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中应用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102例EM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胃镜检查法完成EMR,观察组在无痛胃镜下完成EMR。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操作所用时间;患者对医生、护士及治疗过程的满意率;医生护士对无痛胃镜下EMR操作效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EMR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医生、护士和治疗过程的满意率、医生护士对EMR治疗效果的满意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进行EMR,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急诊胃镜已成为明确诊断和抢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治疗过程中,操作熟练的护士与医师默契配合,快速、顺利、准确地进行诊治,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及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的手术配合要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4例腹腔镜联合内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着重对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术中配合进行总结。结果:34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手术室护士、外科医生、与胃镜医生的娴熟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胃镜下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按常规护理外由专门的护士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舒适度、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及胃镜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胃镜下治疗后0、6、12、24 h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中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融入胃镜下治疗全过程,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126例应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12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用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止血成功率达93.6%。结论 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而术前充分洗胃,保证胃镜下视野清晰,术中护士娴熟的配合及术后饮食控制是保证成功止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胃镜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诊治手段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主动要求做胃镜的人越来越多。长期以来,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片面强调了布局、陈设、器械管理与保养及护士技术操作,忽视了护士的交往技巧,但由于胃镜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以及患者及家属对胃镜检查知识的缺乏、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导致患者感到紧张、恐惧以及伴有恶心、血压升高等躯体应激反应,使患者痛苦增加,影响操作,甚至无法检查,以致许多上消化道疾病延误了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时机,甚至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嘱顺从性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指导护士用行为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对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门诊病人,随机分3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溃疡病医嘱顺从性对疗效有显著影响。结论对病人与家属进行医嘱顺从性联合干预,是保证溃疡药物治疗有效性的积极方案。  相似文献   

8.
赵君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309-8310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对46例胃息肉患者施行氩离子凝固术,护士负责术前器械准备、术中器械传递及配合医生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46例患者均一次性APC治疗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是安全、风险低、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医护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咏梅 《全科护理》2013,(33):3127-3128
[目的]总结胃镜取除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除成功率.[方法]32例病人均在胃镜下取除上消化道异物,并行全面护理配合.[结果]通过医生、护士护理配合,本组32例病人上消化道异物均成功取除,且无并发症发生,取除率达到了100%.[结论]胃镜取除上消化道异物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微创、立即见效等特点,同时胃镜取除上消化道异物过程中加以行之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提高取除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经皮胃镜下胃造瘘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逐步形成护理常规。方法摸索在胃镜引导下做经皮胃造瘘的护理方法与技巧,对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的6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经皮胃造瘘术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未有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护士熟悉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80例无痛胃镜下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经验和配合方法。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认为无痛胃镜下取小儿异物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护士在术前精心的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行慢性胃炎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胃镜表现等情况,明确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胃镜表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胃镜表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晨会责任护士滚动式交班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每日晨会集体交接班后再由一名责任护士对本组患者的病情、人格特征、心理需求、家庭情况等进行全面交班。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提高。结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后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麻醉下胃镜治疗的护理要求.方法:对296例麻醉下胃镜治疗的患者,应用芬太尼及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胃镜术中、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方面的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胃镜,术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满意程度达98%.结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规范术前、术中护理操作,加强术后护理观察和饮食护理,是麻醉下胃镜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逐步形成护理常规。方法摸索在胃镜引导下做经皮胃造瘘的护理方法与技巧,对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的6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经皮胃造瘘术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未有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护士熟悉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摸索在胃镜引导下做经皮胃造瘘的护理方法与技巧,对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的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经皮胃造瘘术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无一例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熟悉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17.
控制使用胃镜引起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程序就是胃镜的清洗消毒,从事胃镜清洗消毒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胃镜的消毒效果。结合本院情况,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角度,现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预约治疗是患者在约定的时间内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2011年10月至今皮肤科门诊光疗、健疗患者采取预约制方法,护士长通过提前知道门诊每天预约治疗的患者数量对门诊护士实行弹性排班的实践,提高了门诊护士工作效率,节约了门诊护士人力资源,增强团队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病人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指导护士通过强化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法]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病人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并针对病人及家属实施联合强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性、治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日、并发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强化护理干预,使消化性溃疡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检查、治疗和护理,提高了遵医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急诊科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和抢救复杂等临床特点,因此更要求急诊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急诊专业培训在提高急诊护士专业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上海地区部分医院急诊护士专业水平及培训现状,探讨开展急诊护士专业培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