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敏  万瑾  王志辉  汪蓓  王飞  孙子杭 《中草药》2020,51(14):3840-3844
我国《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由于中药饮片组方复杂、多元,至今还没有成熟的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方软件应用于临床的报道。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停留在药师人工审方阶段,其介入点都在事中审核和事后点评,不能做到临床医师开方与临床药师审方在同一时段实施,即事前审方,且由于药师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和经验不同及审方时间的限制,事中审核难免遗漏不合格处方。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与上海市文献馆合作研发的"中药临床审方系统",将中药饮片审方的介入点提前在"事前",实现"事前"审方的智能化,结合人工的"事中"和"事后"审核点评,形成了中药饮片处方的事前实时干预、事中互动审方和事后点评分析一体化的全程监控,大大提高了中药饮片处方的合格率。应用比较研究法,总结和分析2018年人工审方组与2019年"中药临床审方系统"的智能化审方组的审方结果。"中药临床审方系统"比人工审核中药饮片处方具有明显优势,优势在于审方介入点提前至"事前"环节,不合格处方的发现率明显提高。"中药临床审方系统"智能化审方较人工审方在提升中药饮片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有较大优势,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讲作者在使用民间"流民方"时的收获和感想,同时也讲明"流民方"的来源和怎样的方叫"流民方"。既然是"方",在使用时也一样要辨证施治(用方)、辨症施治(用药)。  相似文献   

3.
4.
杨铭  田雨  陈佳蕾  茅建春  宋瑜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23-3328
目的:探讨应用BK(Bron-Kerbosch algorithm,BK)算法用于中医方剂"基本方"挖掘的可行性。方法:介绍了BK算法用于"基本方"挖掘的方法及其相关指标,在药物配伍网络的基础上,以"基本方"置信度及其α水平下的支持度为指标,应用BK算法对中医方剂"基本方"进行挖掘,并以龙华医院中医皮肤病专家马绍尧教授的处方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在优化的参数下,通过BK算法分别得到了3个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基本方"及4个用于治疗湿疹的"基本方",得到的"基本方"具有较高的置信度水平,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论:BK算法可用于中医方剂"基本方"的挖掘,是研究总结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及用药思路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选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等方面,文章从"以法统方"的名词溯源导入,回顾历版方剂学教材涉及"治法"的编写体例与章节分类,介绍在教学实践中将证→法→方→药按时序有机结合,体现方药体系中"方以药成,效随方出,证与效应"的逻辑联系,有利于将教学内容系统化、逻辑化,提高《方剂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构建中医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6.
探讨基于张仲景"水气病"理论治疗肾病的经验。按照其组方用药特点,分析整理"水气病"所用经方,可分为治疗风水的麻黄类方、皮水的防己黄芪类方、正水的桂枝茯苓类方、正水和石水的附子类方。并举相应验案5则。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5)
临方炮制是我国中医学多年用药方案的体现,开展中药临方炮制能够有效发挥中药药效,有利于开展个体化给药及多样化治疗方案,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传承,也利于现代中医药健康发展。本次研究对中药"临方炮制"的传承性和创新进行概述,通过分析"临方炮制"的可行性及优点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为中医院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根据文献提炼出"经方"治疗慢性胃炎的证治规律,以期充分发掘"经方"的价值,开拓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并获取收录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所有关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剂的文献,整理出其中有关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方面的文献,归纳出治疗慢性胃炎的所有"经方"的方剂谱,同时总结"经方"在临床运用中的规律及"经方"间的联系。结果:通过循证医学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有部分"经方"及其加减运用对于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半夏泻心汤是慢性胃炎最常用且可靠的方剂。结论:一些"经方"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可靠性,同时还有一些"经方"在临床上有发掘和利用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
对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六十病方》第一方"治风痹汗出方"的简文进行断句、标点及文意梳理,对其中较难解的"酿"和"齐"进行训释,分析了此方所用药物及风痹的一般治疗方法,指出此方须长期坚持使用并兼以其他疗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元方胃炎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元方胃炎Ⅲ号方"对缓解临床症状和修复胃黏膜组织有良好疗效。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0.7%,胃黏膜组织修复总有效率为64.6%。结论:"元方胃炎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理想的缓解临床症状、修复胃黏膜病理改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方剂数量众多,浩如烟海,面对于此,不禁而生"以有涯随无涯"之感。那么如何掌握运用大量的方剂?张老师借鉴"二八定律",提出活跃方、沉睡方、类方、核心方、边缘方等概念,主张通过掌握少量的核心方、核心药而执简驭繁,进而据此灵活衍化,达到以少致多。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来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实验研究的成果,阐述了"法依病机、拆方依法"经方拆方研究思路的理论基础,强调经方拆方研究不能忽视病机与治法这一基本原则,认为"法依病机、拆方依法"的经方拆方研究思路较好地体现了"方证要素对应"的方剂组方原则,同时具有符合辨证论治体系,凸显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论指导、显著提高实验效率、有效揭示经方效应机制和配伍规律,深化对经方的理解和指导经方临床实践等诸多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方两法"是指方剂组成药味相同,因剂型、剂量、煎煮方法或服用方法不同从而导致方剂功效有所差异的用药方法;或指方剂的基本组方结构相同,随兼证的不同而适当加减变换某些药味,从而导致方剂功用及治疗效果发生变化的用药方法,即柯韵伯所言"方内之方",包括仲景5个或然证方及方后注中所列加减法者,如理中丸作汤法等等[1]。此处应指出:"一方两法"之"两"并非"二"之意,亦可有一方三法、四法等等,为"多"之意,其变换之因在于邪之深浅、正邪之盛衰以及兼证之不同。此文举《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几个典型方剂以探讨"一方两法"思想的运用方法,以启迪临床灵活运用经方的思路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串雅"命名     
清代赵学敏有记载走方医术的专书<串雅>.考其命名之义,是说走方医术合乎规范,以"串"表示走方医术,以"雅"明其合乎规范.先说"雅"."雅"有"正"义.  相似文献   

15.
宋春生  金明亮 《陕西中医》2013,(12):1645-1646
依据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结合"一病必有主方"的理念,以前列化浊方作为治疗前列腺炎的主方,并总结五种权宜之法对该方进行加减,概括为治疗前列腺炎的"一方五法"。  相似文献   

16.
"经方"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为人称道,然而许多研习"经方"者却停留在简单的症状、方剂对号入座的粗浅形式上,未能精细而深入的探索"经方"的内涵。"经方"的临床疗效与魅力所在,主要在一个"精"字,分而论之,包括"方证"指向精确,"经方"结构精炼,"辨证"过程精细等多方面。"方证"指向精确,但需要医家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症状特点,乃至饮食口味,情志喜好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才能更为准确的把握方证特点。"经方"结构精炼,尤应注意其组方及各种加减变化的法度,不循张仲景之法,反而影响临床疗效。"辨证"过程精细,医家应依中医之法,别阴阳、审证候、辨类方,循序渐进,综合考虑,如此才能准确选择恰当方剂,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栀子豉汤在《伤寒论》中为治疗心中懊恼、烦、热和不得眠等症的主方,后世对其发展应用治疗诸多病症,且疗效颇佳。"方-证要素对应"是在"方证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于探究证候要素与方剂要素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属于临证组方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同时更加强调"理、法、方、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配伍组方药物的靶向更加明确。用"方-证要素对应"理论对栀子豉汤及其衍化方进行剖析,探究其演化规律,以扩大栀子豉汤及其衍化方在临床中的应用,拓展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8.
桃核承气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与实践桃核承气汤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方法: 权衡方药组成及用量,煎药及服用方法,审度"热结膀胱"与"其人如狂"之间的内在关系、权衡"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的辨证精神,辨别"血自下"与药后"当微利",以及合方应用桃核承气汤;实践桃核承气汤与麻杏石甘汤合方治疗结节病、与麻杏石甘汤合方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与朱砂安神丸合方治疗强迫症、与四妙丸合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果: 桃核承气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瘀热证的重要基础代表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结论: 运用桃核承气汤辨治病不能局限于下焦,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瘀热,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杰 《中医研究》2005,18(1):8-10
临床上遣方用药首先要遵循方剂的"依法统方"和"君臣佐使"原则,然后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再根据病机,正确立法,准确选方,恰当用药,完整地体现出中医治疗学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规律.  相似文献   

20.
正"方""员"学说是《内经》提出的有关针刺补泻的一个命题。但因《素问》与《灵枢》的记载恰好相反,故多有争议。《素问》认为"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灵枢》则认为"泻必用员"、"补必用方",二者对于"补泻方员"叙述相异,而历代释解也不明确。目前《针灸医籍选读》认为《灵枢·官能》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