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D4+CD25+Treg细胞对B细胞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对B细胞作用机制.方法用尼龙毛柱法分离B细胞,用MACS磁珠分选法从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分离CD4 CD25 Treg细胞,然后将分离纯化的Wistar大鼠Treg细胞负载SD大鼠抗原.以Trans Well Millcell-PCF分隔培养槽分隔或共培养Treg细胞与不同淋巴细胞组成的反应体系,然后向共培养体系中加或不加入Anti-TGF-β1、Anti-CTLA4的阻断方法,培养5天后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上清中的IgA和IgG分泌水平. 结果分隔培养组上清中的IgG和IgA水平分别为(4.7±1.1)、(10.5±1.7)μg/ml,与阳性对照组中IgG的含量(5.1±1.0)μg/ml以及IgA的(11.2±1.6)μg/ml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共培养组上清中的IgG和IgA水平明显降低(P<0.01),分别达到了(2.2±0.8)μg/ml和(5.4±0.9) μg/ml.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Anti-TGF-β1后,上清中的IgG和IgA的分泌水平分别达到(3.1±0.5)μg/ml和(6.9±0.8)μg/ml;加入Anti-CTLA4后,上清中的IgG和IgA的分泌水平分别达到(3.2±0.6)μg/ml和(7.2±0.9)μg/ml;两种阻断剂同时加入后,上清中的IgG和IgA的分泌水平分别达到(3.5±0.5)μg/ml和(7.4±0.6)μg/ml,三组分泌水平都较共培养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的水平(P<0.05). 结论CD4 CD25 Treg通过细胞-细胞间接触机制直接抑制B淋巴细胞反应,在这一过程中TGF-β1和CTLA4都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暴露及抑制CD40-CD40L路径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使用40 ng/m 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 GM-CSF)和10 ng/m 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 IL-4)联合诱导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BMDC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再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从BALB/c小鼠脾脏细胞分离出CD4~+T细胞。将所培养出的小鼠BMDC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分选的CD4~+T细胞共培养,加入CSE及拮抗性CD40抗体,作用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CD4~+CD25~+Foxp3~+Treg的变化,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0(IL-10)、IL-6的水平。结果 BMDC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CD4~+CD25~+Foxp3~+Treg分化,经CSE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小鼠BMDC与CD4~+T细胞共培养后分化的CD4~+CD25~+Foxp3~+Treg数量降低,细胞上清液IL-10降低、IL-6的水平升高;而加入拮抗性CD40抗体细胞共培养组CD4~+CD25~+Foxp3~+Treg增加,液相芯片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上升、IL-6的水平下降。结论 CSE减少CD4~+CD25~+Foxp3~+Treg数量,体外使用拮抗性抗CD40抗体阻断CD40-CD40L通路可以促进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Treg。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同源调节性T细胞(Treg)对小鼠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探索过继输注Treg治疗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小鼠脾脏内CD4+CD25+Treg,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纯度后予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大剂量IL-2(1 000 U/mL)刺激,进行2周2轮次扩增后收集Treg,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测定其体外抑制功能;后将1×107Treg静脉注射BALB/c小鼠,24 h后再注射B16F10肿瘤细胞,同时设置单独接种肿瘤细胞组,14 d后计数肺部移植瘤数目,测定外周血Treg比例。结果新鲜CD4+CD25+Treg纯度大于95%,平均96.3%±2.88%,体外扩增后纯度大于85%,平均87.73%±2.35%;与新鲜Treg相比,扩增后抑制功能未受损(P0.05);给BALB/c小鼠注射1×106B16F10细胞后14 d肺部肿瘤结节数为(14±5)个,先注射1×107体外扩增Treg后再注射1×106B16F10细胞,肿瘤结节数增多为(73±9)个(P=0.007),与单独注射2×106B16F10细胞相当(86±8)个(P=0.230);给C57BL/6小鼠输注5×105B16F10细胞后结节数为(70±15)个,预先输入8×106体外扩增Treg后再注射5×105B16F10细胞,肺部肿瘤结节数明显增多,大于300个,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荷瘤小鼠外周血Foxp3+Treg比例上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过继输注体外扩增Treg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的同时,可能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因此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HIV-1 gp41融合多肽(FP)能否影响CD3抗体激活的调节性T细胞(Treg).方法:用免疫磁珠分离小鼠脾脏CD4+ CD25+的Treg、CD4+ CD25-的效应性T细胞(Teff),丝裂霉素C处理小鼠脾细胞获得APC.通过CCK-8法和羧基荧光素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检测FP对CD3抗体刺激的Teff增殖效应分析其对Treg抑制功能的影响;用ELISA检测FP对Treg激活后IL-10分泌的影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FP与TCR的分布.结果:通过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在CD3抗体刺激下Teff细胞有显著增殖效应;当Treg和Teff混合培养时,Treg能够明显抑制共培养的Teff增殖;当加入25 μg/mL FP后,Treg+ Teff组与Teff组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变化;当FP浓度为5 μg/mL时,Treg+ Teff组比Teff组增殖显著降低.Treg未活化时IL-10分泌较低,经过CD3抗体刺激后其IL-10分泌显著增多,而当FP浓度为25μg/mL时IL-10显著下降,5μg/mL FP对IL-10分泌无显著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Treg未活化时,T细胞受体(TCR)在细胞表面均匀分布,同时未见FP与TCR共分布;当Treg在CD3抗体刺激下,TCR活化形成半月形,且FP与活化的TCR在细胞表面共分布.结论:25μg/mL FP对Treg体外抑制功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5 μg/mL FP不影响Treg的抑制功能,可能与其抑制Treg细胞IL-10分泌以及阻断APC在Treg细胞跨膜区域活化信号的递呈有关.  相似文献   

5.
Lewis肺癌细胞通过TLR9对CD4~+CD25~+Treg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以Lewis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肿瘤细胞通过TLRs对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Lewis肺癌细胞与脾淋巴细胞共培养系统中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变化;通过RT-PCR方法检测了共培养对Foxp3和TLR1-9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TLR9受体阻断剂氯喹阻断Lewis肺癌TLR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Lewis肺癌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可影响多种TLRs表达,其中TLR9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阻断Lewis肺癌细胞TLR9可明显降低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P0.05)。结论:Lewis肺癌细胞可通过TLR9促进CD4+CD25+Treg细胞产生及功能增强,参与诱导肿瘤的免疫耐受,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细胞水平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T淋巴细胞与感染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共培养体系中发挥的免疫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T细胞与感染MCMV的同系MEF(MEFMCMV)体外共培养细胞模型.通过噬斑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感染性病毒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表达水平.结果 去除Treg的T细胞(TdepTreg)与MEFMCMV共培养3 d后可显著减少上清中的感染性病毒量;同时THl/TH2上游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和下游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向共培养体系中添加Treg后病毒负荷量显著增加;T-bet/GATA-3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下降;IL-10蛋白表达水平在Treg比率为1%~2%时与TdepTre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在Treg比率增至5%~20%时较TdepTreg组显著增加;而IL-4表达水平与TdepTre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上述效应均与Treg添加比率成剂量相关性.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后能激活效应性T细胞增殖活化,而Treg可抑制效应性T细胞在MCMV感染中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E.coli LLO/OVA对小鼠CD4+CD25+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E.coli LLO/OVA和E.coli OVA分别免疫小鼠后,磁珠分离脾脏CD11c、CD4+CD25+Treg和CD4+CD25-T细胞,比较两组CD11c细胞对CD4+CD25+Treg细胞分泌IL-10的影响,以及CD4+CD25+Treg细胞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荷瘤小鼠OVA特异性CD8+T细胞比率,观察去除CD4+CD25+Treg细胞前后两组黑色素瘤B16-OVA荷瘤小鼠肺转移情况.结果:E.coli LLO/OVA免疫组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产生IL-10水平明显低于E.coli OVA免疫组小鼠(P<0.05),CD4+CD25+Treg细胞对CD4+CD25-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且OVA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在去除CD4+CD25+Treg细胞前后,E.coli LLO/OVA免疫的荷瘤小鼠肺转移结节数无明显减少(P>0.05).结论:重组E.coli LLO/OVA可通过下调小鼠CD4+CD25+Treg细胞数量、抑制其功能而促进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同源调节性T细胞(Treg)对小鼠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探索过继输注Treg治疗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小鼠脾脏内CD4+CD25+Treg,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纯度后予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大剂量IL-2(1 000 U/mL)刺激,进行2周2轮次扩增后收集Treg,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测定其体外抑制功能;后将1×107Treg静脉注射BALB/c小鼠,24 h后再注射B16F10肿瘤细胞,同时设置单独接种肿瘤细胞组,14 d后计数肺部移植瘤数目,测定外周血Treg比例。结果新鲜CD4+CD25+Treg纯度大于95%,平均96.3%±2.88%,体外扩增后纯度大于85%,平均87.73%±2.35%;与新鲜Treg相比,扩增后抑制功能未受损(P>0.05);给BALB/c小鼠注射1×106B16F10细胞后14 d肺部肿瘤结节数为(14±5)个,先注射1×107体外扩增Treg后再注射1×106B16F10细胞,肿瘤结节数增多为(73±9)个(P=0.007),与单独注射2×106B16F10细胞相当(86±8)个(P=0.230);给C57BL/6小鼠输注5×105B16F10细胞后结节数为(70±15)个,预先输入8×106体外扩增Treg后再注射5×105B16F10细胞,肺部肿瘤结节数明显增多,大于300个,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荷瘤小鼠外周血Foxp3+Treg比例上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过继输注体外扩增Treg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的同时,可能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因此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TLR7激动剂咪喹莫特干预RORγt~+Th17细胞治疗MRL/lpr狼疮小鼠的免疫机理。方法将16周Balb/c正常小鼠和16周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05 mg/kg咪喹莫特组、1 mg/kg地塞米组,每组5只,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h17(CD4~+IL-17A~+)细胞的比例和转录因子RORγt(RORγt~+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IL-17A(CD4~+IL-17A~+)和转录因子RORγt的相关性。结果 Balb/c正常小鼠中,咪喹莫特能降低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P0.05),对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有下调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616);MRL/lpr狼疮小鼠中,咪喹莫特能明显下调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比例(P0.01)和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P0.01);细胞因子IL-17A和转录因子RORγt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911,P0.000 1)。结论 TLR7激动剂咪喹莫特下调MRL/lpr狼疮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与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降低IL-17的分泌,减缓SLE的发生,为咪喹莫特有望成为治疗SLE的药物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高祥  郭涛  黄婧  刘钊  骆晨  罗诗樵 《免疫学杂志》2015,(4):308-312,317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NK细胞肿瘤杀伤力的影响及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机制;初步探讨过继输注NK细胞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得小鼠脾脏Treg细胞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重组小鼠白介素2(rm IL-2)联合刺激体外扩增Treg细胞,重组小鼠白介素15(rm IL-15)、rm IL-2以及氢化可的松联合刺激体外扩增NK细胞。将扩增后Treg细胞及N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将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输注至Balb/c小鼠体内建立肺移植瘤模型[1],将荷瘤小鼠分为4组:A组单独接种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B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C组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D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MTT比色法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肺部肿瘤结节数目。结果体外扩增后的Treg细胞对新鲜分选及扩增后的NK细胞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A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低于正常小鼠,且B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较A组进一步降低(P0.05);D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高于A组和B组荷瘤小鼠,但仍低于正常小鼠组(P0.05)。B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105.33±10.97)较A组明显增多(17±4.58)(P0.01);C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2.00±1.00)较A组(17±4.58)明显减少(P=0.037);D组荷瘤小鼠肺移植瘤数目(79.00±8.54)较B组明显降低(105.33±10.97)(P=0.030),但仍高于A组荷瘤小鼠(17±4.58)(P0.001)。结论体内种植肿瘤会抑制机体NK细胞活性;输注体外扩增Treg细胞能够通过抑制NK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NK细胞能够部分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可用于检测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细胞的最佳标记物.方法:以 52 名健康人和 47 名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免疫荧光素标记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并以经典指标CD4+CD25high 和 CD4+CD25+FoxP3+为标准,分析和比较CD4+CD25+CD127low作为识别CD4+CD25+ Treg 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结果: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 CD4+CD25high、CD4+ CD25+FoxP3+和CD4+CD25+CDl27+lowT 细胞占CD4+T 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69±O.682)%和(2.958±1.392)%;(2.905±1.772)%和(5.128±2.227)%以及(5.396±1.306)%和(7.175±2.565)%.三者呈相同的趋势,即肿瘤患者组>健康人组,且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用两种不同标记法高纯度分选CD4+ CD25high 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群后,FoxP3 阳性率分别为90.9%和92.7%.结论:CD4+CD25+CD127low 三标记法可以帮助识别 CD4+CD25+Treg 和部分激活的 CD4+T 细胞,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可检出数量,并且不影响细胞活性度,是反映CD4+CD25+Treg 细胞更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lythematosus,SLE)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积分(SLEDAI)将初发SLE患者分为活动组(10例)和不活动组(11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Foxp3和CD127表达百分率,并对其与SLE临床活动度、尿蛋白、补体和anti-ds-DNA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初发活动组和不活动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91%~6.75%)和(2.74%~7.01%),与正常对照(2.11%~9.90%)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524,P=0.794);且初发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在体外增殖反应和增殖抑制功能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P=0.174,P=0.689);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3.71%~10.94%)和不活动组(2.97%~7.69%)SLE患者均比正常对照(1.01%~3.62%)显著增高(P〈0.01和P〈0.01);而CD4^+CD2^+Foxp34^-T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SLE患者(1.19%~9.2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2.67%~11.26%)和初发不活动组SLE患者(3.73~8.27%)(P=0.039,P=0.048);与CD4^+CD25^+Foxp3^+T细胞类似,90%左右的CD4^+CD25一Foxp3^+T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CD127,其百分率与anti-ds-DNA浓度呈正相关,且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后其水平下降。结论:初发未经治疗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明显异常,而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增多,与SLE疾病活动相关,可能具有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M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8~-Tregs水平.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及CD8~+CD28~-Tregs比率均明显升高;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各临床分期均较对照组升高,随分期增高呈现增加趋势,且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在Ⅲ期患者显著高于Ⅰ期患者;CD8~+CD28~(-Tregs)在Ⅱ、Ⅲ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Ⅱ期高于Ⅰ期,Ⅲ期高于Ⅱ期,逐期递增,而在Ⅰ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进展期和稳定期均较对照组升高,但两期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D8~+CD28~-Tregs在进展期高于稳定期及对照组,稳定期和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CD4~+CD25~(high)Tregs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与Alb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MM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Tregs和CD8~+ CD28~-Tregs异常增加,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些变化同临床分期、病情进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体外观察妊娠浓度的雌激素能否诱导CD4+CD25-naiveT细胞转化为CD+CD25+Treg细胞,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以CD4+CD25-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加入妊娠水平的雌激素(E2)及CD3/CD28单抗作为刺激原培养72 h,设阴性对照组(仅加入CD3/CD28单抗)和空白对照组.72 h后检测各组中CD4+CD25+T细胞和CD4+Foxp+T细胞比例变化及Foxp3 mRNA表达.结果 1)阴性对照组CD+CD25+T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而实验组CD4+CD25+T细胞比例进一步升高(P<0.001).2)阴性对照组不能诱导CD4+Foxp+T细胞比例增高,但实验组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则较其它2组均显著升高(P<0.001).3)RT-PCR提示阴性对照组Foxp3 mRNA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F0xp3 mRNA的表达昔较其它2组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 体外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提示妊娠状态下雌激素的高水平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替比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CHB)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的影响,并结合临床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2例CHB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时,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替比夫定治疗3个月时,这两群细胞比例显著下降,Foxp3 mRNA的表达也显著下降;HBV DNA水平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的CHB患者,其CD4+CD25+CD127lowT细胞也降至正常水平。治疗3、6个月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9.1%和18.2%,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的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替比夫定能快速有效抑制CHB患者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研究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将小鼠脾脏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即去除CD4+CD25+T细胞组和未去除CD4+CD25+T细胞组,测定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刺激不同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IFN-γ分泌,以及多肽特异性CD8+T细胞对同源性胃癌细胞株MFC的杀伤活性。结果显示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所诱导的特异性CD8+CTL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增强,表现为反应性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增殖反应增强,IFN-γ分泌量提高及CD8+T细胞对MFC杀伤活性增强。这些结果表明,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肿瘤抗原多肽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效能可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起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采用磁珠分选小鼠CD4+T细胞,αCD3单克隆抗体包被24孔板,加入αCD28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rhIL-2,培养3周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细胞中CD4+CD25+T细胞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增殖抑制试验测定扩增的CD4+CD25+T细胞的增殖及其抑制功能;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的含量。结果:小鼠CD4+T细胞培养3周后,CD4+CD25+T细胞达(76.05±2.73)%,高于未加雷帕霉素组(52.17±1.36)%(P<0.001),磁珠分选的CD4+CD2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5倍(P<0.001),增殖能力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0.29倍(P<0.001),对CD4+T细胞增殖抑制能力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3.6倍(P<0.001),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分别是对照组的1.8倍和1.6倍(P<0.001)。结论:小鼠CD4+T细胞在含有1μg/ml的αCD28、rhIL-2 100 U/ml和终浓度为10 nmol/L雷帕霉素的培养体系中培养3周后能有效扩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麻风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现症麻风患者,5例发生Ⅱ型麻风反应(ENL)的患者,26例治愈麻风患者及56例正常体检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的百分比.结果:现症组、治愈组、Ⅱ型麻风反应(ENL)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reg的水平分别为:(17.626±8.1977)%、(38.442±4.761 8)%、(6.380±1.548 2)%和(9.998±1.706 2)%.治愈组与现症组麻风患者的Treg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治愈组的Treg比现症组高(P<0.05),ENL组的Treg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在现症麻风病人中,少菌型患者(PB)及多菌型患者(MB) Treg的百分比分别为:(29.629±7.999 5)%和(15.709±6.480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9.998±1.706 2)% (P <0.05),并且少菌型患者(PB)的Treg高于多菌型患者(MB) (P <0.05).结论:治愈组与现症组麻风患者的Tre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发生Ⅱ型麻风反患者(ENL组)的Treg比正常对照组低,Treg可能打破了外周免疫耐受,参与了麻风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露  全学军 《免疫学杂志》2011,(11):1005-1007,1012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已经成为终末器官衰竭患者修复病损的组织和器官,并重建其功能必要的治疗方法。受者往往都需要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来维持移植物在其体内的存活。由于免疫抑制剂的非特异性及毒副作用,长期应用该类药物会导致受者免疫力低下而出现易感染、癌症等副作用。因此,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诱导受者对供者移植抗原产生特异性地"移植免疫耐受"。大量研究结果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特异性地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在调控免疫应答与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同种异体移植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