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东省清远地区2006年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6年清远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对1029例疑诊为NGU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支原体感染患者中,以解脲支原体(Uu)为主要病原体;在对8种药物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中,交沙霉素及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00%和80.56%,对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医生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CP)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关系,探讨CNS耐药性检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84例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作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275例(47.1%)患者EPS中分离出病原体,其中CNS105例(38.1%),性病病原体25例(9.1%);药敏试验显示CNS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CNS为性病后CP的重要致病菌,CNS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性病后C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5年5月~2006年5月,对435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对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加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治疗由衣原体或/和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7例患者,口服加替沙星200 mg/次,每天2次,连续服用14天,停药7天后复查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10%,治愈率87.36%,衣原体阴转率94.74%,支原体阴转率88.89%。结论:口服加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感染及支原体药物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采集500例男性尿道、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支原体培养总阳性率55.8%(279/500),其中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3.6%(118/500),4.4%(22/500)和27.8%(139/5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支原体敏感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支原体耐药性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结论性病门诊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较衣原体高,以UU为主;首选药物为交沙霉素;支原体耐药性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指导本医院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的细菌种类,并对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取材后立即接种于血平皿、巧克力平皿及麦康凯平皿进行普通培养和二氧化碳培养,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结果细菌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75.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4.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株(39.33%),培养的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阿奇霉素和大观霉素的敏感率均低。结论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应做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尽量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由致病菌引起的尿道炎,按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治疗效果好,而条件致病菌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泌尿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我院妇科门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女性患者,取宫颈拭子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66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总的支原体检出率为59.6%,其中主要为解脲脲原体,检出率为46.5%,人型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13.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主要对强力霉素(DOX)(81.3%)、美满霉素(M IN)(79.2%)、交沙霉素(JOS)(75.9%)、克拉霉素(CLA)(72.6%)等抗生素敏感,对阿奇霉素(AZI)、氧氟沙星(OFL)、左旋氧氟(LEV)等抗生素为中介,对罗红霉素(ROX)、司帕沙星(SPA)等抗生素耐药。结论: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女性生殖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中感染率UU>Mh,且混合感染已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支原体对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等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并提示该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NGU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克拉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应用克拉霉素治疗支原体、衣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60例,随意分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克拉霉素,对照组应用左旋氧氟沙星,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克拉霉素治疗组治愈率80.0%,总有效率86.67%,病原菌清除率88.57%,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治愈率76.67%,总有效率88.33%,病原菌清除率85.29%。克拉霉素与左旋氧氟沙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拉霉素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加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为新一代的氟喹诺酮广谱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为了解加替沙星治疗无并发症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病原体清除率和安全性,我们对2003年4月至今我所性病门诊的男女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观察,并与左氧氟沙星疗效相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敏试验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耐药情况,评价支原体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31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检测、按照药敏结果选择用药的144例设为试验组,经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检测、参照部颁治疗方案用药的87例设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UU和MH对药物敏感性高的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司帕沙星,而对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达50%以上。试验组的治愈率和病原体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和P<0.001)。结论支原体药敏试验对临床筛选药物和提高治愈率作用确切,在支原体感染病例的治疗中普及药敏试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滴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沙眼衣原体(CT)或/和解脲脲原体(Uu)所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162例,采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的方法,每天1次,每次0.4g,连续14天。结果:162例患者痊愈率为69.1%,总有效率为84%,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病原体感染清除率分别为83.5%和84.6%,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4.9%。结论: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生殖道支原体阳性者情况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1 908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ongonococalurethriti,NGU)疑似症状患者的尿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 208例(63.31%)支原体阳性,其中解脲脲原体(UU)375例(19.65%),人型支原体(MH)54例(2.83%),MH+UU阳性779例(40.83%),其中女性支原体阳性率(68.87%)明显高于男性(5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H+UU阳性者中HIV阳性18例。UU阳性者对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敏感率均为94.67%,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61.33%);MH阳性者对强力霉素敏感率为90.74%,耐药率最高的是罗红霉素(61.11%);UU+MH阳性者对美满霉素敏感率为71.63%,耐药率最高的是罗红霉素(86.26%);HIV感染的患者中UU+MH阳性者对环丙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UU,MH,UU+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较敏感。结论生殖道支原体阳性者以UU+MH为主,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为其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对反复发作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敏感抗生素结合中医辨证,选用清热除湿方或健脾补肾方,水煎服;对照组40例用敏感抗生素治疗1个月后复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3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2.99,P<0.01)。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反复发作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较单用西药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防止耐药株的产生,我们对我院皮肤性病门诊310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疑似就诊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与药敏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由沙眼衣原体和/或解脲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口服,每次400mg,每日一次,连续10~12天.结果:70例患者临床治愈率66.7%,总有效率84.6%.其中沙眼衣原体感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85%和65.8%、84.2%.总副作用发生率为5.6%.结论: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口服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沙眼衣原体或/和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504例,采用盐酸莫西沙星口服,每次400 mg,每日1次,连续12天.结果 504例患者痊愈率为68.4%,总有效率为83.1%.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清除率分别为84.8%和87.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结论 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泌尿生殖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方法采用NCCLS制定的方法和标准测定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培养的74株CNS并进行体外耐药性监测。结果74株CNS中,耐甲氧青霉素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51株(68.9%),甲氧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ensitiv-ity staphylococcus,MSS)23株(31.1%)。所有MRS对青霉素、甲氧青霉素等多种药物耐药,而对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有较高敏感性。结论CNS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此应依据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监测选择有效抗生素,或在CNS感染治疗时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男性顽固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科门诊34例顽固性尿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液体培养阳性34例(100%),固体培养阳性26例(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显示:美满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和交沙霉素则中度敏感到耐药占多数,而大多数菌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耐药,其中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88.46%).结论:男性顽固性尿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液体培养出现假阳性及抗生素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和分析西安市及周边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并观察UU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方法CT和UU检测分别采用免疫层析法和分离培养法,UU阳性者采用鉴定药物选择测试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118例NGU患者中CT或UU阳性者5 511(77.43%)例,其中CT阳性率显著的高于UU阳性率(P<0.01);CT、UU混合感染者1106例(15.55%)。男、女不同性别间的CT或UU阳性率及CT和UU混合感染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U对四环素类药物有良好的敏感性,其次为为大环内酯类药物,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各类药物的平均敏感率与耐药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T和UU是NGU的主要病原体,且CT的感染率较高;女性的感染率显著的高于男性。UU对多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20.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性变化,对2000年及2004年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性病门诊就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作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支原体感染的耐药率高,其耐药性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发生变化,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