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10年变迁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湘南地区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及药敏变化。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血培养检出菌、药敏试验结果及临床用药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4种,292株。10年前与10年后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金萄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检出率构成比下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构成比明显增加(P〈0.10)。各检出菌对常用抗生紊的敏感率均呈下降趋势。金萄菌对青霉素族和头孢唑啉、头孢他定,CNS对阿米卡星、头孢呋新敏感率均显著下降(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也在下降。结论金葡菌、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10年来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确认及ATB细菌鉴定系统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44株占70.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59株占29.1%;临床科室分布,ICU金黄色葡萄球菌71株占35.0%,CNS 30株占14.8%,呼吸内科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占25.6%,CNS 23株占11.3%,皮肤科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10.3%,CNS 6株占3.0%等。结论监测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状况,准确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尤其是MRSA,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隔离治疗感染者,预防MRS医院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结果 167株CNS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43.1%,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检出率为56.9%;MRCNS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CNS,所有CNS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结论 临床医师应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增长趋势,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60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咽拭子从咽喉部提取分泌物做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260例小儿肺炎患儿培养出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354例,阳性率为28.1%;肺炎支原体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中度敏感;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甲砜霉素和四环素等高度耐药。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明显的耐药性,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76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懈近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经血培养证实阳性的7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要病原菌,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7.36%,其次溶血性葡萄球菌占10.5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21%,大肠埃希菌占7.88%;病原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性高,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是目前最敏感抗菌药物.结论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CNS为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205株肠球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肠球菌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2月间分离的肠球菌菌株,用法国梅里埃产品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肠球菌205株,其中粪肠球菌117株,屎肠球菌76株,其他肠球菌12株。尿标本中分离肠球菌110株,占分离肠球菌的53.66%。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5株(粪肠球菌10株,屎肠球菌5株)。粪肠球菌对所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一般高于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明显高于其他抗菌药物。结论 肠球菌耐药性高,屎肠球菌较粪肠球菌更高。应重视对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学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37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ATB Expresson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CN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CNS 370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其耐药性以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2.98%、92.70%和84.05%;对克林霉素、第2代喹诺酮类药的耐药率次之,均〉70%;对夫西地酸、米诺环素、替考拉宁等耐药率均很低,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结论CNS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峻,应对其进行严密监测,并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延缓其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43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0,他引:29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目前常用3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以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1日-2002年2月28日分离出43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细菌苗落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io Merieux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结果 43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3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敏感率为37.59%,平均耐药率为62.41%,3重以上耐药者占78.57%;43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敏感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为87.50%,其他依次减少的是阿米卡星(86.27%)、亚胺培南(84.69%)等。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常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经验性治疗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 氨基糖昔类为较优化的组合治疗方案,同时可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以提高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CP)病原菌感染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43例CP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82例病原菌培养阳性,阳性率57.34%,共分离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3株,占85.9%,革兰阴性杆菌12株,占14.1%;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60.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9%)、肠球菌属(11.8%);CNS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红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较敏感.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感染以CNS为主,对CNS引起的CP,首选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选择敏感且对前列腺组织渗透性强的药物是慢性前列腺炎抗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临床分离1341株细菌的分布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雪涛  郭晨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53-1855
通过对我院2007年临床分离培养出的细菌和联合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了解细菌的种类和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监控本地区的细菌耐药性变化提供信息,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院近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用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 采用ATB Expresson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CN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年共分离到CNS 601株,以表皮葡萄球菌(33.66%、28.62%、22.12%)、溶血葡萄球菌(37.62%、36.40%、29.95%)、模仿葡萄球菌(6.93%、8.83%、11.52%)为主;其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苯唑西林及头孢唑林的平均敏感率较低,分别为0、2.61%、3.38%、17.75%、18.24%、22.1%,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的平均敏感性较高,分别为100.00%、97.62%和93.78%,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中介的菌株. 结论 CNS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峻,应做好CNS的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最新动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延缓其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致血行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目的分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所致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CNS菌血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5年5月间血中分离到CNS143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3例患者中79例为CNS菌血症的确诊病例(55.24%),血培养阳性出现时间20.8h,早于污染菌(31h)(P〈0.01);病原菌与污染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多瓶血样本均在48h内培养出CNS,全部为菌血症的确诊病例。结论CNS污染率较高,护士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尽可能减少污染;血中分离出CNS时应综合分析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做出正确判断后,再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耐药结核菌逐渐增多,传统的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耗时长,不利于结核病人的早期有效治疗。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快速检测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的方法,但由于仪器和试剂昂贵或技术复杂等原因,很难推广使用。我们利用结核杆菌的氧化还原活性,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可以在3~5d内获得试验结果,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使用。现将技术方法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例淋球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温武坚覃兰辉淋球菌的耐药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耐药性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对淋球菌培养阳性的20例患者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淋球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中胆汁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为围手术期及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1995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患儿,术中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56份胆汁标本中42份胆汁标本检出细菌,检出率为26.9%,共检出细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77.6%,革兰阳性菌11株,占22.4%,检出主要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克雷伯菌属,分别占49.0%、14.2%、10.2%;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细菌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结论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细菌感染率不高,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明显的耐药性,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10年临床感染细菌的病原学与常用抗生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本文对中日友好医院1984~1993年,10年来临床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常规使用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各种标本计36192件培养试验,共分离出感染菌株10097株,其分离率为27.9%,检出菌种68种,其中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占居首位。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的耐药性,呈现了不断增高的趋势。其结果对临床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医院感染的监控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分离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年共检出革兰阴性菌14784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60株占15.29%,鲍氏不动杆菌2700株占18.26%,大肠埃希菌6241株占31.87%,肺炎克雷伯菌2139株占11.8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保持相对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50.0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保持相对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50.00%;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菌仅对含酶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显示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临床医师应加强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医院临床分离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ATB Expresson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系统对2005年10月-2007年9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CN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CNS 354株,主要来自分泌物、痰液、血液及脑脊液标本;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骨科、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为主,分别占9.90%、9.30%、9.00%和5.60%。结论CNS是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峻,应对其进行严密监测,合理用药,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某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菌种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3月间自临床标本分离的CNS的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62株CNS中检出耐甲氧西林CNS(MRCNS)144株(88.89%),CNS以表皮葡萄球菌(44.45%)和溶血葡萄球菌(28.40%)为主。CNS和MRCNS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100%敏感,对利福平敏感率高,分别为83.33%和81.25%;对红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0%耐药,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率高。结论该院检出的CNS以MRCNS为主,耐药率高,临床应重视对其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医院临床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特征。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临床分离的345株CNS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皮葡萄球菌、耳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菌种间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甲氧西林耐药的CNS(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的CNS(MSCNS)分别占61.74%和38.26%;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为86.89%(232/267),MRCNS显著高于MSCNS(χ2=76.41,P〈0.01)。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外,MRCN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2%~100%之间,显示了高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结论MRCNS的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形势严峻,加强对CNS的耐药性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