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大秦艽汤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2组均予泼尼松、甲钴胺等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秦艽汤,连用4周。评价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1、28 d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对2组患者进行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Portmann简易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与对照组86.1%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7.8%,与对照组58.3%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H-B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 <0.05)。经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FDIP评分和Portmann简易评分均明显升高,FDI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30.6%。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大秦艽汤,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症状,并显著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治疗湿热蕴结型坐骨神经痛56例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12例,按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秦艽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腰腿压痛、下肢放射痛、穴位压痛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评分、腰椎JOA评分,生活质量问卷(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两组腰腿压痛、下肢放射痛、穴位压痛评分均显著降低,腰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秦艽汤治疗湿热蕴结型坐骨神经痛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加减大秦艽汤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内服加减大秦艽汤加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相同针刺方法而不服用中药,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H-B分级变化、效愈率及后遗症发病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结合复方大秦艽汤治疗恢复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面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针灸科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大秦艽汤配合西药组,每组40例。西药组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大秦艽汤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大秦艽汤。结果西药组有效率92.5%,中药配合西药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面神经麻痹程度方面、面神经功能、H-B评分方案、面部残疾指数方面、面神经CMAP 5个方面,中药加西药组均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瞬目反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秦艽汤能够抑制血管的通透性、减轻局部水肿等,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其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确切,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李竟 《新中医》2015,47(4):247-248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大秦艽汤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秦艽汤治疗。记录2组患者肩关节各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各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增高,VA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以及VAS评分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7.50%,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大秦艽汤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为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贝尔麻痹急性期针刺干预对临床疗效及预后有何影响。方法将发病3 d内的62例贝尔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针刺干预组(观察组)32例和西药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就诊当天即行针刺干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发病7 d(急性期)后再行针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8天症状体征积分、神经电图ENo G值和House-Brackmann(H-B)分级,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在治疗第14天和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分级和ENo G值在第28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尔麻痹急性期针刺的介入,并不加重发病7 d(急性期)后的病情;相同病变时期内针刺介入越早,对提高临床疗效越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佐治单纯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单纯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龙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秦艽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传导速度、血浆代谢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包括口角歪斜、鼓颌漏气和味觉障碍等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面神经传导延迟时间和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佐治面瘫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面神经传导速度,利于调节血浆ET、NO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大秦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灯盏花素联合大秦艽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血管内皮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大秦艽汤治疗AIS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缺血性脑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有降压、降脂、改善脑部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康复锻炼等对症支持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服用大秦艽汤,治疗2月后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变化、肢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评分)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治疗2月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疗效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两组上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升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74评分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方面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大秦艽汤配合依达拉奉用于缺血性脑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治疗中,能减轻患者中医症候,改善肌张力,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加味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予口服眩晕停、倍他啶、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予大秦艽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8.5%,治疗组有效率为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加味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疟药+甲氨蝶呤+金制剂),治疗组采用大秦艽汤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激素抗炎、抗病毒、营养周围神经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大秦艽汤(秦艽15 g,羌活6 g,防风6 g,蔓荆子10 g,钩藤15 g,菊花10 g,白芍12 g,川芎10 g,石膏30 g,黄芩15 g,当归10 g,全蝎5 g,甘草10 g)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秦艽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巨刺法与常规西药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治疗组取双侧风池、健侧攒竹、睛明、四白、上关、下关、耳门、听宫、颊车透地仓、合谷、阳陵泉,每周7次,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P0.05);第14天治疗组H-B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大秦艽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疟药+甲氨蝶呤+金制剂),治疗组采用大秦艽汤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秦艽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15.
陈琳  徐守宇 《新中医》2018,50(7):68-71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大秦艽汤。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上肢痉挛改善率、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上肢痉挛总改善率观察组为70.59%,对照组为51.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NHI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Hcy与NSE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Hcy与NSE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大秦艽汤联合早期综合康复可以改善患者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和上肢功能,缓解神经受损,降低卒中相关蛋白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对卒中后肢体重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减大秦艽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用加减大秦艽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MBI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血...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配合大秦艽汤加减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 1 3例 ,显著进步 2 4例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血脂、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秦艽汤配合西药治疗中风急性期 ,疗效确切 ,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此 ,在中风急性期应以祛外风为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18.
王冉  陈霞  盛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286-287
目的 :观察祛风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祛风通络汤口服 ,对照组予通塞脉片口服。两组均予减轻脑水肿 ,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治疗 2 1天。观察治疗前后中风病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风病积分均明显减少 ,以治疗组为佳 (P <0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祛风通络汤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大秦艽汤及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面部残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方龙蛭汤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新生及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只。3组均采用力竭游泳14天+改良线栓法建立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生理盐水、补阳还五汤和龙蛭汤灌胃并比较给药前、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zea-longa评分)。在第7、14天两时间点取大鼠缺血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HIF-1α、Ang-2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微血管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结果:(1)给药前3组大鼠zea-longa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第7、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MVC、HIF-1α、Ang-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第7、14天,治疗组CD34、Ang-2、HIF-1α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龙蛭汤能促进气虚血瘀证脑梗死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和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Ang-2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