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周丽君  张兴裕  马越  殷菲  李晓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068-1070,1077
目的探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成都市2009年5、6月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为例,分别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与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运用SaTScan9.0软件进行聚集性探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扫描结果与成都各区县实际发病轨迹较接近,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发病率较低的区域扫描结果有相对较多的误报。结论由于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考虑了人口数据信息,在低发病区域,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聚集性探测。  相似文献   

2.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对2005年成都市102个乡镇街道的3212例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并与单纯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可提供确切的预警信息,对细菌性痢疾进行时间和空间定位.从6月的预警结果可见,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及时探测到了细菌性痢疾的局部暴发,且预警信号较强(P=0.007).而单纯时间聚集性分析滞后2 d发出预警,且信号较弱(P=0.039).结论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传染病监测数据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能够提高聚集性探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的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对成都市2005年麻疹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能早期探测到传染病的爆发。结论利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软件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能有效地对传染病爆发做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基于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语言编程实现两种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分别基于经典的泊松分布概率模型和较新的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模拟实时监测系统对四川省2009年疟疾病例中6月21日-30日连续10天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和基于泊松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效果相当,都能早期探测到疟疾的爆发。结论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热带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加强对热带病的信息管理并实现预警,对热带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时空扫描统计量等方法.结果 建立了重要热带病信息管理及预警系统,并通过实例应用对系统进行了检验.结论 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管理和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索扫描统计量模型在地方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其适用性。[方法]采用圆形窗口扫描统计量对我国碘缺乏病的时间和空间聚集性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碘缺乏病发病在我国西部具有较为明显的聚集性。[结论]扫描统计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地方病以及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尤其是时间和空间聚集性探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基于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语言编程实现两种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分别基于经典的泊松分布概率模型和较新的超几何分布概率模型,模拟实时监测系统对四川省2009年疟疾病例中6月21日-30日连续10天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和基于泊松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效果相当,都能早期探测到疟疾的爆发。结论基于超几何分布的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疟疾早期预警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Pregibon提出的条件logistic配合适度理论的可靠性,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对有关统计量进行了统计实验研究,并探讨了有关统计量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条件。分析了配合适度的影响因素,本文将AIC(赤池信息量准则)统计量引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配合适度检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作为选择“最优”模型的常规统计量。对一个1:2匹配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用Fortran77语言自编程序实现了条件logistic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检验和评价配合适度的整个计算过程,给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直报系统数据,模拟实时监测,探索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对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214个区县2005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麻疹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有效探测到麻疹时空聚集性.其中开始于3省交界区县的麻疹时空聚集性有较强的实际意义.[结论]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传染病监测数据信息,探测到时空两个维度的聚集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扫描统计量在稀有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扫描统计量Sw的定义和Poisson分布下的扫描统计量模型,并以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搜集到的部分地区1992年唇腭裂数据为例说明了本方法在稀有疾病监测中的应用。根据Wallenstein和Neff的近似公式给出了观察期内预期病例数小于50,扫描间隔为观察期的1/24、1/12、1/8、1/6、1/4时Sw的界值表以方便应用。  相似文献   

11.
Stata软件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Stata软件在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中的应用.将研究实例建立数据集,采用Stata9软件中相应命令语句实现固定效应模型森林图法附带的Q统计量和统计量Ⅰ2.检验法、H值法、Galbraith图法.采用Q检验、H统计量检验出研究间是否存在异质性,Ⅰ2统计量确定异质性程度,Galbraith图可看出哪些研究是异质性来源的异常点.结论 :Stata软件中四种方法可简单、快速地实现Meta分析中异质性检验.其中H和,Ⅰ2统计量异质性检验结果较为稳健,Galbraith图可直观地显示出研究结果异质性的异常点.  相似文献   

12.
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监测应用中的空间尺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监测应用中适宜的最小空间尺度。[方法]分别以地市和区县作为最小空间尺度运用时空扫描统计量对2007~2009年河南省麻疹数据进行模拟监测和分析。[结果]以地市为最小空间尺度时产生5个信号,并均能在以区县为最小空间尺度产生的9个信号找到对应信号。[结论]本文以实例分析初步探讨了时空扫描统计量对最小空间尺度的选择,就麻疹而言,以区县为空间尺度进行聚集性探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空间扫描统计量在乙型脑炎聚集性探测及其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Flexible空间扫描统计量对2007年四川省乙脑发病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空间聚集性探测结果显示,在乙脑具有聚集性的时间段内其空间聚集区域存在明显差异。7月共探测到发生乙脑聚集的区县19个,8月共探测到发生乙脑聚集的区县14个。结论 Flexible空间扫描统计量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有效对乙脑的空间聚集性做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集中度值法、圆形分布法、聚类分析、季节指数、负二项分布、游程检验和扫描统计量7种疾病季节性分析常用方法。方法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荆州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病例数据,应用7种方法对发病季节性进行分析,比较7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集中度值法判断菌痢月发病无季节性;负二项分布法、游程检验法均得出菌痢月发病分布具有季节性(P0.05);聚类分析和季节指数法均得出菌痢月发病分布有季节性,且流行时间为5—10月;圆形分布和扫描统计量法通过统计推断均得出菌痢月发病分布有季节性(P0.05),且流行时间分别为4月22日—10月24日和5月13日—10月12日。结论游程检验计算简单,总体上判断季节性效果较好;圆形分布法和扫描统计量法进一步计算流行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于数据驱动思想的空间准确性评价指标(MCS-P)能否对空间扫描统计量核心参数组合进行选择,为扫描统计量的应用以及传染病的空间聚集性探测分析提供方法学参考和应用依据。方法利用2013-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的传染病监测数据,以MCS-P对扫描统计量的核心参数进行选择,对探测的空间聚集性区域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以2014年为例,不规则形状窗口下MCS-P最大,为0.9568。差异性比较提示MCS-P选择核心参数组合得到的空间聚集性区域与真实空间模式最接近。结论 MCS-P能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优选出最佳窗口形态及最优窗口大小,取得最接近真实数据的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6.
扫描统计量是空间流行病学中可以用来评价或预测疾病聚集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利用扫描统计量方法进行肺结核聚集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从空间角度揭示肺结核的分布与传播规律。扫描统计量方法在预测肺结核的暴发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结合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结果还可探测正在发生的区域传播、确定近期传播和识别传播链。目前,在国内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扫描统计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和在肺结核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麻疹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采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对成都市2005年麻疹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以6月份预警结果为例,6月10日发出预警信号,该预警信号包括的天数为2 d,所包括的乡镇街道为武侯区的簇桥街道和金花桥街道。结论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及时探测到传染病的聚集性发病。  相似文献   

18.
论文中使用了统计分析,但未说明使用的是什么统计分析方法。表现为论文中只有P值,但无法判断检验方法和统计量的大小。无法对文中应用的统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论文中使用了统计分析,但未说明使用的是什么统计分析方法。表现为论文中只有P值,但无法判断检验方法和统计量的大小。无法对文中应用的统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用于评价三分组资料组间协变量均衡性的指标(简称FQ统计量);比较假设检验法、标准化差异法和FQ统计量这三种方法检验三分组资料组间协变量均衡性的能力。方法利用合并方差构建FQ统计量;采用有序多分类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计算各组研究个体的倾向性评分值;采用Monte Carlo模拟比较上述三种方法检验三分组资料组间协变量均衡性的能力。结果假设检验法检验三组间协变量均衡性的能力受样本量大小的影响,而标准化差异法和FQ统计量则不受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标准化差异法和FQ统计量检验三组间协变量均衡性的能力均高于假设检验法,且两者保持高度一致。当协变量的FQ统计量小于0.2时,认为协变量在三组间的分布达到均衡。结论标准化差异法与FQ统计量是有效的协变量均衡性检验方法,而FQ统计量的计算步骤较标准化差异法简便,因此更具有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