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陕西省1955-2017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及第三流行期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狂犬病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953-2003年历史疫情资料、2004-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狂犬病监测资料及2009-2017年狂犬病患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53-2017年,陕西省出现3次人间狂犬病流行。2009-2017年报告人狂犬病病例270例,每月均有狂犬病病例发生。病例主要集中在关中和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偶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2.5:1,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84.4%)。伤人犬中家养犬和流浪犬的构成比为13.1:1,家养犬伤人多发生在农村地区(86.9%)。暴露级别以Ⅲ级为主(84.2%)。超六成病例在伤后未对伤口进行任何处理,狂犬疫苗接种率和免疫球蛋白使用率均较低。  结论  民众对狂犬病的危害认识不足,致伤害后处理不规范甚至不处理,从而引起发病。应加大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并将重点放在农村偏远地区,倡导民众伤后主动就医病合理利用报销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2017年贵阳市一犬伤多人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开展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贵阳市一犬伤多人事件的调查报告,对事件经过、伤人犬只基本情况、暴露者基本信息、暴露部位、暴露分级和暴露后处置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7年贵阳市共发生一犬伤多人事件54起,伤人236例,其中包括1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事件主要发生在花溪区和清镇市,分别占33.33%和22.22%。2—5月为高发季节,共25起,占事件总数的46.30%。暴露者中男女比为0.76∶1;年龄集中在20~50岁,占68.6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81%。暴露部位以四肢为主,占91.10%;暴露级别以Ⅱ级和Ⅲ级为主,Ⅱ级和Ⅲ级暴露后伤口处置率为84.76%,Ⅱ级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为67.57%,Ⅲ级暴露后狂犬疫苗接种率为84.56%、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38.24%。伤人犬以成年流浪犬为主,伤人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率为76.19%。结论贵阳市一犬伤多人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伤人犬主要为流浪犬,人群暴露后处置和狂犬病疫苗接种意识较淡薄。  相似文献   

3.
中国狂犬病毒感染分布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中国狂犬病不同流行区狂犬病毒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中国狂犬病高、中、低发病区动物脑组织以及疑似病例标本,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RT-PCR法检测狂犬病毒感染.结果 DFA法检测3007份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毒阳性率为8.4%(254/3007),再经RT-PCR法验证,狂犬病毒阳性率为30.7%(78/254).DFA法检测93份伤人犬和猫的脑组织标本,狂犬病毒阳性率为67.7%(63/93),再经RT-PCR检测全部为阳性.此外,调查区域的黑线姬鼠、鼬獾和疑似病例标本中也检测到狂犬病毒.不同省份以及同一省份不同发病地犬狂犬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狂犬病流行区家养犬(猫)中存在较高的狂犬病毒感染率,野生动物中也有狂犬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0-2013年狂犬病监测资料,评价预防处置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北京市人狂犬病管理技术规范》要求,收集全区狂犬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门头沟区报告狂犬病1例,死亡1例.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12 770例,暴露率为1032.16/10万.暴露病例致伤地点以门头沟区为主,占90.02%;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夏季高发特点;以青壮年为主,暴露率以0~9岁年龄段最高,为1910.06/10万.病例以在职人员最多,占调查总数的31.02%.伤人动物最多的是犬,占88.38%.Ⅲ级暴露者占28.73%,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应用率为72.42%.报告一犬伤多人事件3起,伤人动物均为流浪犬.结论 门头沟区狂犬病防控形势严峻,狂犬病防制工作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张家界市永定区狂犬病暴露现状,评估狂犬病风险,探讨狂犬病防控对策。 方法对永定区2005年至2012年发生的一犬伤2人及以上事件及28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防控风险。 结果永定区分别2011年和2012年监测1起和9起一犬伤2人及以上事件,共伤及46人,造成2人狂犬病死亡,在 2起事件中采集到伤人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毒抗原检测均阳性。28个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2005年至2012年年均报告狂犬病暴露4200人次,年均监测暴露率900/10万,其中90%为犬所伤,监测暴露人群中全程接种疫苗率均较高,Ⅲ级暴露者使用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者年均16.7%;伤人犬中有免疫史的占25.31%;年平均犬密度4.89只/100人。 结论永定区发生狂犬病风险较高。应积极建立多部门联合的长效综合防控机制,落实犬只免疫与管理,提供价廉的狂犬病报料后被动免疫制剂,提高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处置一起一犬伤13人的狂犬病暴露事件,评价预防处置措施效果,为规范化处置一犬伤多人事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版)》对一犬伤13人事件中的13人进行伤口清洗、狂犬病疫苗和/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分别采用RT-PCR方法和RFFIT方法进行伤人犬的实验室诊断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人群免疫效果评价。结果伤人犬被打死、焚烧后深埋处理。犬脑组织标本经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N、L基因均有特异性条带出现。13例伤者均为Ⅲ级暴露,均在24 h内主动至当地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其全程免疫后第15 d的血清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均0.5 IU/mL。结论伤人犬为狂犬病病犬,13例狂犬病暴露后免疫人群全程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均达到保护性水平。及时、有效的多部门合作对一犬伤多人事件的处置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邵阳市2011-2015年狂犬病监测数据,并探讨流行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病例信息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病例的个案调查表,采集病例的唾液标本和犬的脑组织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进行初筛,DFA阳性及疑似阳性标本采用巢式PCR复核。结果邵阳市2011-2015年报告狂犬病88例,年均发病率为0.25/10万。对36例病例采集了唾液标本,病例的唾液标本阳性率为25.00%。87例病例居住和暴露均在农村,1例在县城,邵阳县报告发病数与发病率均排在全市第一位。发病人群主要是40岁以上及10岁以下人群发病,占89.77%。84例有明确暴露史的病例中,伤人动物主要为犬(95.24%),猫占4.76%。犬脑标本共采集478份,18份检出阳性,犬脑标本阳性率为3.77%,其中2014-2015年检测阳性率(0.89%)较2011-2013年(6.32%)下降(χ~2=9.71,P<0.01)。病例中位潜伏期为86 d,伤及头面部的中位潜伏期则短至20 d,暴露部位距离大脑越近,潜伏期越短(χ~2趋势=12.48,P<0.01)。结论狂犬病防控要人间疫情防控和动物疫情防控双管齐下,重点在农村,应进一步加强暴露时避免头面部暴露、暴露后及时进行预防处置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安龙县21例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04年2月8日至5月1日在贵州省安龙县发生的21例狂犬病患者,探讨局部地区爆发性流行的因素。方法 对21例狂犬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犬脑组织中的狂犬病毒抗原。结果 在近3个月的时间内,安龙县共发生21例狂犬病,发病率为5.12/10万。在21例狂犬病患者中有20例被犬所伤,1例为猫所伤;全部病例平均潜伏期为36.52天,但潜伏期<15天的病例有6例;21例病例中17例未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9例接种疫苗,其中仅3例为及时接种。所有21例没有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在疫点周围采集的73只犬脑组织中,9只犬脑组织狂犬病病毒抗原为阳性,阳性率13.33%。结论 犬饲养量大,犬的病毒携带率高,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疫苗接种率低可能是安龙县狂犬病发病爆发性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2011年金华市一犬伤多人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为以后规范处置类似事件和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金华市6起一犬伤多人事件的调查处理经过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2011年金华市共发生6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共有暴露者62名,62名暴露者均严格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进行规范处置,处置后抗体检测均为阳性,随访6个月后无狂犬病例发生;6只伤人犬均有口角流涎、眼睛发红、狂躁不安、乱咬人等不同狂犬表现,其中5只流浪犬被处死,1只家养土狗于咬人后2小时左右自然死亡,5只犬脑组织经检测发现狂犬病毒抗原均为阳性.结论:一犬伤多人事件狂犬病发病风险高,危害严重.加强犬类管理和规范暴露后处置,特别是对Ⅲ级暴露者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防范处置类似事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4年楚雄州一犬伤多人事件监测资料,评价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楚雄州一犬伤多人事件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楚雄州共报告156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共有犬伤暴露人员549名;采集74份肇事犬脑组织标本经检测狂犬病病毒阳性率为89.19%;549名犬伤人员伤口处理率95.99%,狂犬疫苗接种率95.26%,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50.82%;所有暴露人员随访至今无狂犬病病例发生。结论 楚雄州狂犬病防控效果显著,一犬伤多人事件的监测和调查处置是狂犬病防控的一项常态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青岛市2008--2012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8--2012年人间狂犬病疫情资料,采集可疑狂犬的脑组织样品,用直接荧光抗体和lit—PCR方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感染状况。对全部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29例,分布于7个区(市)。2008—2011年发病率连续上升,最高年发病率达0.15/10万。农村病例占96.55%。平度市发病率居各区(市)首位,为0.29/10万。11月病例最多,7—12月病例是1—6月的3.14倍。男女性别比为2.22:1,年龄在27~79岁之间,30~59岁占72.41%,农民占93.10%。Ⅱ、Ⅲ级暴露分别占24.14%和75.86%。86.21%的患者伤口未处理,93.10%的患者未接种狂犬病疫苗,所有患者均未进行狂犬病被动免疫。潜伏期14~413d,中位数为80.5d。被家犬咬伤16例,被流浪犬咬伤12例,因屠宰犬感染1例。5份可疑狂犬脑组织样品中,3份狂犬病病毒阳性。结论2008--2012年青岛市狂犬病疫区不断扩大,病例明显增多,发病以农民为主。暴露后未进行规范处詈县发病的丰要原因.因此.府以暴露后处詈为首点.加强综合防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控制策略   总被引:58,自引:5,他引:53  
目的 分析1950~2000年上海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死亡病例病毒分离和间接荧光法测狂犬病毒IgG。结果 上海市狂犬病发病率1950年的1.98/10万为最高,1958~1988年无本地内源性感染病例,1989年至今共发生19例狂犬病病例。1985~2000年9月报告的20例狂犬病病例平均潜伏期66.37d,平均病程4.55d。其中705未经任何医疗预防处理。194例阳性犬咬伤者经及时全程医疗预防处理后,均未发病。结论 严格的犬类管理,及时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Indi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human rab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Dogs are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rabies transmission. Among them, stray dog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at country. Parenteral vaccination programmes are insufficient to eliminate rabies partly due to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ing satisfactory immunisation coverage in the dog population in view of the high proportion of stray dogs. Oral vaccination may be a useful adjunct to parenteral vaccination by increasing dog vaccination coverage. Safety, immunogenicity and efficacy of Rabidog SAG2 bait were evaluated in Indian stray dogs in captivity. Safety of SAG2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absence of adverse clinical sign, salivary excretion and absence of replication of the vaccine strain in brain and salivary glands of 21 vaccinated dogs, even when immunodepressed. Efficacy was shown 109 days post-vaccination after challenge with a highly virulent street rabies virus which killed all five controls whereas all nine vaccinated dogs surviv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only five out of nine had seroconverted before challenge.  相似文献   

14.
慈溪市流浪犬狂犬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流浪犬狂犬病毒的携带状况,为正确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狂犬病疫情分布,用分层采样法,采集相关地区流浪犬犬脑13只,对照家犬犬脑38只,用免疫荧光法、夹心酶联吸附法、小鼠颅内接种试验法及RT-PCR法进行狂犬病毒分离及其抗原检测。结果在流浪犬中发现狂犬病毒株(命名CXs)。流浪犬带毒率7.69%;38只家犬中未检出。CXs与疫苗株和固定毒株的NJ进化树比较,与Wz0(H)株100%同源;与狂犬病毒固定毒株相比,更接近CTN株;是该地区使用的疫苗株。结论慈溪市流浪犬中,带毒率7.69%。CXs与Wz0(H)株100%同源,当前使用的狂犬疫苗用于预防狂犬病是可靠的。提示我们规范养犬、捕杀流浪犬、加强野生动物的预防是我市狂犬病防控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5.
The immune adherence haemagglutination assay (IAHA), widely used for human viral disease diagnosis, has been adapted for detection of rabies virus antibodies in dog sera. Rabies virus antibody titres obtained by the IAHA correlated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currently accepted test for rabies antibody determination, the rapid-fluorescent-focus-inhibition test (RFFIT). Although it is not known if the antibodies detected in IAHA test represen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rabies, IAHA ha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the RFFIT: the IAHA is rapid, requiring about seven hours for results to be available; it is relatively inexpensive and easy to perform; uses reagents commonly available in any routine virology laboratory; and uses inactivated rabies virus, thus eliminating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live virus in RFFIT. Using this test we found that rabies antibody tit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more prevalent, among household dogs than among the unclaimed/stray dogs. The results re-emphasize the increased hazard associated with unclaimed/stray dogs and the need for vaccination of all dogs.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2001~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分析2001~2005年上海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间接荧光法测狂犬病毒IgG。[结果]2001~2005年上海市人狂犬病发病仍处于较低水平,共发生内源性病例3例,较前5年(1996~2000年)总计8例下降62.5%,发生外源性病例6例。2001~2005年报告的9例狂犬病病例平均潜伏期84.7 d,平均病程3.6 d,其中88.9%未经任何医疗预防处理。288例可疑犬咬伤者经及时全程医疗预防处理后,均未发病。[结论]严格的犬类管理、及时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可以预防狂犬病和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1950~1995年控制狂犬病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人狂犬病的报告发病率:以1950年198/10万为最高;1958~1988年无本地感染病人,仅有2例外地感染者;1989~1995年发病率波动于0~003/10万。对咬人的可疑犬进行狂犬病病毒分离:1958~1988年本地犬未发现携带病毒,1989~1995年检出带病毒犬波动于1~25只/年。1985~1995年外地和本地狂犬病病人共计12例,其中9例未经伤口处理,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1984~1994年检出外来和本地带狂犬病病毒犬55只,咬伤194人,经过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无一例发病。对控制狂犬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南省泸溪县家犬狂犬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全县17个乡(镇)市售家犬采集脑组织,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免疫荧光法初筛和RT-PCR方法确证检测狂犬病毒抗原。结果家犬脑组织狂犬病毒感染率为1.93%。结论泸溪县家犬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需加强犬只免疫,对带毒犬只严格监控以及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犬类狂犬病病毒的携带状况及变异,为正确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狂犬病疫情分布,用分层采样法,采集相关地区犬脑51只,用免疫荧光法、夹心酶联吸附法、小鼠颅内接种试验法及RT-PCR进行检测。分离狂犬病病毒并进行N基因测序。结果在流浪犬只中发现狂犬病毒株(命名CXs)。流浪犬带毒率7.69%,CXs与疫苗株和固定毒株的NJ进化树比较,发现与WZO(H)株100%同源,与狂犬病毒固定毒株相比更接近CTN株(该地区使用的疫苗株)。结论当前使用的狂犬疫苗用于预防狂犬病是可靠的。经狂犬病流行特征和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理分析,加强犬只的管理、免疫,暴露后采用规范清创,正确使用狂犬疫苗,合理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仍是当前防治狂犬病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