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华西第二医院近7年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院1998年~2004年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409例,按年龄分≤20岁、21,40岁、41-60岁和≥61岁四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60岁组占55.1%;(2)宫颈癌(33.1%)、卵巢恶性肿瘤(29+8%)和子宫内膜癌(24.5%)居前三位;(3)各年龄组肿瘤常见部位:≤20岁组为卵巢(76.2%),21—40岁组为宫颈(49.8%),41—60岁组为子宫内膜(31.2%)、宫颈(29.4%)和卵巢(28.9%),≥61岁组为子宫内膜(35.1%)和卵巢04.8%);(4)卵巢恶性肿瘤中,≤20岁组生殖细胞肿瘤占56.3%,交界性肿瘤占上皮性肿瘤66.7%,其中78.1%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41—60岁,以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常见;小于20岁女性体检也应包括盆腔检查,必要时行宫颈癌筛查;治疗应适度,年轻患者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心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类型、以及治疗情况;评价超声心动显像诊断心脏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1983年至2002年12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和尸检及病理证实为心脏恶性肿瘤的患者27例。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例尸检证实。24例为心脏原发恶性肿瘤,3例为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全部患者均有术前经胸超声心动显像检查资料。男17例,女10例。年龄1~72岁,平均34岁。结果:27例患者中,62.95%肿瘤位于右心(右心房占33.33%,右心室占14.81%,浸润房室环及同时波及右房室占14.81%。);29.63%肿瘤位于左心(左心房占22.22%,左心室占7.41%);7.41%位于心包。右心房肿瘤同时累及上腔静脉占14.81%,累及下腔静脉占14.81%,累及无名静脉占3.70%。左心房肿瘤同时累及肺静脉占7.41%。24例(88.89%)原发心脏恶性肿瘤中,间叶肉瘤11例(40.74%),血管肉瘤5例(18.52%),横纹肌肉瘤2例(7.41%),纤维肉瘤2例(7.41%),平滑肌肉瘤1例(3.70%),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例(3.70%),心包间皮肉瘤2例(7.41%)。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3例(11.11%),其中转移性肝细胞癌2例占7.41%,转移性上皮肉瘤1例占3.70%。27例术前超声诊断均因缺乏经验,诊断心脏占位病变性质待定19例占70.37%,诊断粘液瘤可能性大8例占29.63%。结论:心脏恶性肿瘤多位于右心。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超声所见,如肿块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密度不均匀、多数较固定、肿块迅速增大等。一旦发现这些特点,应建议患者急诊或尽早手术。手术可清除肿瘤病灶,解除梗阻,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对脑膜间皮瘤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材料与方法: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9例,结合文献上553例进行分析。结果:恶性406例,良性78例,未分型88例。男368例,女204例。年龄4~86岁,平均39.6岁,其中30~45岁408例。胸痛337例,胸闷130例,咳嗽171例,发热85例。显示4×5×6cm~20×22×23cm大的肿块359例,胸膜不规则或弥漫性增厚71例,肋骨受侵106例,合并胸水279例,肺、骨、淋巴结转移73例。结论:(1)男多于女为4:2.2;(2)好发于30~45岁,占71.3%;(3)主要症状为胸痛(58.9%)、胸闷(22.7%)、咳嗽(30%);(4)影像学表现:肿块(28%),弥漫性胸膜增厚(12.4%)、肋骨受侵(11.2%)。合并胸水(48.8%);(5)恶性占71%;(6)误诊率高,占89.4%,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占37.5%。肺癌占25%、胸膜转移瘤占18.8%、纵隔原发性肿瘤占12.5%、肋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占6.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Krukenberg(库肯勃)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卵巢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年龄28~83岁,平均(50±14)岁,多为中青年女性。本组转移灶位于双侧卵巢者13例(65%),单侧者7例(其中右侧5,左侧2例);原发灶病理类型为胃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16例,结肠腺癌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同时性转移13例(65%),异时性转移7例(35%,转移时间为6个月至3年)。结论:Krukenberg瘤有其特珠临床特点,易漏诊、误诊;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时应首先排除转移癌的可能;发现卵巢转移肿瘤者,应常规行胃肠道检查以寻找原发灶;手术是卵巢Krukenberg瘤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鼻窦恶性肿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因病变发生部位隐蔽,临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我科近10年来诊治鼻窦恶性肿瘤42例,现报告如下。Ill$床资料42例中,男28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8~75岁,>40岁者27例(64.3%)。病程M2个月5例(1.9%),2~6个月1例(42.9%),>6个月19例(45.2%)。肿瘤原发于上颌窦27例(64.3%),筛窦14例(33.l%),另有1例初诊时见肿瘤广泛侵犯鼻腔、筛窦、上颌窦,无法辨别起源。临床表现为鼻塞28例(66.7%),涕中带血17例(40.5%),头痛9例(ZI.4%);在27例上颌窦恶性…  相似文献   

6.
小儿颅内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年12月~1996年12月共收治小儿颅内肿瘤38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占同期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8.56%。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0例(5.63%),女性18例(47.37%)。l岁以内1例(2.63%),l~3岁2例(5.26%),4~6岁7例(18.42%),7~9岁8例(2.05%),10~12岁Ic例(26.32%),13~14岁10例(26.32%)。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4岁,学龄期儿童28例(73.68%)。病程最短18天,最长8年,平均9个月。1.2症状、首发症状和体征:见附表。1.3首发症状与误诊情况:本组患儿误诊12例占全组的对…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原发恶性肿瘤是指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性肿瘤,亦称重复癌。世界医学资料表明:此种肿瘤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病例的1.0%~70%[1]。我院妇科1984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16例,占同期妇科恶性肿瘤2416例的0.62%,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首发恶性肿瘤年龄35~67岁,平均50岁。双原发恶性肿瘤13例,三原发恶性肿瘤3例。共有原发癌10种,包括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它体癌、外阴癌、阴道癌、结肠癌、胃癌、甲状腺癌、防肌瘤。如表1所示。其中同时侵及阴道、宫颈、它体、卵巢7例,占43.8%,同时侵及乳腺、卵巢3…  相似文献   

8.
67例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及B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院从1958年至1992年底收治的86000余例恶性肿瘤患者中,临床诊断肾上腺转移瘤80例。通过回顾性研究,对临床资料较完整的67例,共计83个肾上腺转移瘤分析结果显示:1.恶性肿瘤可经血行或直接转移至肾上腺,以血行转移为主;2.肾上腺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占70%(47/67),特别是小细胞未分化肺癌,占40%(27/67)其次是恶性淋巴瘤占11.9%(8/67);3.发现肾上腺转移瘤  相似文献   

9.
卵巢Brenner瘤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2%,恶性Brenner瘤更少见。而卵巢外Brenner更是罕见。现将原发于腹膜后恶性Brenner瘤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椎体硬化成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介绍椎体硬化成型术(VP)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46例脊柱转移瘤病人行62次椎体硬化成型术,男33例,女13例。年龄31-71岁(平均52岁)。结果 脊柱转移瘤分形:中心型(病变位于椎体中心)占38.6%,单侧型(病变位于椎体一侧)占29.5%,弥漫型(椎体病变广泛)占31.9%。脊柱转移瘤分期:早期(病变局限于椎体内<1/4)占18.2%,晚期(破坏椎体>2/3而且形成肿块) 占20.5%,中期(介于早、中期之间)占61.3%。转移瘤止痛效果达93.5%。结论 椎体硬化成型术治疗椎体转移瘤可起到止痛和抗脊柱压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Brenner瘤(又称卵巢纤维上皮瘤),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肿瘤0.7%-1.7%。恶性Brenner瘤罕见,约占Brenner瘤4.1%,发病年龄34-87岁,平均64岁,多为单侧,偶见双侧发生。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更为罕见。笔者在学习过程中遇见1例原发腹膜后恶性Brenner瘤,现报告如下,并对本病的临床与病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院内窥镜室1990年12月~1997年12月共发现35岁以下的胃癌患者20例,占同期确诊胃癌(875例)的229%,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年龄24~35岁,平均29.5岁。男8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1:1.5。从出现自觉症状到入院检查6个月者11例(55%),6个月~l年者5例(25%),Thl年者4例(20%)。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15例(75%),纳差、反酸、呕吐6例(3O%),上腹部压痛、包块2例(0%),黑匣5例(25%),呕血3例(5%),恶病质4例(20%),幽l'7梗阻1例(5%)。上消化道钡餐检查8例,诊断为胃癌4例,新生物1例,误诊为溃疡…  相似文献   

13.
卵巢肿瘤病因复杂,病理组织学分型繁多。本文收集我院1989年1月~1997年1月共537例资料完整的卵巢肿瘤进行病因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年龄:本组537例发病年龄最小7岁6个月,最大84岁,以21~30岁发病率最高,占43.39%(233/537),其次是31~40岁,占22.72%(122/537),41岁以后逐渐下降。卵巢肿瘤与年龄的关系呈明显的负相关(r=-0.3039,P<0.05)。恶性肿瘤68例,其中<20岁9例,占肿瘤发病18.35%(9/41),21~40岁有23例,占6.48%(23/355),>41岁36例,占25.53%(36/141)。1.2肿瘤发生侧别,见表…  相似文献   

14.
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妇癌之首,因此如何提高卵巢癌患者的存活率,一直是临床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卵巢上皮性癌巨期术后化疗的情况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及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988年12月~1994年2月具有分期明确、记录完整及首次减瘤术后接受较系统化疗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Ⅲ期32例,分析首次手术后化疗到癌肿出现复发、转移或无癌生存者的情况。年龄25~63岁,平均48岁。1.2组织学分类与分期:按FIGO分期,浆液性囊腺癌6例(Ⅲa2例、Ⅲb2例、Ⅲc2例),粘液性囊腺癌8例(Ⅲa4例、Ⅲb例、Ⅲc3例),混合型癌6例(Ⅲa3例、Ⅲc3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5-2005—06共收治胃癌穿孔21例,占本院同期收治胃癌总例数的5%(21/420),诊治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38~76(平均57)岁。穿孔诱因:饱腹穿孔5例,胃肠钡透时穿孔3例,酗酒后穿孔2例,外伤性穿孔2例,无明显诱因9例。穿孔距就诊时间1~38h,以6~16h居多。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纳差、消化不良者17例(80.9%),明显消瘦贫血或便血者9例(42.8%),病史在1a以上7例(33%),1a以内11例(52.3%),无症状3例(14.29/)。穿孔部位:胃窦部11例(52.3%),胃体部7例(33%),胃底部2例(9.5%),幽门部1例(4.7%)。穿孔直径(3.2士0.5)cm。肝转移3例,胰腺转移3例,横结肠浸润5例,广泛性腹腔转移2例。  相似文献   

16.
卵巢转移性恶性肿瘤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转移性恶性肿瘤比较多见 ,据文献报道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 5 %~ 10 % [1 ] ,最高达 2 3.1% [2 ] 。体内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卵巢。其原发肿瘤大体分为两大类 :1生殖道恶性肿瘤 ;2生殖道外的恶性肿瘤 ,主要为消化道、乳腺肿瘤。卵巢转移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且症状体征与原发恶性肿瘤相似 ,临床诊断较困难。我院近 35年共收治 5 8例 ,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 196 4~ 1998年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476例 ,其中卵巢转移性恶性肿瘤 5 8例 ,占 12 .2 %。发病年龄 :年龄 2 1~ 72岁 ,平均 39.8岁…  相似文献   

17.
游泳  李振英 《华西医学》1996,11(4):496-497
1987.4-1993.3期间,我院共收治卵巢转移癌26例,占同期卵巢恶性肿瘤的14.4%,88.5%的原发肿瘤来源于胃肠道。文章对卵转移癌原发病灶的转移途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2和手术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卵巢转移癌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转移癌或称继发性卵巢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20%[1]。由于解剖生理的特点,全身各处的肿瘤均可转移到卵巢,当原发癌灶不明确时诊断不易,术前正确诊断率仅19~35%[2-3]现就笔者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48岁,下腹痛、腹胀2个月入院。近3~4月来月经不规则。曾患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均治愈。配偶、子女健在。慢性病容,巩膜、皮肤不黄染,颈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膨隆,腹肌柔软,肝脾肋下未们及。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妇检:双侧附件包块。Hb70g/L,RBC2.38×1012/LWBC4.8×1…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统计了本院自1996~2002年来因患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次全切,和单纯挖除的病例共1011例。同时按每10岁为1年龄组分别统计,其结果如下:50~60岁者共83例,占总数的8.2%,40~50岁者共632例,占总数的62.5%,30~40岁者共246例,占总数的24.3%,30岁以下者共50例,占总数的4.9%,其中年龄最大者为60岁,最小者24岁,60岁以上,24岁以下未发现本瘤。  相似文献   

2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神经胶质种植转移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3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对其临床经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8.5个月复发,1年和1年半死亡,1例1年后失访。结论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分化性神经胶质种植转移者,无论原发瘤类型如何,级别高低,其预后均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