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目的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催产素在卵泡壁细胞中和幼稚黄体中的定位.实验用3头性周期正常的母牛.分别于性周期的第6天和7~17天之间以及性周期末摘取卵巢.于显微镜下确定黄体.将组织块分别固定于Bouin氏液及戊二醛苦味酸及冰醋酸混合液(GPA)中6或24小时.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5μm用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相邻切片HE染色.切片按Sternberger(1979)间接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第一抗体用兔抗合成的催产素抗血清,稀释度为1:500.第二抗体用驴抗兔抗血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人群中精子数量减少和生殖功能紊乱者的增多,雄性生殖系统毒理学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常研究大、小鼠的精子发生分期,可以帮助生殖毒理学家和病理学家理解由外源化合物作用于雄性生殖腺产生的有害效应的机理。修订过的药物和化学品生殖安全性评价指南强调了细致的睾丸组织病理学检验的重要性,它是一种十分敏感的检验生精过程正常与否的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 ——小鼠棉酚和环磷酰胺抑制生精模型的初探,简单介绍精子发生过程及分阶段的方法,甲醛固定和Bouin抯液固定、HE染色和PAS染色的区别,以及主要的毒理学指标——如:Sertoli细胞的空泡形成,在精子发生分期IX到XIV过程中成熟精子的滞留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羟基丙烯酸(环保固定液)与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传统固定液)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的结果,探讨其替代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门诊及妇科住院部送检的宫颈组织标本245例,其中包括正常及慢性宫颈炎组5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87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61例,宫颈癌组45例。同一病变部位取材2块,随机分2组,命名为A、B组。A组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制作切片245张;B组采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制作切片245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生物显微镜下,A、B组切片均背景清晰、阳性着色定位准确、阳性强度可靠、呈色鲜明,无非特异性染色产生、阴性和阳性对照染色结果可靠。②慢性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的A组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7%、35.63%、80.33%和100.00%,慢性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的B组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7%、33.33%、81.97%和100.00%。A、B组间对应的各级宫颈病变,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用聚羟基丙烯酸替代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对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影响,聚羟基丙烯酸作为固定液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羟基丙烯酸(环保固定液)与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传统固定液)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的结果,探讨其替代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门诊及妇科住院部送检的宫颈组织标本245例,其中包括正常及慢性宫颈炎组5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87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61例,宫颈癌组45例。同一病变部位取材2块,随机分2组,命名为A、B组。A组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制作切片245张;B组采用聚羟基丙烯酸固定制作切片245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生物显微镜下,A、B组切片均背景清晰、阳性着色定位准确、阳性强度可靠、呈色鲜明,无非特异性染色产生、阴性和阳性对照染色结果可靠。②慢性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的A组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7%、35.63%、80.33%和100.00%,慢性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的B组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7%、33.33%、81.97%和100.00%。A、B组间对应的各级宫颈病变,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用聚羟基丙烯酸替代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对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影响,聚羟基丙烯酸作为固定液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P16蛋白表达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型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电解产物对小鼠卵巢组织结构及PCNA、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三氯蔗糖电解产物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Ⅰ组(300mg/ml三氯蔗糖的电解产物)、实验Ⅱ组(3000mg/ml三氯蔗糖的电解产物)。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三氯蔗糖电解产物(100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腹腔注射60天。60天后处死小鼠,称重小鼠体重及卵巢湿重,计算卵巢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小鼠卵巢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及caspase-3表达。结果:实验组注射三氯蔗糖电解产物后卵巢脏器系数较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氯蔗糖电解产物使小鼠卵巢卵泡数减少,实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黄体增大,结构混乱。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表达较空白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氯蔗糖电解产物可损坏卵巢组织结构并影响PCNA和caspase-3表达,进而可能破坏卵巢功能,从而影响小鼠生育。  相似文献   

6.
附睾降解性不活动精子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精子不活动是否由附睾降解引起。方法 :本文选择 5例精液中无活动精子的不育患者 ,应用睾丸精子活力检测、精子头 -尾膜完整性结合试验和透射电镜观察 ,探讨其精子不活动的原因。结果 :5例患者睾丸活检组织所分离的睾丸精子 ,经孵育后的活动率为 2 %~ 1 1 %。睾丸精子组中头膜 -尾膜均完整的精子率显著高于射出精子组 ( P<0 .0 1 )。睾丸精子未见明显的降解 ,但透射电镜显示射出精子的浆膜、核等结构表现显著的降解变化。结论 :本组患者的精子可能经历了病理性附睾降解 ,引致精子丧失活动性 ,对这类患者采用活动的睾丸精子作辅助生育治疗有可能改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胎牛血清fibs)和血清替代物一一KnockoutTMSR(KSR)对睾丸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未成熟大鼠睾丸组织分别采用FBS和KSR连续培养5周,观测培养睾丸组织大体面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学形态及生殖细胞发育,并测量曲细精管直径。TUNEL法凋亡实验观察培养5周睾丸组织中的凋亡细胞,RT—PCR检测精子发生不同阶段的标准化标志基因Kit、Sycp3、Crispl。结果:KSR组睾丸组织体外持续生长,曲细精管逐渐增大,培养5周观察到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RT.PCR检测到Kit、Sycp3、Crispl的表达。FBS组睾丸组织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萎缩,培养5周曲细精管出现明显坏死,培养睾丸组织中Sycp3、Crispl表达不稳定。结论:KSR更有利于未成熟睾丸组织培养中生殖细胞从精原细胞发育成精子细胞,并能长期维持生殖细胞发育及睾丸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建立子宫内膜癌类器官的培养体系,利用类器官模型进行子宫内膜癌药物敏感性的初步检测。方法: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获取子宫内膜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经剪切、消化,用Matrigel基质胶重悬并铺板,添加含多种细胞因子的类器官专用培养基3D培养。加醋酸甲羟孕酮(MPA)、鸦胆子苦醇(Brusatol)单独或联合处理后,镜下观察统计类器官数目及大小。收集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类器官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对比和病理学分析,子宫内膜癌类器官经免疫组化染色,研究AKR1C1的表达。结果:患者来源肿瘤组织经基质胶3D培养可见子宫内膜癌类器官生长,其形态学与正常子宫内膜类器官呈现明显差异,形态不规则呈团块状,细胞排列紊乱,腺腔组织结构基本消失,细胞核有异型性。对MPA耐药的内膜癌类器官,经Brusatol或Brusatol+MPA联合处理后,增殖受到抑制,且联合用药组抑制作用更显著。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联合用药组部分内膜癌类器官组织形态上有向正常内膜转化的趋势,孕激素耐药相关分子AKR1C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子宫内膜癌类器官培养体系,并利用类器官模型初步验证了Brusatol增强子宫内膜癌对孕激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男性不育症睾丸曲细精管界膜厚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睾丸曲细精管界膜的组织学观察是评价男性生育力的重要内容.我们观察了50例男性不育症睾丸曲细精管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对睾丸生精障碍进行分级诊断,测量其界膜厚度、并测定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研究界膜厚度与生殖激素和生精障碍之间的关系.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一、睾丸活检标本收集我院门诊1991~1996年间50例男性不育症睾丸活检标本.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7.5岁.不育龄1~13年,均为原发不育,其中无精症32例、少精症18例.粗针穿刺取睾丸组织.对照组取8例已育尸检睾丸标本,年齿24~43岁,平均29.9岁.全部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7~8μm,HE和  相似文献   

10.
人类MⅡ期卵冷冻与复苏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冻融方法对人类MⅡ期卵子结构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人MⅡ期卵子 186个 ,随机分为A、B、C三组冷冻。A组为带完整冠丘颗粒细胞的MⅡ期卵 ,其冷冻保护液含 0 .1M蔗糖 ;B组为不带冠丘颗粒细胞的MⅡ期卵 ,冷冻保护液中蔗糖浓度同A组 ;C组为不带冠丘颗粒细胞MⅡ期卵 ,冷冻保护剂中蔗糖浓度为0 .2M。对冷冻复苏后的卵子进行质量评估、显微授精及胚胎培养 ,并对部分卵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 1)带冠丘颗粒细胞的A组MⅡ期卵子冻融后的受精卵卵裂率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0 .2M蔗糖浓度冷冻的C组的卵存活率、优质卵率和卵裂率均高于B组 (P<0 .0 5 )。 ( 2 )冻融后MⅡ期卵子的核型分析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 ,但发现有染色单体的缺失。结论 :带完整冠丘颗粒细胞不影响MⅡ期卵子的冻融效果 ,而且可能有助于保护卵子的发育潜能 ;在冷冻保护液中 ,0 .2M蔗糖浓度比 0 .1M更适合于MⅡ期卵子的冷冻 ;冷冻可能造成MⅡ期卵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宫颈鳞癌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旨在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在早期诊断宫颈鳞癌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化及地高辛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6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宫颈组织标本中cyclin D1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2.
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标志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和功能状态下的特异性标志蛋白。方法:通过对小鼠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eal-time)RT-PCR,观察受精后16 d胚胎(E16)到出生后6周的雄性小鼠睾丸组织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雄激素受体(AR)在出生后1周、2周、6周小鼠的睾丸支持细胞、外周小管肌样细胞、间质细胞细胞核内都有表达,且表达量逐渐增强,但在E16不表达;Wilms肿瘤基因(WT1)在E16、出生后1周、2周、6周的睾丸支持细胞细胞核内表达,但不表达于其它细胞;苗勒氏管抑制素(AMH)在E16、出生后2周的睾丸支持细胞胞质中表达,而在出生后6周不表达;β-链蛋白(β-catenin)和胞质紧密粘连蛋白-1(Zo-1)是血睾屏障特异性蛋白,出生后2周时它们分布于整个曲细精管,而出生后4周时规则地分布于靠近外壁的一圈,此时它们的血睾屏障已经完全建立。Real-time PCR分析睾丸组织m RNA表达,佐证了这些结果。结论:WT1可以作为支持细胞的特异性标志,而AMH则标记不成熟的睾丸支持细胞;AR单独不适合作为睾丸支持细胞的标志物,但与其他标志物结合,可能可区分睾丸支持细胞的成熟与否。而通过β-catenin和Zo-1染色,可以判断血睾屏障是否完全形成,为支持细胞是否成熟提供判断标记。  相似文献   

13.
孙质健  李臻  赵洁  张远强 《生殖与避孕》2006,26(10):593-597
目的:探讨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在成人睾丸及附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提取人睾丸和附睾总RNA,进行RT-PCR分析RANTES的表达;同时取睾丸和附睾组织固定,石蜡包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NTES在人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定位情况。结果:在睾丸中未见RANTES的表达,而从附睾组织中获得了RANTES的cDNA片段,且RANTES蛋白定位于附睾输出小管的高柱状细胞和低柱状细胞靠近腔面的胞质内,附睾头部远端及体、尾部均未检测到RANTES蛋白。结论:RANTES在人的附睾中有表达,且其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附睾区域特异性,提示RANTES基因可能参与精子成熟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次染色清染色液在宫颈快速细胞学微生物学诊断及宫颈癌筛查中的染色效果。方法:一次染色清染色液滴于涂片上,3~5 min后冲掉多余的染液,显微观察。结果:采用一次染色清染色液染出细胞形态的效果好,并能一次染出白带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高低度病变细胞和癌细胞等。结论:一次染色清染色液的染色效果好、一步完成染色、使用简单、快捷省时、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3M微孔通气胶带,两部固定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Y形3M丝绸胶带固定胃管。观察两组胃管留置时间及10d内非计划性拔管次数。结果观察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Y形3M丝绸胶带用于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牢固,不易滑脱,有效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和早期干预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新生儿睾丸扭转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结果、手术处理及随访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1例新生儿睾丸扭转患儿中位入院日龄为2.6 d(1~5 d)。发现阴囊异常至入院的中位时间为12 h(1~120 h), 均存在不同程度阴囊肿胀或硬肿表现, 其中7例伴有皮肤青紫或发红的急性炎症体征, 触诊可及睾丸样组织硬结。超声均显示患睾血流异常。11例患儿均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阴囊切开探查, 其中10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术+对侧睾丸固定术;另1例生后1 h入院者行患侧睾丸固定术, 家属拒绝行对侧睾丸探查术。术中发现12睾扭转, 鞘膜外扭转7睾, 鞘膜内扭转3睾, 另外2睾与周围组织粘连, 无正常睾丸组织形态, 扭转方向和角度已分辨不清;发生在左侧7例, 右侧3例, 双侧1例。此双侧病例术前诊断为左侧睾丸扭转, 术中探查见左睾扭转坏死, 予切除, 右睾呈180°扭转, 血运良好, 予复位后固定;1例发现对侧睾丸发育不良且较游离给予固定。睾丸挽救率为2/12...  相似文献   

17.
Hyskon(32%右旋糖酐-70加入10%葡萄糖液中的混合液)在宫腔镜手术中,是一种有效的膨宫介质,但副作用明显。已有经子宫颈肌瘤切除术后并发肺水肿的报道。Hyskon 的副作用包括:凝血机能障碍、导致错误的实验结果和过敏反应。本文对预防和处理其并发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衰老对小鼠睾丸结构和精子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秋菊  朱伟杰 《生殖与避孕》2004,24(6):326-329,i002
目的:探讨衰老对小鼠睾丸结构和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分为老龄组(18月龄,n=15)和青年对照组(6月龄,n=15),取睾丸称重,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结构,计数萎缩曲细精管的比例,定量分析睾丸精子发生的状态。结果:老龄小鼠睾丸有部分曲细精管萎缩,多为局灶性,管内生精细胞减少,生精阻滞常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或有生精细胞脱落至管腔。老龄组萎缩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定量分析显示老龄组曲细精管横截面内球形精子细胞和延长精子细胞与支持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支持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与支持细胞的比值也没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老龄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衰减,以球形精子细胞和延长精子细胞减少为主。昆明小鼠可作为雄性生殖衰老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生殖器脱垂是阴道旁组织对周围器官的抗拉力丧失所致.阴道黏膜下组织主要由细胞外基质(ECM)组成,除年龄外,内在的体质因素也影响ECM的重组,本研究通过比较生殖器脱垂患者和同龄对照组的盆腔组织的ECM中胶原蛋白的浓度和经胃蛋白酶消化的可提取性,旨在探讨导致生殖器脱垂的体质因素.选取因生殖器脱垂而行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因妇科良性疾患而手术的13例同龄患者为对照,于尿道口外侧6~8mm处切开阴道黏膜,咬取6mm宽10mm深的尿道旁韧带组织块,放入液氮速冻后置-60℃保存.活检组织经0.5M HAc抽提和胃蛋白酶消化后,以6M盐酸溶解,测定羟脯氨酸的量来监测标本的胶原蛋白的浓度和经胃蛋白酶消化后可提取的百分比.随机选研究对象和对照各1例,年龄分别为49岁和50岁,各取活检组织进行福尔马林固定、切片和HE染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种蔗糖浓度对人类卵母细胞冻融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慢冻-快融程序化冷冻方法冻融不同时期的人卵母细胞,根据冷冻液中蔗糖浓度不同分为二组(A组:0.2mol/L蔗糖组;B组:0.3mol/L蔗糖组),比较其复苏后存活情况。B组复苏后成熟卵母细胞培养不同的时间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分析培养时间对卵母细胞受精和发育结果的影响。结果:相对于A组的冷冻方法,B组明显提高了未成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的存活率(72.0% vs 54.4%,68.8% vs 44.4%),二组卵母细胞复苏后形态异常率无明显差异;复苏后存活的成熟卵母细胞ICSI前培养3-4h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培养1h、2h和5h。结论:适当提高蔗糖浓度更有利于各时期卵母细胞的冻存,复苏的成熟卵母细胞培养3-4h有助于卵母细胞结构的恢复,提高正常受精率和后期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