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治疗热痹用药的体会武汉铁路中心医院(430064)刘娟痹证乃气血被病邪阻闭所致之病症。痹证的发生除感受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又与人体阳气先虚,腠理疏松,或阴虚内热,湿热内蕴有关。痹证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类痹证各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对热痹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廖铦 《江苏中医药》2004,25(4):19-20
阴虚热痹是指因阴虚内热痹阻经络引起的痹证。发病时呈关节疼痛剧烈,局部轻微红肿,甚至不红不肿的特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关节炎与退行性关节病等,临床辨治较难,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3.
自拟热痹清解汤治疗热痹30例上海市松江县中医医院杨桂生(201600)关键词热痹清解汤,热痹热痹是痹病常见类型之一,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初起或慢性复发期。笔者近年来用自拟方“热痹清解汤”治疗热痹30例,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4.
自拟凉血通痹饮治疗热痹75例牟林茂林乃芬山东省立医院250021济南市经五纬七路396号关键词热痹;凉血通痹饮;中医药疗法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凉血通痹饮治疗热痹7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7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10~...  相似文献   

5.
热痹患者病程中可出现阴虚证候,其病机主要是:1.素体阴虚,复感于邪,痹阻经络;2.过多服用温燥药,燥热伤阴,阴虚化热;3.湿热痹阻,久则伤阴;其主要表现是关节肿痛发热,皮色发暗或发红,也有酸痛麻木者,皮肤干燥,肌肉瘦削,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脉多细数,舌红少苔无津等。临床治疗热痹多用清利湿热法,以四妙丸为主。如患者已出现阴亏表现,则用之病情反增重。对此,我们多年来采用甘寒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的疗效。方法:用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42例,随症加减,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42例经过1个疗治疗后,治愈21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合二妙散治疗热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1]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慢喉痹诊断标准,取五官科门诊慢性咽炎患者260例,男性147例,女性113例,年龄37~71岁,病程6月~35年,随机分成治疗组200例,其中阴虚肺燥型86例,肺脾气虚型43例,痰热蕴结型71例;对照组60例,其中阴虚肺燥型20例,肺脾气虚型20例,痰热蕴结型20例,单盲对照。2治疗方法 咽炎合剂:一枝黄花9kg、野菊花3.5kg、玄参5.4kg、生地5.4kg、朱砂根5.4kg、天花粉6kg、甘草3kg,煎制成汤剂50L,分装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紫蝎液治疗痹病阳虚寒凝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对22例痹病阴虚寒凝血瘀证患者予服紫蝎液,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4%.结论:紫蝎液治疗痹病阴虚寒凝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喉痹疗效。[方法]对98例喉痹急诊患者辨证分型治疗。风热喉痹疏风清热汤;寒伏喉痹射干麻黄汤;阴虚喉痹封髓丹;阳虚喉痹八味地黄汤。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64例,显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00%。[结论]辨证分型治疗喉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热痹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痹的辨证论治河南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李申影,陈和平,李玉彦主题词痹证/中医药疗法,痹证/中医病机热痹多为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感受外邪侵袭,入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或风寒湿邪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脉,郁而化热。热邪留滞关节,气血...  相似文献   

11.
李雷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2,(10):1366-136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中医辨证方法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68例患者分为阴虚内热、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肝郁脾虚、脾肾阳虚等5型,给予西药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口服,采用半定量法按症状程度分为4级,按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68例患者治愈37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2.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牛天福  屈红 《山西中医》1999,15(3):9-10
采用升压胶囊治疗慢性低血压症100例,并设补中益气丸治疗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40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并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用氟哌叮醇治疗。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减分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好,无西药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自拟甲亢方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滋阴降火、软坚散结为主的中药甲高防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0例。结果: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自拟黄芪二至丸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16例,方由黄芪、女贞子、旱莲草、桔梗、白茅根、生地榆、坤草、甘草组成,随症略有加减。临床以尿内蛋白改善情况及高倍镜下红细胞消失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完全缓解9例,基本缓解3例,好转2例,无效2例。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在辨证用药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口服镇肝熄风汤和美多巴、对照组口服美多巴,两组相对照。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明显进步9例、进步14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明显进步5例、进步14例,总有效率71.43%;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78.57%;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疗效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镇肝熄风汤联用美多巴能明显改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单用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相比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益气通脉冲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益气通脉冲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气阴虚证98例,并设复方丹参片加辅酶Q10对照组治疗31例,结果:治疗组合治愈56例,占57.14%,显效15例,占15.31%;有效20例,占20.41%,无效7例,占7.14%,对照组治愈8例,占25.81%显效6例,占,19.34%,有效7例,占22.58%,无效10例,占32.2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89例。结果:临床治愈299例,好转6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93.57%;随访2年169例,复发26例(15.38%)。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症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西药毒副作用,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国荣  吴瑞林 《河北中医》2005,27(5):329-330
目的观察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运用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运用肝必复、肝泰乐、维肝福泰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检测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用PCR法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ALT、AST、SB降低,白蛋白(Al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HBeAg、HBVDNA的转阴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20.
善胃方对气阴两虚型胃癌前期病变EGF及EGFR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予善胃方 ;对照组30例 ,予猴头菌片 ,两组均用药6个月。[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55.67% ,P<0.01;2)病理改变 :中药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善 ,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均有改善 ;而对照组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改善不明显 ,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3)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EGF、EGFR表达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并通过适当降低EGF及EGFR表达水平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胃黏膜病理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