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血压波动对HICH术后再出血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HICH手术病例,分别统计出术后发生血压波动和再出血的例数,以及发生血压波动病例中再出血的发生例数,进行术后血压变化与再出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19例,占54%,再出血7例,占36.84%;血压控制较好的16例,无再出血发生,本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为20%,显示术后血压波动与再出血的发生有明显关联.结论:在HICH术后围手术期治疗中应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尤其应强调将术后血压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并保持平稳,从而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尽量减少因血压等生命体征不稳而造成的术后再出血,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郑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不同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超早期手术中有5例患者再出血,再出血率为33.33%;早期手术中有2例患者再出血,再出血率为12.5%;延期组再出血率为0。超早期及早期出血率明显高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择超早期手术(出血7 h内)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出血后期手术,影响患者的预后。如病情允许可选择于发病后24~72 h进行手术,降低再次出血率。而如果一定进行超早期手术时,应尽量提高手术技巧,这对与降低手术治疗的致残率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发病6 h内手术)、早期组(发病6~24 h手术)和延期组(发病24 h后手术),每组32例.术后72 h内复查CT,以病灶部位出血量超过20 mL为术后再出血,对各组间术后再出血率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9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28.13%.早期组4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12.5%.延期组3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9.38%.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早期组和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会增加术后再出血的机会,术中的精细操作和止血,以及术后持续镇静、控制血压,有助于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效果及再出血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8例患者,早期病死率11.5%;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率42.5%,好转和较好者达70.8%.手术再出血13例,发生率9.7%;108例术前无出血倾向者6例发生再出血(5.6%),40例有出血倾向者(术前经检验证实)7例再出血(17.5%),再出血均发生在术后24 h以内.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术前经检验证实有出血倾向者应慎行立体定向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合川区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3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3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37例病例中发生再出血33例,其中术后收缩压持续高于180mm Hg 30例,低于180mm Hg 3例;钻孔引流手术17例,开颅血肿清除术7例,小骨窗血肿清除9例;超早期(6h内)手术25例,7~24h7例,超过24h1例。再次手术28例,非手术治疗2例,放弃治疗3例;存活26例,死亡4例,3例放弃治疗。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预防和正确处理再出血,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7例采用超早期手术(6h内)和延迟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超早期手术患者意识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快,3个月后日常生活(ADL)评判优于延迟手术组.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对HICH的临床康复疗效显著,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后7 h内)手术组66例,早期(出血后8~24 h)手术组40例及延迟(出血24 h后)手术组34例,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超早期手术组及早期手术组ADL Ⅰ到Ⅲ级比率明显高于延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ADL Ⅳ、Ⅴ级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ADL Ⅳ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与早期手术组相比,ADL Ⅲ、Ⅳ级和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相比,ADLⅤ级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时机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均采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式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7 h以内)、早期组(7~24 h)、延期组(24~72 h),分析比较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3个月后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超早期组、早期组及延期组三组再出血率分别为33.3%、9.7%及7.7%。超早期组(7 h以内)再出血率高于早期组(7~24 h)及延期组(24~72 h),早期组与延期组再出血率相当。三组病死率分别为10.4%、11.1%及17.2%,三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远期疗效比较,超早期组与早期组的远期临床疗效相当,且均优于延期组。三组行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术后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手术时机选在7~24 h为最佳,既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又降低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与预后的关系,寻求其最佳手术治疗时间窗。方法 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抽签筛选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为超早期手术组(7 h),早期手术组(7~12 h内),延期手术组(12 h以后)。三组均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再出血率、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1再出血率:超早期、早期和延期手术组再出血率分别为15.0%、35.0%和80.0%,延期手术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1,P0.01)。2病死率:超早期、早期和延期手术组再出血率分别为15.0%、40.0%和60.0%,延期手术组显著高于超早期手术组(P0.01)。3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越早手术,生活质量越好,但三组间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出血后7 h内手术是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间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选择对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15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术前时间窗的长短随机分为3组,超早期组(7h之内)50例,早期组(7~24h)50例,延迟组(超过24h)50例,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组别间临床疗效。结果 6个月后,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术后GOS量表评分,超早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早期组及延迟组(P<0.05);随访期间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延迟组最低,早期组次之,超早期组最高,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术后再出血风险随着术前时间窗的延长而降低,但是临床疗效随着术前时间窗缩短而提高。实际工作中,应该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仔细评估,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7例采用超早期手术 (发病后 6小时内 )和 4 3例延迟手术 (发病后 8~ 15 6小时 )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超早期手术患者意识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神经功能恢复快 ,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 )评定优于延迟手术者。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 HICH的临床康复疗效显著 ,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光  陈善成 《中国康复》2004,19(1):23-2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部位、防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 1996-2 0 0 2年脑出血早期手术患者 3 2 2例 ,并对其中 69例手术后再出血 (再出血组 )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对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 :早期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 2 1.4% ,其中出血 <6h手术组再出血率为 43 .1% ,6~ 12h手术组再出血率为 2 0 .9% ,13~ 2 4h手术组再出血率降为 3 .6%。再出血发生时间分析 ,手术后 <12h发生率为 3 .1% ,12~ 2 4h为 15.5% ,而 >2 4h仅为 2 .8%。再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占 92 .6%。高舒张压状态、术后血压控制不稳、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出血部位、术中止血困难或不彻底均与再出血的发生率呈显著相关性 (P <0 .0 1) ,其中高舒张压状态 ,术后血压控制不稳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术后再出血不容忽视 ,术后 <2 4h是再出血高危阶段。舒张压控制在 85mmHg以下 ,对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83-3185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4例,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6h)39例、早期组(7~24h)40例和延迟组(24h)35例。均行微创血肿穿刺术,比较3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及预后优良率情况。结果超早期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均高于早期组、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6%,低于早期组的22.5%和延迟组的28.57%,再出血率为23.08%,高于早期组2.50%和延迟组的2.86%,预后优良率为92.31%,高于早期组75.0%和延迟组的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6h)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好,但需注意防止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时机,以及康复干预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对46例HICH患者采用超早期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小骨窗开颅29例,血肿穿刺抽吸引流17例,术后早期均行康复治疗。结果38例患者存活,8周后ADL评分及Brunnstrom分级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有手术指证的HICH患者应尽早行微创手术治疗,并于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残障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于超早期(发病后6h内)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为治疗。结果28例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达75.00%,术后再出血率为3.57%,病死率为7.14%,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率为78.57%。结论超早期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宵脑出血疗效显著,术后再出血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6例行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良好的手术操作技巧,正确选择手术病例,调控积压,术后防止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降血糖、亚低温等综合治疗。结果:46例死亡7例,存活功能恢复按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I级14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掌握好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 症、时机、方式及术后的综合治疗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病死率占脑卒中的50%[1],手术治疗仍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方法.1995~1999年作者等选择性早期运用钻颅置管引流术治疗HICH病人22例,其中超早期(出血后3 h内)手术1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超早期急诊手术与监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的救治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我院进行的1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超早期手术的类型、方法与术后监护。结果 出院时105例患者中完全治愈31例,遗留轻度偏瘫及其他轻度后退症者28例,重度残废34例,持续植物状态5例,死亡9例;手术后再出血者4例,出血原因与术后血压波动、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从出血类型分析,破入脑室或脑室内出血及小脑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者恢复最快,基底节区出血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在优势半球侧还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对患者自理能力影响大。结论 超早期急诊手术和术后监护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结果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引起脑室系统梗阻的出血患者。专科ICU内系统监测对预防再出血和并发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手术的时机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和早期微侵袭手术病例,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Test)比较其术后生存质量的差别.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意识恢复时间较短,恢复程度较高,ADL能力恢复较好,生存质量高于早期手术组.结论超早期微侵袭手术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7h)手术66例(A组),早期(出血8~24h)手术40例(B组)及延迟(出血24h)手术34例(C组);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而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或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等术式。术后平均随访2年,按ADL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生存状况。结果:按ADL能力分级法,A组及B组ADL达1~3级比率明显高于C组,死亡率明显低于C组(均P0.05);A组与B组比较,ADL达3、4级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ADL达5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