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方法:将62例T2DM患者,根据双下肢胫后动脉IMT分为两组.分别测定hs—CRP、ET-l,同时测定血脂、血压等指标,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hs—CRP、ET-1均明显增高(P〈0.05,P〈0.01);在糖尿病组中,胫后动脉IMT≥1mm组hs-CRP、ET-1均明显高于IMT〈1mm组(P〈0.01)。结论:hs—CRP、ET-1是影响T2DM患者胫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相关因素。炎症反应与内皮损伤可能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检测38例IGT患者和35例糖耐量正常患者(NGT)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hs—CRP水平,同时应用高分辨彩色B超测定颈动脉IMT。结果IGT组血清hs—CRP、颈动脉平均IMT、增厚阳性率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IGT患者血清hs—CRP与颈动脉平均IMT呈正相关(P〈0.05)。颈动脉平均IMT与OGTY2h血糖、BMI也成正相关(r值为0.42,0.48),而与FPG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GT患者体内已经存在低度慢性炎症反应,且此阶段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危险性已明显增加,炎症反应参与了IGT及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关系,探讨二者与糖尿病并发血管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的联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颈动脉IMT厚度,把4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正常组及IMT增厚组,分别进行血脂、血浆Hcy、CRP的测定.同时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关项目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Hcy、CRP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患者中IMT增厚组Hcy、CRP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且糖尿病患者血Hcy和CRP与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P<0.05,P<0.01),Hcy与CRP也相关(P<0.05).结论 血Hcy和CRP可能参与AS的炎症反应,并在预测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斯红萍  胡丽艳  卢亮 《浙江医学》2010,32(4):501-50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确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对不同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包括斑块形成者、IMT增厚者)及IMT正常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压、血hs—CRP、尿酸等进行检测,并作组间比较及血hs—CRP和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结果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IMT正常者TC、TG、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s—CRP浓度和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IMT正常者(均P〈0.05)。斑块形成者及IMT增厚者血hs—CRP浓度和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者f均P〈0.01);而且斑块形成者血hs—CRP浓度明显高于IMT增厚者(P〈0.05),但尿酸水平与IMT增厚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hs—CRP浓度及血尿酸水平均与IMT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结论hs—CRP及血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梅  贺红 《北京医学》2009,31(6):331-33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有研究认为炎症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炎症的标志物。我们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DM患者136例,分析hs—CRP在2型DN病情进展中的变化情况,以探讨hs—CRP在DN患者中检测的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和2型糖尿病均是炎症性疾病[1],在炎症反应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是最具标志性的因子之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衡量早期As的敏感指标[2].本文观察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与IMT及血脂谱的关系,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hs-CRP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预测在监视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5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浆,用奥林帕斯Au64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Sin,4hs—CR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hs—CRP、TC、LDLC浓度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s—CRPP〈0.01,其它P〈0.05),而HDLC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s—CRP浓度与LDLC浓度呈正相关(r=0.2159,P〈0.05),hs—CRP浓度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r=-0.2705,P〈0.01)。结论hs—CRP作为一个炎症因子,在预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血脂检测,对进一步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白蛋白尿纽(DM纽)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39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3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做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DN患者纽血清中hs—CRP、IL-6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IL-6及TNF-α是2型D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s—CRP、IL-6及TNF-α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MBL、hs—CRP的水平及药物干预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Diabetic macroangiopathy)的关系;并观察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前后MBL、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分别检测正常人、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病人MBL及hs—CRP的水平。②检测药物干预前后MBL、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血MBI,水平在2型糖尿病中显著降低(P〈0.05),但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1);②血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中显著升高(P〈0.05),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与无血管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予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干预后MBL、hs—CRP水平下降(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血MBL水平显著降低,hs—CRP水平显著升高。②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降低MBL、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微生物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AS组(DMA组)与颈动脉正常组(DMB组),检测血清抗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抗疱疹病毒(HSV)抗体、抗EB病毒(EBV)抗体、抗肺炎衣原体(Cpn)抗体、抗腺病毒(HAV)抗体,高灵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 (1)DMA组抗HCMV IgG阳性率显著高于DMB组(P〈0.01)和对照组(P<0.01);DMB组抗HCMV IgG阳性率也高于时照组(P〈0.05)。DMA组和DMB组抗HSV 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2)DMA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高于DMB组(P〈0.01)和对照组(P<0.01),DMB组血清hs—CRP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AS与hs-CRP(r=0.532,P<0.05)、抗HCMV IgG(r=0.478,P<0.05)、HbA1c(r=0.452,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HDL呈显著负相关(r=0.43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微生物感染,微生物感染、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糖尿病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86例2006年5月至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T2DM患者及30例门诊健康体检查。正常对照组30例(A组),单纯T2DM组44例(B组),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2例(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脂联素,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清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Acuson128110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各组受试者的颈动脉最大内膜-中膜厚度。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脂联素高于单纯T2DM组,单纯T2DM组高于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则相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最大IMT(r=0.864,P〈0.05)。脂联素与hs—CRP呈强负相关。结论脂联素和Hs CRP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预测大血管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6检测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同时用Elisa法检测IL-6,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和IL-6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hs-CRP和IL-6在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时发挥了一定的炎性作用,在预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鸿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48-149,152
目的探讨超高年龄2型糖尿病患者(T2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于海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242例超高年龄老年T2DM患者,按有无AS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及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AS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对阳性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AS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超高年龄老年T2DM患者AS发生率为54.5%,AS组同NAS组患者吸烟史、糖尿病病程、BMI、PBG、FBG、HOMA—IR、TC、LDL—C、HDL—C、APN、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HOMA—IR、SBP、TC、hs—CRP是超高龄老年T2DM患者并发AS的独立危险因素,APN是超高龄老年T2DM患者并发AS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超高年龄老年T2DM患者并发AS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要注意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减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改变,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患者亚临床期血管病变。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DM组)90例与正常对照者(NC组)120例的IMT及血清超敏CRP。结果:DM组和NC组IMT分别为(0.98±0.19)mm和(0.72±0.14)mm;血清超敏CRP分别为(2.81±0.78)mg/L和(0.73±0.32)mg/L。2型糖尿病组IMT及血清超敏CRP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与CRP的相关分析表明IMT与CRP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IMT较对照组为厚,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CRP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人选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齐全且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男性患者62例,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28例,单纯冠心病组32例,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高敏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将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hs—CRP、LDL—C、白细胞计数和血糖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分别为0.037、0.048、0.011和〈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的因素有hs—CRP(OR=1.39,P=0.008)和血糖(OR=1.02,P=0.012)。结论血浆hs—CRP和血糖水平的升高是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过程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者空腹取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WF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hs—CRP血浆浓度,按高血压病分期分组。结果 高血压Ⅰ、Ⅱ、Ⅲ期患者vWF含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高血压病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者vW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增高,经系统治疗后,患者vWF含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发病时显著下降。结论 vWF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的标志,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程度与病情正相关。系统治疗对稳定高血压病病情有利。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C反应蛋白(CRP)是血管炎症反应的一个敏感指标。本研究定量检测血清高敏感CRP(hs—CRP)水平,以探讨血清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血管并发症已上升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这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变有关。本文检测并分析了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及无并发症患者的部分生化指标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其水平与糖尿病冠心病的关系及对糖尿病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hs—CRP与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以及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107例急性前循环脑梗塞病患者与95例正常对照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指标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位置及形态、大小和回声特点,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检测。结果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hs—CRP与前循环脑梗塞具有显著相关性;hs—CRP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显著相关性,即不稳定斑块hs—CRP浓度高。结论颈动脉超声能显示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物理特性,对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与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s—CRP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前循环脑梗塞有显著相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脑卒中的危险性及顸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人群外周血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调节与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RANTES)的表达水平,探讨这些炎性因子在反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检测正常对照( NGT组)、糖调节受损( IGR组)和新发2型糖尿病( T2DM组)共90例观察对象的空腹血清hs -CRP、MIF、RANTES、BMI、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生化等指标。结果与NGT组相比,IGR组和DM组患者血清hs-CRP、MIF、RANTES水平显著升高;无论是在IGR组还是DM组,血清hs-CRP、MIF、RANTES均分别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结论糖尿病及其前期患者就存在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因子hs-CRP、MIF、RANTES均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可信赖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