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伞状缝合荷包技术在传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Ⅲ度~Ⅳ度混合痔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分为两组,50例采用传统单荷包缝合技术,50例采用双荷包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伞状缝合技术,比较不同荷包缝合技术术后切除直肠黏膜环的宽度、均匀性、完整性,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疼痛、肛门下坠感等),术后电话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痔核有无再次脱出、肛门下坠感有无减轻或消失)。【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单荷包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0%,双荷包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伞状观察组术后切除直肠黏膜环宽度均大于单荷包对照组和双荷包对照组,且黏膜环具有更好的均匀性、完整性,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伞状观察组痔核再次脱出、肛门下坠感发生率均低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伞状缝合技术在PPH术中治疗混合痔患者可减少切除黏膜的缺损、切除宽度不够等发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冯兴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41-1343
【结果】探讨吻合器行痔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及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实施PPH手术,观察术后症状恢复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d 72例(82.8%)患者感觉疼痛,82例(94.3%)有肛门坠胀感,83例(95.4%)出现肛周轻中度水肿;7d后所有这些症状均明显好转,14d全部消失。随访1~5年,85例全部治愈,2例偶有轻度出血。术后仅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并发症,经扩肛治疗后治愈。【结论】PPH治疗重度混合痔及直肠黏膜脱垂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人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2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6.5±4.3)min,失血量(18±3.1)ml,住院(7.5±4.9)d。随访1~36(16.5±3.5)个月,随访率为93.3%。术后尿潴留95例,吻合口出血11例,肛门疼痛18例,吻合口狭窄4例,大便轻度失禁1例,复发13例,无直肠阴道瘘病例。结论高龄不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的手术禁忌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加直肠低位双吻合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改良组采用肠-肠“端-角”吻合的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术,对照采用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以及吻合成功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吻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后的直肠低位双吻合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环形混合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临床症状评分、总体治疗效果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首次排便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时间、水肿时间、带血时间、住院时间与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随访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702-1703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我院肛肠科收治1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以外痔切除术+内痔套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及98%,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显著,可逐渐取代外痔切除术+内痔套扎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施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照组施行外剥内扎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生活质量(GQOL-74)。结果术后,观察组肛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5.71%(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QOL-74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轻度直肠脱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直肠黏膜注射硬化剂及直肠黏膜柱状缝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手术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肛管最大静息压、肛门失禁Wexner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最大静息压高于对照组,肛门失禁Wexner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黏膜及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轻度直肠脱垂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肛管静息压、自主收缩压及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痔切闭术配合太宁栓塞肛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50例重度痔患者,分为切闭加太宁栓组(A组)、切闭组(B组)、切扎组(C组),各组50例,对比观察各组手术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内出血、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比B、C两组短(P<0.05和P<0.01),术后并发症:肛门剧痛、肛缘水肿、肛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A、B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C组: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切闭术配合太宁栓塞肛治疗重度痔更安全可靠、患者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5例混合痔病患者,根据其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应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平均住院时间为(7.69±2.15)d,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平均住院时间为(10.07±3.67)d,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优于PPH手术,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水肿或者肛门疼痛等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三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2年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首次下床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妊娠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铣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低,且安全性高,对复发率及妊娠率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与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n=43)和对照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n=4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带管时间、止痛方式所占比例、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痛方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有1例肺不张伴胸腔积液,予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并嘱患者加强呼吸锻炼后均顺利恢复,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单孔胸腔镋更符合患者对微创和美观的需求,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自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11%)高于对照组(63.89%)(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增加(P<0.05);观察组JOA评分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男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各39例,分别采用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及传统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及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尿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白天的尿控情况均好于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控情况,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下腰痛与腰椎前凸重建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124例因退行性病变行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随访有下腰痛的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无下腰痛的患者共9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三者之间关系.[结果]两组术前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的腰椎前凸Cobb角、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的腰椎前凸Cobb角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凸Cobb角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下腰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术后1年、2年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三项指标与术后6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均与腰椎前凸Cobb角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呈负相关(r=0.702、0.682,P<0.05).[结论]退行性病变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下腰痛和腰椎功能障碍与腰椎前凸角丢失有关,应尽量矫正腰椎前凸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肾癌患者,其中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42例为观察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3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及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 ALT、AST、BUN、Cr、CK、CK-MB、LDH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术后24 h ALT、AST、LDH均显著上升(P<0.05);两组术后24 h ALT、AST、LD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 h TNF-α、IL-6、CRP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特点,对患者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影响不大,同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相比开放手术小.  相似文献   

17.
凌杰  葛海燕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693-1695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术(OC)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158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临床资料.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由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将其分为LC治疗的观察组(82例)和OC治疗的对照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8.9%,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手术成功率100.0%,略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为(67.1±14.8)min和(4.9±1.9)d,均明显较对照组(92.5±17.8)min和(7.9±2.0)d短;术中出血量为(43.7±12.4)mL,明显较对照组(77.9±16.5)mL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明显较对照组19.7%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LC手术较OC手术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胆囊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80例胃癌外科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根据术后1个月是否并发胆囊炎将其分为观察组(n=59,术后并发胆囊炎者)和对照组(n=121,术后未并发胆囊炎者),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是否异常、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否进行No.8a淋巴结清扫和No.12淋巴结清扫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异常、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否进行No.8a淋巴结清扫和No.12淋巴结清扫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病发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伴有空腹血糖异常或需进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术后是否并发胆囊炎,而对于无上述情况的患者,则须在手术清扫淋巴结的过程中注意对相关神经的保护,尽可能的减少损伤,维持术后胆囊的正常功能,进而有效降低术后胆囊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组间的视力改善率和肿瘤全切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鼻中隔缺损率和鼻窦感染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为73.3%(22/30),明显高于观察组20%(6/3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术式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高龄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远期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6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则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及随访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3/48),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12/48)(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总体健康、躯体功能、疼痛、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3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高龄直肠癌手术时间、远期疗效(3年存活率)类似,但腹腔镜相比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特点,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