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电转复律治疗心律失常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转复律是使用短暂高能量且有一定波形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所有心肌纤维瞬间同时除极,心肌内的各种异位兴奋灶被控制,终止各种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电复律和人工心脏起搏器都是利用外源性的  相似文献   

2.
心脏电复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当代护士》2004,(9):36-37
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使其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又称心脏电除颤。经过多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电复律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用于转复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我院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与禁忌症的情况下.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对46例患者行心脏电复律.针对易出现的并发症,加强了临床观察,并实施及早处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短促而强烈的电能使心脏各部位的心肌瞬间同时去极化,中断原有的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心脏电复律操作时间短,但要求有一定的麻醉深度,使患者充分镇静、无痛感和有短暂的遗忘。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可使患者的耐受性提高,心律转复之前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mg,可使患者消除紧张,产生肌肉松弛,还可使患者对操作过程失去记忆。因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地西泮作为心脏电复律的术前用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短促而强烈的电能使心脏各部位的心肌瞬间同时去极化,中断原有的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1].心脏电复律操作时间短,但要求有一定的麻醉深度,使患者充分镇静、无痛感和有短暂的遗忘[2].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可使患者的耐受性提高,心律转复之前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 mg,可使患者消除紧张,产生肌肉松弛,还可使患者对操作过程失去记忆[3].因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地西泮作为心脏电复律的术前用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短促而强烈的电能使心脏各部位的心肌瞬间同时去极化,中断原有的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1].心脏电复律操作时间短,但要求有一定的麻醉深度,使患者充分镇静、无痛感和有短暂的遗忘[2].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可使患者的耐受性提高,心律转复之前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 mg,可使患者消除紧张,产生肌肉松弛,还可使患者对操作过程失去记忆[3].因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地西泮作为心脏电复律的术前用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危重心律失常电击复律的时机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伟  区泽榆 《新医学》1989,20(11):573-574
概念心脏电复律是指用较强的脉冲电流,短时间内经胸壁或直接经过心脏,使大部分(约75%以上)或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中断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折返循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使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重新控制心脏搏动,从而达到恢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亦称为心脏电除颤,它是治疗危重快速心律  相似文献   

7.
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短促而强烈的电能使心脏各部位的心肌瞬间同时去极化,中断原有的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1].心脏电复律操作时间短,但要求有一定的麻醉深度,使患者充分镇静、无痛感和有短暂的遗忘[2].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商品名为得普利麻,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3],但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产生抑制作用[4].  相似文献   

8.
刘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47-3348
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又称为心脏电除颤。分为同步和非同步,非同步除颤仅用于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时,适应证有心室颤动、心室扑动、血流动力学不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同步除颤用于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如心房纤颤、室上速、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择期除颤。电复律虽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迅速和高效的特点并可避免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由于人们对电复律知识的缺乏及治疗过程的不了解,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记忆力、认识功能减退等生理方面的改变,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延误治疗机会。笔者对老年心脏电复律术心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答:用电能来治疗各类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变为窦性心律称为心脏电复律。其适应证有:心室颤动时首选此方法;心房颤动、室上速或室速在药物治疗无效及严重影响血液动力学时应选用本方法;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异位心律失常时亦可选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10.
l概述心脏电复律指用电能治疗异位快速心律失常,使其改变为实性心律的一种治疗方法。心脏电复律有操作简单、安全、作用迅速、高效等优点,并可避免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10年来,埋藏式,0律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cardloverterdeflbrlllator,ICD)的应用已显示出其具有防止发生院外心源性摔死的效果。2。C脏电复律及除颤的临床应用心脏电复律是通过R波触发同步放电,而陈间是指非同步放电。电复律及除颤的机制为应用外加短暂高能量的脉冲电流,使所有心肌同步去极化,抑制了心肌内异位兴奋…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总结我院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等处理。结果8例发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3例Ⅱ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复律。42例室性早搏、14例短暂性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1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患者由于AMI后泵功能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使用多巴胺、间羟胺的同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维持血压。提示急诊PCI术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术前的充分准备对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总结我院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78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等处理.结果8例发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3例Ⅱ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安装临时起搏器复律.42例室性早搏、14例短暂性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1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非同步电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中2例患者由于AMI后泵功能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使用多巴胺、间羟胺的同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维持血压.提示急诊PCI术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术前的充分准备对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复律系用高能量短时限的脉冲电流电击心脏,使所有心肌细胞在同一瞬间除极,从而消除折返激动,恢复窦性心律。此法虽较安全,但也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动脉栓塞、低血压、皮肤灼伤及肺水肿等。电复律治疗心房纤颤(简称房颤)具有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多伴有明显的心悸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持续时间过长还可形成心房内附壁血栓.常需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临床上常用于房颤病人复律,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我科自2000年开始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药物复律无效的房颤病人进行电复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开展电复律术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纤颤(AF)1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8~56岁,其中15例为二尖瓣单瓣置换,1例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瓣膜置换术后距电复律的时间为6~22月。其中14例均1次电复律成功。由房颤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但2例因瓣膜置换术后房颤时间过长,心脏明显扩大等等原因,电复律后不能维持窦性  相似文献   

16.
裘文娟 《现代护理》2002,8(5):370-371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多伴有明显的心悸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持续时间过长还可形成心房内附壁血栓。常需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  相似文献   

17.
心脏体外电除颤是利用除颤仪在瞬间释放高压电流经胸壁到心脏,使得心脏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终止导致心律失常的异常折返环或异位兴奋灶,从而恢复窦性心律。合理应用,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患者并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36例心脏直视术后发生AF的39例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21例48 h转复成功,18例同位电复律,1~4 d后恢复窦性心律。结果影响患者术后发生 AF的因素是年龄 >70岁、伤口疼痛、缺氧、术前心律异常、术前低血钾、心肺机使用时间、术中胸膜破裂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患者4d内全部恢复窦性心律。结论注意加强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监护、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合理补液对预防其术后 AF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曾玲  林敏  朱晓红 《华西医学》2012,(3):124-125
目的总结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心脏瓣膜置换加双极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月行心脏瓣膜置换加双极射频消融术,出院后复发心房颤动的26例患者其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监测和有效护理26例患者均安全出院,其中24例复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2例复律失败。结论做好电复律前的护理准备工作,严密观察电复律对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既能促使电复律达到满意的效果又能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药物转复不佳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药物转复不佳持续性房颤患者行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6例患者电转复均获得成功,均转为窦性心律。结论: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是目前药物转复心房颤动无效的首选方法,通过加强电复律前、电复律中、电复律后护理及病情观察,可使转律获得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