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探究代际支持和人口学特征对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老化态度量表、代际支持量表对西安市81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的心理社会丧失、应对身体变化、心理获得3个维度得分依次为21.39±5.55、26.07±5.04、28.32±4.46;不同婚姻状况、健康自评和生活自理能力者老化态度3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户籍所在地、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和给予子代生活照料是心理社会丧失的影响因素(P0.05,P0.01);婚姻、子女健康状况、健康自评、患慢性病、情感支持、给予孙代生活照料以及接受子代生活照料是心理获得感的影响因素(P0.05,P0.01)。年龄、婚姻状况、健康自评、患慢性病、情感支持、给予子代和孙代生活照料是应对身体变化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较积极;代际支持和人口学特征对社区老年人老化态度影响侧重点各有不同,应通过构建和谐健康的代际关系和加强个体特征导向的心理辅导,促进老年人老化态度进一步向积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化期望量表21、感知年龄歧视调查表和家庭支持量袁对唐山市滦南县城社区217名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总分为45.86±12.28,4个维度中精神健康均分最高(2.68±0.66),认知功能均分最低(1.87±0.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知年龄歧视、年龄、家庭支持、自评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爱好、慢性病数量是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调整R2=0.762,P<0.05,P<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老化期望表现呈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精神健康期望最高、认知功能期望最低;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影响因素,制订精准干预措施,平衡和满足其老化期望.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对自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探讨心理健康与自我护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对416名城市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城市中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121.57±20.90分;中年人(45~59岁)得分显著低于老年人(60~81岁),初中及以下者得分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月收入1000元者得分显著低于月收入≥1000元者(均P0.05);心理健康的认知功能、焦虑、抑郁、孤独、偏执、人际交往、躯体化维度与自我护理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均P0.01)。结论城市中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呈中等偏上水平,心理健康问题对自我护理能力呈负性影响。应以社区心理健康管理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城市中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田茜   《护理学杂志》2020,35(8):95-97+109
目的探讨结构性授权、心理授权对社区护士工作形塑行为的影响,为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形塑量表、工作条件效能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对21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工作形塑得分57.75±8.59,结构性授权得分47.12±10.93,心理授权得分36.85±4.77;结构性授权及各维度、心理授权及各维度与工作形塑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构性授权中支持权力、机会权力、非正式权力3个维度及心理授权中工作意义、工作影响2个维度对工作形塑具有显著影响(P0.01,P0.05)。结论社区护士工作形塑行为有待进一步培养,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可从结构性授权及心理授权角度采取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社区护理的对策,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福州4个社区的363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对其生活质量状况、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为61.71±9.85;其对社区护理需求得分为2.52±1.03,其中对健康促进需求最高[(2.88±1.09)分].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对社区护理的认识、患病数目、年龄等;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患病数目、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年龄等.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各领域需求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对疾病护理方面和护理需求总分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偏低,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其生活质量和社区护理需求呈负相关关系,需针对老年人需求特点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现状,探讨其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后续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青岛市3个社区的老年人415人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为(16.56±4.08)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01.73±11.89)分;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153~0.520,均P<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偏低,且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家庭成员及社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的评估,通过提高电子健康素养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抑郁孤独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分析抑郁孤独负性情绪在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老年抑郁量表、孤独感量表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对592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抑郁、孤独及生活质量得分依次为(14.95±4.58)、(5.19±3.13)、(42.06±8.53)和(113.02±10.56)分。社会隔离得分与抑郁和孤独呈负相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抑郁和孤独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1)。社会隔离可直接影响生活质量(β=0.558),还可通过抑郁、孤独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生活质量(β=0.367);抑郁和孤独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4.86%和14.81%。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风险较高。社会隔离可直接影响或通过抑郁、孤独负性情绪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应促进老年人积极融入社会,从而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抑郁情绪与成功老化的关系,为促进社区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沈阳市3个社区685名老年人,采用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精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R)和成功老化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成功老化、抑郁和自我感知老化得分分别为(41.35±10.66)、(5.87±3.31)和(47.43±13.88)分。抑郁情绪可直接影响社区老年人的成功老化,还可通过自我感知老化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成功老化,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4%。结论自我感知老化是抑郁情绪和成功老化的中介变量,树立积极的自我感知老化有利于社区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抑郁水平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武汉市13个社区的62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MMSE总均分为(26.41±3.89),9.24%有认知功能下降,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兴趣爱好者认知功能下降发生率不同,有无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定向力维度及MMSE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MD总均分为3.00(1.00,6.00),17.52%有抑郁症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记忆力状态、兴趣爱好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不同,MMSE是否下降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及迟缓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MSE总分与HAMD总分及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迟缓、绝望感维度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武汉社区认知功能下降和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占一定比例,且认知功能下降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需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改善抑郁情绪,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问卷调查表、休闲态度量表和积极老龄化量表对衡阳市某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休闲态度总分为(3.16±0.55)分,积极老龄化总分为(3.24±0.61)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休闲类型和身体机能的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社区老年人休闲态度与积极老龄化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是影响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和休闲态度水平均待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者应采取措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休闲态度水平,促进其达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