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光  朱国强  高培文 《人民军医》2002,45(4):247-247
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穿刺置管困难并不少见 ,我们用旋转法较好地解决了导管置入困难。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1例中 ,男 8例 ,女 3例。年龄 18~ 6 9岁 ,ASAⅠ~Ⅱ级。均为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时 ,直入法穿刺成功后发生硬膜外导管置入困难者 ,其中下胸段 8例 ,腰段3例。1 2 方法 常规使用 18号 10cm勺状硬膜外腔穿刺针穿刺 ,有至少 2项判断硬膜外穿刺成功试验阳性方认为穿刺成功。然后放置硬膜外导管 ,当发生置管困难时 ,将硬膜外导管轻轻拔出 (若遇拔出导管有阻力时放弃 ) ,保持穿入深度不变 ,以每次 90°旋转穿刺针体 36 0° ,…  相似文献   

2.
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常用麻醉方法,若发生严重并发症可致心跳呼吸停止,最近遇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63岁,体重48kg,因胆囊造瘘术后10个月拟行胆囊切除术,再次入院。术前检查: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心肺无异常发现,血压、脉搏、体温正常。化验检查正常。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mg。于胸8~9椎间隙;用18号硬膜外针经3次穿刺成功,注入2%利多卡因5ml,观察5分钟病人无脊麻现象及不良反应,随即推入加肾上腺素(1:20万)的混合液8ml(2%利多卡因及0.3%地卡因各半)。5分钟后测麻醉平面达胸4~11,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开始时静滴杜冷丁50mg,非那根25mg,病人入睡,每5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前3次无显著变化。当手术开始20分钟剪开腹膜约5cm时,突然发现病  相似文献   

3.
董浩林  张进 《临床军医杂志》2004,32(4):80-80,94
病人 ,男 1 7岁 ,6 6kg ,ASAⅠ级 ,因突发左胸针刺样疼痛 ,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诊断为左侧自发性液气胸住院。在静吸复合 +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开胸探查 ,行左肺大泡切除术。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5mg ,派替啶 5 0mg。取T5~ 6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上置管 3.0cm固定后平卧。诱导顺利 ,经口明视置入右双腔气管导管 30cm ,双肺呼吸音清 ,单肺通气好后固定。吸入异氟烷 ,静脉给普鲁泊福及间断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维持 ,手术顺利。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T5~ 6硬膜外腔内注入吗啡 2mg ,氟哌利多 1mg ,维生素B1 2 0 .2 5mg,地塞米松 2 .5mg用…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57岁,因右侧腰部胀痛15d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查体:右肾区叩痛;尿常规:白细胞8-10/HP,红细胞1~2/HP,尿脱落细胞及抗酸染色检查均为阴性;CT提示输尿管上段密度增高影,考虑输尿管肿瘤。尿细菌培养阴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行输尿管镜检查,见输尿管上段白色棉花样新生物堵塞输尿管,以活检钳取出该新生物,  相似文献   

5.
哈氏棒矫正术使用硬膜外麻醉国内报道不多。我院1985年9月至1995年3月采用硬膜外麻醉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侧弯病人哈氏棒矫正术6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14~56岁。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9例,22例伴截瘫症状;脊柱侧弯25例,其中重度14例,6例肺功能测定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手术时间:最短1h32min,最长4h23min。1.2 麻醉方法:术前用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4mg肌肉注射。病人入手术室后测血压、脉搏,然后侧卧位。根据手术部位确定穿刺点,一般选在手术野中点偏上2~3个椎间隙,如棘突间隙窄,可在其上、下相邻的棘突间隙中选一个间隙较宽者,或根据Χ线检查来确定。若脊柱畸形严重,正中直入困难时,可行侧入法。穿刺成功后均置硬膜外导管,一般向上置入3cm,平卧位后注入试验量3ml,观察5min,如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即推注全量,后拔去硬膜外导管,待出现麻醉平面后安置手术体位。对手术范围宽者使用二点硬膜外麻醉。部分病人在切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降术(LC)多采用全麻[1~3]。为探讨硬膜外麻醉在LC中的应用,我们对65例LC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对象和方法一、一般情况本组男29例,女36例。年龄21~63岁。体重38~66kg。按照美国麻醉协会病情估计标准[4]均为1~2级.术前检查心肺正常。二、麻醉及二氧化碳气腹方法术前均肌注鲁米邵钢0.1g,阿托品0.5mg。按常规行T8~9椎间隙穿刺,向上置管3~4cm。麻醉剂用2%利多卡因与O.3%丁卡因等量混合液,首次剂量10~ZOml,麻醉平面控制在T。以下,45min追加首次量的1/2。术中辅助杜非合剂1/2~1/3量静注。用西…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6岁.无明显诱因腰背部疼痛、酸胀月余,右季肋区放射痛.近日疼痛加重,双下肢无力.查体:胸背部棘间及椎旁明显压痛(胸椎5~8水平),并向下腰部放射,双侧腹壁反射、肛门反射减弱,下肢张力高;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阴性.MR检查:胸5~8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可见梭形肿块,T1WI、T2 WI均呈等信号,通过右侧椎间孔(胸6/7、胸7/8)延伸至椎管外,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图1~3).CT检查示:胸5~8椎体水平椎管内等高密度灶,覆于椎管背侧,经胸6/7、胸7/8右侧椎间孔向外生长,椎间孔扩大不明显且邻近骨质无明显改变(图4).  相似文献   

8.
陈童  韩武斌  休井华 《人民军医》2003,46(10):617-617
藏区属肝包虫病多发区。 1996~ 2 0 0 2年 ,我院手术治疗肝包虫病 32例 ,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较好 ,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2例中 ,男 2 8例 ,女 4例 ;年龄 16~ 5 4岁 ,平均 5 3岁。ASA分级Ⅰ~Ⅱ级。术前肝、肾功能正常 ,心电图ST段改变 6例 ,窦性心动过缓 4例。术前禁食 8~ 12h。均仰卧位手术 ,手术时间 2~ 3h。1 2 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 0 1g ,阿托品0 5mg。右卧位常规T8~ 9硬膜外腔穿刺。平卧位注入 2 %利多卡因试验剂量 3ml,局麻用 1 5 %利多卡因 +0 2 %布比卡因 (含 1/…  相似文献   

9.
导管在硬膜外腔内打结极为少见。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8岁,因子宫肌瘤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前1般情况良好,心肺正常,脊柱无畸形,体重78kg。麻醉经过:患者取左侧卧位,在L_(1~2)间隙直入法行硬膜外穿刺。进针5cm穿刺成功。置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10.
周锦  金伟 《人民军医》1999,42(6):332-332
1983~1997年,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取得满意麻醉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7岁;体重43~105kg。ASA~级,术前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8例,窦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各3例,左前分支阻滞1例。本组均在俯卧位下手术,手术时间3.5~6h。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45min口服地西泮10mg。左侧卧位下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点高于病变2或3个椎间隙,前者向头侧置管,后者向尾侧置管,均为3.0cm。于仰卧位下注入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出现节段性平…  相似文献   

11.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3岁,直-9空中机械师,飞行时间1800 h.2008年6月体检B超检查时发现右肾异常回声区,经体系医院静脉肾盂造影及CT检查考虑为右肾结石、右肾小盏积水.因患者为直升机机械师给予飞行合格.2009年5月因泌尿系刺激症状就诊于地方医院,超声检查右侧输尿管中段扩张,尿中白细胞增多,按输尿管结石伴尿路感染进行抗感染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复查仍提示输尿管结石.再次住体系医院,经膀胱镜检查为泌尿系结石.2009年11月出现发热,夜间出汗增多,再次住体系医院,经超声、MRI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疑诊肾结核,右肾功能差,于2009年12月转送空军总医院.阳性检查结果如下:血沉44 mm/第1h;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满视野;结核杆菌抗体试验阳性;腹部B超示右肾多发钙化影,右肾中、重度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肺CT示右肺上叶尖段、后段、下叶后基底段,及左肺上叶尖后段、舌段多发小片状及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相似文献   

12.
下段输尿管疾病术中寻找病变部位较困难。因此,我们对输尿管下段疾病14例采用术前网格定位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8例,女6例;年龄22~25岁。均为下段输尿管疾病,其中结石8例,术后输尿管狭窄4例,子宫切除时误伤输尿管1例,单发乳头状瘤1例。1.2 方法 取10-0丝线,编织成网状,线网长约16cm,宽10cm;每个网格大小约2.0cm×2.0cm。用75%复方泛影葡胺浸泡线网。术前行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及经皮穿刺肾盂造影等检查。摄片前,将泡制好的线网沿下段输尿管的走向贴于下腹部皮肤上。根据摄影…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系输尿管发育畸形 ,为少见疾病。笔者遇到 1例 ,报告如下。女 ,47岁。自诉入院前二天突感右下腹阵发性疼痛伴双侧腰痛 ,在当地卫生院对症治疗不见好转 ,即前来我院。外科查体 :右下腹压痛 ,反跳痛 (± ) ,腹肌平软 ,肠鸣音正常 ,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辅助检查 :B超右肾及输尿管积水。血常规 :白细胞 10 .7× 10 9/L ,尿检正常。静脉肾盂造影示右侧肾盏明显扩张 ,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未见显影 ,松开压迫带后示右侧肾盏仍扩张 ,肾盂及输尿管显影不明显 ,左侧肾盏、肾盂及输尿管显影良好 ,延时至 3h后 ,右侧肾盂、肾盏显著扩张 ,…  相似文献   

14.
病人,男,53岁.发现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8d.查体:双肾区无叩痛,沿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未充盈,尿道外口及阴囊无异常.B超检查:右肾积水集合系统分离1.2 cm,右侧输尿管上段低弱回声团块大小约3.6cm×1.0 cm.CT平扫 增强检查: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增强后似有轻度强化,占位性病变可能,右肾及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  相似文献   

15.
病人 ,女 ,4 9岁 ,农民 ,6 5kg。无特殊病史 ,ASAI级 ,因多发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麻醉采用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神经阻滞。采用苏州B D联合穿刺包 ,右侧卧 ,取L2~ 3 间隙 ,正中直入 ,穿刺黄韧带时感觉厚且韧 ,皮肤到硬膜外距离约 6cm ,穿刺经过顺利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向硬膜外腔头侧置管 9cm ,先向硬膜外腔注入 1 .6 %利多卡因 3ml,经观察无任何不良反应后又注入 2ml,5min后麻醉平面到T6,手术历时 4 5min结束。术毕前 1 5min ,向硬膜外导管内注入吗啡 (2mg)及 0 .375 %布比卡因共 8ml,顺畅。手术结束拔导管时 ,感觉导管固定不动 ,…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资料例1男性,28岁,歼7H飞行员,飞行时间900h。2004年5月4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及右下腹阵发性绞痛,即到场站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初步诊断“右输尿管结石”。5月10日送体系医院。入院专科检查:尿常规红细胞(++)/Hp,右肾区叩击痛(+);腹部B超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可见6mm×5mm结石影;诊断为“右输尿管结石”,给予“尿石通”口服,大量饮水并做跳跃运动。22日又出现右下腹绞痛,复查B超示:结石下移至右输尿管下段膀胱入口处。27日行体外超声碎石,排出少许沙粒状结石。6月5日行腹部B超及腹部平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预注氯胺酮地塞米松能否提高腰麻阻滞效应。方法 选择期子宫全切术病人 4 0例 ,采用T12 ~L1硬膜外阻滞 (EA)和L3~ 4腰麻 (SA)两点法 ,常规先行EA穿刺成功后 ,再行SA ,10min后调整SA使上界阻滞平面控制在T8,根据硬膜外腔注入药物不同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0例 ) :注入 2 %利多卡因 5ml+氯胺酮 12 .5mg +地塞米松5mg ;B组 (2 0例 ) :注入 2 %利多卡因 5ml+生理盐水 1.5ml。用针刺法测定EA注药后感觉阻滞平面开始上升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以及阻滞平面维持在T8,T10 ,T12 时间 ,并记录有无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背痛等副作用。结果 感觉阻滞平面上升时间、固定时间A组比B组显著缩短 (P <0 .0 1) ,A组比B组阻滞平面平均提高 2~ 3个胸段 ,且A组比B组阻滞平面维持在T8,T10 ,T12 时间显著延长 1.5~ 2h。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A组发生低。结论 硬膜外氯胺酮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SA阻滞效应 ,即提高其阻滞平面、延长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症,手术摘除突出髓核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术前准确定位尤其重要。现就1999-0 1~2 0 0 0 -12所发生的3例因术前未定位,或定位不准确致手术失误的情况加以分析,提高对椎间盘突出症术前X线照片定位的必要性的认识。例1 男,68岁,腰痛、腰胀3年,放射致右下肢痛2年,患者缘于3年前出现腰痛并向右大腿后侧、小腿外后侧及足背部放射。近来上述症状渐加重,跛行。X线照片,L4~5椎间隙变窄,CT检查,L4~5椎间盘突出症,右侧脊膜囊受压,于1999-0 5-2 0入院,5月2 2日上午9时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髓核摘除术,切除椎板后,…  相似文献   

19.
阑尾手术牵拉反应和术后疼痛预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平  李法仲 《人民军医》2000,43(7):397-398
阑尾手术的胃肠牵拉反应及术后疼痛,可影响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为此,我们对三组病人进行了预防牵拉反应和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发现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较好的避免或减轻了牵拉反应和术后疼痛。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硬膜外腔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95例,男55例,女4O例;年龄22~SO岁;体重45~70kg;ASAI或0级。术前肌注呢替陡ling/kg,异丙喷0.5mg/kg,阿托品O.3mg。胸12~腰1椎间隙穿刺置管成功后,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Ic~15ml,阻滞平面上界达胸8。术毕,均经硬股外腔导管一次注入025%布比卡因IOml术后镇痛。1.2方法对9…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45岁,已婚,孕8产2.因间断右侧腰部胀痛14个月,于1997年9月10日入院.腰部胀痛无规律性,无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发热.曾行B超、KUB IVU检查,示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逆行造影示右输尿管骶_1水平可见约1.0cm长狭窄段,上方输尿管及肾盂扩张.CT扫描示右肾盂、肾盏扩张,右肾皮质较对侧变薄,骶_1水平处输尿管周围可见异常密度影,余未见异常.既往足月顺产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