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评价某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卫生状况。方法 选取该直线加速器最高能量的X射线,最大照射条件,检测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估算辐射防护后的有效剂量当量。结果 该直线加速器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卫生防护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直线加速器在运行时,对放射治疗人员和机房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测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环境和公众辐射的影响。方法 用监测仪对加速器正常运行时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并对周围环境和公众辐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结论 加速器防护设施及治疗机房等主体工程只要按相关规定选址、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时,对周围环境和公众辐射的影响就会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对XHA 600C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对加速器机房的屏蔽及周围环境进行辐射安全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检测了XHA 600C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场所及周围辐射水平。结论 该医用加速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WDVE-6型电子直线加速器性能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对WDVE-6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对加速器机房的屏蔽及周围环境进行辐射安全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检测了WDVE-6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场所及周围辐射水平。结论 该医用加速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某医院加速器机房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以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依据国家有关放射卫生的标准与方法。结果 对加速器机房和周围环境进行了监测,对放射防护措施进行核查。结论 该医院加速器机房的建设符合预评价要求,机房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micro-PET回旋加速器中心运行过程中的对周围环境、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影响。方法 通过现场监测回旋加速器中心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水平。对产生的主要放射性污染源及污染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micro-PET中心运行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公众接受的辐射剂量可达0.31 mSv/a和0.1 mSv/a,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辐射。结论 micro-PET项目对环境、公众、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均符合有关规定,放射性废物经有效处理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
XHA600C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性能质控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XHA600C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对患者的治疗质量,并对加速器机房的屏蔽及周围环境进行辐射安全性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进行加速器的性能质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测量了XHA600C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机房的散漏射线及周围辐射水平。结论 该医用直线加速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评价Truebeam直线加速器的辐射防护及性能。方法 依据国家法规,对Truebeam直线加速器的辐射防护及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结果 Truebeam直线加速器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开展外照射放射治疗,应严格依照国家法规对直线加速器辐射环境的剂量及各项性能定期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某医院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该加速器治疗室辐射屏蔽设计厚度和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论 正常使用该加速器,不会对工作人员及公众产生有损健康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建成的回旋加速器、PET-CT机房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评价,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放射卫生标准和预评价报告书进行评价。结果 回旋加速器、PET-CT机房的屏蔽防护和安全设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该PET-CT中心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加速器机房的防护性能进行辐射安全性评价,并对机房和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和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加速器机房在运行时,有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回旋加速器、PET-CT机房的防护性能进行辐射安全性评价,并对机房和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进行检测。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回旋加速器、PET-CT机房的屏蔽防护和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回旋加速器、PET-CT机房在运行时,有关放射工作人员和机房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广西辖区内糖厂密封放射源的使用分布情况,评价密封放射源对周围环境、职业人员、公众成员产生的辐射影响,为今后糖厂放射源的使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监测规范合理布点,利用γ辐射剂量率仪对广西区内所有使用密封放射源的糖厂开展辐射环境现场测量,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估算,并结合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密封放射源使用场所周围辐射剂量率高于环境本底水平,职业人员、公众成员会受到一定的辐射剂量。结论 职业人员及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结果符合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对项目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辐射危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中心放射科放射工作场所辐射剂量水平和安全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建设项目在正常运行时,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辐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某医院引进的MINItrace型回旋加速器及其配套的PET-CT装置的辐射环境现状。方法 对PET-CT中心进行现场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年有效剂量进行了估算。结果 该院PET-CT中心正常运行对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没有明显影响,工作人员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低于2 mSv。结论 该PET-CT中心正常运行时辐射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依照NCRP No.151报告给出的MV级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估算模式,导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的估算模式。方法 在NCRP No.151报告《MV级X和γ射线放疗设备的屏蔽设计和评价》给出的MV级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估算模式的基础上,以等中心点剂量率替代周工作负荷,并舍弃居留因子和使用因子,再根据机房周围不同区域屏蔽材料的厚度进行逆向推导,最终导出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的估算模式。结果 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的估算提供了一套系统化模式。结论 该估算模式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的估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乙眉 《中国辐射卫生》2005,14(2):133-133,135
目的 对某企业的一台直线加速器探伤室的防护性能进行辐射安全性评价,并对探伤室的辐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与方法进行探伤室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4MeV直线加速器探伤室的屏蔽防护和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探伤室运行时,有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某辐照中心从英国引进60Co放射源,主要从事水果、脱水蔬菜、药粉、医疗用品等产品辐照灭菌加工服务。通过对该辐照中心周围环境γ剂量率及β表面污染进行监测,分析评价监测结果,确保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结果 监测了辐照中心周边环境γ剂量率及β表面污染。结论 该辐照中心基本落实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安全防护各项措施,该项目对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是安全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某医院核医学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的控制效果。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项目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水平进行检测和辐射危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工作场所辐射剂量水平和安全措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建设项目在正常运行时,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辐射影响是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某公司密封型放射源测井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及监测方法作为评价标准和监测手段。结果 监测了该公司源库、源坑以及专用运输作业车周围的γ剂量率及中子剂量当量率,其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均在《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性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限值以内。结论 该公司基本落实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安全防护各项措施,该项目对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是安全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