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配合西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再狭窄情况。方法将40例PTCA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药常规用药加益气活血复方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随访半年。对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绞痛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程度、减少心绞痛发生、减少再狭窄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复方能提高治疗PTCA术后的临床疗效、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证候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防治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中的作用。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观察120例PTCA术后再狭窄(RS)的病例,PTCA术及支架植入术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中医证候参照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证候标准。[结果]气虚痰瘀证78例,占65%;阴虚痰瘀证13例。占11%;痰瘀内阻证29例。占24%。[结论]本观察印证了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思想,大多数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为气虚痰瘀证,以益气化痰活血为主的中药治疗可能是防治RS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韩书环  马巧灵  王君华 《中外医疗》2008,27(22):117-1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PTCA术前后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48例行PTCA术的冠心病患者采取术前心理干预.饮食等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抗凝及用药指导等一系列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行PTCA患者采取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提高了PTCA手术成功率.结论 对PTCA采取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能提高PTCA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PTCA术前后1天内所记录的心电图,测算QTd和QTcd并分成功组和失败组进行术前术后的比较。结果PTCA成功组术后QTd和QTcd较术前显著减小(P<0.001),而失败组术前术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4例冠脉再狭窄患者第一次PTCA后下降的QTd再次上升,结论成功的PTCA能显著缩小冠心病患者的QTd再次升高可能是反映PTCA术后冠脉再狭窄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 1977年9月Cruentzig和Turina在瑞士苏黎士进行了首例PTCA获得成功,开辟了冠心病非外科手术治疗的新纪元,之后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者经验的丰富和提高,PTCA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然而,PTCA术后的再狭窄为制约其长期疗效的关键,现有资料提示其发生率在30%~50%之间,至今还没有一个能有效防治再狭窄的药物,本文从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入手,就维甲酸对其防治的潜在作用作一综述。 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理 至今PTCA术后再狭窄的确切机制尚不清,但是动物模型证实再狭窄的形成从病理上可分为4个相互重叠的时期,其过程类似于伤口的愈合,血栓形成期和炎症反应期开始于PTCA  相似文献   

6.
谭雅月 《中外医疗》2009,27(12):149-149
为现有的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术后康复护理提供一些参考,以指导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更为安全和有效的PTCA术后康复护理。对加强PTCA术后早期护理,积极调整患者术后的心身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及支架植入(STENT)术,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提高病人的寿命有一定疗效. 但PTCA STENT术后再狭窄的问题不容忽视.现就我院开展PTCA STENT术以来术后再狭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毅 《医学综述》2000,6(12):567-568
<正>自从1977年瑞士科学家Gruentzig率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获得成功以来,PTCA被广泛接受,迅速推广,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但是其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发生率高达30%~40%,需要进行再次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对PTCA术后可能发展成为再狭窄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报有重要的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的要求,对1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PTCA和支架植入治疗。结果:13例患者全部进行PTCA,干预部位全部植入支架,共植入15个支架;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慢血流,应用异搏定后明显改善,无1例死亡和其他心脏事件。结论:有明确PTCA和支架植入适应证的冠心病患者行PTCA和支架植入治疗能改善患者症状,并能改善预后,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该文选择成功地行择其经皮腔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检查,以了解择期PTCA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于PTCA术前1,2 d及术后1周、3个月进行24 h Hdter记录.HRV检查方法包括长时程24h时域分析(重取SDNN)和短时程5 min频域分析(采取LFnorm、HFnorm和LF/HF).结果PTCA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TCA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SDNN、HFnorm和LFnorm有明显增高(P<0.05),LF/HF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AML接受择期PTCA有益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恢复,术后一周改善不显著,至术后3个月有显著,至术后3个月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9Tcm MIBI对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及测定再狭窄以及估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确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术后行99Tcm MIBI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GSPECT)进行研究。患者均于PTCA前和PTCA后1个月行GSPECT,其中21例于PTCA后3个月再行GSPECT。经SPECT计算机处理获得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参数。结果①PTCA术后1个月有48.1%的异常节段血流灌注较前改善,术前后的心功能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PTCA后3个月行静息GSPECT,再狭窄率14.3%(3/21)。结论静息99Tcm MIBIGSPECT可以较好的评价PTCA术的疗效,并可判定PTCA术后冠脉是否发生再狭窄。  相似文献   

12.
柳双存  常健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577-578,593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评价成功的PTCA术对改善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心绞痛患者行PTCA术前和术后24h内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QTc、QTd及QTcd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TCA术后QT和QTc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QTd和QTcd则较术前明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TCA能显著减少心绞痛患者的QTd,能改善心肌复极电生理,有助于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介入性方法。但是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RS)的发生率高达20%~49%,如何防治再狭窄是当前介入性心脏病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1 RS的定义及临床表现按照国际心血管病学社团联盟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关于PTCA工作要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有无侧枝循环的冠心病患者冠脉成形术(PTCA)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PTCA引起早期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参照Leaman冠脉积分系统,对PTCA球囊阻断引起的缺血强度进行量化。计算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组PTCA手术前后的IL-6、TNF-α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刺激前IL-6和TNF-α分别为(9.592±1.847)pg/ml和(26.959±1.967)pg/ml,在缺血刺激后4h分别为(27.423±1.882)pg/ml和(78.542±1.573)pg/ml,呈显著性差异。结论IL-6、TNF-α是反映PTCA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缺血积分可作为反映PTCA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量化指标,侧支循环可减轻PTCA术后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对94例冠状动脉狭窄≥70%而成功地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电图分组对比。结果提示:PTCA术后心电图缺血性ST-T的改善,心绞痛组明显高于心肌梗塞组(P<0.05),反映了PTCA术对心绞痛心肌缺血的改善优于对心肌梗塞的缺血改善。对这种差别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是临床上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PTCA通过重建狭窄区域血运,进而恢复缺血缺氧区域的正常血供。然而,PTCA术后由血管内膜增生(intimal hyperplasia, IH)所导致的管腔再狭窄则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损伤血管局部炎性细胞聚集浸润,血小板活化和氧化应激等因素均可以导致血管内膜增生。本文对PTCA术后引起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PTCA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心祛瘀冲剂对冠心病PTCA术后再狭窄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冠心病PTCA患者114例,分为益心祛瘀冲剂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印例,疗程6个月,观察再狭窄表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浆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益心祛瘀冲剂治疗组再狭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TCA 术后TXA2和6-keto-PGF1α显著升高,益心祛瘀冲剂有逆转该过程的作用。结论益心祛瘀冲剂能有效减少冠心病PT- 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逆转PTCA术后血小板的过度激活,是其预防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了解心脏导管插管术对血脂影响,我们选择了65例CAG(冠状动脉形成术)和PTCA(经皮导管内冠状动脉形成术)患者,比较术前后血脂和载脂蛋白浓度变化。1.材料和方法 病材来自本院近两年进行的38例CAG和37例PTCA,根据手术要求肝素量CAG为50u/kg,PTCA为200u/kg。 血标本在心脏导管插管术前和术后抽取,低速离心分得血浆,Tch和Tg用酶法测定(东瓯公司),HDL  相似文献   

19.
林涌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064-1065,1068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前、后血浆中NO和VWF的水平变化。方法:对同济医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36例接受PTCA的冠心病患者及40例单纯行冠脉造影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即时、5min、1h股动脉血NO和VWF水平变化对比。结果:CAG组血浆NO和VWF水平各时点无差异,PTCA患者NO水平术后5min即降低,而VWF在术后1h上升(P<0.05)。结论:PTCA作为一种机械血管再通术可引起冠脉血管内皮损伤,提示PTCA术后应加强对内皮组织的保护,改善内皮功能对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华科  宋耀明 《西部医学》2009,21(2):299-301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特异性受体,其与配体结合后具有损伤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增加局部氧化应激等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示LOX-1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有关,现就近年来LOX-1及其在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PTCA术后再狭窄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