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评估防控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8例,采集其中20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9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以发热(占100.00%)、咽痛(占64.28%)、咳嗽(占76.79%)为主,无肺炎并发症。病例以一年级学生为主,占53.57%(90/168),男女性别比为1.75?1。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 d,无出现异常情况。结论该起疫情是佛山市首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传播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布情况、临床表现、发病过程以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32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1。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16~19日4 d内,确诊病例26例,占总病例数的81.3%;暴发空间主要集中在学院A,发病20人,占总发病人数的62.5%。32例病例中31例无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1例在接种疫苗后7 d发病;31例临床表现较轻,平均病程5.8 d,1例危重病例,病程49 d。首发病例系外地甲型H1N1流感感染导致,其余31例为继发感染。结论建立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领导、监测机构,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广泛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疫苗接种是预防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和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绵阳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现场调查资料中收集绵阳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2009-09-01/09-30,绵阳市共有29所学校发现18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无重症或死亡病例。其中,中学20所、小学4所、大中专院校4所、幼儿园1所。绵阳市城区及所辖6个县(市)均有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确诊病例平均年龄14.64岁,男∶女为1∶0.63。结论甲型H1N1流感已在绵阳市学校流行。  相似文献   

4.
3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9年9月1日-9月9日3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等,调查资料实时录入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起暴发疫情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85例,3起暴发疫情的罹患率分别为A大学0.99%、B中学6.29%、C中学0.62%,3起疫情罹患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4,P0.001)。C中学发现病例即采取全校停课措施,严格分类管理病例,使C中学暴发流行周期最短。结论3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学校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应高度关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钦州市钦南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情况,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钦南区7起中小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流感样病例139例,采集其中22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8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比较轻,以咳嗽(94.96%)、头痛(70.50%)、咽痛(48.92%)、头晕(38.85%)、乏力或酸痛(占42.45%)、流涕或鼻塞(占17.99%)为主,无死亡病例;病例全部为学生;男女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生与非住宿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学生的罹患率高于接种的学生(P<0.01)。结论及早对可疑发热病例进行实验检测,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病例,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的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校甲型H1N1患者基本资料和疫情发生学校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历时17 d,累计确诊109名病例,学生罹患率为5.08%(104/2 048),教师罹患率为2.23%(5/224),隐性感染者比例为7.34%(8/109);与2008年同期比较,流感样病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疫情初期发病学生以初二年级学生为主,中、后期扩散至初三及其他年级;不同性别人群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临床特征典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样病例30.95%(104/336)。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严格执行校园内的晨午检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河源市城区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的调查、控制与分析,探讨疫情的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评估调查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控制学校和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年9月7日报告的河源市城区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疫情控制和处理,采集部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共涉及河源市城区某学校9个年级中的8个,经病例搜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90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9.25%(90/973);临床症状以发热(100%)、咽痛(84.4%)、咳嗽(91.1%)为主,绝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无危重病例,无死亡病例,无肺炎等并发症;采集13例病例的咽拭子进行检测,结果10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9月1日,发病高峰在9月8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9月17日;病例分布在8个年级23个班,以一年级(2)班发病34例(占37.8%)为最多;病例以低年级学生为主,高年级学生发病较少,教职员工无发病,其中一年级41例(占45.6%)、二年级14例(占15.6%)、三年级14例(占15.6%)、四年级9例(占10.0%),六年级0例、七年级2例、八年级1例、九年级2例;病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6岁;病例性别分布为男性60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2:1。结论该起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是河源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感染,居家隔离治疗、通风消毒、个人防护等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蔓延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甲型H 1 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3年3月26日出现首发病例,疫情历时2 d,发病12例。其中11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罹患率2.23%。病例全部为学生,其中男生5例、女生7例,男女性别比为0.71:1。病例主要集中在该校七(3)班,均为轻症病例。结论本次发病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建议在冬春季节到来之前给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刘利英  张明清  赵娟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36-1137
目的分析引起某高校学生军训基地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因素及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达到控制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目的。方法对现场调查资料、疫情处理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9月5—18日该高校学生军训基地共报告4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罹患率为1.30%,定性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结论及时隔离传染源、严格管理密切接触者、准确提供疫情信息是迅速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 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北京市金融街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9年北京市金融街地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金融街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信息,用Excel建立个案信息库进行统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金融街地区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63例,无死亡病例。时间分布上发病病例多集中在9~11月,占全部病例的85.7%,发病年龄分布上10~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11.29/10万),职业分布上学生的发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57.14%,性别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1。结论秋冬季加强疫情监测,在学生中广泛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开展健康行为教育,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平谷区1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忠  薛慧  刘志强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68-1870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报告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模式,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对2009年平谷区通过大疫情网络报告的150例甲流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与不同时期的防控策略进行关联,评价防控措施。结果 150例甲流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3∶1;年龄分布以10~1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98例),占总发病人数的65.33%;职业分布以中学生为最多(101例),占发病总数的67%;地区分布以城镇发病人数多于农村,占发病总数的62.67%;发病时间分布以9月份发病人数最多,之后疫情呈现下降趋势,至11月份疫情进入平稳、低发水平。结论该地区甲流发病特征与北京市总体甲流疫情流行特征相符,适时调整防控策略对延缓疫情播散速度和防治多暴发疫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清华  钟萍  贾海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65-2366
目的了解福州市马尾区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暴发原因及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为制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福州市马尾区4所学校的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所学校共发生流感样病例146例,罹患率为33.56‰,每起疫情持续时间在3-6 d之间;男女比例为1∶1;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结论 4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没有明显的传染源与传播链,提示存在社区水平的传播。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严格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加强教室通风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北京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病例发病时间、地区和职业分布,并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9~2010年北京市孕妇中累计出现确诊病例81例,危重症病例占30.9%,确诊病例病死率6.2%,死亡病例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孕妇危重症病例所占构成比和病例病死率高于育龄期女性(χ2=88.2,P<0.001;χ2=9.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治疗时间间隔长、体重指数高是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易并发呼吸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且出现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危险性高于育龄期女性,外来务工人员是孕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珠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珠海市设立28家流感样病例监测点、14家流感病原学监测点和8家肺炎住院病例监测点组成的监测网络,收集门诊就诊流感样病例及肺炎住院病例的监测数据及调查资料,对采集的标本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测.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珠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珠海市流感监测系统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173451例,其中检测3598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531例,占受检流感样病例的14.76%(531/3598);肺炎住院病例监测点共报告门诊流感样病例41852例,符合条件的肺炎住院病例1006例,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例共41例,其中死亡1例。门诊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男性302例,女性229例;不同年龄组中,0~10岁组占门诊确诊病例数的77.21%(410/531),11~20岁组占17.51%(93/531),样本中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11~20岁组(37.35%,93/249)和21一30岁组(16.67%,17/102);在职业分布上,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分别为学生30.65%(213/695)、幼托儿童15.04%(186/1237);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出率在2009年9—12月出现高峰,各月依次分别为29.32%(78/266)、31.37%(48/153)、60.70%(139/229)、40.63%(45/160),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与流感样病例数两者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复相关系数为0.51(P〈0.05);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发病就诊间隔时间平均为0.11d,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00%,531/531)、咳嗽(60.83%,323/531)、咽痛(56.31%,299/531),肺炎仅占1.13%(6/531);观察期内估算甲型H1N1流感发病就诊人数达14.42万,住院率为0.66%。结论珠海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轻症为主,发病高峰在2009年9—12月,发病人群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特征,评价综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某高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甲型H1N1流感混合季节性流感暴发个案数据,进行描述。结果在该高校发生4例甲型H1N1流感。结论在高校人群集中地方,流感疫情暴发后,迅速建立医学隔离观察治疗点是控制疫情的关键,也是防止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湖区某学校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18日,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起疫情历时7d,全校发生流感样病例15例,罹患率为1.35%;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2例。首例确诊病例所在的初二(1)班(共35名学生)发病11例,罹患率为31.43%;男生罹患率为1.47%,女生罹患率为1.19%(P0.05)。采集7份患者咽拭子,2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局部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主要为疫情报告迟缓,晨检制度不落实,隔离措施不彻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防控效果,为今后的甲流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平谷区确诊的9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和其相关的438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区时段发病93例,时段发病率为23.25/10万。男性发病54例,女性发病39例,男女比例1.38:1;病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40岁,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5.53岁;以学生发病为主,占93.5%;发病潜伏期介于3.53~4.99d之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咳痰等流感样症状,体征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外周血WBC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正常或偏高;淋巴细胞多数正常。全区93例甲流病例M、NP、HA基因三阳53例,占56.99%;93例甲流病例的438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集阳性7例,阳性率为1.60%。结论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但症状轻微,不用恐慌。卫生部门加强监测和有效防控,能够应对甲型HlNl流感大流行。平谷区根据市级防控策略逐级落实结合地区特点,有效地进行防控,对延缓疫情播散速度和防治多暴发疫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卫生部门应加强与教委的通力合作,做好病例五早,有效防控散发疫情,避免多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四川省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效果,总结防控经验,为政府和卫生部门科学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收集汇总疫情处置相关信息和各类数据,对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校师生共1201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46例,无重症病例,在1个甲型H1N1流感最长潜伏期(7d)内未再有确诊病例;1155名隔离师生自最后1例确诊病例出现后7d内未出现流感样症状。结论该校疫情处置得当,甲型H1N1流感流行及时中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