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术后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8天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4天和第8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凝血功能,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联合组52例,其中前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者同时给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术后1d、术后8d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d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d两组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PT、FIB和T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DVT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其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术后8 d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4.8%,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 d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8 d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时凝血四项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改善(P0.05);术后第8天,治疗组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4项的影响。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术后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有助于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功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针等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服用桃红四物汤,检查患者实验前后D-二聚体含量。结果:实验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加服桃红四物汤具有调节血管壁通透性,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血液流动正常,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贾彦鹏  陈宇宏 《新中医》2016,48(7):104-106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术后2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复方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复元活血汤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肢体肿胀程度以及D-二聚体及凝血酶原时间(PT)与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10天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10天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胀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1.40%,高于对照组的58.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血常规、尿常规、心电监护等检测均未显异常。治疗7天后,2组D-二聚体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T、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复元活血汤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可明显缓解机体疼痛与肿胀症状,药物安全性高并能增强抗凝效果,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用桃红四物汤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那曲肝素钙,观察组予以桃红四物汤。结果:观察组无DVT发生率,对照组DVT发生率8.89%。术后观察组PT、APTT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予以桃红四物汤干预可降低术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于术后第1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检测两组患者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变化情况,治疗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两组血栓形成情况,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术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PTT、TT、PT、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明显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效果与低分子肝素钠相当,而且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症状,对改善其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联合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选择82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14±0.34)dvs(6.78±0.70)d,(14.04±2.84)d vs(21.02±3.20)d,(33.49±4.15)d vs(42.50±4.87)d](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4.02±0.27)分vs(5.71±0.35)分](P0.05);观察组术后压疮、肺炎、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P0.05),。结论:在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中使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联合半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可有效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ONFH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6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37例采用活血通络汤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前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NFH患者予以活血通络汤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促进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出血量、治疗后VAS评分及术后总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总出血量、VAS评分及总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为2~6 d的例数多于对照组,而肿胀消退时间为6~10 d、10~14 d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肿胀平均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可切除病灶,恢复病变关节的活动与功能,术后结合桃红四物汤可有效减少髋关节疾病患者术后DVT的发生,降低其疼痛程度,促进创口愈合,缓解患者术后肢体肿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取骨伤科2017年6月—2018年12月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5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29例,2组均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连续14 d,抽血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d、7 d及14 d D-二聚体含量。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d 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7 d及14 d试验组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具有一定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值得临床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择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均行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后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评价2组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观察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采用Harri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及随访1、2年的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照组为81.40%(35/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3 d比较,2组术后1个月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术后1个月比较,2组随访1、2年的Harris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随访1、2年的运动范围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血液循环,强化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将1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术后给予常规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79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疼痛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患肢肿胀最大值、肿胀值、疼痛程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并可减轻患肢肿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活血通络汤联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髋关节功能。结果:联合组髋关节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总有效率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股骨头坏死能明显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抗血栓治疗对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术后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7、14 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术后2周DVT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输血量、48 h引流量及术后3 d大腿、小腿周径,术后3、7、14 d血栓溶解疗效,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前和术后3、7、14 d凝血指标及血浆D-D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PT、APTT明显延长,FIB、TT、D-D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术后7、14 d凝血指标及术后3、7、14 d血浆D-D水平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7、14 d凝血指标和D-D水平与本组术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14 d PT、APTT长于对照组(P0.05),FIB、TT、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治疗组PT、FIB、TT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输血量及术前大腿、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48 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3 d大腿、小腿周径均较本组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3、7、14 d血栓溶解总有效率分别为77.77%、88.89%、94.44%,对照组分别为55.17%、65.52%、68.96%,治疗组术后第7、14 d血栓溶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80.36%,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抗血栓治疗能显著降低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通,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活血溶栓汤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符合标准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口服活血溶栓汤,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及观察两组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DVT的患者分别为8例(10.81%)和7例(10.2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引流量对照组大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APTT及PT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活血溶栓汤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疗效可靠安全,且价廉,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当天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检测血清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4天的VAS评分、OD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4天静脉血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8.00%(均P0.05)。两组治疗第14天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显著缓解老年OVCF接受PKP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二聚体含量,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加味复元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符合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25例33只眼作为治疗组,用西药常规药物联合加味复元活血汤治疗,以24例30只眼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90 d和180 d对视力、中心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3项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90 d后治疗组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和中心视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0 d治疗组3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复元活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围手术期基本预防措施,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舒筋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14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统计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观察术前及术后2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降低,术后14 d观察组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降低,PT、APTT明显升高(P 0. 05),且2组术后3~14 d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升高,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VAS)显著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