TSM)对2型糖尿病足(DF)大鼠伤口愈合作用。方法用高脂高糖加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再行足部手术,建立DF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0.135g/kg组、通塞脉片12.44、6.22、3.11g/kg 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8d,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液流变学以及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TSM可促进模型大鼠创面愈合、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增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降低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和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调节ET/NO、TXB2/6-K-PGF1α比值。结论 TSM可以通过调节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促进2型DF模型大鼠创面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溃疡(DFU)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其中24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于足背部切除面积约为1 cm×1 cm的全层皮肤组织建立DFU模型,随机分为DFU组、DFU+术前术后注射组和DF...  相似文献   

3.
刘聪  吴波  陈威  李莉  李玲  韩平  郑长青  刘国良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6):1863-186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肝脏过氧化物增殖体受体γ辅激活子-1(PGC-1)与糖尿病及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分为3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11只为糖尿病组(A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经胰岛素治疗6只为胰岛素治疗组(B组);正常雄性Wistar大鼠9只为对照组(C组).测定大鼠肝脏PGC-1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血脂、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 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FBG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链脲佐菌素诱导出糖尿病后,其肝脏PGC.1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大鼠(P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LED红光联合胰岛素外用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红光组、胰岛素组、红光联合胰岛素组,高脂饲养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进行糖尿病造模,成功后在大鼠的背部制造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两天对红光联合胰岛素组及红光组大鼠的创面进行20J/cm2的红光照射,胰岛素组及红光联合胰岛素组大鼠创面滴加0.5U短效胰岛素。在第0、7、10、14、21天,麻醉大鼠后拍摄创面照片并用image J软件计算大鼠创面愈合率;在第10、14天在各组随机选择两只大鼠,取创缘组织固定后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新生血管情况以及用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CD34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Akt、Akt、HIF-1α表达情况。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红光联合胰岛素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14天,创面组织HE染色显示,红光联合胰岛素组创面组织内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胰岛素组及红光组新生毛细血管少于红光联合胰岛素组,对照组新生血管最少;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D34、VEGF表达情况,红光联合胰岛素组CD34和VEGF表达量高于其他组,而红光组和胰岛素组表达高于对照组;红光联合胰岛素组p-Akt、HIF-1α表达高于其他组,而红光组和胰岛素组p-Akt、HIF-1α表达高于对照组;各组Akt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D红光和胰岛素联合应用介导PI3K/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三黄消渴片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黄消渴片对链脲佐菌素(STZ)造Wistar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方珐: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加喂高脂饲料造模,观察三黄消渴片对模型大鼠血糖(TC)、血脂(TG)、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尿病足等体症的改善作用.结果:三黄消渴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糖耐量异常,改善糖尿病大鼠"三多一少"症状及糖尿病足等体症.结论:三黄消渴片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能明显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的膀胱逼尿肌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灯盏花素治疗组(DD组)。以高糖高脂饮食及小剂量连脲佐菌素(30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6周后光镜下观察膀胱逼尿肌在常规HE染色和苦味酸酸性品红(V-G)染色的改变。结果:糖尿病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治疗组较糖尿病组明显下降。结论: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灯盏花素具有保护膀胱逼尿肌功能。  相似文献   

7.
丹蛭降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联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热量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空白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喂以高热量饲料,常规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测定各组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地减轻模型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86只SPF级200-220g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饮食喂养,模型组一直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模型组用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30mg/kg体重),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分别于第4及8周行糖耐量检查.结果 第四周87%模型大鼠血糖升高,笫8周94%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且体重增加,为2型糖尿病动物.结论 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并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可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具体步骤,解决造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选用80只雄性Wistar大鼠,利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茵素(STZ)30mg·kg-1剂量腹腔注射诱导形成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结果:以空腹血糖值≥11.1mmol·L-1者为造模成功,80只Wistar大鼠中66只造模成功,成功率为82.5%。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导形成的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步骤切实可行此方法成模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高糖高脂饮食加链尿佐菌素诱导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并观察稳定性.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对照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组(STZ组)、高糖高脂饲养组(H.E组)和高糖高脂饲养+STZ组(H.E+STZ组).STZ组和H.E+STZ组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35 mg/kg.4周后监测体重、胰岛素、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H.E组和H.E+STZ组大鼠空腹血浆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ISI较对照组和STZ组增高(P<0.01);STZ组及H.E+STZ组大鼠卒腹血糖、AUC较对照组和H.E组升高(P<0.01);注射STZ后4周H.E+STZ组空腹血糖、TG、TC、ISI较对照组和STZ组高(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能使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下降,并且辅以小剂量链尿佐菌素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高、稳定性好、效果好、造模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