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TNF-α对油酸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mRNA的表达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肝细胞株L02进行细胞培养,用油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在对照组及模型组中加入TNF-α与抗TNF-α抗体分组进行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SREBP-1c及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mRNA的表达;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变化,并检测细胞内TG含量.结果 TNF-α作用组SREBP-1c mRNA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使用抗TNF-α抗体作用后表达下调.实验显示,TNF-α作用组较对照组脂变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内TG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使用抗TNF-α抗体作用后TNF-α作用组脂变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TG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TNF-α上调L02肝细胞SREBP-1c mRNA的表达促进细胞内TG的合成,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脂代谢及脂肪变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和肝脏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药治疗4周,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或活性改变,并运用RT-PCR法观察肝组织LXRα和SREBP-1c mRNA的表达,运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TC,TG,FFA的含量,降低血清LDL含量以及肝组织LXRα和SREBP-1c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程度。结论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对LXRα/SREBP-1c这一通路的调控来改善脂代谢紊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苑子总黄酮(TFS)对肾阳虚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脏甘油三酯(TG)合成途径的影响。方法 10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TF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并连续给予6周高脂饲料复制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 L/kg),雌激素组灌胃戊酸雌二醇(0.2 mg/kg),其余分别灌胃TFS 28.5、57、114 mg/kg,持续给药8周。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免法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和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PT-1α)、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FS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ACC活性和GPAT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1),ACO、CPT-1α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肝细胞膜SREBP-1c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肝细胞核PPARα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实验结果表明TFS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SREBP-1c表达,降低TG合成途径中限速酶FAS、ACC、GPAT的活性及水平;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提高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中ACO、CPT-1α的表达水平,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抑制肝脏中TG的合成,达到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的不同组分(丹参总酮和总酚酸)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喂食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对照组、丹参总酮组和丹参总酚酸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C、 TG、 ALT、 AST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或活性变化,用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变化,并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丹参两种组分都能降低实验动物血清中TC、 TG、 ALT、 AST的含量或活性,降低和肝组织中TC、 TG的含量,促进肝脏PPARαmRNA 的表达,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结论:丹参总酮和总酚酸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肝组织中PPARαmRNA的表达,进而促进脂肪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绞股蓝、生山楂水提物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对肝组织SREBP-1c、PPARγ和PPAR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高脂饲料喂养10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自造模即日起,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分别给予10mL/kg去离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绞股蓝、生山楂水提物,西药组给予易善复混悬液灌胃。给药10周后,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指数,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RT-PCR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PPARγ和PPAR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体质量及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脂肪变、小叶内炎症病理评分明显下降(P<0.01),SREBP-1c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PARαmRNA的表达量升高(P<0.05),PPARγ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亦有所升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绞股蓝、生山楂水提物可调控SREBP-1c、PPARγ和PPARα的基因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Ⅰ)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CHO、TG、LDL-C和HDL-C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含量;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CPT-Ⅰ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FA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O、TG、LDL-C水平和肝匀浆CHO、TG的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而血清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和炎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降低,在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CHO、TG、LDL-C和HDL-C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含量;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CPT-I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FA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O、TG、LDL-C水平和肝匀浆CHO、TG的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而血清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和炎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I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I mRNA的表达降低,在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脂康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FLD模型。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肝脂康胶囊干预组,每组各8只。干预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不同剂量肝脂康胶囊灌胃。药物干预12周末结束实验。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组织TG、TC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SREBP-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脂康干预组大鼠血清AST、ALT、TC、TG和肝组织中TG、TC降低(P〈0.05)。模型组SREB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肝脂康干预组SREBP-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肝脂康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有治疗作用,并降低肝脏SREBP-1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和4∶1 n-6/n-3 PUFA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饲料中加1%胆固醇和10%不同油脂(分别是10%猪油、10%橄榄油、10%玉米油、8%玉米油+2%鱼油).分别于第8、16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REBP-1c、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膳食脂肪酸组(P<0.05),模型组、MUFA组大鼠肝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6 PUFA组和4∶1n-6/n-3 PUFA组大鼠血清中TG及肝脏中TC、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后,NAS量化评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UFA组、n-6 PUFA组、4∶1 n-6/n-3 PUFA组严重;与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与FAS mRNA表达升高,MUFA组、n-6 PUFA组和4∶1 n-6/n-3 PUFA组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适当比例的n-6/n-3 PUFA)可下调高脂喂养大鼠肝内SREBP-1c的表达,延缓高脂膳食引起的NAFL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骆驼奶(CM)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胰岛素,PPARγ和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骆驼奶低剂量(CM-L)组(3.5 mg/kg獉d)、骆驼奶高剂量(CM-H)组(10 mg/kg獉d),每周测定体重和血糖,第4周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给药4周后断头处死,测定血脂(TC、TG、HDLC、LDL-C)、胰岛素水平,检测脂肪组织PPARγ和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空腹血糖、糖耐量0、30、60、120 min血糖,以及血清TC、TG、LDL-C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HDL-C含量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CM可缓解糖尿病大鼠体重下降,降低高血糖,CM-H组在给药第4周达到显著降糖效果,并显著降低糖耐量30 min血糖(P0.05)。CM有降低糖尿病大鼠TC、TG、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胰岛素趋势,其中CM-H剂量组可显著降低TG、LDL-C含量(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PARγmRNA显著下调(P0.05),TNF-αmRNA显著上调(P0.01),CM使糖尿病大鼠的PPARγmRNA升高,其中,CM-H组差异显著(P0.05),CM可降低其TNF-αmRNA表达量。结论 CM可缓解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下降,改善高血糖、糖耐量异常、血脂紊乱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过表达盐诱导激酶1(SIK1)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肝脏脂代谢紊乱的可能调节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10只)和建模组(30只),将高脂饲料喂养12周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Obesity组、Obesity+ LV组、Obesity+ LV-SIK1组,Obesity+ LV组、Obesity+ LV-SIK1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慢病毒空白质粒以及慢病毒介导的SIK1过表达质粒,继续高脂饲料喂养8周;完成后取尾静脉空腹血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取肝脏组织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及脂肪堆积情况,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Caspase-9以及生酯基因SREBP-1c、FASN、ACC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Obesity组大鼠体质量及血清中ALT、AST、TC、TG、LDL-C、TNF-α、iNOS、IL-6、IL-10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结构破坏和脂肪堆积,并且肝组织中cleaved-Caspase-3/Caspase-3、cleaved-Caspase-9/Caspase-9、SREBP-1c、FASN、ACC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Obesity组相比,Obesity+ LV-SIK1组大鼠体质量及血清中ALT、AST、TC、TG、LDL-C、TNF-α、iNOS、IL-6水平降低(P<0.05),HDL-C、IL-10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结构破坏和脂肪堆积程度降低,cleaved-Caspase-3/Caspase-3、cleaved-Caspase-9/Caspase-9、SREBP-1c、FASN、ACC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肝组织受损且有大量脂肪堆积,过表达SIK1后能够降低生酯基因表达,改善脂代谢紊乱,减少脂肪堆积对肝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PPAR α信号通路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SG(80 mg/kg)组、MK886+ TSG(80 mg/kg)组。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给予二苯乙烯苷治疗6周,然后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测定肝重系数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镜检查肝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Beclin 1及p6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SG给药6周后,能显著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清中TC、TG和FFA水平,肝组织中TG、FFA含量和肝重系数,及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5或P<0.01);同时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SG给药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SG可明显上调肝组织中PPAR α蛋白的表达,上调LC3Ⅱ、Beclin 1蛋白的表达,并下调p62的表达(P<0.01)。当预先使用PPAR α拮抗剂MK886时,TSG的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结论:TSG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PPAR α后,上调LC3Ⅱ、Beclin 1和下调p62的蛋白表达而激活细胞自噬,从而促进脂滴的降解,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以及槲皮素对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 (NF-κB)及其下游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食6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灌胃给予40~160 mg/kg槲皮素治疗4周.采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肝脏中NF-κB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槲皮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TC、AST水平显著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给予槲皮素治疗后,可明显减轻NASH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同时,还可明显降低TNF-o、IL-6和IL-1β mRNA以及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槲皮素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SH有明显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脂质沉积和调控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舒乐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大鼠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发大鼠NAFL模型,同时给予肝舒乐片干预,连续56 d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和TNF-α、IL-6的表达,检测肝组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肝舒乐片组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表明其显著降低肝组织TNF-α、IL-6的表达,同时肝组织TG、TC与血清AST、ALT含量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舒乐片能有效防治NAFL。降低肝组织TNF-α、IL-6的表达,调节细胞因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正复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疗效和作用途径。[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脂肪肝模型,治疗组用甘正复方灌胃,实验周期16周。检测指标:血清ALT、AST、TNFα和脂联素水平;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计分;肝组织CYP2E1、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增加,治疗组较模型组血清ALT、AST下降(P均<0.01);病理学显示模型组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积分高于正常组,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TNFα、CYP2E1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清脂联素、PPARγ表达减少(P<0.01);治疗组肝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1)。[结论]甘正复方通过调控PPARγ、脂联素和CYP2E1的表达等多种途径有效地治疗脂肪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蒲公英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的方式建立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黄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另选健康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一次性给予蒲公英黄酮混悬液300、1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并比较四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称量体重、肝脏湿重并计算肝重指数,检测并比较四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SIK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肝湿重、肝重指数、FBG、FFA、ALT、AST、TG、TC和SREBP-1c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SIK1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肝湿重、肝重指数、FBG、FFA、ALT、AST、TG、TC和SREBP-1c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SIK1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且高剂量组各指标水平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公英总黄酮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  相似文献   

17.
SREBP-1c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 disease,NAFLD)过程中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表达,探讨SREBP-1c与NAFLD形成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高脂饮食NAFLD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观察NAFLD肝组织中SREBP-1c表达变化,并测定受其调控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酶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组大鼠血清FFA、TG水平,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FAS酶活性在第2周时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从第4周开始显著增加(P<.05),第12周时达高峰(P<.01);而SREBP-1c mRNA于2周时开始增加(P<.05),12周达高峰(P<.01).结论高脂饮食引起SREBP-1c表达增强,最初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随着SREBP-1c表达进一步增强,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合成增多,与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肝清脂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正常组、非诺贝特组(0.1 g/kg)、护肝清脂片低(0.54 g/kg)、中(1.08 g/kg)、高(2.16 g/kg)剂量组。在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持续给药12周。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及病理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肝组织TG、CHO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组织TNF-α、IL-6、CRP水平。q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SREBP-1c、FAS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p-AMPK、SREBP-1c、FASN及NF-κB-p65的蛋白水平。结果护肝清脂片中、高剂量组能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显著降低其血清TG、CHOL、AST、ALT水平,同时降低肝组织TNF-α、IL-6、CRP水平。护肝清脂片中、高剂量组显能著升高NAFLD大鼠肝脏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REBP-1c、FASN及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论护肝清脂片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及抑制NF-κB活性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缓解NAFLD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杨洛  唐凤娟  张祥  廖敏  郝亚荣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3):85-89,60, 60
目的 探讨松果菊苷(ECH)通过调控SIRT1和PGC-1α及其下游因子表达水平在改善肥胖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只8周龄db/db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b/db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n=10)和松果菊苷治疗组(db/db+ECH组,松果菊苷灌胃,n=10)。8周龄db/m小鼠(db/m组,生理盐水灌胃,n=9),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给药1次,共处理10周。观察一般情况,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和血糖、计算肝质量指数,检测血清中ALT、AST、TG、TC、HDL-C、LDL-C水平; 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和脂质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SIRT1、PGC-1α、PPARα、CPT1蛋白质表达量;RT-PCR法检测肝脏SIRT1、PGC-1α 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肝损伤主要表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肝质量指数和血糖增加,肝脏组织细胞气球样变性,脂滴沉积,炎性细胞浸润,血清中ALT、AST、TG、TC、LDL-C水平升高,HDL-C降低,SIRT1、PGC-1α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PARα、CPT1蛋白质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松果菊苷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改善,糖尿病模型组肝质量指数和血糖降低,肝脏组织脂质沉积和细胞坏死减轻,血清中ALT、AST、TG、TC、LDL-C水平降低,HDL-C增加,SIRT1、PGC-1α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上调, PPARα、CPT1蛋白质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果菊苷可延缓肥胖糖尿病所致的肝损伤的发生, 其机制与上调肝SIRT1/PGC-1α通路及其下游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对人肝L-02细胞甘油三酯蓄积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REBP-1c蛋白及基因表达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油红O染色初步观察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对脂变人肝L-02细胞中脂滴形成的影响。然后以脂变人肝L-02细胞为模型,不同浓度(0、5、10、20 mg/L)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作用于细胞24 h以及10 mg/L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72 h),生化试剂盒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G)的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SREBP-1c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SREBP-1c mRNA表达变化。结果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显著降低人肝L-02细胞中脂滴含量,细胞内TG水平下降,SREBP-1c蛋白及基因表达下调,且呈现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山银花中黄酮类提取物能引起人肝L-02细胞TG含量下降,且这种作用与SREBP-1c蛋白及基因表达下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