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组应用中药离子透人联合多色光交替闪烁治疗100例(120眼),并与光栅刺激疗法联合传统遮盖法治疗100例(121眼)作对照.结果观察组近、长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透人联合多色光交替闪烁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综合疗法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儿童弱视326例485眼,根据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屈光状态,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同视机治疗。 结果: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483眼(99.6%);其中治愈381眼(78.6%);无效2眼(0.4%);总有效率99.6%。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提高了有效治愈率,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中心注视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两组治愈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弱视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佳,形觉剥夺性疗效最差。 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弱视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见效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大龄儿童弱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7 ̄14岁91例(156眼)弱视儿童进行戴镜矫正、部分遮盖治疗弱视,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中28例(54眼)服用小剂量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其余的为对照组。结果:综合治疗用治愈39眼(72.22%),对照组治愈60眼(60.78%),两者之间疗效差异显著。综合治疗组弱的治愈率分别为轻度弱视76.92%、中度70.97%、重度70.00  相似文献   

4.
弱视的疗法繁多,但矫正屈光不正、遮盖健眼和训练病眼治疗弱视,目前国际上仍一致认为是治疗弱视的首选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法越来越多。近几年我科采用SW-1A闪烁红光仪治疗弱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6年2月开始采用SW-1A闪烁红光仪治疗4~10a弱视患儿60例(男33例、女27例)114只眼,年龄4~10a,以5~8a儿童最多,平均6-6a。最佳矫正远视力:≤0-1者为重度弱视(11只眼);0-2~0-5者为中度弱视(72只眼);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功率氦氖激光在儿童弱视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86例146只弱视眼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联合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激光每日照射弱视眼3min,连续治疗20d,观察疗效。结果低功率氦氖激光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基本治愈率为50.68%,有效率85.62%。其中不同年龄弱视中以3-6岁组疗效最好(77/83),不同类型弱视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93/104),不同程度弱视以轻度弱视疗效最好(87/105),不同注视性质弱视以中心凹注视疗效最好(80/86),不同近视力弱视以近视力为1.0疗效最好(109/126)。结论低功率氦氖激光可缩短弱视治疗的疗程,提高弱视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多媒体训练治疗与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估多媒体训练治疗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随机将117例(208眼)弱视儿童分为多媒体训练治疗和遮盖方法两组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多媒体训练治疗组60例(108眼),总有效率为90.7%,遮盖组57例(100眼),总有效率为82.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6~12岁患儿总有效率两组相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疗效与弱视程度显著相关,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P〈0.01);遮盖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相关,弱视年龄越轻,疗效越好(P〈0.05),多媒体训练治疗组疗效与弱视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系统治疗学龄儿童弱视优于传统的遮盖疗法,而且弱视治疗的效果和弱视程度及年龄密切相关,早发现和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自律空间频率进行手、眼、脑联合训练法,辅以后像法、红光闪烁法、远程机电刺激穴位按摩等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根据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制定的弱视标准,选择自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就诊的弱视儿童,用国产DV-100VEP分析系统检测弱视儿童视觉皮层诱发电位的振幅与潜伏期,按其较好一档的振幅与潜伏期的空间频率作为第一张自律空间频率光盘刺激训练的信号,以后根据P-VEP复查,再换相应的高空间频率来刺激训练,结合传统弱视疗法,直至弱视治愈。结果4~11岁弱视儿童107例(177只眼)治疗后随访2~6个月,总有效率100%。结论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等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大龄弱视综合疗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龄弱视综合疗法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大龄弱视儿童常规眼科检查排除眼球器质性病变,包括视力、眼球活动情况、眼位、注视性质、屈光状态等。予配戴正确的矫正镜,根据不同弱视种类及程度选用严格遮盖健眼或两眼交替遮盖,同时采用光刷治疗,红光闪烁,CAM光栅刺激,旁中心注视者加后像疗法,联合氮氖激光等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103例159眼有效率84.28%,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好,轻度弱视疗效好,中心注视者疗效明显优于非中心注视者。结论 不能放弃大龄弱视的治疗机会,采取积极综合治疗法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ZS闪烁增视仪与常规遮盖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西安华亚电子公司研制的SZS17型或19型增视仪,治疗镜贴于眼前,患眼专注视标;根据两眼视力差别进行5:2或4:3的交替遮盖;1个疗程为6个月,连续4个疗程。结果基本治愈13例13眼,进步16例22眼,无效18例24眼,临床治愈率22.03%,进步率37.12%,无效率40.68%,总有效率59.32%。结论SZS闪烁增视仪与常规遮盖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弱视59%以上患者有效;治疗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传统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田桂芬,王瑾婷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目前国内报道极少,仅刘家琦等(1985)报道了近20年来弱视治疗的大样本远期疗效〔1〕。作者将观察时间在1~8年以上的146例(240眼)的疗效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3~12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弱视儿童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40眼3~7岁经综合疗法(遮盖、压抑、光电疗法等)治疗未愈、视力稳定6月无变化的患儿按体重给予口服美多巴(每公斤体重左旋多巴0.6mg,羟苄丝肼0.15mg),每日3次同时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连续3个月。观察视力、注视性质、立体视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口服美多巴及联合综合疗法3个月,30例40眼弱视痊愈23眼(57.5%),进步14眼(35%)。总有效率37眼(92.5%),旁中心注视5眼中3眼转为中心注视,10例恢复立体视觉。结论:美多巴联合疗法是治疗难治性弱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龄儿童弱视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弱视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0~17岁弱视儿童69例(81眼),经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年龄和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例81眼,基本治愈53眼(65.43%),进步20眼(24.69%),无效8眼(9.88%),总有效率90.12%;按年龄分组,10~12岁组50眼,基本治愈34眼(68.00%),13~17岁31眼,基本治愈19眼(61.2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弱视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优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P〈0.01);中心凹注视和中心凹旁注视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黄斑旁注视和周边注视患者(P〈0.01)。结论大龄弱视儿童,只要坚持治疗,大部分治疗有效。其疗效与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汪萍 《国际眼科杂志》2006,6(3):716-717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疗效。方法:不同类型弱视共124例230眼,根据弱视的类型、程度及注视性质,采用先行病因治疗后,再根据病情运用遮盖、压抑、红光闪烁、后像或光刷、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剌激及增视中药离子导入等综合疗法。结果:不同类型弱视的230眼中,痊愈162眼(70.4%),进步62眼(27.0%),无效6眼(2.6%)。结论:对于儿童弱视运用综合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治愈率高,疗效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39例236眼弱视儿童进行综合治疗,包括配戴合适眼镜、遮盖健眼或交替遮盖、精细眼力作业训练、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的应用。结果基本治愈179眼,进步48眼.无效9眼。其中轻度弱视基本治愈98眼,中度弱视基本治愈81眼,重度弱视进步9眼。结论弱视程度越轻效果越好:综合疗法优于任何单一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19例(579眼)弱视患者,初诊时经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每半年至1年重新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辅以红光闪烁、光栅、后像、光刷治疗,单眼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者辅以遮盖治疗、7岁以上大龄儿童不接受遮盖治疗者给予药物压抑并配合思利巴口服3个月。结果319例(579眼)随访平均5年(3~7年)。基本治愈530眼(91.54%),进步49眼(8.46%)。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开始就诊时的年龄、弱视的程度、注视性质、依从性有密切关系,即弱视程度越轻、年龄越小、依从性越好效果越好,中心注视者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结论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采用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屈光不正性弱视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相关因素对治疗儿童各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影响。方法对336例儿童568眼弱视治疗1~4年,观察不同相关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弱视治愈率:年龄3~6岁组(89.26%)、7~10岁组(74.57%),高于11~13岁组(52.17%)。轻度弱视组(91.23%)、中度弱视组(73.71%)高于重度弱视组(47.06%)。各类型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弱视组(89.32%)、散光弱视组(76.68%)高于近视弱视组(48.48%)。结论治疗年龄、弱视的程度、屈光的类别等相关因素和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化遮盖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儿童单眼弱视的216例216眼门诊儿童患者,按弱视病因,分别给予以强化遮盖治疗为主,联合屈光矫正、红光闪烁、后像等综合治疗,随访观察12~36个月,分析其疗效。结果 216例216眼,治愈率67.13%,进步28.70%,无效4.17%;初诊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中心注视性弱视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弱视的疗效与患儿的年龄、弱视的类型、弱视的性质、弱视的程度密切相关,强化遮盖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思利巴联合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年长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65例115眼,年龄12~16岁的弱视患儿,按照患者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饭后口服思利巴250mg,每天2次,连续3个月。同时进行传统综合治疗:戴镜,遮盖,压抑,BS-1型或2型弱视仪训练;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综合治疗。随访半年,对视力、VEP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达72.6%,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2.7%;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100潜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利巴联合综合方法治疗年长儿童弱视疗效较佳、疗程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疗前后VEP、ERG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弱视儿童共100只弱视眼进行治疗前、后VEP,ERG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弱视儿童治疗前、后VEP P100波潜伏期、振幅、A/L值均有显著改变(P〈0.05),ERGb波潜伏期亦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提示视觉电生理检查作为客观的视觉功能检查法,对弱视儿童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制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测试仪检查了39例(78眼)门诊弱视儿童的红、黄、绿3种色光的中心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FF),且与30例(60眼)健康儿童的CFF相比较,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弱视组:39例门诊弱视儿童,男16例,女23例。年龄6~12a,平均年龄7.97a。屈光不正性弱视2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3例。中心注视者18例,平均视力0.8,偏心注视者21例,平均视力0.2。对照组:30例健康儿童(1~4年级学生),男11例,女19例,年龄7~10a,平均年龄8.83a。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