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设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是适应新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保证中医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建立医教研一体教学团队模式,守住学科特色和优势,建立一种有利于中医妇科学发展与创新的思路,并积极实践、探索。经验在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重能力培养,包括课堂教学能力、临床能力及科研能力三方面;切实做好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加强临床摸拟教学,增加教学渠道及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医妇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既具有临床各科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带教老师的职责。我们根据10余年来的实践,谈谈中医妇科临床带教的一些体会。互研究带教对象,明确带教目的我院接受见、实习的学生有中医本科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班)、自学助考班、针推专业、骨伤专业、临床培训及院外一些短期培训班的学生,各班对中医妇科学习要求不同,有的列为考试科目,有的列为考查科或仅为选修科目,在理论授课及见\实习时数上也有差别。我们在临床带教中认真研究带教的对象,了解他们的学习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诊断为淤血症的60例患者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60例患者经过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痊愈28例,比例为46.7%;显效17例,比例为28.3%;有效11例,比例为18.3%;无效4例,比例为6.7%。结论:临床中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淤血症疾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与血液循环,从而积极的增加患者的局部血流流通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我院通过对中医心理学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的中医妇科临床表现提出合理中医心理学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随机选取的100例中医妇科心理患者在中医心理学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妇科临床中的中医心理学问题发生频率最高。40%的妇女患者在心理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90%的妇女心理学患者在出现心理问题后不知道怎么解决。结论:本院需要进一步规范中医心理学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医妇科学研究生应具备中西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中医特色突出,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成为在医学领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应用型及研究型中医专门人才.因此,中医妇科学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后,要着眼于基础全面的临床能力训练,对中医妇科学研究生进行轮科培养,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医专业学生妇科临床实习容易出现的诊疗失误及其医疗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降低妇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医疗风险,使妇科临床教学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中医妇科医师。  相似文献   

7.
《傅青主女科》中关于妇科的内容是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思想的重要来源,其至今为止仍被公认为中医妇科界的精华之作。哈氏妇科是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之一,通过五代人百年的临证经验积累、传承与发展,在中医妇科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通过与哈氏妇科临证学习,从"调经众法,以肝为先;病本于肾,治以八法;调治脾胃,以养先天;气血兼顾,当先调气"四个角度,浅谈哈氏妇科基于《傅青主女科》学术理论的临证经验及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6):F0004-F0004
该科研团队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应用基础及中医妇科学临床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先后开展了中医妇科学舌诊细胞化学微观化诊断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展胎盘血供不足类妊娠疾病中医药证治研究,  相似文献   

9.
何以仙 《大家健康》2014,(1):287-287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其中中医妇科学就是其组成部分之一,且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妇科学发展至今,经过将近20年左右的历史发展变迁,中医妇科学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科学。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知识结构主要是由妇科的病理特征、治疗时出现的病发规律等组成,这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妇女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文章探讨研究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前景,希望能对中医妇科的研究作出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称"中医规培")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对提高中医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准及医疗质量具有积极影响[1]。2014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11.
文章总结了在中医妇科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培养。从构建中医思维、中医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中医理论的应用与继承创新、中医理论与现代化接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医经典理论对中医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诊断学是传统中医学中介于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的一门承上启下的重点学科,其不仅包含大量的基础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需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中医学教学的要求。而网络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使广大中医医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理论脉络和实践技术,能够更快的适应临床需要,从而大大缩短中医临床医师的培养进程。这也是21世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中医教学实践的应有之意和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如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更具临床技能的高水平临床医生为中心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妇产科见习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应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见习的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见习前医学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得分为(84.12±9.24)分,得分率为72%;不同专业见习生对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后医学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得分为(96.41±11.53),与见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环节融人人文教育,可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是中医精华之所在,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要灵魂,亦是中医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许多理论和临床辨治都记载于中医经典之中,对临床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该文仅就中医妇科师生对学习四大经典缺乏兴趣的实际情况,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一些学习中医经典的有效方法,提出设想,来说明学习中医经典对提高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重要性的具体内容和教改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等中医院校中医针灸外科学教学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并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作者多年来通过丰富实训教学内容、尝试PBL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实施阶段性实践培训和多站式技能考核方法、加强教师临床技能等手段,不断完善中医针灸外科学实训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及中医外科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中医妇科临床实习与患者就医矛盾调和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习是实现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重要环节,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临床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教学实习与患者就医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探讨临床实习带教的体会,以促进妇科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这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将对整个中医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循环式技能培训体系并评价其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妇产科循环式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以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依次在我院实习的两届临床专业8年制医学生共104人为研究对象;2006级共50人为实验组,2005级共54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接受内容一致的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在实验组中应用循环式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即入科前技能试卷考核——模具技能练习——对真实患者操作——出科时再次技能试卷考核。比较两组学生出科时实习技能考核成绩,并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实习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70Vs85.02,P〈0.05)。临床实习前,实习组学生妇科与产科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77.04±10.35)分与(45.61±14.42)分;临床实习培训后,其出科时成绩分别为(84.59±10.10)分和(68.78±10.83)分;实习前后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环式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促进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掌握专业技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八年制医学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妇产科学临床实习也困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的难度.本文就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的教学管理及其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班36名学生中采用"固定教师带教法"进行临床实习教学;采用"带教教师评估法"对带教教师进行评价,即八年制医学生在妇产科学实习轮转过程中,每周末按照<带教教师管理评价表>对本周带教的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满分为100分.结果 带教管理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较高,4组学生对带教教师给出的平均分分别为97.1分、98.2分、97.7分及97.4分.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过程中,八年制医学生对教师的带教情况反馈积极,对带教教师在"及时讨论"、"重点突出"、"病历修改"及"带教意识"等方面的评分较低.结论 "固定教师带教法"及"带教教师评估法"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指导教学改革、提高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八年制医学生实习科室轮转阶段的不同,应当对其临床实习的侧重点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护生在妇瘤科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男护生在妇瘤科学习的心理及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其临床带教方法。结果男护生对在妇瘤科的工作很满意,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并达到了培养目标。结论针对男护生在妇瘤科实习遇到的问题及冲突,应采取不同的临床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