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综合评分法优选黄精蒸制炮制工艺。方法:以总皂苷的含量、多糖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综合评分法优选出黄精蒸制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的清蒸工艺为:蒸制6 h,70℃干燥;最佳的酒蒸工艺为:用10%黄酒闷润,蒸制6 h,60℃干燥。结论:综合评分法优选出最佳蒸制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为黄精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黄精蒸制及切制一体化工艺。方法:以多糖、总皂苷、醇溶性浸出和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对蒸制时间、切制片型、厚度和干燥温度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采用L9(33)正交试验及综合评分法优选黄精蒸制及切制一体化的最佳工艺。结果:优选出黄精的最佳蒸制及切制一体化工艺为:取新鲜黄精药材蒸制9h,切4 mm斜厚片,60℃干燥。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评分法优选黄精切制工艺。方法:以黄精多糖、总皂苷、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指标成分,对黄精切制工艺的软化时间、加水倍数、切制片型、干燥温度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采用L_9(3~4)正交试验及综合评分法优选黄精药材的最佳切制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切制工艺为:用黄精药材1倍量的水,软化11 h,斜切2 mm的厚度,60℃烘干。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切制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为黄精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清蒸多花黄精在炮制过程中内在成分及外观性状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多花黄精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总皂苷、总多糖、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为指标,结合外观性状变化,比较不同蒸制次数对多花黄精内在和外在质量的影响。结果:多花黄精清蒸后颜色逐渐加深,随着蒸制次数增加,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逐渐下降,总多糖先下降后逐渐上升,以蒸制3次最低,总皂苷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以蒸制1次最高。结论:多花黄精蒸制炮制过程内在和外在质量均发生变化,变化趋势不一致,研究结果为黄精的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苗药加格略(重楼)最佳常压蒸制工艺优选。方法: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选取回润水量、蒸制时间和干燥温度作为自变量,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皂苷含量通过Hassan法归一化后综合评分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二次回归拟合,优选最佳工艺。结果:拟合模型显著且相关系数高,所得最佳参数为润制水量83%,蒸制时间87 min,干燥温度46℃。经3份平行验证,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04%。结论:优选的重楼常压蒸制工艺稳定可行,为规范工艺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优选黔产瓜蒌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瓜蒌子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总氨基酸以及石油醚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瓜蒌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瓜蒌子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40℃烘干法(0. 89) 30℃烘干法(0. 79) 50℃烘干法(0. 67) 60℃烘干法(0. 45)晒干法(0. 37) 70℃烘干法(0. 32)阴干法(0)。结论:在产地加工方法中,40℃烘干法的综合评分值最高,其分值达0. 89,为最佳产地加工方法,其工艺为:从瓜蒌中取出瓜蒌子,于40℃的烘箱内干燥。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瓜蒌子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盐炙黄柏的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盐炙黄柏的最佳炮制工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炮制工艺优选,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盐炙黄柏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的盐浓度在100℃烘烤30 min。结论:影响盐炙黄柏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因素是:盐浓度>烘烤温度>烘烤时间。  相似文献   

8.
刘天翔 《现代养生》2014,(6):246-247
目的:应用改进工艺炮制黄精与熟地和传统炮制工艺效果的比较,改进工艺的优胜。方法:用传统法及药典法加工炮制制黄精和熟地黄,与用改进工艺制备制黄精与熟地黄,以两法的加工炮制时间、人力、能源、辅料约作对比。结果:改进工艺制备的制黄精及熟地黄均达到传统炮制的要求,制黄精既达到酒制,也达到熟地汁制,外表黑色,有光泽,内外均匀一致的效果。地黄达到酒制的效果,黑如漆,甜如饴,操作易行。结论:改进工艺比传统工艺炮制的药材外观及内在品质均优,且节省大量辅料,省时,省工,省力,省能源。  相似文献   

9.
宁德英 《工企医刊》2006,19(5):31-33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豆蔻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正交实验法,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产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h,挥发油利用率为79.7%。最后用TLC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论:通过正交对最佳包合工艺进行研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猪蹄甲的微波炮制工艺,为进一步研究猪蹄甲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猪蹄甲的微波炮制时间、微波火力和样品堆积厚度3个因素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因素下的猪蹄甲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优化猪蹄甲微波炮制工艺。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猪蹄甲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火力高火(输出功率100%),炮制时间为5.5 min,样品厚度为2 cm,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9.58%。结论 优化后的猪蹄甲炮制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猪蹄甲的炮制工艺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也为更加广泛地应用猪蹄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贵州民族药透骨香叶进行比较研究,对其质量做出客观评价,为透骨香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透骨香叶药材进行了水分、灰分、浸出物、挥发油含量等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透骨香叶水分、灰分、浸出物、挥发油含量等有一定差异。结论:产于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的透骨香质量最佳,产于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的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铁皮石斛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色素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结果:铁皮石斛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的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为10 ml,超声功率为120 W,提取温度为50℃。结论:提取方法简单,提取效果好,功效众多,使用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牛膝不同炮制品的水分、灰分以及浸出物的含量。方法以牛膝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浸出物含量、灰分、水分等为指标来研究牛膝的最佳炮制方法。结果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砂炒牛膝〉生牛膝〉盐润后砂炒牛膝〉炙牛膝;水分含量顺序为:炙牛膝〉生牛膝〉盐润后砂炒牛膝〉砂炒牛膝;灰分含量的顺序为:炙牛膝〉盐润后砂炒牛膝〉生牛膝〉砂炒牛膝;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的顺序为:盐润后砂炒牛膝〉生牛膝〉砂炒牛膝〉炙牛膝?结论与其他炮制牛膝的方法相比较,砂炒牛膝的浸出物含量最高,水分含量最低,灰分含量最低,且药材质地疏松、外表美观,有效成分易溶出。  相似文献   

14.
冀满丰 《现代医院》2007,7(9):83-85
目的优选复方三七胃痛分散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之和以及总固体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7倍,浸泡30min,提取3次,每次2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各活性部位提取率高,方法简便,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茺蔚子炮制工艺优化效果。方法:选取中药茺蔚子,对其炮制工艺进行考察,分析不同炮制工艺后盐酸水苏碱水平状况,活的人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采取不同方法炮制后,盐酸水苏碱含量结果显示,A3B3C2D1下盐酸水苏碱含量最低,为270.21mg,2B1C1D3下盐酸水苏碱含量最高,为368.78mg。中药茺蔚子最佳炮制工艺为:将茺蔚子使用25%加酒量浸泡10min后,在150℃温度下进行5min后炒制后获得。酒炒茺蔚子炮制后浸膏量、盐酸水苏碱含量与生茺蔚子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茺蔚子炮制工艺中不同方案将直接影响其中盐酸水苏碱含量状况,直接影响其药效,临床需加强对其炮制工艺研究,获取最佳炮制工艺,增加茺蔚子中盐酸水苏碱含量。  相似文献   

16.
冯倩茹  高妮 《医疗保健器具》2012,19(6):973-974,977
目的研究盐制知母的微波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芒果苷及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微波炮制工艺。结果盐制知母的最佳的炮制工艺为:盐的用量为2kg,闷润40min,微波热力60%,微波时间为2min。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而且易于控制,可作为知母炮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方法:制备不同大黄炮制品,利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干燥遗失质量、浸出物含量,测定鞣质、蒽醌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生大黄中鞣质质量分数及结合蒽醌含量最高,熟大黄、酒大黄浸出物含量、干燥遗失质量无明显变化,大黄炭浸出物含量、干燥遗失质量明显降低。结论:鞣质及蒽醌类物质为大黄泻下解热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赵慧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179-2180
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复方黄芪颗粒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80℃、药液相对密度1.06(60℃)时,喷雾干燥工艺生产出的喷干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微波炮制苦杏仁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微波法炮制苦杏仁的工艺参数。方法以苦杏仁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微波炮制苦杏仁的工艺进行优选,并将优选后的微波炮制品与传统燀制品比较?峁∥⒉ㄅ谥瓶嘈尤?的最佳工艺是A2B3C1,即火力为中火,加热时间为4min,药物载重量为100g。优选后的微波炮制品与传统燀制品比较,均可使苦杏仁苷含量降低,但微波炮制品仅降低5%,而传统燀制品、燀炒品则分别降低了20%和45%。结论采用微波技术炮制苦杏仁工艺条件可控,苦杏仁苷含量流失较传统燀制法少,且操作简便,工艺可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茉莉花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总黄酮,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四个因素的影响,并在波长358 nm处测定茉莉花叶总黄酮的量,采用(33)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茉莉花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提取2.5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60(g/ml),乙醇体积分数60%,产率约为1.907%。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产率较高、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