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的37家样本医院进行放射诊疗情况调查,研究福建省放射诊疗的基本情况,估算全省各类放射诊疗项目的照射频度。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或手工登记本搜集样本医院的门急诊量、住院量、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诊疗项目的受检者性别、年龄、检查类型、检查部位等分布信息,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家医院各类放射诊疗项目合计照射人次4 496 833,基于该调查结果估算的福建省各类诊疗项目照射频度分别为X射线影像诊断459.1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1.8人次/千人口、核医学2.4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0.50例/千人口。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能够掌握福建省医疗照射频度的大体情况,可为我省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以及医疗照射防护安全提供许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省医疗照射频度发展状况,寻找医疗照射频度调查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31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照射频度调查,调查2016年相关放射诊疗活动,采用门急诊量、工作人员数和住院人数3因素回归拟合,建立线性预测模型并根据全省3因素总量估算2016年江苏省医疗照射总频度。结果 2016年江苏省医疗照射总频度为926.62 人次/千人口,其中X射线诊断911.70 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1.85 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应用(诊断和治疗)7.97人次/千人口。CT检查、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五年平均增长率依次为158%、58.7%和107%。结论 多因素回归估算医疗照射频度好于单因素估算,本次调查结果受样本量和代表性限制,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核实。CT检查和核医学诊断发展速度占前两位,应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实现医疗照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宿迁放射诊疗机构2017年度医疗照射频度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放射诊断检查频度和诊断受检者的分布特点,以此样本医院数据估算整个宿迁市医用X射线放射诊断和CT检查的频度。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调查宿迁所有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21家样本医院放射诊断检查部位、检查数量等信息。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7年年底,宿迁市执业医师数量为2.1名/千人口,达到I级医疗保健水平地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总数为567台,其中CT数量97台。医用X射线放射诊断应用频度为516.4次/千人口,其中CT诊断频度201.9次/千人口,较1998年结果分别增长5.1倍和62.1倍。结论 宿迁市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仅为全省平均水平56.7%,与当地人均GDP水平占全省平均数的49.6%基本一致。需要考虑对CT应用的大幅增长做进一步研究,同时需完善调查方案,使得调查研究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天津市10家医院的放射诊断设备应用频度,为全市医疗照射频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抽取天津市10个区的10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对2016年度医院的基本情况、放射诊断设备情况及其应用频次进行调查,并估算全市放射诊断检查频度。结果2016年度调查医院放射诊断检查应用频次共610 458人次,其中X射线摄影检查应用频次371 882人次,X射线CT检查应用频次238 576人次。调查样本中受检者男女比例较为平均,女性略高于男性;调查样本放射诊断受检者>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65.53%);各类放射诊断检查应用频次主要集中在诊疗水平较高的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2016年度天津市X射线摄影检查频度估计值约为451人次/千人口,CT扫描检查频度估计值约为188人次/千人口。结论天津市10家医院的放射诊断照射频度水平相对较高,需进一步加强该市的医疗照射频度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26家医疗机构的抽样调查,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总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估算全市普通放射诊断和CT扫描的应用频度。方法 根据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将本市医疗机构按医院级别分为三层,再随机抽取26家医疗机构。通过调查表,对机构基本情况、放射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及放射诊断检查频次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 26家医疗机构放射诊断检查频次为1 043 307人次,占门急诊总量的15.76%。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放射诊断检查频次占门急诊量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二级医院的比例最高(32.17%)。常规X射线诊断在所有级别医院的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最高,占放射诊断检查的70.81%。CT扫描检查全部分布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占放射诊断总数的25.82%,摄影检查占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的比例最高,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均超过97%。在一级医院中透视检查的构成比为27.72%,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利用此次调查结果和卫生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南京市2017年普通放射诊断应用频度为954人次/千人口,CT扫描应用频度为246人次/千人口。结论 面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发展现况,需更加重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加大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6家医院的医疗照射频度进行预调查,初步了解四川省医疗照射频度的分布特点,为推进全省医疗照射频度的普查做准备。方法选取四川省6家开展放射诊疗的机构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全国医疗照射剂量及频度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通过被选医院的信息系统及手工登记本收集放射诊疗设备的基本情况和受检者年龄、性别、检查部位、检查类别等信息,并用Excel 2007软件编辑公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6家医疗机构的X射线诊断总人次为356 706,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67 126人次、CT检查89 580人次;介入放射学总人次1678;放射治疗总人次为327。样本中受检者医疗照射频度男女比例较为平均;年龄分布中"40"组占比例最高(59.3%);各种检查类型三级医院的放射诊断频度占比最高;以此次调查结果估算四川省2015年X射线诊断照射频度达到424.7人次/千人口,其中CR/DR诊断频度为316.5人次/千人口,CT检查频度达到107.9人次/千人口。结论四川省医疗照射的频度水平发展较快,其中X射线诊断检查所占的比例最高,因此,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监督医疗照射正当性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2019年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频度,为有关单位开展放射诊疗监督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调查表法,调查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X射线诊断、介入治疗、核医学诊疗、放射治疗等放射诊疗频度。结果 放射诊疗机构1845家,放射诊疗设备3769台,医学放射工作人员8647人。X射线诊断1843.0501万人次(应用频度594.2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1300.7987万人次(应用频度419.4人次/千人口)、CT诊断460.7244万人次(应用频度148.5人次/千人口)、其他X射线诊断81.527万人次(应用频度26.3人次/千人口)。介入治疗7.1436万人次(应用频度2.3人次/千人口),核医学诊断6.681万人次(应用频度2.15人次/千人口),核医学治疗4340人(应用频度0.14人/千人口),放射治疗1.6249万人(应用频度0.52人/千人口)。结论 重庆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与放射诊疗水平发展不平衡,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放射诊疗资源配置,提升放射诊疗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X射线诊断设备配备情况及医疗照射频率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殷 《中国辐射卫生》2007,16(4):452-454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医疗行业中X射线诊断设备的配备及医疗照射频率。方法 采用统一的方法、表格和要求,对辖区内的所有开展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2005年,苏州市共有X射线机586台,每台服务1.036万人,每台CT机服务16.92万人;照射频率为653.27人次/千人口。结论 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改善基层医院的设备建设,加强放射防护管理,保证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东营市医疗照射情况,提高医疗照射电离辐射防护的质量,降低受检者医疗照射吸收剂量,进一步加强医疗照射防护的监督与管理。方法 依据"山东省医疗照射调查方案",结合东营市医疗照射实际情况,制订医疗照射调查方案。在进行全市X射线诊断单位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以医疗单位的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量为依据进行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率分层抽样调查。结果 人口集中、居民经济收入高、医院医疗设备和技术好的A层医院医疗照射率明显高于乡镇卫生院;各层医疗单位医疗照射以X射线摄影为主。结论 应加强和规范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宣传和普及放射卫生法规、知识,减少公众所受医疗照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衡水市放射诊疗机构医疗照射诊疗现况。方法 采用普查的形式对衡水市开展医用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项目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衡水市人口资料计算放射诊疗应用频度。结果 衡水市2016年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5家,医用诊断应用频度为253.72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频度为1.42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的应用频度为0.36例/千人口,临床核医学的应用频度为0.33人次/千人口。全市只有4个县区开展介入放射学,7个县区开展放射治疗,临床核医学只有桃城区一家医院开展,医疗照射发展很不平衡。结论 初步掌握了本市放射诊疗机构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充实了本市医疗放射卫生项目的基本资料,要发挥二级医院“中流砥柱”、一级医院“基础分流”的作用,减轻三级医院的就医压力。为今后放射诊疗发展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展放射卫生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7年医疗机构(除口腔诊所或门诊)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情况、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情况和监测点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对大连市所有医疗机构的调查和对15家监测点医疗机构的监测,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以及监测点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X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全市277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X射线诊断学,开展率为100%;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有14家,占5.1%;开展核医学的有5家,占1.8%;开展放射治疗的有8家,占2.9%。全市医疗机构使用X射线诊断的人次数为4 140 427,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 285 306人次,占55.2%;CT诊断1 740 424人次,占42.0%;其它诊断114 697人次,占2.8%。15个监测点医疗机构、141个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均合格,X射线装置的性能检测均合格。结论 CT机的使用率非常高,应注意CT机使用的正当性,并加强辐射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滦南县放射诊疗应用水平,掌握滦南县医疗照射总体趋势,及时发现放射卫生问题,减少对个体和群体可能带来的辐射危害。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滦南县所有开展医用X线诊断、CT诊断、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的单位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结果 全县放射诊疗频率为554.94人次/千人口;普通X射线摄影检查频率最高为293.95人次/千人口,其次为CT,检查频率为195.43人次/千人口,透视检查频率为45.34人次/千人口;常规X射线摄影、CT扫描、牙科摄影在二级医院所占比例最高,X射线透视在体检机构所占比例高;X射线摄影中胸部正位最高,占常规X射线摄影的46.23%;年龄>40岁组占常规X射线摄影的55.47%;颅脑占全部CT扫描的56.17%,胸部占23.61%,腹部占15.11%,CT扫描年龄>40岁组占72.61%,儿童CT扫描以颅脑为主,占55.39%。结论 滦南县放射诊疗频次水平与放射诊疗设备资源现状高于全国区县水平,但应合理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为全县放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其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为医疗辐射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乌鲁木齐市174家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为757.7人次/千人口;CT检查频度为349人次/千人口;X射线其他类诊断为65.6人次/千人口。三个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0~15岁年龄组以胸部摄影居多,而>40岁年龄组接受乳腺摄影频度高于其它两个年龄组。不同年龄组人群在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中,高年龄组频度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女性接受X射线诊断频度略高于男性受检人群。X射线诊断检查在0~15岁、15~40岁和>40岁三组年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0.05;χ2=134.2,P<0.05;χ2=7.15,P<0.05)。结论 X射线诊断检查中,CT检查成为了仅次于X射线摄影检查的主要检查手段;不同年龄组间受检者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不同,提示更应该关注高年龄组受检者照射频度。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了全市放射卫生学服务现况,填补了医疗照射频度分布数据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放射防护现状。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现场放射防护监测并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调查。结果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外辐射水平合格率平均水平为96.0%,市级医院、县级医院、民营医院和乡镇医院的机房外辐射防护水平合格率分别为97.8%、97.2%、94.2%及91.3%。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工作指示灯不亮、警示标识缺失、通风装置损失、机房面积不合格、机房内布局不合理、受检者防护用品配置不全等。结论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基本良好,进一步分析表明市级医院以及县级医院明显地好于民营医院、乡镇医院的辐射防护水平,其中以乡镇医院存在的问题最多,因而本调查分析提示加强、提高及完善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辐射防护水平,尤其是乡镇医院,将是这一领域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福建省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进行检测调查,并与其它省份同类工作总结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优化医学影像工作。方法 按照有关国家现行卫生行业标准对福建省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7年福建省161台(套)的X射线摄影机、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X射线透视机、牙科X射线机的性能指标整机合格率分别为58.7%、54.2%、48.0%、80.0%。结论 福建省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整体合格率偏低,医院需加强监测与维护,以保证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西藏日喀则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并记录,根据放射卫生相关标准规范对所选取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设备进行性能质量控制检测和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检测设备13台,放射工作场所13个,合格率均为84.62%;其中DR合格率80%,CT合格率100%,影像增强透视机合格率为75%,不合格主要指标为DR的曝光时间指示偏离和影像增强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个人防护用品平均配置率1.3件/台。结论 调查的5家医疗机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不足,工作人员防护意识缺乏;场所防护和设备性能检测均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建议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管理与检测等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辐射应用状况,为建立东营市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和实施卫生监督管理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2021年东营市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要求,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辖区内所有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口腔诊所除外),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格和调查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东营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92家;放射工作人员1 112人,占全部在岗职工5.9%,其中男性 679人,占61.1%,女性433人,占38.9%;放射诊疗设备364台,其中X射线诊断设备339台,放疗设备 8台,核医学设备2台,介入放射学设备15台;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人均配备铅橡胶围裙分别为0.36件和0.23件,铅橡胶帽子分别为0.43件和0.30件,铅橡胶颈套分别为0.50件和0.35件,铅橡胶手套分别为0.05副和0副,铅防护眼镜分别为0.31副和0.17副,核医学工作人员铅橡胶颈套和铅防护眼镜配置率高于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分别为0.63件和0.88副;全市放射诊疗诊断年频度为864.3人次/千人口,治疗年频度为5.2人/千人口。结论 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配置及应用不平衡,应建立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辖区内的辐射应用状况,并采取分级分类等差异化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