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对分离自雾霾的一株溶血性细菌进行种属鉴定。方法使用自然沉降法收集某地雾霾环境下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对分离的细菌纯化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化鉴定。结果从雾霾中分离获得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西宫微球菌,16S rDNA测序分析与生化结果一致。结论雾霾空气中存在条件致病菌西宫微球菌,鉴定该菌对研究和防治公共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1株脑梗死患者血液中分离的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方法用血培养仪对脑梗死患者静脉血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生化鉴定卡进行生化鉴定,用质谱分析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补充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为革兰阴性细梭状杆菌,常规的方法无法鉴定至种。结合质谱分析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该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抑菌环均为6 mm,对其他药物的抑菌环较大。结论质谱分析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为常规方法无法鉴定至种的细菌鉴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将本例细菌鉴定为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强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P-127菌株,对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P-127菌株的抗真菌活性;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采用放线菌分类鉴定常规培养基;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结果:该菌株对啤酒酵母、白色念珠菌以及小麦赤霉病菌等6种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表现出链霉菌属的典型特征,归于金色类群。在系统发育树中,该菌株的序列与Streptomyces padanus的序列完全相同(相似性100%)。结论:结合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菌株P-127鉴定为Streptomyces padanus。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健康妇女生殖道内分离得到的菌株LGV03进行鉴定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和划线分离法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对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菌落形态观察;采用革兰氏染色鉴别分离菌株的形态与革兰氏阴阳性;采用VITEK ANC鉴定卡对菌株LGV03进行生理生化性质的鉴定;采用DNA提取、PCR扩增、16S rDNA和pheS产物测序和数据分析对菌株LGV03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采用血琼脂平板检测菌株LGV03的溶血性;采用E-test法检测菌株LGV03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红霉素、利奈唑胺、克林霉素的敏感性;菌株LGV03以体积分数5%接种于MRS培养基中,于37 ℃发酵后,运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发酵液中的乳酸浓度;最后,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评价菌株LGV03的安全性。结果 菌株LGV03经鉴定,其培养特性为:在MRS固体培养基上,37 ℃厌氧生长良好,菌落呈圆形、白色、表面湿润、不透明、边缘整齐。菌株LGV03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细胞呈杆状,菌体大小为0.4~0.5 μm×0.9~6.3 μm。结合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可初步鉴定分离菌株LGV03为乳杆菌属。同时,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LGV03被鉴定为格氏乳杆菌。溶血性试验结果显示格氏乳杆菌LGV03在血平板上未产生溶血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格氏乳杆菌LGV03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红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48、0.19、0.38、0.75、0.064、0.75 μg/mL,而对克林霉素耐药最小抑菌浓度为6 μg/mL。菌株LGV03在MRS培养基中可产生乳酸,约18 h后达到饱和浓度,最终乳酸浓度达到1.72 mg/mL。小鼠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格氏乳杆菌LGV03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格氏乳杆菌LGV03组小鼠的器官质量和脏器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女性生殖道中分离的菌株LGV03被鉴定为格氏乳杆菌,其具有潜在的益生效应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6例1月内因肺炎死亡的树鼩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方法解剖死亡树鼩,利用无菌刀片切开肺组织,用无菌接种环插入肺内采样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另取两份样品进行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培养出来的细菌进行进一步分离和菌落生长情况的观察,并经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氧化酶试验、生化编码鉴定和9种药敏试验,初步确定树鼩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药敏情况。结果样本革兰氏染色见到大量阴性杆菌,抗酸染色结果显示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大小约为0.2μm×2~6μm。营养琼脂培养6例样品中均仅见1株旺盛生长的细菌,进一步分离培养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抗酸染色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大小和染色结果与样本涂片相同,经鉴定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头孢哌酮,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定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和青霉素G为低度敏感。结论 6例树鼩死亡原因均为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初步鉴定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筛选出的药物可为临床治疗树鼩该类病例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6例1月内因肺炎死亡的树鼩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方法 解剖死亡树鼩,利用无菌刀片切开肺组织,用无菌接种环插入肺内采样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另取两份样品进行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培养出来的细菌进行进一步分离和菌落生长情况的观察,并经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氧化酶试验、生化编码鉴定和9种药敏试验,初步确定树鼩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药敏情况。 结果 样本革兰氏染色见到大量阴性杆菌,抗酸染色结果显示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大小约为0.2μm?~6μm。营养琼脂培养6例样品中均仅见1株旺盛生长的细菌,进一步分离培养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抗酸染色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大小和染色结果与样本涂片相同,经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头孢哌酮,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定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和青霉素G为低度敏感。 结论 6例树鼩死亡原因均为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初步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实验筛选出的药物可为临床治疗树鼩该类病例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鉴定无四环素使用史儿童粪便中四环素抗性菌株。方法采用含150μg/m L四环素营养琼脂培养基分区划线法从儿童粪便样本中分离、纯化四环素抗性细菌;通过观察菌落外观形态特征、16S rRNA基因测序法、生理生化试验、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结果从儿童粪便样本中随机分离出20例细菌,鉴定结果显示均为大肠杆菌。结论在未接触四环素儿童粪便中大肠杆菌是携带四环素抗性的细菌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中国东海微生物样品中分离筛选活性细菌菌株,并对活性菌株32-11-2-2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无限稀释和平板划线法分离微生物样品,利用稻瘟霉模型进行活性筛选;并对其中的活性菌株32-11-2-2的形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使用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菌株32-11-2-2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21株细菌,包括活性菌株54株,其中活性菌株32-11-2-2是一株弱嗜盐菌,具有陆地芽孢杆菌的形态特点,能产生胞外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液化明胶、石蕊牛奶反应阳性,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源性达到98%以上.结论:活性菌株32-11-2-2是一株适应了海洋环境的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定两株迟缓埃格特菌临床分离株.方法 选取两株厌氧血培养瓶培养出的分离菌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革兰染色鉴定分离株,药敏实验采用琼脂稀释法.同时提取菌株基因组DNA,选用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回收和纯化产物后进行测序,与GeneBank数据库中已知菌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MALDI-TOF MS与16S rRNA基因检测均鉴定分离株是迟缓埃格特菌.药敏实验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甲硝唑和克林霉素敏感.结论 MALDI-TOF MS和16S rRNA检测可用于迟缓埃格特菌等罕见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细菌16S rDNA 序列为分子标记,对12例来自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GLM)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子鉴定,从而探讨该地区肉GLM与潜在致病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收集到的12例脓液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对在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并进行初步的鉴定。进一步通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总DNA并利用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PCR 扩增,然后测定其核酸序列,在Gen-Bank中通过BLAST比对查找其同源序列并进行分子鉴定,最后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所鉴定细菌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12例脓液标本经血琼脂平板培养后2例呈阳性,细菌检出率为16.7%,革兰染色结果表明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标本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棒状杆菌属16S rDNA序列达到99%的相似度,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与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 DNF00591( KJ082041)和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 CIBU 090024(JF299190)聚类成为一枝。结论基于收集到华南地区12例GLM标本,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GLM的细菌进行鉴定与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由kroppenstedtii棒状杆菌为致病菌导致华南地区GLM的概率约为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