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HaseⅠ敏感位点的存在,是染色质水平上基因活化调节的重要基础之一。为探讨E2诱发垂体PRL瘤形成的表基因机制,本工作观察了E2诱致的垂体催乳素瘤催乳素基因DNaseⅠ敏感位点的改变。结果表明:E2诱致大鼠垂体前叶PRL瘤细胞PRL基因的DNaseⅠ敏感位点较正常大鼠增多,提示在E2诱发PRL瘤形成过程中,PRL基因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探讨了雌二醇(E2)诱致的雄性SD大鼠垂体催乳素(PRL)瘤中PRL基因含CCGG位点的第1、2、4外显子中CCGG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提取基因组DNA并分别用对非甲基化CCGG位点不敏感而对甲基化CCGG敏感的HpaⅡ及对甲基化和非甲基化CCGG位点均不敏感的MspⅠ进行完全消化后,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含有CCGG位点的PRL基因第1、第2和第4外显子的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  相似文献   

3.
给SD大鼠皮下埋植内含17β-雌二醇硅橡胶管30、60、120天后,发现大鼠垂体重量随给药时间延长呈持续性增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催乳素含量,亦依次明显升高;用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检测垂体细胞中PRL基因,发现PRL mRNA含量也依次显著增加,但其增加却远低于血浆PRL含量的增加,提示β-雌二醇除了促进PRL基因的转录外,还可能增加PRL mRNA的翻译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乙烯雌酚 (DES)诱发垂体催乳素瘤模型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在垂体催乳素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为探明催乳素瘤的产生机制提供佐证。方法 采用Wistar系雌性大鼠 ,切除双侧卵巢后皮下埋植DES诱发垂体增生 ,检测DES诱发不同时期大鼠垂体前叶重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 ,放免法检测原代培养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分泌的催乳素。结果 DES诱发的大鼠垂体前叶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血清中催乳素含量明显增加 ,表皮生长因子使体外培养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催乳素的分泌增加 ,对乙烯雌酚诱发的大鼠垂体瘤催乳素的分泌没有显著作用。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对乙烯雌酚诱发的大鼠垂体瘤催乳素的分泌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催乳素瘤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的反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利用RIA法测定了应用抗癫痫药物(AED)治疗的94例癫痫患者血清中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水平,以探讨AED对PRL、G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T、VPA单一治疗组和CBZ+VPA+PHT联合治疗组中,基础PRL水平明显低于癫痫对照组(P〈0.05),其它治疗组PRL有减低的趋势。在所有AED单一和/或联合治疗组中,基础GH水平与癫痫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  相似文献   

6.
垂体PRL微腺瘤抑郁情绪的初步研究郑璇陈显光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催乳素瘤(prolactinoma)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溢乳、月经过少、停经、性欲下降等。过去由于不能测定血催乳素(PRL),因而往往认为这种肿瘤诊断极困难[1],...  相似文献   

7.
惠磊  张新中 《医学信息》2006,19(4):80-82
自从30多年前鉴定出催乳素是人垂体分泌的一种独立的激素以来,现已清楚的知道其是引起生殖问题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其过多分泌引起高催乳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是指间隔两次的血清中的催乳素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一般<20~25μg·L-1)。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原因有生理性的,病理性的及药物理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垂体催乳素瘤引起的催乳素的过多分泌。过高的催乳素水平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引起一系列的症状。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较易,如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治疗效果较好。1催乳素的生物学催乳素在人类是由单一基因编码的多肽激素,它和人生长激素有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男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有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62例男性RA患者进行了血浆PRL、雄激素睾酮(T)T、去氢表雄固酮(DHEA-S)水平测定及其多聚酶链反应(PCR)作了HLA_DR4筛选,并与相庆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RA患者血冰PRL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中度以上活动性的患者或HLA_DR4阳性患者中的血浆PRL水平  相似文献   

9.
胃泌素释放肽和血管活性肠肽对E_2诱致的大鼠垂体泌乳素(PRL)瘤细胞PRL基因转录的调控狄安稞,单惠敏,黄曼影,许荣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研究室,北京100005)先前我们所得的结果表明,胃泌素释放肽(GR?..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血清催乳素(PRL)含量与MRI扫描垂体催乳素瘤的对照研究,观察垂体催乳素瘤的特征,可进一步评价垂体催乳素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搜集确诊垂体催乳素瘤患者66例,同时行垂体MRI常规序列扫描及同位增强扫描。结果:微腺瘤患者中女性多见;好发在垂体前叶后部两侧。大腺瘤患者中男性多见;性腺功能减低发生率高;侵袭性腺瘤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催乳素瘤的大小与血清PRL水平呈直线相关性(r=0.4372,P<0.01)。结论:血清PRL增高,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可准确显示垂体催乳素瘤的形态及位置,对照研究可初步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的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治疗前后PRL、GH水平的变化,以及利培酮对PRL、GH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前物治疗后第2、4、6末的PRL,GH水平进行测定,民32名正常人为对照,同时将药物分为培酮组11例和氯丙嗪组10例。结果:精神分鲜明症患者的基础PRL、GH水平与对照组针差异,但女性患者PRL明  相似文献   

12.
垂体生长激素和催乳素腺瘤的电镜对比观察周庚寅,袁而恩,李素英,李纲,吴承远,谭燕泉一、材料和方法材料来源于我院1989~1993年间的11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石蜡切片常规ABC法分别进行人生长激素(HGH)和催乳素(PRL)免疫组化染色。随机选择2...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以17-β-雌二醇诱发的Sprague-Dawley(SD)大鼠形成垂体瘤时,其血浆催乳素(prolactin,PRL)含量远高于正常大鼠的水平。这种血浆PPL的是否升高只是单纯由于PRL释放增多所致,或者是伴有PRL合成的增加,自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应用Dot blot和Northern blot来检测大鼠催乳素瘤中PRL基因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不同浓度的褪黑激素 (Melatonin ,MLT)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垂体催乳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用 80~10 0g体重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 ,皮下埋置雌二醇诱致垂体催乳素瘤 (prolactinoma)形成后 ,取出瘤体 ,经消化、过滤、离心 ,用SFFD培养基重悬细胞 ,得细胞悬液 ,浓度为 0 75× 10 6/mL ,转入 2 4孔培养板中并加入相应剂量的MLT使其终浓度 (mol/L)分别为 10 -5、10 -7、10 -9、10 -11和 10 -13 ,另设空白对照组 ,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 1h ,再在每孔中加入 2 μCi [3H] TdR继续孵育 2 4h后测counts/min值。结果显示 ,在对照组和各剂量 (mol/L)MLT用药组 10 -5,10 -7,10 -9,10 -11和 10 -13 的 [3H]-TdR掺入率分别为 2 0 38 75± 186 84,142 1 75±6 4 49,12 38 2 5± 6 1 72 ,92 4 0 0± 6 4 44 ,10 33 2 5± 12 7 2 2和 110 3 2 5± 15 1 5 3counts/min。表明 10 -5~10 -13mol/L的MLT能有效抑制 [3H] TdR在原代培养的垂体催乳素瘤细胞中的掺入 ,P <0 0 0 1。其中 ,以 10 -9mol/L的MLT的抑制作用最强 ,达 5 4 6 8%。提示在培养条件下 ,10 -5~ 10 -13 mol/LMLT能有效地抑制E2 诱导的垂体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人脑垂体催乳素单克隆抗体,用PRL粗制品免疫了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株,经过筛选,选出了2株能分泌催乳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PRLH6和PRLA2。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四氧嘧啶破坏Wistar大鼠胰腺诱发糖尿病模型,观察糖尿病人鼠心肌组织MDA含量,SOD和Na+-K+-ATP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氧自由基清除剂(VitE.亚硒酸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心肌细胞膜上Na+-K+一ATP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2)VitE和亚硒酸钠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并能提高SOD和Na+-K+-ATP酶活性。以上结果说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导致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们既往的实验发现长期给予大鼠β-雌二醇可以诱发催乳素瘤,大鼠血浆中催乳素(PRL)水平随之明显升高,PRL水平的升高是单纯由于PRL释放增加所致,或者同时伴有PRL基因表达的增加呢?因此,我们检测了其PRL基因转录产物PRL mRNA水平;同时,我们既往的实验还发现β-雌二醇引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催乳素与免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催乳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催乳素和催乳素受体在中枢和免疫系统的双重分布及其对免疫反应的调节现象,催乳素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中介体。本文从催乳素免疫调节功能、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催乳素诱导型多功能转录因子基因-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免疫调节等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染腺病毒载体对雌二醇促垂体催乳素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BrdU标记法检测转染腺病毒载体后雌二醇促垂体细胞增殖作用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腺病毒载体转染组雌激素反应基因ABCG2的mRNAs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腺病毒载体对垂体前叶细胞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腺病毒载体显著下调了雌二醇的促催乳素细胞增殖作用(P0.01),腺病毒转染组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增加,ABCG2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腺病毒载体转染下调雌二醇促垂体催乳素细胞的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腺病毒载体改变p38MAPK和ABCG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膳食维生素E(VE)增强冷适应的机理。方法:用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饲以高VE饲料(230mg/kg.饲料)和低VE饲料(30mg/kg.饲料)。观察大鼠红细胞膜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冷适应大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VE摄入大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明显高于低VE摄入组大鼠(P<0.05);高VE摄入组大鼠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低于低VE摄入组大鼠(P<0.05);膜Na+-K+-ATPase活性和MDA含量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膳食VE可以提高冷适应大鼠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降低膜MD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