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79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应用GOS评分指标评判预后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电话询问、门诊复查、家庭诊疗,术后6个月存活61例,死亡18例,存活患者中,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预后,一级22例,二级21例,三级11例,四级5例,五级2例。结论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准确地掌握手术适应证,恰当的选择手术方式,熟练的掌握手术技术,及时早期的手术治疗,以及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对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而超早期微创钻孔血肿抽吸溶解引流术是进行丘脑血肿清除的最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行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3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临床情况分别选用脑室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血肿穿刺联合脑室外引流术、行经纵裂入路显微镜下丘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43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术后6个月存活36例,存活率为83.7%;其余的7例患者于手术后脑出血死亡。存活的36例患者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自理为11例,稍依赖为12例,较大依赖为8例,完全依赖5例。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时应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其他的临床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室型丘脑出血应用单纯脑室穿刺配合腰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高血压脑室型丘脑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42例患者中,Ⅰ级生存10人,Ⅱ级生存8人,Ⅲ级生存14人,Ⅳ级生存7人,Ⅴ级生存2,死亡1人。结论高血压脑室型丘脑出血采用脑室穿刺配合腰穿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于莉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6):479-480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34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丘脑出血患者多为高血压丘脑出血,少量而局限的丘脑出血预后好、量大且破人脑室的预后差.结论:高龄和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预后与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术前CT定位,对62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抽吸加尿激酶引流术。结果生存50例,其中ADLⅠ级4例(8%),Ⅱ级12例(24%),Ⅲ级18例(36%),Ⅳ级10例(20%),Ⅴ级6例(12%)。病死7例,放弃治疗5例。结论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安全、有效、对脑组织创伤小,再出血概率小,可作为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丽  曾春 《医药论坛杂志》2011,(24):133-13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10年在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503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病例的资料,总结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转归。结果在503例患者中,431例患者(85.7%)获得长期存活。并发肺部感染71例(16.5%),脑积水15例(3.8%),其中6例接受了脑室腹腔引流术。应激性溃疡30例(7.6%),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3.8%),其中3例接受静脉滤器植入术。住院期间死亡72例,占14.3%(72/503)。死亡原因包括脑疝43例(59.7%),肺部感染27例(37.5%),颅内感染2例(2.8%)。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于老年人,病情重,预后差,外科治疗不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与患者预后不良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74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丘脑出血患者多合并高血压(60例),出血量大(最多96 ml);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死亡率高.结论高龄、高血压病是丘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预后与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张压对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0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初始舒张压水平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低血压组(舒张压<70mmHg)﹑正常血压组(舒张压在70~90mmHg之间)及高血压组(舒张压>90mmHg),比较不同舒张压水平患者预后分布差别。结果所有丘脑出血病例中,合并低血压者20例(10.0%),正常血压者56例(28.0%),高血压者124例(62.0%),在治疗过程中继发脑出血患者18例(9.0%),均为高血压组患者;其中,低血压组死亡病例2例(10.0%),正常血压组死亡3例(5.4%),高血压组死亡11例(8.9%),与正常舒张压患者相比较,合并低舒张压病例死亡率最高,其次为高舒张压病例(P=0.030)。结论舒张压对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舒张压过低及过高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CT提示丘脑血肿量的多少,破入脑室的多少及是否脑积水、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来确定手术。采用丘脑血肿微创穿刺尿激酶溶解血肿、侧脑室穿刺外引流、腰大池穿刺置管引流等措施。结果本组43例患者存活36例,存活率83.7%,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4例(9.3%),Ⅱ级7例(16.3%),Ⅲ级13例(30.2%),Ⅳ级9例(20.9%),Ⅴ级3例(7.0%),死亡7例(死亡率16.3%)。结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行微创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穿刺外引流、腰大池穿刺置管引流,对于丘脑出血能早期进行,能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干、丘脑受压,减轻脑水肿,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但对于大量血肿以及下丘脑、脑干破坏严重,重度昏迷患者,手术不能明显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王红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280-1281
目的:观察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判定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3例经CT确诊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平均年龄62.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2例,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91例,意识障碍38例,眼球运动障碍57例,瞳孔变化17例,感觉障碍79例,运动障碍95例,血肿破入脑室32例。存活104例,死亡19例,病死率15.4%。结论:丘脑出血临床表现严重而复杂,病死率以及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与年龄、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下丘脑及脑干是否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11.
黄辉  宋言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76-176,18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39例血肿完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4例发生再次出血,术后死亡3例,术后生存患者功能恢复按ADL分级法评价,Ⅰ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3例,Ⅳ级3例,Ⅴ级4例,死亡3例。结论:小骨窗开颅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勇 《北方药学》2014,(5):132-13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急诊抢救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依照患者出血量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出血量较小的患者实施内科控制,对出血量加大的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内科治疗中8例患者因病情控制效果不明显转手术治疗,其他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病情得到控制。6例患者因出血量较大,就诊时间较晚导致死亡。结论:依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指标选取合理治疗方案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救治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本院2003~2009年收治的9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治疗后按ADL评分:ADL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1例。结论:脑梗死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致病因素复杂。早期诊断、综合防治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a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评分、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术临床疗效优于大骨瓣开颅术,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均行头颅CT定位,采用一次性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血肿靶点穿刺,经抽吸、粉碎、冲洗、液化、引流等治疗。结果存活58例,死亡10例,死亡率14.7%(10/68);存活病例随访3~6个月后恢复情况:Ⅰ级36例;Ⅱ级19例;Ⅲ级10例;Ⅳ级3例;无植物生存状态。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安全简便,特别对重度脑出血患者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病程.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应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1年1月~2012年12月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下应用LY-1型一次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抽吸血肿,并置管引流,定时用尿激酶冲洗,术后给与常规治疗。结果穿刺引流时间3~7 d,出院时按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38例;Ⅱ级:部分恢复44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走7例;Ⅳ级:卧位但保持意识5例,Ⅴ级:死亡4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损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快捷、疗效高,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6例,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中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9例,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5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不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SWC)治疗,B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术前出血量、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出血量、NIHSS评分明显少于A组,GCS评分、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出血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预后,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徒手锥颅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对徒手锥颅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头皮出血10例;硬膜外出血4例;穿刺通路出血9例;再出血24例;颅内感染1例;低颅压3例;气颅5例;死亡2例。结论徒手锥颅微创引流术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尿激酶辅助微创软通道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对其血肿清除情况、患者恢复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后血肿完全清除82例,再出血2例,死亡4例,存活81例,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评分法,100分:15例,>60分:53例,21~40分:13例。结论微创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疗效可靠、成本低、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