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探索肿瘤发生的起始阶段是理解肿瘤生物学的关键,肿瘤起始细胞(cells of origin)的研究已显示出这个领域的进步。现综述肿瘤前期细胞(progenitor cells)、祖细胞(progenitorcells)、癌前干细胞(pre-cancerous stem cells,pCSCs)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等肿瘤起始细胞研究的新进展,讨论微环境对肿瘤起始细胞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索肿瘤发生的起始阶段是理解肿瘤生物学的关键,肿瘤起始细胞(cells of origin)的研究已显示出这个领域的进步。现综述肿瘤前期细胞(progenitor cells)、祖细胞(progenitorcells)、癌前干细胞(pre-cancerous stem cells,pCSCs)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等肿瘤起始细胞研究的新进展,讨论微环境对肿瘤起始细胞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细胞中的某些亚群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的发生、生长、耐药以及转移、复发的根源,并且可能是由机体的正常干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在一系列内外因素作用下增殖分化失常形成的.因此,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目前人们已经能够成功分离白血病干细胞、乳腺癌和脑肿瘤干细胞[1-3].对其他一些实体瘤的研究也提示有相应的肿瘤干细胞存在[4-6],这其中包括肺癌干细胞[7-8]. 现就目前对正常肺干细胞和肺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是高度侵袭的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提示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可能富含较多的肿瘤干细胞.本研究设计从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原代培养肿瘤细胞并建立细胞系,从早期传代的细胞系中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原代培养肺癌细胞,传代后建立细胞系.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及分选技术,从细胞系第3代或第4代的细胞中寻找肺癌干细胞.应用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平板集落形成试验及细胞球形成实验,研究肺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应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成功地从1例小细胞肺癌标本中培养出高纯度的原代肺癌细胞,其传代次数可达25代以上.流式细胞学分析显示该细胞系中有5.1%的细胞CD44呈强阳性表达(CD44++),相比于占主群的CD44弱阳性细胞(CD44+),CD44++细胞具有较强的平板集落形成能力,只有它们可以形成完全克隆(holoclone),在超低黏附的96孔培养板中可形成细胞球,而CD44+细胞不能形成完全克隆和细胞球.这些结果提示小细胞肺癌干细胞富集在CD44++细胞群中,而CD44+细胞中没有干细胞.应用CD44和CD90共同标记,可将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的细胞分为4群,分别是CD44+CD90-、CD44+CD90+、CD44++CD90-和CD44++CD90+细胞,其中CD44++CD90+细胞所占比例为1.9%.相比于其他细胞群,CD44++CD90+细胞形成细胞球的能力最强,提示CD90可能也是肺癌的干细胞标记.结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D44和CD90可能是小细胞肺癌的干细胞标记.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最具潜能的抗原提呈细胞(ARC),能提呈抗原给MHCⅠ类限制性CD8~ 和MHCⅡ类限制性CD4~ T淋巴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被称为“天然佐剂”,近年来国内外基础研究表明,DC在体外及动物体内可诱导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为临床肿瘤免疫冶疗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6.
梁洪享  钟竑  黄燕  丁罡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7):1659-1661
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是目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是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窗口。目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尚无明确的定论。本文总结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几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LoVo细胞系中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从结肠癌LoVo细胞系中分离、鉴定具有CD44+/EPCAM high特异表型的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观察其生物学行为,证实该细胞系中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存在。方法:从普通血清培养的LoVo细胞系中以流式细胞仪分选具有CD44+/EPCAM high表型的细胞,接种于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其增殖过程,继而诱导分化。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EPCAM high、EPCAM low和未分选LoVo细胞的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3种细胞接种裸鼠,比较不同细胞的成瘤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次代CD44+/EPCAM high细胞中 CD44/EPCAM的表达。结果:LoVo细胞中有17.4%的CD44+/EPCAM high细胞,并能在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呈细胞球样生长,且可连续传代;在血清的诱导下,呈贴壁分化生长,其形态与未分选LoVo细胞无差别。CD44+/EPCAM high细胞增殖能力高于EPCAM low细胞及未分选LoVo细胞,且细胞周期多集中在G0/G1期。以500个CD44+/EPCAM high细胞接种裸鼠成瘤率为90%(9/10),而1×104个EPCAM low细胞成瘤率为0(0/10)。小鼠移植瘤中次代CD44+/EPCAM high细胞仍能少量表达CD44和EPCAM。结论:LoVo细胞中存在CD44+/EPCAM high结肠癌干细胞样细胞,CD44+/EPCAM high可用于结肠癌肿瘤干细胞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套细胞淋巴瘤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以t(11;14)染色体易位和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Cyclin D1)过度表达为特征.大多数病人发病时即处于疾病晚期,常伴有结外受侵的侵袭性临床过程.单克隆抗体联合高剂量化疗包括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使治疗有效率较前提高,新的作用于细胞周期和凋亡通路的药物,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mTOR抑制剂等,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侧群(SP)细胞分布于成体多种组织、某些肿瘤细胞株和肿瘤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高致瘤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具有与干细胞相似的表型标记,对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侧群细胞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侧群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尤其具备肿瘤的始发潜能,同时对化疗药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侧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选与培养方法及侧群细胞与肿瘤耐药关系的研究,能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干细胞相关标志物在卵巢癌SKOV3细胞系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和非侧群(Non-SP)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确定卵巢癌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 方法: 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SKOV3细胞中SP细胞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的SP和Non-SP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117、CD44、ABCG2、ALDH1 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SP和Non-SP细胞中 ABCG2、ALDH2、NANOG、OCT4、SOX2、CD133、CD117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SKOV3细胞中SP细胞比例为(1.56±0.35)%。 ALDH1、ABCG2在SP细胞中表达率分别为(87.3±5.76)%、(29.48±4.43)%,在Non-SP的表达率分别为(5.32±0.47)%、(3.0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CD44在这两种细胞亚群中的表达率均高于99%( P >005);CD133、CD117在这两种细胞亚群中均不表达。 ALDH1、ABCG2、 NANOG、OCT4和SOX2 mRNA在SP细胞中的表达分别是Non-SP细胞的21.03倍( P =0.001)、3.14倍( P =0.001)、23.94倍( P =0.001)、10.73倍( P =0.009)和21.46倍( P =0001), CD133、CD117 mRNA在两种细胞亚群中均不表达。 结论: 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存在SP细胞亚群, ALDH1、ABCG2和NANOG、OCT4、SOX2 mRNA可能是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为诊断及治疗卵巢癌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从人宫颈癌细胞系Ca Ski中分离培养宫颈癌干细胞球样细胞的可行性,并观察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肿瘤干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富集Ca Ski细胞系球样细胞,通过体外传代培养、添加血清诱导分化等技术鉴定其干性,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并应用蛋白印记法及细胞免疫荧光等方法从分子水平检测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从Ca Ski细胞系中分离到的干细胞球样细胞可以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成细胞球,并可在体外稳定传代,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肿瘤干细胞球样细胞多处于G0/G1期。与其他分子标志物相比,干细胞球样细胞的CD44明显高表达;与亲本细胞相比,干细胞球样细胞的干性相关因子SOX2、OCT4、β-catenin表达较高。结论利用肿瘤干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可以从Ca Ski细胞系中分离富集到具有稳定肿瘤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人结肠癌CCL187细胞系肿瘤球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方法:用无血清培养液和低吸附6孔培养板培养CCL187细胞,显微镜观察肿瘤球形成,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干样细胞,用24孔培养板接种绘制CCL187细胞和肿瘤球细胞的生长曲线,顺铂和依托泊苷处理检测两种细胞抵抗化疗的能力。结果:CCL187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可形成肿瘤球,肿瘤球细胞中存在浅染的干样细胞。两种细胞的生长曲线显示肿瘤球细胞的自我繁殖能力大于CCL187细胞。化疗药物处理显示肿瘤球细胞比一般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化疗抵抗性。结论:CCL187细胞的肿瘤球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选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的侧群(side population, SP)细胞,并探讨其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经DNA染料Hoechst 33342染色后SKOV3中的SP细胞,并对侧群细胞(SP)与非侧群细胞(non-SP)作细胞生物学鉴定,包括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侵袭及迁移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及细胞周期。结果 SKOV3细胞系中SP细胞比例为(1.12±0.104)%,SP细胞增殖速度快于non-SP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胞,SP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non-SP细胞(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SP细胞侵袭与迁移的细胞数与non-SP相比均明显增多(P<0.05)。SP细胞体外能分化为Non-SP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SP细胞大多处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结论 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的SP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SP细胞表型可考虑作为富集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证明细胞纠缠的可能.干细胞可能是纠缠细胞的来源,单细胞分析(single-cell sequencing,SCS)和活细胞成像(live cell imaging)可观察到细胞基因组和细胞行为的微妙变化,寻找细胞纠缠的证据.共同刺激可能是细胞纠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glioma stem-like cell,GSLC),研究其体外侵袭力。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8例,以无血清成球培养法培养胶质瘤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其CD133的表达;荧光免疫显微镜观察其分化后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和神经元标志物TU-20的表达;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其侵袭力,并与原代脑胶质瘤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人脑胶质瘤细胞球细胞,该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133;能自我更新与增殖;诱导分化后,GFAP和TU-20均为阳性表达,提示其为GSLC。胶质瘤细胞球细胞侵袭细胞数显著多于原代胶质瘤细胞[(261.23±87.20)vs(116.08±63.88)个,P<0.01];此外,胶质瘤细胞球细胞穿过matrigel胶后可再次聚集成球状生长。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GSLC,其体外具有较高的侵袭力,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丁晶 《白血病.淋巴瘤》2011,20(10):628-630
 淋巴瘤干细胞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多样。对于滤泡淋巴瘤(F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来说,有观点认为在骨髓中经V-D-J重排过的淋巴祖细胞(CLP)是其肿瘤干细胞(TSC)的来源;而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散发性Burkitt淋巴瘤(BL)中,生发中心B细胞是TSC的来源。另一种观点是,表观遗传学改变一次打击使正常造血细胞重新获得干细胞功能,然后经过进一步的染色体易位使这些“前-淋巴瘤干细胞”最终成为淋巴瘤干细胞。分离与鉴定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TSC能够为NHL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侧群细胞(SP)是指利用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外排特性而筛选出来的细胞群体.SP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各类常见恶性肿瘤SP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对SP的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是否存在干细胞相关亚群-SP细胞亚群,并进行初步功能分析.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用Hoechst33342及PI标记,另一组同时加入拮抗剂维拉帕米作对照,流式细胞仪分选,并对分选后的SP细胞和非SP细胞亚群进行初步分析.结果:SP细胞含量约为A549活细胞总量的1.09%,经维拉帕米处理后下降为0.20%,两亚群细胞经培养后重新上机检测,发现SP细胞亚群可产生SP及非SP 2种细胞,而非SP细胞只能增殖,不能分化.结论:人肺腺癌 A549细胞系存在SP细胞亚群,后者可能富含肺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大鼠肝癌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药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u SL  Li P  Cao MM  Zhang JR 《癌症》2006,25(8):979-982
背景与目的:探索针对肿瘤干细胞的药物敏感实验,对提高肝癌等实体瘤化疗有效率意义重大。在肝癌中,来自于骨髓干细胞的卵圆细胞是对应的成体干细胞。鉴于目前肿瘤干细胞和卵圆细胞分离困难,我们研究肝癌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细胞药敏相关性,探讨利用间充质干细胞代替肝癌肿瘤干细胞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的可能性。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为诱癌剂制造大鼠肝癌模型。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癌细胞,MTT法检测阿霉素(0.2μg/ml)、氟尿嘧啶(5μg/ml)及顺铂(1μg/ml)作用24h对细胞抑制率。化疗药物作用后的肝癌细胞移植裸鼠.6周后测量移植瘤重量。阿霉素、氟尿嘧啶及顺铂对这两种细胞抑制率以及对应药物作用后肝癌细胞移植瘤重量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3种药物对肝癌细胞抑制率与其作用肝癌细胞后移植瘤重量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偏相关系数为:阿霉素,0.6307(P〉0.05);氟尿嘧啶,0.4358(P〉0.05);顺铂,0.7080(P〉0.05);②3种常用肝癌化疗药物对肝癌大鼠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率与对肝癌细胞间抑制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偏相关系数为:阿霉素,0.6316(P〉0.05);氟尿嘧啶,0.4214(P〉0.05);顺铂,0.5943(P〉0.05);药物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率与对应药物作用后肝癌细胞移植瘤重量有较好负相关性,具体偏相关系数为:阿霉素,-0.8308(P〈0.05);氟尿嘧啶,-0.8991(P〈0.01);顺铂,-0.8311(P〈0.05)。结论: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抑制率与对应药物作用后肝癌细胞移植瘤重量无相关性.常规药物敏感实验不能完全反映肝癌增殖侵袭能力。化疗药物对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率与对应药物作用后肝癌细胞移植瘤重量有负相关,可以较好地反映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