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我国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为规范洗消流程及提升消毒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收集2004年4月-2017年12月关于我国各地区医院消化内镜洗消管理现状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共431家医院。Meta分析:进行医院级别亚组分析,单独内镜洗消间配置率2级医院0.858 (95%CI:0.751~0.965)高于3级医院0.783(95%CI:0.619~0.948)(P<0.001);内镜洗消间通风良好3级医院0.917 (95%CI:0.862~0.972)高于2级医院0.875 (95%CI:0.806~0.944)(P<0.001);全自动内镜洗消机配置率3级医院0.364 (95%CI:0.179~0.549)高于2级医院0.054(95%CI:0.011~0.097)(P<0.001,P=0.014)。多酶洗液一镜一换3级医院0.729 (95%CI:0.528~0.930)高于2级医院0.551 (95%CI:0.339~0.763)(P<0.001);内镜储藏柜配置率3级医院0.968 (95%CI:0.923~1.012)高于2级医院0.950 (95%CI:0.900~0.999)(P<0.001);消毒剂浓度监测率3级医院0.733 (95%CI:0.396~1.071)高于2级医院0.604(95%CI:0.023~1.185)(P<0.001,P=0.041)。结论我国调查医院消化内镜的洗消过程基本符合规范,但仍存在全自动设备紧缺及感染控制不到位的问题,需建立内镜洗消效果的质量保证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江苏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质量监测与管理现状,为提高临床内镜清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江苏省内106所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对其内镜清洗质量监测与管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94%的机构来自三级甲等医院,三级医院中76.25%的内镜清洗人员来自物业技术人员,而二级医院中53.85%的清洗人员为护士;84.91%的机构能做到对每件内镜都执行床侧预处理,内镜干燥主要以气枪干燥为主,干燥时间方面部分机构并未达标;仅有68.86%的机构采取目测法执行内镜清洗质量监测,仅82.08%的医疗机构对内镜外表面进行清洗质量监测;16.04%的机构并未对洗消人员进行监测培训;75.47%的医疗机构仍以手工记录的方式对内镜清洗监测进行记录,11.32%的医疗机构从未做过相关内镜清洗质量检测记录。三级医院在内镜清洗规范性和清洗后质量监测执行率方面优于二级医院。结论各医疗机构对内镜清洗的规范性和清洗后的质量监测管理执行力还有待提高,管理层需重点关注内镜清洗质量监测,重视对洗消人员的清洗后质量监测的培训,从而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我院DSD-201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机配有2套独立清洗槽,单次洗消循环时间20~45 min,可调,快速洗消时间14~15 min.该机兼容奥林巴斯、富士、宾得等主流内镜产品,可洗消各种软式电子内窥镜(包括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支气管镜、鼻咽喉镜),可设置9套不同的洗消程序,整个内镜清洗过程由机器全自动完成.  相似文献   

4.
某市8所医院胃肠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某市医院胃肠镜消毒管理现状,以便改进胃肠镜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某市8所医院胃肠镜清洗消毒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在8所不同级别医院中,全部都建立了内镜管理制度,将内镜消毒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仅有1所医院设有独立清洗消毒间,洗消间具有良好通风条件者有3所;有6所医院配备了专用贮镜柜和清洗消毒槽,所有医院均使用酶洗剂清洗内镜.结论 某市各级医院胃肠镜检查室的消毒管理现状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管理,降低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市12所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二级以上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制定调查方案对不同级别的12所医院进行现场调查,并采用美国H-Mark公司的内镜检测产品(EndocheckTM)对使用后内镜的清洗效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12所医院全部建立了内镜管理制度,其中4所医院未设置独立洗消间,多所医院消毒灭菌方式正确但清洗过程不规范;抽样检测6条消化内镜清洗效果,2条不合格.结论 石家庄二级以上医院消化内镜消毒管理比较规范,但在某些环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内镜清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应进一步规范相关程序并加大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乳管镜检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乳管镜具有内镜极细不易清洗消毒的特点,由其引起的医院感染已有报道.笔者对本院乳管镜洗消进行了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万金消毒液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并与明泰科全自动内镜洗消机进行对照,探讨万金消毒液对细菌、HO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消毒的实用性.方法 研究组用含有效氯2 g/L万金消毒液对清洗后的消化内镜作循环冲洗后随机浸泡5 min和10 min,消毒后内镜采样做细菌、Hp培养及RT-PCR检测HBV-DNA、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定量,比较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对照组用明泰科全自动内镜洗消机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进行消毒,对消毒后内镜采样做细菌、Hp培养及HBV-DNA、HBsAg检测.结果 万金消毒液浸泡消毒内镜5、10 min对细菌、Hp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对HBV 5 min内镜检测出HBV-DNA阳性,合格率为93.33%,浸泡消毒10 min合格率为100.00%;对照组明泰科全自动洗消机消毒的内镜均未检出细菌、Hp及HBV,合格率均100.00%;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浸泡消毒10 min与明泰科全自动洗消机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万金消毒液可作为HBV与Hp感染患者的消化内镜消毒的首选消毒剂之一.  相似文献   

8.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2002年以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从组织落实、严格管理、质量监控等3个环节入手,完善了医院内镜的清洗与消毒工作,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水合牌NXX-W内镜臭氧水自动洗消机,是以臭氧水做消毒灭菌剂,机器随机制造臭氧水,在相对密封的消毒槽内,对内镜内外管道同步进行自动清洗消毒,适用于各种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1.2方法将使用后的内镜按《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先用手工清洗,在第1槽流动水下立即用纱布垫擦去外表污物,充分冲洗,毛刷刷洗管腔3 min(镜身、活检孔道、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现代一体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胃肠镜)有效消毒灭菌效果。方法采用五槽清洗消毒法和内镜一体化洗消中心清洗消毒两种方法对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监测。48件使用五槽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4%,72件使用内镜一体化洗消中心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运用现代一体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可以提高内镜消毒效果,提高内镜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厦门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现况。[方法]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要求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按《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结果]12家有内镜的医院,7家消毒室设置符合要求,11家洗消设备符合规范,12家洗消流程操作规范;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100%(32份)。[结论]厦门市二级以上医院内镜的消毒管理总体情况良好,消毒检测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青岛市部分医院内镜消毒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青岛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现况。[方法]2004年 6 月,对青岛市 24 家有内镜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调查。[结果]24家医院中,内镜的消毒室设置符合要求的5家,洗消设备符合规范要求的 4 家,洗消流程操作规范的4家;90名操作人员中,近年接受市级以上专业培训的 37 人,61 人对医院感染与消毒知识回答不正确。[结论]医院内镜的消毒管理存在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明泰科DSD-201全自动内镜洗消机的工作过程,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构建一套新型内镜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库、RFID标签、手持移动访问终端3个部分,对现有内镜建立数据库,同时使RFID标签与内镜实物一一对应,通过手持移动访问终端扫描RFID标签,对内镜的清点、巡检、清洗、维修记录进行实时采集、存储、查询和分析。该系统提高了内镜洗消护士的内镜管理效率,降低了内镜管理数据差错率,优化了内镜管理机制,也实现了内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56件作为研究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四槽法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50件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研究组内壁消毒合格率为100%,对照组为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壁消毒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的应用,提高了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山东省不同级别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制定调查方案,对不同级别的17所医院进行现场查看和问卷调查并对使用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17所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基本符合要求,其中3所二级医院未设置独立洗消间,4所医院清洗消毒流程不规范;抽样检测20条电子胃镜、14条电子肠镜清洗消毒效果,三级及二级医院内镜外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0%、71.4%,内镜活检管道道合格率为80.0%、57.1%,送气送水管道合格率75.0%、71.4%;共检出30株病原体,主要来自活检道及送气送水道,分别占33.3%、26.6%;病原体检出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占36.7%。结论山东省医院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比较规范,仍需进一步加大培训管理力度,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医院内镜中心OER-AW型内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原理并进行故障分析,提高对清洗消毒装置的维护管理水平。方法:介绍OER-AW内镜清洗消毒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构成、清洗流程,结合故障维修的案例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如果希望有效降低清洗消毒装置的故障次数,提升设备使用效率,提高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就需要加深对设备原理的认识,及时总结维修经验,做好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结论:对OER-AW型内镜清洗消毒装置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提升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洗消周转率,保障清洗消毒效果,有利于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维护管理水平,为科室提供快速的技术保障和良好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省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现状,为实施《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及内镜质量控制中心下一步工作重点、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保障及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30所开展内镜诊疗的医疗机构,并对其内镜清洗消毒现状和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评价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纳入120所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疗机构36所,二级医疗机构84所)内镜中心(室)共计1 318名护理人员,专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149名,专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入职前培训率为28.19%(42名)。全自动洗消机配置率为35.00%(42所),27.50%(33所)的医疗机构防护用品配置齐全,三级医疗机构在内镜设计布局、基础设施设备(除清洗消毒间通风设备外)等方面均优于二级医疗机构(均P<0.01);60.00%(72所)的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液一镜一换,三级医疗机构优于二级医疗机构(P<0.01);19.17%(23所)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使用信息化追溯系统,37.50%(45所)医疗机构有清洗质量监测,92.50%(111所)医疗机构有消毒质量监测。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对内镜清洗消毒重视不够,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欠规范,需要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监管力度,解决质量控制监管中存在的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内镜的广泛使用,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保养日趋重要,是预防和控制内镜相关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我院消化内镜清洗设备为四川成都老肯内镜清洗设备,为一体半自动化,设有初洗槽、酶槽、次洗槽、消毒槽、终洗槽及内镜与附件整理台.1.2方法 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版)》,初消毒-初洗-酶洗-次清洗-浸泡消毒-末次清洗-干燥的程序进行.(1)初消毒:在检查床侧用75%乙醇纱布擦净镜身黏液,并反复送水送气至少10s后关闭主机电源,防止送水管道堵塞.然后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帽,送入洗消间.  相似文献   

19.
<正>消化内镜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侵入性诊疗器械,内镜清洗水槽是消化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场所,内镜清洗水槽的污染会导致内镜清洗消毒的失败,发生医院内感染[1]。为确保内镜的洗消质量和患者的诊疗安全,2012年5—6月,我们对我院用于内镜清洗水槽消毒的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消毒效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镜与胃镜的消毒抽样调查   总被引:70,自引:15,他引:55  
目的:了解上海市支气管镜和胃镜的消毒现状,进一步规范消毒操作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方法:调查上海市17所医院支气管镜和胃镜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效果。结果:部分医院对内镜消毒前的清洗不够重视,50%支气管镜和5.9%胃镜没有使用流动水清洗;50%支气管镜和35.3%胃镜采用2%戊二醛消毒剂;内镜消毒时间过短和浸泡方法不当甚为普遍;受检的医院支气管镜浸泡均超过10min,但有8所医院胃镜消毒时间短于10min,部分不足5min;不少医院没有将活检钳插入孔浸入消毒剂液面以下,致使镜钳孔消毒不彻底,细菌检出率高;作为医院感染高危物品的活检钳,没有1所按照灭菌要求处置;部分消毒后内镜及其配件的微生物污染严重;10所医院的支气管镜及其配件中,有3所污染,其中1所系极严重污染;消毒后的17所胃镜及其配件中,有5所污染,其中2所属重度污染,1所为极严重污染。结论:我市部分医院对支气管镜和胃镜消毒观念淡薄、清洗消毒不规范、消毒剂使用不当、消毒时间过短,导致不少消毒后的内镜及其配件仍存在病原菌污染,有引发医院感染的严重隐患,亟待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