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6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1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1989至2004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298例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359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占35.4%。误诊率为8.6%;病死率10.8%(SAP占29.1%),新生儿及胎儿病死率22.8%;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80.7%);病因依次为:胆道疾病(47.4%)和高脂血症(39.8%)。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胆道疾病、高脂血症是预防的关键;早期诊断、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正确掌握终止妊娠时机及手术指征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12月至2010年2月经临床查体、生化检查、腹腔穿刺、B超、CT和手术探查证实为SAP73例分为早期手术组(34例)和延期手术组(39例),比较两组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早期手术组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1%(10/34)和67.65%(23/34);延期手术组分别为10.26%(4/39)和28.21%(11/39)。延期手术组的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早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正确地把握SPA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对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有其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2000年55例胎盘早剥的病因及母婴预后。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43%,发病原因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外伤多见。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剖宫产、产后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分别占52.7%、54.5%、40.0%、45.5%、23.6%和16.4%;无孕妇死亡。重型胎盘早剥比轻型胎盘早剥对母婴影响更大,前者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0.01);胎盘早剥的孕龄越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越高(P<0.01)。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孕产妇剖宫产率高,贫血、产后出血、DIC发生率高;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母体并发症明显高于轻型;随着孕周增加围产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近5a来收治的4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治愈24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82.8%;手术治疗治愈1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75.0%。结论:重视SAP的综合治疗,针对患者不同病因、病情及不同病期适时调整治疗对策,采用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措施是治疗SAP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Binders并发症评分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112例SAP回顾调查,了解SAP器官并发症或代谢并发症Binders并发症评分和病死率关系,探讨SAP护理工作应对措施。结果:SAP 112例,治愈92例(82.1%);死亡20例,病死率为17.9%。SAP器官或代谢并发症综合评分≥7分组和<7分组,两组病死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病死率有关的并发症为全腹膜炎、休克、ARDS和胰性脑病,分别占病死率的14.3%、7.8%、6.3%和5.3%。结论:SAP患者死亡原因不是SAP,而是其并发症,Binders并发症评分与病死率有密切关系。全腹膜炎、休克、ARDS和胰性脑病是影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护理重点是针对SAP原发病,防治致死性并发症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HPS患儿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 本组病例以持续高热(100%)、肝脏肿大(97.6%)及脾脏肿大(95.1%)为突出表现,其余表现为淋巴结肿大(65.9%),呼吸系统症状(53.7%),多浆膜腔积液(26.8%),黄疸(26.8%),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4.6%),消化道出血(12.2%),皮疹(12.2%)。实验室检查以肝功能损害最为突出(100%),以酶学改变(LDH、AST、ALT、GGT)及低白蛋白血症为主;其次为骨髓有噬血细胞现象(92.7%)、全血细胞减少(70.7%)、凝血功能障碍(52.4%)、DIC、高甘油三酯血症及低钠血症等。病因分析显示,感染相关性HPS(IAHS)占63.4%,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AHS)最多(占IAHS的69.2%)。死亡14例中,IAHS11例(EBV—AHS9例),非IAHS3例(恶性淋巴瘤1例)。对LDH和AST水平与病死率作相关分析,发现LDH和AST升高水平与病死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和0.516,P值均〈0.05)。年龄〈3岁、LDH水平〉2000U/L和AST水平〉200U/L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1、0.002和0.001)。结论 HPS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多样;EBV-AHS预后凶险,病死率高;年龄、LDH和AST水平是HPS预后的影响因素;多次骨髓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个体化综合治疗--附110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以微创介入技术及脏器功能支持技术为保障,个体化综合治疗早期SAP,降低SAP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1995—1999年收治的53例SAP患者(第1组)和2000-2005年收治的57例SAP患者(第2组)临床资料,对患者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Balthazar CT分级以及是否伴有胆道梗阻、休克、高脂血症、腹腔间隙综合征、低氧血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两组中分别有13例和14例SAP患者早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MODS组和无MODS组比较,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与第1组比较,第2组患者由于采用了综合性救治技术如床旁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治疗等,其病死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SAP患者早期并发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与临床处理方式有关。对SAP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开庆 《新医学》2009,40(4):233-234
目的:总结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老年S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SAP占同期收治SAP的40%(46/115)。病因构成:胆源性疾病占43%(20/46),暴饮暴食占20%(9/46),不明原因占37%(17/46)。临床特点:呕吐21例(46%)、腹胀19例(41%)、腰背部疼痛11例(24%)、黄疸5例(11%),上腹部疼痛9例(20%)。上腹部压痛20例(43%)、全腹明显压痛和反跳痛4例(9%)、腹水征2例(4%)、肠呜音减弱27例(58%)、肠鸣音消失11例(24%)。血清淀粉酶升高19例(41%),尿淀粉酶升高21例(46%)。CT、B超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9%和80%。并发症发生率为76%(35/46),误诊率为20%(9/46)。46例中内科非手术综合治疗36例,手术治疗10例。全组死亡20例,病死率为43%。结论:老年SAP的主要病因是胆源性疾病和暴饮暴食,其症状不典型,无明显腹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且并发症多、易误诊、病死率高,CT、B超检查可辅助诊断。老年SAP以内科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但有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手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以提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和管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诊治的临床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44.9%(35/78),病死率29.5%(23/78),治愈率70.5%(55/78)。结论正确地把握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与指征,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对于决定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运动神经元病及运动神经元病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元病综合征(MNDS)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运动神经元病(MND)及MNDS的临床特点和诊疗过程。结果 MND 38例(42.4%),对症及支持治疗,总有效率21.4%;MNDS 52例(57.8%),病因为主治疗,总有效率61.5%。两疗效差异显(P<0.01)。结论 明确MNDS的病因,对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SIRS)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 tis ,AP)中的发生情况 ,尝试建立修订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Modified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MSIRS)标准 ,应用MSIRS早期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 1998年 1月~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2 81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轻型急性胰腺炎 (Mildacutepancreatitis ,MAP)和SAP患者发病 48小时内的SIRS指标水平 ;修改SIRS标准水平 ,探索MSIRS标准早期判断SAP的优越性以及和SAP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 1)SIRS在AP中总发生率为 41.2 %,其中MAP发生SIRS为 18.1%,SAP则 10 0 %发生SIRS ;( 2 )建立MSIRS标准 :T >38℃ ,P >110次 /min ,R >2 2次 /min ,WBC >15 .0× 10 9/L ,符合 2项或 2项以上者 ,判断为SAP ;( 3)与临床诊断金标准比较 ,MSIRS标准早期判断出SA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1.89%、93.6 2 %、93.13%、85 %和 96 .7%。 ( 4 )SAP患者除胰腺并发症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drome ,MODS)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置管灌洗引流治疗(观察组)32例和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8.75%,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治愈率46.43%,总有效率64.2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观察组3.13%,对照组2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血钙、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超声引导置管灌洗引流能够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腔高压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较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效果好,且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置管引流术并用丹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1999~2001年28例为对照组,2001~2004年33例为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禁食、解痉、抑酸,抑制胰酶分泌治疗。治疗组每天加用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行床边腹腔置管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8%,并发症发生率30.3%,死亡率9.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微创置管引流术并用丹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骨转移症状首发的肺癌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诊治的50例以骨转移症状首发的肺癌临床资料.结果 50例均有骨痛,20例伴神经系统症状,6例发生病理性骨折.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骨破坏为主.本组初诊时误诊46例,误诊率92%,误诊时间3d~3个月,误诊疾病前3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质增生和原发性骨肿瘤.经手术病理确诊46例,细胞学作出恶性肿瘤诊断但未明确分型2例,影像学确诊2例.本组1年生存率为10%,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结论 以骨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以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为特征,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对此应高度重视,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2组基线资料匹配。EN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在胃肠功能恢复时尽快启用EN,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结果入院当日,2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Y)、血浆白蛋白水平和APACHE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上述各项指标对比,EN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EN组治疗后感染率(33.33%vs66.67%,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28.57%vs71.43%,P<0.01)、住院天数〔(20.50±2.70)vs(26.21±3.11)d,P<0.01〕及住院费用〔(4.20±1.20)vs(6.51±1.60)万元,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N组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功能恢复期尽早行EN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降低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的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入的42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2.1%(345/420),误诊率为17.9%(75/420)。其中,内科疾病误诊率为15.2%(32/210),外科疾病误诊率为23.8%(38/160),妇科疾病误诊率为10.0%(5/50)。结论在急性腹痛的诊断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同时注意急性腹痛的复杂性,并辅以其他的检查,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谢新平  郑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170-4172,4175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8-06—2011—03收治的33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6.5%,以宫角妊娠最多见(9/33,占27.3%),其余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卵巢妊娠(7/33,占21.2%)及子宫肌壁间妊娠(4/33,占12.1%),术前误诊率63.6%。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视术中情况行异位妊娠灶切除,33例均治疗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怀疑本病应及早手术探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Acute pancreatitis (AP) is a very common acute disease, and the mortality rate of severe AP (SAP) is between 15% and 35%.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ar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nd infections. 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SAP related to liver failure is as high as 83%, and approximately 5% of the SAP patients have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Liver fun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AP. In this review, we aim to elaborate 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A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I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十年来确诊的36例PI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确诊。结果 本组误漏诊率52.8%,总死亡率33.3%。大多数患者具有PIE的危险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肺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其次为胸痛、咯血、心悸,缺乏特异性体征;多数患者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增高(〉0.5mg/L),血气分析显示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肌钙蛋白I阳性组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右心功能不全组的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肌钙蛋白I阴性组和右心功能正常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临床上要加强对该病的诊断意识,疑诊病例及时采取相关检查确诊;肌钙蛋白I阳性、超声心动图结果右心功能不全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中的影响与作用。方法:于2002年6月至2008年1月,入选在本院消化科住院的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重症胰腺炎(SAP)患者192例,轻症胰腺炎(MAP)患者408例。分析入院时体重指数(BMI)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重型胰腺炎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0.01);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升高(P〈0.01);疾病死亡率也逐渐升高(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BMI是导致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的体重指数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体重指数可作为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