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胶囊治疗,治疗组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令人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创福康外用治疗女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女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创福康胶原贴敷料外用治疗,对照组服用多西环素联合创福康胶原贴敷料外用。用GAG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4周后两组GAG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DLQI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创福康外用治疗女性痤疮,能明显减轻皮损,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热脾寒型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例数均为3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西药联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CHB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派罗欣180μg/次,1次/周,sc,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中医证候加用十味溪黄草颗粒或人参健脾丸。疗程均为48周。观测两组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HBV-DNA定量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疗后24,48周观察组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疗后12,24,48周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疗后24,48周观察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疗后48周观察组肝功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寒热错杂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EH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ET-1、SBP、DBP水平更低,NO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能够降低EH寒热错杂证患者血压,改善中医证候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初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1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一贯煎加味,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每2周检测1次ALT、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每4周检测1次乙肝病毒HBV-DNA及血清肝纤维化4项[Ⅳ型前胶原(PCIV)、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粘连蛋白(LN)]。治疗前后行腹部B超,记录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大小。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中医疗效,应用ChildPugh分级评分进行西医疾病疗效评价。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ALT、AST均恢复正常,HBV-DNA阴转(HBV-DNA≤1×102),且TBil、ALB、PCIV、HA、PCⅢ、LN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B超示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大小均减小,Fibroscan示肝脏弹性值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CIV、HA、PCⅢ、LN及肝脏弹性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ALB水平、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Child-Pugh评分均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8.24%(30/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代偿期肝硬化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肝脏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柴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疗效并初步分析其保护肝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CHB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采用苦参素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龙柴方免煎颗粒。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HBV-DNA、HBsAg、HBeAg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1.93%)(P0.05);治疗前,两组HBV-DNA、HBsAg和HBeAg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病毒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LT、AST、SOD、MDA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LT、AST、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或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柴方治疗CHB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HBV-DNA、HBsAg、HBeAg水平,抑制病毒复制,并通过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保护肝组织,降低肝损伤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不寐证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不寐证患者分为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组与复方枣仁胶囊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变化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8.7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可以改善睡眠效率,但治疗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均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柴胡桂枝五味汤在主要睡眠指标及烦躁、易怒、多梦等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复方枣仁胶囊,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柴胡桂枝五味汤治疗不寐证患者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复方枣仁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脾肾阳虚型CH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4例因主动退出研究而脱落,最终纳入4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艾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及CD4+/CD8+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2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CD...  相似文献   

10.
张炜 《新中医》2018,50(4):78-81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肝脾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肝硬化肝脾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给予膈下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胁肋刺痛、腹胀、蜘蛛痣、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纳差评分与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T、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lb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膈下逐瘀汤对肝硬化肝脾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情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