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颅脑损伤组)、健康体检者22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4.7、14、21d及对照组外周血EPC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伤后1d,颅脑损伤组外周血EPCs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伤后4d降至最低值(P〈0.05);随后逐渐升高,伤后7d达最高峰(P〈0.05),随后逐渐下降,伤后21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伤后1d外周血EPCs水平与入院时患者GCS评分呈正相关(RS=0.452,P〈0.05);伤后7、14、21d外周血EPCs水平与伤后6个月GOS评分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23,0.469,0.455;P〈0.05)。结论外周血EPCs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残胃癌外科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6.47%,姑息性切除率为17.65%,根治性切除术后1a、3a、5a生存率分别为84.62%、46.15%、30.77%,2例失访,随访率88.24%。结论早期诊断是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全胃切除是残胃癌外科治疗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术中出血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问题,尤其在脊柱融合术中,失血过多可能需要输血,在成年人脊柱融合手术中输血率达50%~81%不等~([1])。当我们提到脊柱围手术期的失血量时,通常是指显性失血即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然而从临床观察发现存在与围手术期间显性失血量不符合的贫血症状,这可能与隐性失血量有关。1966年Nelson等[2]提出隐性失血是外科手术术后的并发症。1973年Pattison  相似文献   
5.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至2004年我们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309例,现就提高术前诊断率和手术治疗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选择 109例临床患者,研究臂从神经阻滞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8例采取关节松动术联合应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 51例采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体征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次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研究提示,关节松动术联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是一种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手术、常规开放手术和脊柱融合术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 2009年5月临床诊断并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44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47岁(22 ~ 53岁),病程平均7.3个月(5周~11年).病例均为单节段:L3、4椎间盘9例,L4、5椎间盘69例,L5S1椎间盘66例.治疗分为三组,A组微创手术组:使用椎间盘镜(MED)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41例;B组常规开放手术组(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56例;C组为脊柱融合术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47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和患者对治疗主观满意度,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术后病例随防18 ~49个月,平均26.5个月.三组病例术后VAS和ODI评分进行对照:三种治疗方法术后VAS评分依次降低为(5.6±1.7),(5.7±1.5),(5.5±1.6);(F=0.2,P=0.817 1);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依次降低为(25.3±2.9),(23.9±3.1),(24.9±3.2);(F=2.73,P =0.068 9);A组、B组与C组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A组92.7%,B组89.3%,C组87.2%.[结论]三种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有效治疗,均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患者功能,其中脊柱融合术手术创伤最大,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应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而微创手术或常规开放手术因为疗效确切,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应作为主要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胸椎结核侧前方入路治疗瘫痪的手术方法.[方法]病人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旁开棘突2横指纵行切口或弧形切口.切开肌肉层,经肋骨横突切除术的入路抵达椎体的前外侧,自胸膜外分离进入病灶.彻底清除病灶,尤其是椎管内硬膜外的病灶一定要彻底清除干净.达到真正地减压脊髓的目的.其次是脊柱对侧的病灶不能遗漏,以免造成复发.病灶清除完成后先安装椎板后哈氏分离棒,适当撑开使椎体间隙张开便于做椎体间撑开植骨.然后用椎体撑开器将椎体前缘撑开,镶入已备好的髂骨块,如为中胸段则无需作内固定,如为胸腰段则加用椎体钢板内固定.[结果]50例胸椎结核晚发截瘫的病例均经此方法治疗.神经功能术后恢复情况:40例为优,3例为良,3例为可,4例为差.本组病例随访2~6年,平均随访26个月,优者病灶稳定,四肢感觉运动功能自如,行走方便无障碍,躯干部无束带性疼痛,大小便功能正常.良者病灶稳定,行走步态欠正常但行动自如,躯干部无束带性疼痛,大小便功能正常.可者除神经功能恢复尚可外,遗留严重的角形脊柱后凸畸形,需作驼背矫形方能改善.差者均属年龄较大,瘫痪期限较长(4~7年)的病例,术后下肢截瘫及大小便功能未得到明显的恢复.[结论]胸椎结核性截瘫如能尽早给予侧前方入路,彻底清除病灶,减压脊髓和稳定脊柱,术后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其截瘫的恢复率可达90%以上.为了防止继发角状脊柱后凸,最好是术中同时给予内支撑内固定,尤其是发育期间的儿童更应同时进行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民 《骨科》2012,3(4):209-210
目的观察三踝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7例三踝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尽量采取急诊手术,待水肿消退,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后,痊愈41例;良11例;可3例;2例患者效果评价为差。本组痊愈率为71.9%。结论三踝骨折手术治疗要注意根据踝关节解剖学特点,尽量选择伤后6~8h内行急症手术,按腓骨、后踝、内踝及下胫腓联合的顺序进行手术治疗,注意骨折处的处理,注意术后尽可能早期功能锻炼,以达到早期恢复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