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54-1154,1180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据国内外的几大肿瘤治疗中心统计,约有60%-75%的癌症患者要接受放射治疗。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放射反应与剂量大小、照射范围、照射疗程、正常组织或器官耐受程度有密切关系。其中以放射性皮炎最常见,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阻碍患者进一步治疗。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皮肤放射性反应,提高正常皮肤放射耐受性,增进肿瘤放疗效果,近年来许多临床护理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士贞 《新中医》1995,27(5):23-24
中医辨治放射性脑脊髓病9例临床报告王士贞放射性脑脊髓病(简称放射性脑病)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后遗症。我们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以自拟活血健脑方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放射性脑病共9例,全...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根治性放射治疗往往会引起比较严重的放射损伤。放射性口腔炎是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放射性张口困难是鼻咽癌根治放疗的后遗症之一。笔者对2002年7月-2003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鼻咽癌放疗发生口腔炎及张口困难者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肺炎是恶性肿瘤由于放射治疗后 ,在放射野内的正常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 ,表现为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 ,笔者应用常规西药 ,配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放射性肺炎 30例 ,取得较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有放射治疗病史 ,临床症状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气急、胸痛 ,有时发热。X线表现为照射的肺野上出现弥漫性模糊性阴影 ,边缘不整齐 ,酷似支气管肺炎或肺水肿 ,所有病例病程均在放疗后 3个月之内。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均排除。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例共 4 5例 ,随机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益气补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益气补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20例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刘绪英关键词放射性肺炎,益气补肺汤,疗效观察放射性肺炎是接受大剂量放射治疗之后,在放射范围内,正常肺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表现为炎性反应,称放射性肺炎。笔者自拟益气补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20例,...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胸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治疗中,放射野常常累及食管,故放射性食管损伤成为放疗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放射性食管损伤影响患者治疗进程及生存质量,严重者发生食管穿孔.近年来恶性肿瘤非常规分割治疗方案不断发展,分次剂量加大、总剂量提升、治疗时间缩短,以及放化疗同步治疗的进行,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上升,现就放射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肠炎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次增多、黏液脓血便甚至鲜血便,常见的原发疾病是直肠、子宫、附件及膀胱等器官的恶性肿瘤。虽然治疗方案、放射源和放射技术不断改进,影像学不断进步,使照射野定位和剂量分布更合理、精确,但是随着需要治疗的癌症患者的增多,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仍在升高。腹腔、盆腔肿瘤放疗后约有5%发生肠道毒性,也有报道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已超出1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拟行胸部放射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给予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的同时口服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仅行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出现3、4级放射性肺炎者加用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根据RTOG放射性肺损伤标准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结果:总计1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治疗组6例,发生率为17.14%;对照组9例,发生率为2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级放射性肺炎例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例和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治疗组为2.86%,对照组为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对防治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疗效,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润肺清热方治疗放射性肺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因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予清肺润燥、行气散瘀、止咳平喘的中药复方为主,辨证加减。结果60例中痊愈30例(50.00%),显效20例(33.33%),无效10例(16.67%),总有效率83.33%。结论应用中药复方治疗因放射引起的放射性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胸肺部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脑脊髓病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贞 《新中医》1990,22(3):34-35
放射性脑脊髓病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后遗症,在对鼻咽癌原发病灶或颈部淋巴转移灶放射治疗时,中枢神经系统免不了遭受照射,在一定条件下,就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损伤的发生。本文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及临床症状,对放射性脑脊髓病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放射治疗是有些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急性粘膜反应是头颈部及锁骨上区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放射反应,表现为鼻咽、口咽、喉咽、食管及气管等受压部位粘膜充血、水肿。在此基础上,往往会诱发细菌及病毒感染,加重粘膜损伤,出现粘膜白斑或溃疡,引起局部疼痛,严重时影响进食,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粘膜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放疗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肺炎,后期出现不可逆的放射性肺纤维化,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同时,放射性肺损伤极大限制了放射剂量,影响疗效,或使治疗被迫中断。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有效生存期,不良反应小。本文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病名归属、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研究方面做一综述,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中、后的阴道冲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除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外,加强“消灵”胴道冲洗局部护理的监督和管理。结果:68例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经严格阴道护理治疗后,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阴道冲洗在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炯辉  刘莹 《环球中医药》2012,5(11):869-872
放射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放射损伤是限制肿瘤靶区照射剂量提高,改善肿瘤控制率的主要瓶颈。如何规避以及减轻放射性损伤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放射性损伤是一个多系统、多因素、多阶段、炎性损伤修复过程。当前药物治疗的单一性以及治疗模式缺少系统性是放射损伤治疗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中医药作为实践医学,其整体观、思辨理论以及中药的多靶点性、复杂性、天然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许多中医工作者在放射治疗临床中做了有益的探索,提示中药可有效减轻放射治疗后的放射性炎症、消化道症状、白细胞下降和免疫功能低下等毒副反应。尽管确切机理以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但却为放射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中药治疗肿瘤放疗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老年脑病为老年人的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中老年性痴呆、老年性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心源性脑缺血、肺性脑病、中风先兆等疾病,有关老年脑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笔者根据前贤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将老年脑病的治疗方法归纳如下。1补肾健脑法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脑病的发生与肾有密切关系。进入老年期后,人体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尤以肾脏功能衰退为甚.表现为听力减退,鬓发变白,头晕失眠,健忘多梦,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弱或消失,腰酸腿软,夜多小便,思维迟钝,反应缓慢。治直补肾健脑,方选首乌延寿丹加减。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养阴方配合放疗治疗肺癌1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为恶性肿瘤之首,病死率高,生存期较短,临床就诊时诊断为肺癌者约3/4不能进行根治手术,需进行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放射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因肺脏紧邻心脏、脊髓、食管等重要脏器,易造成放射性损伤、生活质量下降而使放射剂量及受照面积受到限制。我们自2003年起应用益气活血养阴方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溃疡油防治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放疗,第一阶段放射剂量为56~60 Gy,缩野加量至鼻咽肿瘤病灶处66~76 Gy,中位剂量70 Gy,每周一至周五进行放疗,共放疗33~38次。第1次放射治疗后开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溃疡油或三乙醇胺乳膏均匀涂在照射野皮肤上并超出1 cm左右的范围,厚约1~2 mm,放疗后3 h、6 h各涂抹1次。每周采用急性放射性皮炎反应评估表(RISRAS)和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评分标准对放射野皮肤损伤进行分级,并记录不良反应。每例患者共观察6周。结果 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RISRAS评分均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第3周开始治疗组患者RISR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至第6周时,治疗组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1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溃疡油能有效防治鼻咽癌患者照射野皮肤放射性损伤,能减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总结李佩文以中药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阐述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脑病变优势。李佩文认为放射性脑病多属于虚实夹杂之证,临证他更重视"风"、"毒"、"虚"在放射性脑病变发病中的作用,强调病位在脑,并重视脏腑辨证。临床上将放射性脑病变分为肝风内动、毒损脑络、气血双亏3种基本证型分别施治,将辨病作为辨证治疗的补充,治疗中主张早期预防,在出现症状后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治疗,用药多选祛风通络药、虫类药、清利头目药物、引经入脑药等。当出现坏死面积过大,水肿难以缓解以及颅高压危象时,李教授认为不能一味固守中医,还需要配合西医脱水降颅压、激素、大剂量维生素等治疗,手术清除坏死组织也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为后续的中药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次增多、黏液脓血便甚至鲜血便,常见的原发疾病是直肠、子宫、附件及膀胱等器官的恶性肿瘤.虽然治疗方案、放射源和放射技术不断改进,影像学不断进步,使照射野定位和剂量分布更合理、精确,但是随着需要治疗的癌症患者的增多,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仍在升高.腹腔、盆腔肿瘤放疗后约有5%发生肠道毒性[1],也有报道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已超出15%[2].  相似文献   

20.
张娜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3):371-372
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5%~20%的病例发生脑转移,脑转移瘤几乎占颅内肿瘤的一半。临床上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使脑转移瘤患者的存活时间得以延长,目前倾向于采取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我们对4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放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