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航机组人员的字宙辐射危害及其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静  葛盛秋  叶坚 《民航医学》1994,4(4):24-27
从事飞行工作的民航机组人员.尤其是在高于一万米以上高空飞行的机组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暴露问题,目前在国际上已日益受到重视。对宇宙射线的来源、成分、及其三个效应(高度效应、纬度效应、地磁纬度效应)进行总结。以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该方面进行的实地监测结果为依据.阐述了民航机组人员飞行中所受宇宙辐射的剂量水平、危险性及其特征。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有关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结合民航飞行人员长期均匀地接受宇宙辐射这一职业特点,建议制订相应的剂量限值标准并提出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保障飞行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评估飞行高度与纬度对民航机组人员飞行中所受电离辐射剂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北纬20°-61°的不同航线的11个机场上空以RSS-111高压电离室测量宇宙辐射电离成分的剂量率。结果宇宙辐射电离成分剂量率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型增大,并随纬度增大而增加;在同一飞行高度,随地磁纬度的增大而呈直线。增加。根据所测数据,许算出我国空域不同经纬度地区上空不同飞行高度分配层的宇宙辐射电离成分剂量率。结论在民航现有航线(从北纬61°到南纬40°)上,按现有的飞行高度分配层(一般在12km以下)飞行,机组人员每年飞行1000h所接受的宇宙辐射剂量要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的20mSv/a(5年平均值)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保障机组人员健康和飞行安全,研究开发宇宙辐射剂量计算机估算系统.方法先通过模拟和测量数据,根据给定日期、地理坐标和海拔计算剂量率,然后按照飞行信息计算航程有效剂量.结果用该系统计算的剂量率和航线剂量的数值结果满足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60号出版物的精度要求.结论该计算机宇宙辐射剂量估算系统适用于航空公司辐射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ICRP提出的电离辐射的基本防护原则:辐射实践的正当化;防护水平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X线防护基本任务就是保障X线工作者和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提高X线防护的效益,促进X线工作的发展。随着直接数字摄影的应用,在做X线检查时的防护有很大的改善。直接数字摄影的应用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提高防护水平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问题:由于辐射剂量、曝光次数和重拍次数的减少使公众中的个人受到的年剂量当量大大的降低。辐射实践的正当化:直接数字摄影的应用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使辐射实践更加正当化。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飞行人员宇宙辐射受照剂量的估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宇宙辐射防护管理,计算飞行人员个人宇宙辐射年均受照有效剂量。方法根据飞行指令数据使用软件CARI6计算飞行航线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和乌鲁木齐地区地面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由此计算个人年均受照有效剂量。结果乌鲁木齐地区地面个人年均受照有效剂量为0.420mSv·a-1,新疆地区全部航线1997至1999年年均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率为2.381μSv·h-1(最大3.640μSv·h-1,最小0.330μSv·h-1),被检测飞行人员年均受照有效剂量为2.193mSv·a-1(最大4.419mSv·a-1,最小0.887mSv·a-1)。结论估算的234个受检飞行人员的年均受照有效剂量均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的限值20mSv·a-1。  相似文献   

6.
季展坤 《民航医学》1998,8(2):28-29
宇宙辐射对飞行人员来讲属于小剂量环境辐射,其对飞行人员的危害国内外有大量专题报道。由于大剂量急性辐射损伤药物不适用于宇宙辐射的防护,因此,近年来为了寻找一种理想的防护药物,国内外不少学都把目标转向中草药方面,例如日本学曾对中国60几种方剂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计算被检测飞行人员个人宇宙辐射年均受照有效剂量。方法根据飞行指令数据使用美国联邦航空署开发的软件CARI 6,计算飞行航线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和乌鲁木齐地区地面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率 ,由运行软件输出数据计算个人年均受照有效剂量。结果乌鲁木齐地区地面个人年均受照有效剂量为 0 .42 0mSv ,新疆航空公司全部航线 1 997~ 1 999年平均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率为 2 .381 μSv·h- 1 ( 0 .33~ 3.64μSv·h- 1 )。被检测飞行人员年均受照有效剂量为 2 .1 93mSv·a- 1 ( 0 .887~ 4.41 9mSv·a- 1 )。结论估算的 2 34个受检飞行人员的年均受照有效剂量均小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建议的限值 2 0mSv·a- 1 。  相似文献   

8.
张晓鸥 《民航医学》1992,2(3):26-28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效应及其防护早在80多年前就已为人们所注意。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研究的探入,人们已不局限于大剂量一次照射对人体的损伤,而对于职业照射的效应及防护,即小剂量长时间多次累积照射的正、负效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国外有献报道空勤人员所受的宇宙辐射照射剂量较一般人多,其强度可与地面放射性工作人员相比。但一般乘客接受的累计宇宙辐射剂量仍是微不足道的。本主要介绍电离辐射的致癌效应和胎内照射效应及其防护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概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对民航机组人员飞行中所受宇宙宇宙辐射剂量进行全面评估,实测两条国际航线 中子剂量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采用慢化BF3中子监测器,在北京-纽约和北京-斯德柯尔摩航线飞行的B-747飞行上进行了测量,起飞、郑陆阶段每2min测一次,浸航阶段第30min测试一次,高度和纬度利用飞机仪表读出,地磁纬度采用人造地球卫生环境手册的公式计算。以回归法处理中了剂量与飞行高度和地磁纬度的关系,得出曲线及公式  相似文献   

10.
1目的 本通报提供下列内容:①由宇宙射线和由于空运放射性物品的电离辐射对机组人员的照射数据②辐射照射的计算法。③对美国本土及邻近地区上空航线上航班所接受的银河宇宙射线剂量的估算(表1)。④银河宇宙辐射照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实例估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对民航机组人员飞行中所受宇宙辐射剂量进行全面评估,实测两条国际航线中子剂量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慢化BF3中子监测器,在北京—纽约和北京—斯德哥尔摩航线飞行的B-747飞机上进行了测量,起飞、着陆阶段每2min测一次,巡航阶段第30min测试一次,高度和纬度利用飞机仪表读出,地磁纬度采用人造地球卫星环境手册的公式计算。以回归法处理中子剂量与飞行高度和地磁纬度的关系,得出曲线及公式。结果实测中子剂量占总剂量的27%~45%。北京—纽约航线中子剂量为2.936mSv/1000h,北京—斯德哥尔摩航线为3.501mSv/1000h,分别占总剂量的37.5%和42.3%,与电离成分的比例分别为1∶1.67和1∶1.37。宇宙辐射中子剂量随飞行高度增高呈指数型增大,随地磁纬度增高呈直线型增大。结论飞行高度是影响航线中子剂量的第一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极地与非极地航线空勤人员(包括飞行员和空乘人员)所受光子和中子引起的宇宙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北京-纽约航线作为极地航线,以非极地航线作为对照组,将极地航线与非极地航线进行比较。采用四元件光致发光(OSL)剂量计和CR-39径迹探测器对极地航线与非极地航线空勤人员个人辐射剂量进行测定。结果 极地航线组空勤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和千小时有效剂量分别为(5.79±0.92) mSv/年、(3.10±0.27) mSv/kh,非极地航线组分别为(2.14±0.64) mSv/年、(2.21±0.46) mSv/kh,极地航线组与非极地航线组之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t =30.25, P<0.05)和千小时有效剂量( t =7.6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极地航线和非极地航线飞行员的千小时有效剂量均高于空乘人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7.96、4.70, P<0.05)。结论 极地航线空勤人员的有效剂量高于非极地航线,但是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20 mSv/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简便可行的民航飞行人员所受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的估算工具。方法用欧洲飞行航程剂量计算程序EPCARD计算民航飞行航程中的有效剂量和剂量率,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实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计算机估算系统计算的数据在多数航线上与实测数据较吻合,但实测数据由于实施人员不同、仪器不同及估算方法的差别,对同一时期同一条航线,实测结果差别较大。结论在飞行高度用简便的个人剂量计测定宇宙辐射的各种成分目前还相当困难。宇宙辐射有效剂量不能直接测量获得,而必须用计算的方法或是从接近实际剂量值的测量数据转换而来,因此计算机模拟系统是最简便实用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估算工具。  相似文献   

14.
SpatialVariationRegularitiesofCosmicRadiationandEvaluationofExposureDosestoAircrews¥WangQiliang;CuiShengyu;FanXiaomin;ZhongZh...  相似文献   

15.
When primary particles from space, mainly protons, enter the atmosphere, they produce interactions with air nuclei, and cosmic-ray showers are induced. The radiation field at aircraft altitude is complex,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particles, mainly photons, electrons, positrons and neutrons, with a large energy range. The non-neutron component of cosmic radiation dose aboard A320 and ATR40 aircraft was measured with TLD-100 (LiF:Mg,Ti) detectors and the Mini 6100 semiconductor dosimeter; the neutron dose was measured with the neutron dosimeter consisted of LR-115 track detector and boron foil BN-1 or 10B converter. The estimated occupational effective dose for the aircraft crew (A320) working 500 h per year was 1.64 mSv. Another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at the flights Zagreb-Paris-Buenos Aires and reversely, when one measured non-neutron cosmic radiation dose; for 26.7 h of flight, the MINI 6100 dosimeter gave an average dose rate of 2.3 microSv/h and the TLD dosimeter registered the dose equivalent of 75 microSv or the average dose rate of 2.7 microSv/h; the neutron dosimeter gave the dose rate of 2.4 microSv/h. In the same month, February 2005, a traveling to Japan (24-h-flight: Zagreb-Frankfurt-Tokyo and reversely) and the TLD-100 measurement showed the average dose rate of 2.4microSv/h; the neutron dosimeter gave the dose rate of 2.5 microSv/h. Comparing dose rates of the non-neutron component (low LET) and the neutron one (high LET) of the radiation field at the aircraft flight level, we could conclude that the neutron component carried about 50% of the total dose, that was near other known dat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种可用于民航飞行人员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率估算的简便算法。方法 在PC机Windows操作系统用Object Pascal语言,根据本文介绍的简便算法编制程序计算不同海拔、不同地理位置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率,并将计算结果与CARI-6和FLUKA的结果比较。结果 简便算法计算结果与CARl系统和FLUKA计算结果很一致,在与CARl比较的3组数据中,误差在25%之内的数据比例分别是76%,71%和100%。在与FLUKA比较的一组数据中,误差全在20%之内。结论 简便估算法可用于海拔为7000~20000m的飞行空间的宇宙辐射有效剂量率估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极地航线空勤人员(包括飞行员和空乘人员)所受宇宙辐射剂量,以评价其是否超过国家标准,确保空勤人员健康,保障飞行安全. 方法 采用外照射全身个人剂量监测胸章剂量计,对典型极地航线(北京-纽约)空勤人员(飞行员6名、空乘人员12名)的个人辐射剂量进行测定,以地面工作场所10个监测点所测得的辐射剂量作为对照组. 结果 极地航线飞行员组的年有效剂量为5.34 mSv/a,千小时有效剂量为(3.43±0.08)mSv/1000 h,极地航线空乘人员组的年有效剂量为6.06 mSv/a,千小时有效剂量为(2.94±0.14)mSv/1000 h,地面对照组分别为0.63 mSv/a及(0.07±0.02)mSv/1000 h,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极地航线飞行空勤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20 mSv/a),极地飞行中宇宙射线辐射不会对空勤人员身体构成额外过量剂量,基本属正常航线飞行,不必产生心理恐慌.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umulative cosmic radiation dose of aircrew in polar flight and to assess whether the dose exceeds the national standard in order to ensure flight safety and their health. Methods Photoluminescence (OSL) dosimeter and CR-39 solid track detector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osmic radiation dose contributed by photon and neutron. The individual effective dose of pilots (6 persons) and stewards (12 persons), who were in the typical polar flight route (Beijing-New York),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hose values were gathered from 10 monitors on ground site. Results The 1000 h effective dose from the groups of pilot and stewards was (3.43±0.08) mSv/1000 h and (2.94±0. 14) mSv/1000 h respectively comparing to (0.07±0. 02) mSv/1000 h gathered from ground sites. The statistic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3 groups. The annual effective does was then respectively summarized as 5. 34, 6.06 and 0.63 mSv/a corresponding to above groups. Conclusions The annual effective dose of aircrew's in polar flight does not exceed the limit of national standard (20 mSv/a). Such polar flight will not cause aircrew suffered from excessive cosmic radiation and it's not necessary to carry extra mental loa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职业性受高空宇宙射线照射的民航飞行人员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方法 以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总抗氧化活性 ;以宇宙辐射航线有效剂量计算软件CARI 6估算有效剂量。结果 飞行人员血清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地面人员 (P <0 0 5 )。随着年均飞行小时、年均有效剂量的增加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有增加的趋势 ,但和累积飞行小时累积有效剂量及飞行人员的年龄没有平行关系。近期内飞行连续性变化 ,过氧化脂质水平也呈现相应的动态变化。结论 飞行人员体内脂质受到宇宙射线的氧化损伤 ,同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代偿性增强 ;近期飞行负荷、受照射频率明显影响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 ;过氧化脂质或可作为飞行人员辐射防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的辐射剂量并规范其辐射防护对DTC患者131I治疗后自身及周围人群的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表明,131I治疗的DTC患者自身的辐射不良反应大多都能得到较有效地缓解和控制.只要能严格规范地遵守131I治疗DTC的辐射防护相关法规和建议,加强辐射剂量监测,并对患者、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指导,其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剂量都能达到和符合国际上的辐射防护规定.  相似文献   

20.
初级宇宙射线是来自于太阳和太阳系外的高能粒子,其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次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是航空机组人员职业活动中受照剂量的主要辐射来源。航空机组人员是电离辐射暴露水平最高的职业人群之一,开展常规个人剂量监测或估算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宇宙射线辐射场成分复杂,航空机组人员受照剂量监测并不简单。寻找合适的剂量监测方法和了解航空机组人员剂量水平对于保护其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航空机组人员所接触的次级宇宙射线的监测方法、剂量计算方法和受照剂量水平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加强我国航空机组人员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