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的病变类型、发病年龄与性别、职业高危因素。方法对某医院放射科2009-2012年颈椎病的CT诊断病例统计,并采用问卷调查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结果4年间该院放射科CT设备共诊查各型颈椎病病例共1798例,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最常见,其次是混合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以及交感神经型,食道型较为少见。男性发病较女性为多,性别比在1.31∶1~1.50∶1之间。发病年龄以41~69岁年龄段较为多见;18~4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较少,但此年龄段的颈椎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办公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司机、教师、文字工作者为颈椎病的多发人群。结论颈椎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社会和个人造成一定负担,通过分析颈椎病的发病年龄以及职业等高危因素,可指导未发病者注重 颈椎健康,保护颈椎,为防治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电子病历数据及电话调查问卷,纳入年龄≥18岁首次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人口学和职业特征。结果显示,纳入患者共199例,男性121例(60.8%)、女性78例(39.2%),平均年龄(55.5±7.9)岁(34~77岁)。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00例(50.3%)、神经根型颈椎病28例(14.1%)、颈型颈椎病20例(10.1%)、混合型颈椎病51例(25.6%)。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性别、工作姿势、工作时颈部不良姿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类型、发病工龄、年龄、吸烟、文化程度、颈椎病家族史、BMI、每周锻炼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男性、坐姿工作及颈部长期不良姿势人群更易患脊髓型颈椎病,针对上述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和宣教可能是降低颈椎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在,颈椎病是越来越多了。病人颈部疼痛酸胀,手臂发麻无力,头晕眼花,甚至肢体瘫痪。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一向认为与职业及工作有关,长期伏案、低头,致使颈椎负担增加,加快颈椎间盘、韧带及椎间关节的退变和劳损。  相似文献   

4.
现在,颈椎病是越来越多了.病人颈部疼痛酸胀,手臂发麻无力,头晕眼花,甚至肢体瘫痪.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一向认为与职业及工作有关,长期伏案、低头,致使颈椎负担增加,加快颈椎间盘、韧带及椎间关节的退变和劳损.  相似文献   

5.
了解高校学生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上海大学校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颈椎病组和自愿参与调研的非颈椎病对照组学生各180名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高校学生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颈椎病组中慢性劳损(包括经常连续伏案、坐姿不当、枕头不当、单肩背挎重包等)占90.6%,感受风寒湿占36.6%,抑郁等不良情绪占7.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应开展颈椎病健康教育,针对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晓燕 《家庭育儿》2009,(1):71-71
现在,颈椎病越来越多了。病人颈部疼痛酸胀,手臂发麻无力,头晕眼花,甚至肢体瘫痪。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一向认为与职业及工作有关:长期伏案、低头等工作致使颈椎负担增加,加快颈椎间盘、韧带及椎间关节的退变和劳损。此外,外伤也是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够记得自己颈椎曾受过伤。最近研究发现,部分颈椎病患者的外伤,竟然发生在还不记事的刚出生和婴儿时期!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原属于老年疾病的颈椎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且有明显的职业特征。长期从事财会、写作、编校、打字、文秘等职业的人,还有学生、教师等群体,由于工作学习中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发生颈椎病。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常见病,对老年人健康危害较大,近年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职场竞争激烈,脑力劳动者超负荷工作增加,尤其电脑操作员或用电脑时间长的青年人发病可提前.当然还与颈部外伤和不良睡姿、用枕不当等因素有关.使患颈椎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症和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常规放射线检查.本文就581例颈椎病患者的职业、年龄、性别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包括颈椎病在内的许多疾病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或者颈椎间关节的退变,而导致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什么人易患颈椎病 由于颈椎病的发病基础是颈椎的退变,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广大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此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头颈部活动频繁以及从事颈部易受伤职业的人员等成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0.
纪桂茹  韩红 《职业与健康》2004,20(12):46-47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和压迫了邻近组织 ,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退变性疾患 ,有资料证实 ,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并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1,2 ] 。但近年却发现 ,本病已有低龄化趋势 ,并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它的相关职业特性[3 ] 。为进一步分析颈椎病的职业性发病因素 ,我们对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12月在我院社区门诊就诊的 48名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旨在提高高危人群的职业性防病意识 ,减少颈椎病的发病率、复发率。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48例颈椎病患者的诊断 ,均符合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寻高职高专教师颈椎病发生的职业危险因素。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市2所高职高专的教师1 184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教师群体颈椎病的发生情况,并通过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颈椎病发生的职业风险因素。 结果 男性教师颈椎病发生率为62.6%,年龄>50岁的最高,为82.35%;女性教师发生率为64.2%,年龄>50岁的最高,为73.53%;使用电脑期间不休息的男性教师颈椎病发生率为90.18%,女性教师为78.61%;每天保持固定坐姿状态的时间4~6 h段和>6 h的男性教师颈椎病发生率分别为58.62%和80.75%,女性教师分别为66.83%和77.06%。女性、高职称、每周上课时长较长、使用电脑间隙不休息、下课后备课时间较长等因素均为颈椎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每周上课时长较长”“每天保持长时间的坐姿状态”风险性最高,OR为48.36(95%CI:23.76~98.44)。 结论 颈椎病是影响高职高专教师身体健康和工作的高危因素,长期暴露于职业风险因素下可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电脑间隙的休息习惯和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坐姿所致的颈部软组织的疲劳和肌肉的损伤是主要危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的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与年龄有关,中老年人多发;与职业有关,长期低头作业及重体力劳动者多发,与体质有关,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患者常伴发;与生活习惯有关,睡眠高枕硬枕及头顶重物可促使该病多发等。本文仅从临床病例调查及实验室卧位不同枕高的静态肌电图及颈椎屈度测量探讨高枕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睡眠高枕与颈椎病发生不无关系。合适的枕高及睡枕方式对预防颈椎病及其康复可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 《社区卫生保健》2008,7(3):182-18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2007年,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00名,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结果通过半年随访,所有研究对象的治愈率为71.0%,总有效率93.5%。结论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医务人员颈椎病现状,并调查影响颈椎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21年3—9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颈椎病的现状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颈椎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获得3150名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及颈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男性1497人,占47.52%,女性1653人,占52.48%,年龄22~59岁,平均(40.02±6.31)岁。有970例医务人员诊断为颈椎病,占30.7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41~50岁(OR=3.221)、51~59岁(OR=4.521)、非手术科室(OR=2.221)、手术科室(OR=4.654)、工作年限6~10年(OR=2.331)、工作年限>10年(OR=3.002)、经常加班(OR=1.365)、经常夜班(OR=2.554)的医务人员发生颈椎病的可能性大,而经常体育锻炼(OR=0.370)的医务人员发生颈椎病的可能性小。结论郑州地区医务人员颈椎病的发生率较高,年龄、科室、体育锻炼、工作年限等均会增加颈椎病的发生风险,需要引起医院、科室及个人的重视,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并结合年龄等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改善该地区医务人员的颈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颈椎侧位片的分析,评价不同年龄段颈椎曲度变化与颈椎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从我院体检病人中随机选取200病例,通过Borden氏测量法检测其生理曲度,并对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将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呈现年轻化,20-30岁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较高。结论青壮年生理曲度的变化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低,提示对于青壮年来说,在诊断颈椎病方面,对于日趋年轻化的早期颈椎病的发现更具有隐匿性。  相似文献   

16.
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与诊断符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实际工作中颈椎侧位片的分析,评价不同年龄段颈椎曲度变化与颈椎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从我院体检病人中随机选取200病例,通过Borden氏测量法检测其生理曲度,并对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将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呈现年轻化,20~30岁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较高。结论青壮年生理曲度的变化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较低,提示对于青壮年来说,在诊断颈椎病方面,对于日趋年轻化的早期颈椎病的发现更具有隐匿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花木社区麻将嗜好者的颈椎病患病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2008年7月—2009年11月,对花木社区麻将嗜好者28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麻将嗜好者颈椎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16.38%。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打麻将年限及每日打麻将的时间为颈椎病的致病危险因素。[结论]花木社区麻将嗜好者的颈椎病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为高发人群。应采取合理安排娱乐时间、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改善娱乐环境等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among cooli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in Narayangonj City of Bangladesh on a random sample of 98 male coolies, using a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sults of cervical spine X-rays. Statistical associ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hi-square test. The results show a considerably higher preval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mong the coolies (39.8%). More than half (51.3%) of the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in subjects below the age of 40 yr, an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ge group and preval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study also observ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duration of occupation and preval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oolies who had worked for 10 to 15 yr, or more than 15 yr, had higher rat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ose who carried heavier loads suffered more from cervical spondylosis.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in multiple body regions (two or more) were more prevalent (61.2%) than those in single body region (29.6%). Symptoms in the hands/finger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followed by the back and arms/forearms. In conclusion,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among professional cooli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carrying heavy loads on the head. Further study with a large sample of population is required to investigate this problem and to explore preventive measur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网吧青年学生群体使用电脑情况及颈腰椎健康状况,分析使用电脑对颈腰椎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电脑使用者颈腰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465名网吧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人群18.1%使用电脑频率≥4次/周,日均使用时间为(1.95±1.48)h,男生在使用频率和日均使用时间上均明显高于女生(P<0.05);颈椎病和(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47人,患病率为1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电脑年限、电脑各部件摆放舒适度及遗传为颈腰椎病发病危险因素.结论 网吧青年学生颈腰椎患病率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应根据发病影响因素制定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高分辨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中医肝阳化风证和肝阳上亢证的本质内涵。方法设颈椎病肝阳化风证组、颈椎病肝阳上亢证组及健康人对照组3组,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取凝胶图谱,以PDQuestV7.3.1软件对三组表达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选定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SWISS-PROT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结果建立了颈椎病肝阳化风证组、肝阳上亢证组、健康人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2-DE图谱;通过分析比较,发现16个蛋白质点在肝阳化风证组中异常表达,12个蛋白质点在肝阳上亢证组中异常表达,肝阳化风证组与肝阳上亢证组比较,分析发现16个差异蛋白点,3个相同蛋白质点。结论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有差异蛋白又有相同的蛋白,提示同病异证在共同的物质基础上存在着不同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