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0只新西兰成年白兔制作视神经挫伤模型,随机分为bFGF 800 U组、bFGF 1600 U组和对照组。伤前、伤后1h和30d,分别检测并记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取P1波峰潜时为观察指标。结果:眼挫伤后1h,FVEP的P1波潜时明显延长,与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伤后30d,对照组P1波潜时比急性损伤时明显延长(P〈0.05)。两个bFGF治疗组F-VEP的P1波潜时与急性损伤时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并接近正常。结论:bFGF对损伤后的视神经具有显著的保护及促进功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22例眼的电生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的改变。方法:对10例(20只眼)正常人及22例(37只眼)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眼,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1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眼)进行PVEP、PERG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PVEP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延长和幅值降低;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PDR组与其他各组PERG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表现为q波潜伏期延长和幅值降低,糖尿病组PVEP的P100波潜伏期延长和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VEP、PERG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PERG能比PVEP更好的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戴晓秦  吕伯钦 《浙江医学》1999,21(10):592-594
为探讨不同剂量的复方胞肌对视神经损害的治疗修复作用,将40只成年大鼠,复制出视神经损害动物模型,分为三种不同剂量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和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的PVEP和FVEP的潜伏期比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P<0.06或0 .01),并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由此证实,该药对视神经损害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正常猕猴与人视网膜电图(FERG,PERG)及视觉诱发电位(FVEP,PVEP)的异同.方法 选取通过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科相关检查确定眼部没有明显异常的正常成年猕猴3只(6眼)及健康成年人8例(16眼),对其FERG、PERG、FVEP、PVEP进行检测和记录,导出数据后运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暗适应0.01ERG的b波及暗适应3.0ERG的a波,b波猕猴与人相比峰时明显较短,振幅明显较低(P<0.05).暗适应Ops的OS2波猕猴与人相比振幅明显较低(P<0.05).明适应3.0ERG的a波,b波峰时和振幅,明适应30 Hz震荡电位振幅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VEP的P2波猕猴与人相比峰时明显较短,振幅明显较高(P<0.05).PERG猕猴与人相比P50及N95波振幅明显较低(P<0.05).PVEP的P100波峰时猕猴与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波振幅猕猴与人相比较低(P<0.05).结论 视网膜电图及视觉诱发电位可对猕猴行视功能评价,作为评估人视网膜功能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在眼外伤胜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80眼)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患者进行VEP测定,并与自身健侧眼进行对照。结果80例(80眼)VEP检测正常16眼(20.0%),异常64眼(80.0%)(X^2=3.95,P〈0.05);VEP异常表现为:VEP波形完全消失10只眼,单纯P100波幅降低40只,P100潜伏期延长30只眼;轻度眼受伤波幅、潜伏期与重度眼受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614,t=3.518,P均〈0.05);两组伤后检查时间与P100潜伏时间和波幅的改变均无相关性((r=0.039和r=0.015,P均〉0.05)。结论VEP检查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出伤眼的视功能,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视诱发电位(VEP),探讨其在眼外伤视神经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9例眼外伤视神经挫伤患者行棋盘格翻转刺激VEP检查,并与健侧眼或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49例(55眼)患中者P100波幅降低40例(45眼),P100潜伏期延长11例(14眼),P100潜伏期延长并波幅降低3例(5眼),视神经挫伤眼P100波幅较健侧眼、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100潜伏期与健侧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EP对眼外伤后视神经损伤检出有较高敏感性,能客观、定量评定视功能,对早期诊断、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早期视觉诱发电位对眼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在眼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患者进行VEP测定,并与自身健侧眼或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36例中单眼挫伤32例,双眼挫伤4例,共40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有1例2眼VEP波幅明显降低,单纯波幅异常降低者28例30眼,波幅降低伴有峰潜伏期延长者7例8眼。所有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与自身健侧眼和正常对照比较,P100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而P100峰潜伏期仅有7例稍有延长,与健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P对眼球钝挫伤后视神经损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对于眼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弱视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的改变及特征,为临床弱视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对弱视患者进行双眼PVEP检测,并将弱视眼与非弱视眼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弱视眼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P < 0.01),波幅显著降低(P < 0.01),并有明显波型畸变?结论:PVEP的检测对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异常率对视神经挫伤诊断及预后估计。方法对69例(69眼)单倒眼挫伤组进行视力检查及VEP检查,以自体健侧眼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VEPP100波幅值及P100峰潜时值,记录单侧眼挫伤患者的伤眼、对侧眼及治疗后伤眼的VEP。结果挫伤眼VEPP100波幅明显降低,P100峰潜时明显延长,挫伤眼各视力组VE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挫伤眼矫正视力〈0.1者VEP异常更明显且预后差。结论VEP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神经功能的方法,是目前视神经病变最敏感、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客观检查方法,对视觉功能评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视觉诱发电位和闪光视网膜电图在眼球挫伤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 (F -ERG)的联合应用在眼球挫伤的表现特征和价值。方法 :91例 (91眼 )挫伤眼 ,健康对侧眼为对照 ,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行VEP和F -ERG检查 ,比较分析两组间VEPP10 0 波潜伏期和振幅、F -ERGa波、b波潜伏期和振幅 ,以及挫伤眼组各项指标异常率。结果 :挫伤眼VEPP10 0波潜伏期明显延迟 (P <0 .0 1) ,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F -ERGa波、b波振幅明显降低 (P <0 .0 1) ;VEP和F -ERG异常率分别为 6 3.73%和 72 .5 3% ,双项检查异常率为 5 6 .0 4 %。结论 :VEP和F -ERG联合检查是评价眼球挫伤后视功能、损伤程度和范围的客观检测方法 ,是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图形视觉诱发电位N145与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人不同年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波形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正常人90例,按年龄分为3组,每组30人.第1组为儿童组,年龄6~12岁;第2组为少年组,年龄13~18岁;第3组为成人组,年龄19~35岁.采用AVES2000电生理仪,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①P100波潜伏时间在儿童组与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N145波潜伏时间在三组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P100波和N145波的幅值在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者与年龄皆成负相关关系.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图形诱发电位的潜伏时间逐渐缩短,振幅值逐渐降低,至成年后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尤其以N145波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形觉剥夺弱视幼猫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40只4周龄幼猫分为正常组、单眼剥夺组、对照组、左旋多巴组,每组10只,通过单眼眼睑缝合制备形觉剥夺的弱视模型,观察不同干预条件下各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P100波的峰时及振幅的变化.结果剥夺组、对照组剥夺眼P100波峰时值延长,振幅降低,与正常组及对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多巴组双眼P-VEP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能缩短弱视眼的P100波峰时及提高P100波的振幅,能促进弱视眼传导和感觉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游旺桢 《黑龙江医学》2009,33(9):686-688
目的探讨眼电生理检查,在眼挫伤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眼电生理检测系统,诊断为眼挫伤62例(68眼),分别行P-VEP或F-VEP,F-ERG,OPS检查。记录P100峰潜时和波幅,ERG,a,b波峰潜时和波幅,OPS波幅。结果凡伤后视力下降眼,P100波幅,峰潜时与对照眼比较,峰潜时明显延迟,波幅明显降低(P<0.01)。结论视觉电生理对眼挫伤后视网膜振荡、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具有客观性和敏感性。在估计预后、指导治疗以及法医学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视诱发电位(PVEP)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辅助诊断垂体肿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联合检测PVEP和PERG的方法,分别检测26例正常志愿者、16例确诊垂体肿瘤的患者;被临床诊断为球后视功能损害,其PVEP和PERG的改变和垂体肿瘤相似的20例患者进一步作头颅CT检查。结果:垂体肿瘤患者PVEP—P100的潜伏期及幅值明显异常、PERG大致正常;20例提示有球后视功能损害的患者中,有8例最终确诊为垂体肿瘤。结论:联合检测PVEP和PERG的方法有利于早期发现垂体肿瘤。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行闪光视网膜电流图 (FERG)和闪光视诱发电位 (FVEP)检查对术后视力预测的可靠性。方法 :记录 6 2只眼白内障患者的 FERG和 FVEP,术后 1个月检查最佳视力及眼底情况。结果 :视觉电生理检查的符合率达 91.3%。结论 :白内障术前检查 FERG及 FVEP可以预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