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9例CKD非透析患者进行SGA评估,根据结果分为A组(营养良好)和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测量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收集白蛋白(Alb)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SGA分组与BMI分组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SGA的评价结果,纳入的CK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2%,CKD3~5期评分为B的患者比例较CKD1~2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F、AC、BMI 3个指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1),AMC、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评定为超重或肥胖的38例中有37例(97.4%)SGA评估为A。结论 SGA评估CKD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主观性判断的特点使其对内脏蛋白质营养状态的评价欠准确,且对肥胖状态似乎无法评估。但简单经济、易于开展的优势使其仍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9例CKD非透析患者进行SGA评估,根据结果分为A组(营养良好)和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测量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收集白蛋白(Alb)检查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SGA分组与BMI分组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SGA的评价结果,纳入的CK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6.2%,CKD3~5期评分为B的患者比例较CKD1~2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F、AC、BMI 3个指标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1),AMC、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评定为超重或肥胖的38例中有37例(97.4%)SGA评估为A.结论 SGA评估CKD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主观性判断的特点使其对内脏蛋白质营养状态的评价欠准确,且对肥胖状态似乎无法评估.但简单经济、易于开展的优势使其仍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及发生营养不良的常见膳食危险因素,为针对性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150例MHD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采用连续3d24h膳食回顾法了解实际摄入内容,并进行必要的人体测量及营养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4.00%(6例)的患者为C级,属重度营养不良;37.33%(56例)的患者为B级,属轻中度营养不良。29.33%(44例)的患者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SGA和NRS-2002筛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55,P=0.109)。单一指标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75%。MHD患者的热能、蛋白质、脂肪和大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均明显低于膳食推荐摄入量(P<0.05)。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透析时间和高龄与营养不良发生相关(P<0.05)。结论 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很高,热能和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透析时间和高龄可能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CKD)病人的营养状况,探讨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3—8月浙医一院门诊CKD病人150例,对其肾小球率过滤率(GFR)进行评估并分组,收集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进行营养评价。结果 CKD病人的总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7.3%,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2.0%,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3%。CKD后期病人的BMI、血红蛋白有所下降,血肌酐、尿酸、尿素氮升。结论 CKD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和贫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4例,依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48例)和营养不良组(46例)。观察2组患者MQSGA评分与体质量指数、前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上臂肌围、肱二头肌皮褶厚度(BSF)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营养相关指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同时研究Kt/v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尿素氮水平、hs-CRP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BMI、前白蛋白、白蛋白、Hb、肌酐、TSF、上臂围和上臂肌围等营养指标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年龄>70岁、透析时间>25个月、透析程度不充分(Kt/v<1.2)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t/v≥1.2亚组患者的年龄和BMI明显低于Kt/v<1.2亚组(P<0.05),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Kt/v<1.2亚组(P<0.01)。结论 MQSGA评分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时间过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SGA)将86例血透患者分为3组,营养良好者52例,轻中度营养不良者27例,重度营养不良者7例进行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蛋白质摄入量等综合营养评估。结果86例透析患者中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9.53%,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三头肌皮褶厚度、饮食蛋白摄入量和蛋白分解率低于营养良好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应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7.
1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凌  陈强  武军 《吉林医学》2011,(5):910-9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为针对性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人体测量、生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1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SGA评分:52.38%(77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A级);46.94%(69例)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B级);0.68%(1例)患者重度营养不良(C级)。综合评估结果提示大多数患者属于消瘦型营养不良,但营养参数分布不均匀,因此无法根据某单一指标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很高,应定期、规范地评估营养状况,其首要原则是,应采用综合方法,而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来评估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残余肾功能(RRF)下降对腹膜透析(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的32名腹膜透析患者,以肾脏尿素与肌酐清除率评估患者RRF,同时密切随访血清白蛋白、饮食蛋白摄入(DPI)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情况。结果随患者RRF下降,尿量明显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显著增加(P<0.01),DPI增加明显。用主观综合评估(SGA)得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从开始透析时的62.5%降低到研究结束时的18.8%(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RRF迅速下降并不一定导致DPI下降与营养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透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残余肾功能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价 (SGA)并测血浆白蛋白 (AL 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氮表现的蛋白质水平 (n PNA)、3日膳食摄入记录法分析每日能量摄入营养指标 ,计算尿素清除指数 KT/ V (Urea)、肌酐清除率 (Ccr)和残肾功能 (RRF)。结果 :2 2例腹透患者中营养良好 9例 ,占 40 .9% ,轻~中度营养不良 1 2例 ,占 5 4.5 % ,重度营养不良 1例 ,占 4.5 %。腹透龄越大 ,透析充分性越差。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两组患者在 RRF、PA、Alb、TF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探讨营养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人体测量法、实验室检查法和主观全面评价法(SGA)调查7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营养良好者与营养不良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SGA评定营养良好者65例(84.4%),营养不良者12例(15.6%).营养良好者躯体功能、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丧失及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分与营养不良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建议将SGA与其他营养指标相结合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良好者与营养不良者的生活质量不同,故应重视患者的营养评价,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心脏瓣膜钙化(CVC)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最高危险因素。伴随人们对CKD骨矿物质代谢认识深入和新型非钙磷结合剂、拟钙剂等使用,有必要重新分析此类人群临床特征,且国内外关于CKD患者CVC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CKD患者CVC的发生率,并分析CKD患者发生CVC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2014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CKD 3~5期透析和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人口学资料、血清学指标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VC分为钙化组与无钙化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KD患者CVC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383例CKD 3~5期患者,其中CVC患者619例(44.8%);单纯主动脉瓣膜钙化(AVC)426例(30.8%)、单纯左房室瓣瓣膜钙化(MVC)37例(2.7%)、AVC+MVC 150例(10.9%),其他6例(0.4%)。钙化组女性占比、年龄、透析占比、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占比、他汀类药物使用史、左心室肥厚占比、血清钙水平、血清蛋白水平、碱性磷酸酶水平、C反应蛋白(CRP)>3 mg/L占比均高于无钙化组,碳酸钙使用史占比、肌酐水平、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无钙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65,95%CI(1.053,1.077)〕、透析〔OR=1.917,95%CI(1.423,2.582)〕、合并冠心病〔OR=1.608,95%CI(1.134,2.281)〕、低血红蛋白〔OR=0.993,95%CI(0.987,0.999)〕、高碱性磷酸酶〔OR=1.002,95%CI(1.000,1.003)〕、CRP>3 mg/L占比高〔OR=1.478,95%CI(1.095,1.995)〕是CKD患者CVC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OR=1.078,95%CI(1.057,1.099)〕、他汀类药物使用史〔OR=1.853,95%CI(1.003,3.424)〕是CKD 3~5期未透析患者CVC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OR=1.081,95%CI(1.061,1.101)〕、透析时间长〔OR=1.123,95%CI(1.067,1.181)〕、合并高血压〔OR=3.071,95%CI(1.453,6.490)〕、碳酸钙使用史〔OR=0.515,95%CI(0.300,0.882)〕是CKD 5D期且透析时间>1年患者CVC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中心CKD 3~5期患者CVC发生率为44.8%,AVC较MVC发生率高。高碱性磷酸酶、低血红蛋白、高龄、透析、合并冠心病和CRP升高是CKD 3~5期患者CVC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微型营养评价法与主观全面评价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评估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微型营养评价法(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及主观全面评价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价作用,并比较MNA和SGA。方法对10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MNA、SGA评价和传统营养评价指标测量。结果(1)根据MNA评价结果,营养正常者、潜在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者分别为27.4%、35.3%、37.3%;根据SGA评价结果,营养正常者、轻中度营养不良者、重度营养不良者分别为43.1%、21.6%、35.3%。(2)根据MNA评价,营养正常组、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组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CMC)、腓肠肌围(calf circumference,C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蛋白(total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等指标,3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据SGA评价,营养正常组和轻中度、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其BMI、ACMC、CC、Hb、TP、Alb、PA、TLC等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其TP、Alb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2)MNA和SGA皆是评价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简单有效方法,在评价老年恶性肿瘤营养状态与传统营养评价指标上总体趋势一致,在某些方面,MNA优于SGA。  相似文献   

14.
SS目的:探讨3-5期CKD患者高磷血症发病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5期CKD患者820例,分析患者高血磷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血磷与年龄、性别、肾脏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疗法、腹膜疗法)、肾功能、合并症(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蛋白尿、吸烟、饮酒、病因、透析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磷水平的因素。结果:820例3-5期CKD患者合并高磷血症者269例,发生率为32.80%,其中3期患者中高磷血症者为34例,占9.94%;4期患者中高磷血症者为77例,占30.67%;5期患者中高磷血症者为158例,占69.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分期、透析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透析龄长、肾功能分期为5期及合并高血压是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透析龄长、肾功能分期为5期及合并高血压是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CKD患者更应该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注意食用限磷食物及低蛋白食物,必要时可以给予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脏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QSGA评分(〉10分者判为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并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问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86例MHD患者中,有42例患者MQSGA评分≤10分,纳入营养正常组;11~20分者有42例,21~35者有2例,共44例纳入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16%,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3%;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的年龄、Kt/v、Alb、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血白蛋白可作为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可靠生化指标,而年龄、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是影响MH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选择病情稳定,符合观察奈件的透析患者52例(男/女,32/20)。进行膳食营养评价、半定量SGA评分、人体测量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以SGA评分作为评价指标,78.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vJ,ALB作为评价指标,67.3%的患者营养不良;基于AMC判断,则有55.8%的患者营养不良。营养摄入量与营养评价指标关系密切:DEI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ALB、PA呈正相关(P〈0.05,P〈0.01),而与SGA、CRP呈负相关(P〈0.01,P〈0.05):DPI与PA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摄入充分组PA明显高于摄/k不足组(P〈0.01);热量摄入充分组ALB高于摄入不足组(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膳食营养与CAPD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就维持血浆蛋白而言,摄入充足的热量可能比蛋白质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assess nutritional status and define gender- and age-specific handgrip strength (HGS) cut-point values for malnutrition or nutritional risk in elderly inpati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1,343 elderly inpatients was conducted in the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NRS 2002) an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 were administered.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obtained using standard techniques. The gender- and age-specifi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were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HGS for nutritional status by SGA and NRS 2002.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reas under the curves (AUC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According to NRS 2002 and SGA, 63.81% of elderly inpatients were at nutritional risk and 28.22%were malnourished. Patients with higher HGS had anindependently decreased risk of malnutrition and nutritional risk. The AUCs varied between 0.670 and 0.761. According to NRS 2002, the optimal HGS cut-points were 27.5 kg (65-74 years) and 21.0 kg (75-90 years) for men and 17.0 kg (65-74 years) and 14.6 kg (75-90 years) for women. According to SGA, the optimal HGS cut-points were 24.9 kg (65-74 years) and 20.8 kg (75-90 years) for men and 15.2 kg (65-74 years) and 13.5 kg (75-90 years) for women. Conclusion Elderly inpatients had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alnutrition or nutritional risk. HGS cut-points can be used for assessing nutritional status in elderly inpatients at hospital admiss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杨中菊  胡乃中 《安徽医学》2011,32(12):1998-2000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与各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GA(主观全面评估)、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对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200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不同年龄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风险与并发症、住院时间、Child分级及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住院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风险发生率老年组(≥60岁)均高于非老年组(〈60岁),老年组肝硬化中有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P〈0.05);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在有营养不良、营养风险与无营养不良、无营养风险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增加,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对他们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9.
Dong J  Fan M  Qi H  Gan H  Liu H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65
目的 研究腹透患者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发病情况和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 4个腹透中心共 9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 ,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 ,食谱调查 ,直接人体测量 ,生化参数的测定等 ,并调查社会功能及焦虑抑郁状况。以SGA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 3组。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 7 8% ,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 13.3%。营养程度不同的 3组间以下指标比较 :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DEI、DPI)、上臂围 (AC)、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肌围 (AMC)、血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氮出现率相当蛋白 (nPNA)、瘦体重 (LBM)和瘦体重百分比 (LBM %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0 .0 5 )。营养状况的正相关因素是DPI(P <0 .0 5 )、DEI(P <0 .0 5 )、标准化TCcr(P <0 .0 1)、GFR(P =0 .0 6 9) ,负相关因素为透析时间 (P =0 .12 ) ,糖尿病 (P <0 .0 5 )。本组患者DPI为 (0 .74± 0 .2 6 )g·kg-1·d-1,DEI为 (113± 2 9)kJ·kg-1·d-1。DEI的负相关因素是焦虑积分 (P<0 0 1)和不坚持体力活动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