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佐治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1.44g)口服,每日3次。均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0.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积分、血脂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佐治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VA、RVA、BA的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PCIV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65例予西比灵胶囊口服,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TCD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3.07%;对照组痊愈27例,好转2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3.85%。TCD检查结果提示,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以治疗组为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下肢外周动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5例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3例)。治疗组用通心络胶囊3粒口服,每日3次,并联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脂及踝臂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治疗组ABI由0.81上升至0.94(P<0.01)而对照组由0.81上升至0.82(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和踝臂指数,是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胶囊,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V、LVESV均明显降低,LVEF、CO、CI、FS均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除CO、CI外,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2组血压、心率、心胸比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血脂指标(TC、TG、LDL-C)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变。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CHF安全有效,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及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中西药联合)30例,对照组(单纯西药)28例,2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均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治疗组在胰激肽原酶治疗的同时联合通心络。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活动度、生活质量、心肌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cTnI、CK-MB)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血、消化道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而肝肾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胰激肽原酶可改善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提高活动度及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相铁辉  王海建  路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33-2234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PCIV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天麻素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水平以及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PCIV临床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湘桂  唐舸 《疑难病杂志》2008,7(12):742-74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已治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组30例治疗采用华法林;通心络组33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检测2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彩色和频谱多谱勒超声仪复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计算复发率。结果治疗3、6个月后,通心络组和华法林组P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较治疗前、通心络组Fib明显增高(P<0.01),华法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通心络组Hcy明显降低(P<0.01),华法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有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复发率6.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发,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通心络联合前列腺素E_1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含嘉  杨宇 《疑难病杂志》2010,9(4):273-275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前列腺素E_1治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通心络胶囊和前列腺素E_1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前列腺素E_1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踝臂指数变化及颈动脉超声多普勒结果。结果2组踝臂指数数值较治疗前均上升,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超声多普勒测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变薄,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前列腺素E_1较单纯前列腺素E_1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好,通心络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脑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NVAF患者150例,其中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50例,予通心络胶囊0.76g,3次/d,阿司匹林100mg/d;华法林组50例,予华法林1.25~5.0mg/d,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阿司匹林组50例,予阿司匹林100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随访2年,以脑栓塞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依据。结果脑栓塞年发病率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6.0%)与华法林组(3.0%)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15.0%)与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华法林组有1例出现脑出血,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组有6例出现上腹痛、恶心,2例出现牙龈肿痛;阿司匹林组有5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NVAF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和华法林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不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INR。不愿意接受华法林治疗的NVAF患者可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栓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予通心络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阿司匹林75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期为1年。2组均随访1年,在治疗初始和随访1年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径、血流阻力、斑块稳定性与颈动脉狭窄率,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结果(1)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斑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颈动脉内径、血流阻力、斑块稳定性、颈动脉狭窄率及斑块积分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中发生无复流的风险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服用通心络组(治疗组,n=48)和未服用通心络组(对照组,n=72),治疗组术前均连续服用通心络胶囊1周以上(24粒,3次/d),对照组术前均未服用通心络胶囊,按常规方法行急诊支架置人术。观察术中TIMI血流分级,术后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帧数(CTFC),术后心功能等。结果治疗组术中无复流5例(10.4%),对照组11例(1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CTFC为(26.7±8.3)帧,对照组为(29.7±7.2)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治疗组LVEF为(52.7±8.0)%优于对照组(48.5±8.8)%,治疗组NT-proBNP为(1217±1363)pg/ml低于对照组的(1815±1493)pg/ml(P均<0.05)。结论术前服用通心络胶囊不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但仍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向前血流,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静  李国武 《西部医学》2009,21(8):1352-135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6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有效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7.2%,其中显效40.7%(35例),有效46.5%(4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3.8%,其中显效21.3%(17例),有效52.5%(42例);试验组(通心络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或抗凝、调脂治疗、脑保护、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30d。2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石(IL-6)浓度、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30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2组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辅治急性脑梗死,相比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CS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通心络,对照组56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3个月2组患者CRP及血脂(LDL-C、HDL-C)的水平,并比较2组6个月内出现心肌梗死或靶血管重建的比例。结果治疗后2周,2组患者血清CRP、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RP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2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6个月内出现心肌梗死或靶血管重建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降低ACS患者介入术后的CRP和LDL-C水平而升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内科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本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125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分成五组,其中低、中及高剂量组以低、中高剂量的颈复康汤结合倍他司汀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单纯中药颈复康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单纯倍他司汀西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五组患者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三个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均优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及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的症状积分与DHI眩晕障碍程度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与颈性眩晕的治疗更具优势,是安全有效、科学规范、经济便捷的一种内科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40 mg/d口服,早晚2次;观察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d口服,早晚2次,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疗程8周.结果 两组心绞痛疗效评定显示观察组无效2例,对照组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0.00%,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评估显示观察组无效4例,对照组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0.00%,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二者联用较单独应用西医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治疗效果。方法 126例SAE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2组在给药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观察患者的智能及生活能力,并检测血脂、血小板聚集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MMSE及FA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4%(6/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进一步改善SAE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会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625-1626,162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3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治疗一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CSS)、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CSS、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CCSS、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粘度,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血液粘度,疗效确切,是治疗安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通心络和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皮质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60mg/kg)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C)、DM组(DMC)、DM+ALA组(ALA组)、DM+通心络组(通心络组)。ALA组和通心络组每天给予ALA100mg/kg或通心络超微粉1g/kg灌胃,NC组和DMC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灌胃。干预4周后,测肾质量/体质量(KW/BW)和24h尿蛋白(24hUP),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DMC大鼠24hUP、KW/BW、MDA含量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相比,ALA组和通心络组24hUP、KW/BW和MD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组TSOD、GSH-Px和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及ALA组相比,通心络组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OD、GSH-Px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和ALA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减低早期DM大鼠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