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芳  吴斌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3):121-121
腋臭是腋部大汗腺分泌的-种特殊的有机物或汗液被分解而发出的一种臭味,常影响患者日常的社交及生活.治疗腋臭有多种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方法.手术有菱形切除法、S形皮瓣法、Z成形法等,虽都能根治腋臭,但会留有明显疤痕,影响美观,部分可能影响上肢活动.笔者自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采用微创式超薄皮瓣法修剪汗腺、毛囊,治疗腋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22例均采取腋皱襞切口,修剪刮除皮下汗腺组织,切除切口边缘部分皮肤。结果:22例腋臭患者手术顺利,18例随访3~12个月,术后无血肿形成,瘢痕不明显,上肢活动无影响,6例完全无臭味。结论:微创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如何在腋臭根治术中既能避免术后影响患者上肢功能,又能达到美观效果。方法 先沿腋窝中央皮肤褶皱处设计手术切口线,切开皮肤后,剪除腋毛区域及周围1cm皮肤上的脂肪组织、顶泌汗腺及毛囊,修剪成仅含皮肤全层和真皮下妞管网的超薄皮瓣,最后缝合切口结果7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上肢活动自如.术区皮肤柔软,腋毛稀疏,腋窝不再有异味。3例患者术区愈合延迟,换药后愈合结论本手术切口小,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区皮肤柔软,可达到患者美容要求。手术并不切除腋窝皮肤,术后患者上肢功能不受影响、而且手术在直视下破坏顶泌汗腺,手术彻底,操作简单,术后效果满意。本法缺点是术区毛囊破坏,腋毛脱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有效的腋臭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腋臭患者采用腋窝横皱襞小切口,剪除皮瓣上的脂肪、汗腺、毛囊,至呈全厚皮片厚度并用电离子治疗仪电灼突出于真皮下的粒状汗腺及皮脂腺以达到有效治疗腋臭的目的。结果34例效果好,占89.5%,4例效果中等,占10.5%。结论采用腋窝横皱襞小切口剪除及电灼汗腺治疗腋臭,手术彻底,术后消除臭味不复发,无纵向瘢痕,术后瘢痕细小隐蔽,符合美容要求,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腋臭根治的手术方法。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沿腋窝中部皮肤纹理行走方向改良小切口切除附于两侧皮瓣上的脂肪组织、毛囊、汗腺及适量浅筋膜下的脂肪组织,缝合包扎,第8~9天拆线,术后均随诊6个月~2年。结果57例患者术后效果满意,2例发生伤口延迟愈合。1例发生单侧血清肿。结论改良的沿腋窝皮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的优点,比传统的手术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总结采用皮纹切口游离皮瓣法治疗腋臭的手术体会。方法:对26例腋臭患采用皮纹切口游离皮瓣,去除腋下汗腺及毛囊。结果:患手术效果满意,无一例并发症,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皮切口游离的皮瓣法治疗腋臭具有微创,美观等特点,必将替代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7.
张宁武 《微创医学》2012,7(3):299-300
传统腋臭手术治疗方式多为腋毛区梭形切除,或"S"形切口腋毛区部分切除加皮瓣修剪,但因术后并发症较多,且瘢痕明显,甚至影响肩关节功能,故患者多不能接受。近十年来,腋窝皱襞小切口超薄皮瓣修剪法因为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等特点[1],已逐渐成为腋臭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我院自2007年至今采用该法治疗腋臭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有效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在腋毛区外侧弧形线中1/3段做弧形切口,于皮下脂肪层钝锐分离大于腋毛边界的完整腔隙,翻转皮瓣,剪除脂肪、顶泌汗腺及毛囊.结果:106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无术后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87例均满意,无瘢痕增生,无上肢功能障碍.结论:弧形小切口直视下剪除顶泌汗腺治疗腋臭是一种切口小、并发症少、瘢痕轻、效果好的腋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Z成形术及皮下搔刮法施行腋臭治疗。方法:应用梭形切除法,切口至腋毛边缘外1cm以锐刮匙刮除皮瓣下的脂肪、汗腺、汗腺管、毛囊等结构,切口两侧做Z成形术。结果:28例病人接受了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腋臭患者。  相似文献   

10.
手术剥离修剪法治疗腋臭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腋臭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9例腋臭患者采用腋部“S”形切口并行皮瓣剥离翻转修剪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半年,痊愈3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手术剥离修剪法治疗腋臭效果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1.
S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腋臭根治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腋臭根治提供一种优良的手术方法,提出手术设计,操作技巧及术后处理原则。方法:根据腋窝皮肤及大汗腺解剖结构特点,采用S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VNF)治疗腋臭80例,随访半年;结果:术后及随访结果表明腋窝形态功能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根治效果满意。结果:S型SVNF腋臭根治术优于药物注射、激光烧灼、局部皮肤切除术,正确的切口设计、操作技巧及手术后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刘亚丽  钟健 《中外医疗》2011,30(22):70-71
目的介绍一种创伤小、效果确切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距腋毛分布范围外1.5~2.0cm标记手术范围,采用局部肿胀麻醉,视腋毛区的大小选择1~2个沿腋部横皱襞手术切口先后进行皮下修剪与腋窝浅筋膜的剪除,术区加压包扎。结果对33例(66侧)采用此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有效率100%,治愈率93.10%,无局部肤坏死、腋下明显瘢痕及上肢活动受限等情况发生。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腋臭症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效果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根治腋臭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沿腋窝皮纹作2~3个长约3 cm小切口,于真皮下2 mm钝性分离后,翻转皮瓣,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将皮瓣修薄至全厚皮甚至中厚皮程度,冲洗剥离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打包加压包扎。结果:34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瓣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改良小切口皮下修剪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腋窝大汗腺的组织学结构,进一步明确大汗腺的分布层次及范围,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选取39例腋臭病人,均采用腋皱襞小切口手术治疗(A组),分离范围超出腋毛范围0.5cm,选取腋窝皮肤松弛的病人在腋窝中央和腋毛外缘0.5~1.0cm处切取其皮肤组织,深度均至脂肪层,送病理行组织学分析,观察大汗腺的层次、范围等。另回顾性分析30例病人采用肿胀麻醉下大汗腺搔刮术治疗腋臭(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与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达97.44%,B组总有效率达80.00%,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送检标本病理切片显示均检测出大汗腺,其集中分布于真皮深层、真皮脂肪交界区和脂肪浅层内。距离腋毛边缘0.5 cm处有少量大汗腺组织,边缘1.0 cm处无大汗腺组织,脂肪深层未观察到大汗腺组织。结论:腋皱襞小切口治疗腋臭术后疗效可靠,术后复发率低于肿胀麻醉下大汗腺搔刮术,但术中应注意修剪大汗腺的深度及广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时的切口选择及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9例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患者施行倒U形切口,正反S形切口,额瓣开颅 Weber-Fergusson切口,鼻内镜下径路,暴露肿瘤切除,切除后根据前颅底骨质、硬脑膜、脑组织的缺损情况,分别采用鼻中隔黏膜一软骨瓣、额骨骨瓣、骨水泥修补骨缺损;额部骨膜瓣、鼻中隔黏软骨膜瓣、鼻甲黏膜瓣修补硬脑膜;手术后对恶性肿瘤予以放疗和化疗。结果:术后颅面部切口愈合良好,脑脊液鼻漏1例,局部处理后愈合。良性肿瘤经随访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总5年生存率为54.55%(6/11)。结论:根据额筛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切口,选择合适的组织瓣修补前颅底,恶性肿瘤采用放疗和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邵金许 《西部医学》2011,23(4):700-701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沿腋窝皮纹作长0.5cm小切口,于皮下2mm钝性分离后,以腋臭搔刮器搔刮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冲洗搔刮后形成的腔穴,彻底止血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结果 46例术后异味完全消除,皮肤无缺血坏死,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是根治腋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索根治腋臭的微创方法。方法通过腋部皮肤组织解剖学观察,设计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行顶泌腺体剥脱的手术方法。结果随访186例手术患者,疗效:好,177例;一般,7例;差,2例。5例遗留轻度异味,177例皮瓣血运良好,19例皮瓣散在表皮部分坏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腋臭微创腺体剥脱手术是个较好的腋臭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武朱明  许瑾  李勇  杨蔚 《安徽医学》2009,30(6):599-600
目的探讨骨间前血管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含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的骨间前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严重损伤。结果临床应用5例皮瓣成活,术后形态及功能好,效果满意。结论骨间前血管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修复手部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顶泌汗腺的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腋臭患者腋窝顶泌汗腺的形态学结构,探讨顶泌汗腺的分泌周期和影响腋臭发病的因素。方法: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0例腋臭患者腋窝顶泌汗腺显微、超微结构,并分析性别、年龄、季节等发病因素与气味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光学显微镜下12例腋臭患者顶泌汗腺呈现分泌高峰期,8例呈现分泌低谷期;透射电镜下12例腋臭患者顶泌汗腺细胞整体形态显示典型的分泌上皮细胞特征,8例顶泌汗腺细胞未显示典型上皮细胞特征;气味强度可能因年龄、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结论:腋臭患者顶泌汗腺有一定的分泌周期,该特征对腋臭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杰  刘大忠 《四川医学》2011,32(4):547-549
目的探讨治疗腋臭的较佳模式。方法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顺皮纹小切口综合术式(A组)、单纯切除加修剪法(B组)、CO2激光烧灼治疗(C组),观察3种方法治疗腋臭的痊愈率、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皮下血肿、皮肤坏死、疤痕等并发症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皮纹小切口综合术式A组治疗腋臭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