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卢龙县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预防控制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建立的农村腹泻病监测点和卢龙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腹泻病人为监测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应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腹泻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腹泻粪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卢龙县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发病率平均为1.31/(年.人),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为13.4%,5岁以下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住院率为8.9‰,住院治疗的重症腹泻病人的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45.6%,非住院经村医治疗的轻型腹泻轮状病毒检出率为8.9%,全国每年5岁以下儿童因患轮状病毒腹泻总耗资约26万元。有一些腹泻病人死亡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结论】我国农村地区轮状病毒腹泻流行严重,急待研发疫苗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昆山花桥地区〈5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为推广轮状病毒口服疫苗及有效控制轮状病毒腹泻提供可靠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于花桥人民医院就诊的〈5岁的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分析其流行及临床特点。结果共检测标本112例,其中轮状病毒阳性50例;每年10—11月为发病高峰;12-24月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水样腹泻、发热、呕吐为主;最常见的并发为呼吸系统症状。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昆山花桥地区〈5岁的婴幼儿腹鸡的重要原因,加强推广轮状病毒口服疫苗可有效控制及预防婴幼儿腹泻。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卢龙县1999~2005年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河北省卢龙县5岁以下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1999~2005年间卢龙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腹泻病人检测杯状病毒(HUCVs)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 075例腹泻病人的粪便样本HUCVs检测,用ELISA方法检测阳性率为38.6%,RT-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25.7%,两种方法均阳性为21.2%。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年龄分布:以12~17月龄组发病最多,其次为6~8月龄,9~11月龄组和3~5月龄组。季节分布:以历年1月份为发病高峰,其次是12月和2月份。【结论】河北省卢龙县杯状病毒婴幼儿腹泻发病严重程度仅次于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与轮状病毒腹泻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轮状病毒腹泻感染情况以及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疾病预防和保护性方面的作用.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急诊和住院部5岁以下腹泻患儿4171例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将其中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分为疫苗组和非疫苗组,比较其轮状病毒腹泻发病情况、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结果:轮状病毒检出率以秋冬季节最高,4年总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2008 ~2010年相比,2011年检出率呈下降趋势.4 171例腹泻患儿中检出1 337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检出率32.05%.各年龄段阳性率构成比为:0~3岁为97.24%,>3岁为2.76%(P<0.01),其中0~6月龄为4.79%,以6月龄~3岁为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1996例住院腹泻患儿中,疫苗组轮状病毒检出率9.61%,非疫苗组检出率40.26%(P<0.01),两组平均患病时间、并发症及严重病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宁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检出率近4年呈下降趋势,秋冬季节为高发期;6月龄~3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种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及控制重症腹泻,发展疫苗成为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农村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预防控制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提供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卢龙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因腹泻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监测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腹泻病患儿进行检测调查。结果1236份粪便样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46%;398份轮状病毒阴性样本中杯状病毒阳性率为31.6%;2种病毒腹泻感染率以12月龄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9.3%和27.4%,其中轮状病毒9月龄患儿感染率为26.1%.6月龄为14.4%;而杯状病毒6,9,3月龄患儿感染率分别为25.6%,17.9%和16.2%。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感染发病月份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分别占全年病例的86%和65%。轮状病毒毒株鉴定结果: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Q型(8%),G4型(3%),G9型(0.6%),混合感染(1%),未分型(8%);杯状病毒经DNA测序均属于诺瓦克病毒(NLV)GⅡ遗传组。流行株为NLVGⅡ-4,GⅡ-7和GⅡ-3。结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是轮状病毒,其次是杯状病毒。  相似文献   

6.
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常规细菌培养,对2005年1月至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6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在565例标本中共检出单纯轮状病毒感染162例(28.67%),单纯肠道腺病毒感染42例(7.43%),两者混合感染40例(7.08%),共计244例(43.19%);细菌感染115例(20.35%),其中条件致病菌108例(93.91%);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62例(10.97%)。结论轮状病毒是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肠道腺病毒和条件致病菌也是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轮状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但病死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为了解本地区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情况,我们于1997、1998年秋冬季节在浙江省儿童保健医院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粪便标本来源: 1997、 1998年秋冬季( 11~12月份),在浙江省儿童保健医院门诊部采集婴幼儿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104份,置洁净的容器内,带冰运送到实验室,置-70℃低温冰箱保存备检。 2…  相似文献   

8.
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源。成都市近年来该病发病较多,在冬季11月至12月是流行高峰,我们于1984年的这两个月内,在成都市收集了104份住院婴幼儿腹泻大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作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调查对象在成都市市级医院儿科住院部,选择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病例共10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ELISA法对门诊和住院的2 596例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596例标本中,有1 192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呈阳性,总阳性率为45.92%;不同性别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差异,6~24月龄段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轮状病毒检测数以10月至次年2月居多,共检出990例(86.32%),其中以12月份最高(369例)。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应在轮状病毒流行季节给6~24月龄的婴幼儿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 (Rotavlrus,RV)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在发展中国家 ,腹泻病乃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 2岁以下婴幼儿。据WHO统计 ,世界上婴幼儿腹泻每年要夺去百万婴幼儿的生命。我们采集 2 0 0 1年秋冬季腹泻患儿粪便标本 12 5份 ,通过PCR分型探针 ,对A组轮状病毒进行分型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病毒A组RV .Wa .DS - 1.P和H 4个血清的病毒株均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所提供。ELISA试剂盒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光敏生物素核…  相似文献   

11.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原因,并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内外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惟一有效的措施就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在使用该疫苗的同时,有关副作用如轻度腹泻、发热等时有报道,但因口服疫苗引起轮状病毒性腹泻及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极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章建伟  平雯  高峰  陈海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05-1506
目的:了解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儿科门诊603例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603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60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阳性率26.5%。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3~6个月组为10.3%,6个月至1岁组为38.1%,1~2岁组为26.0%,2~5岁组为35.7%,经χ2检验,P<0.01。以6个月至1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31.0%,女性患儿感染率为19.6%,经χ2检验,P<0.05,男性患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较多见。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11~1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分别为23.1%、51.4%、37.3%。结论:6个月至1岁组A群轮状病毒感染较多见,11~1月为感染高峰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11年西宁市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青海省腹泻病毒流行株和流行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为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提供实验室资料,更好地控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方法:用巢式PCR和多重PCR方法对西宁地区488例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腹泻病毒检测。结果:西宁地区腹泻儿童中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轮状病毒A组阳性33例(6.76%),其中G9型15例、G3型13例、P6型1例、P8型2例、P9型2例;轮状病毒B/C组阳性3例(0.61%);杯状病毒阳性23例(4.71%),其中扎如病毒17例、诺如病毒GⅡ型6例;星状病毒阳性7例(1.43%)。结论:轮状病毒A组和杯状病毒是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例接种疫苗后偶合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确认,为类似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岳阳市华容县报告的某例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偶合川崎病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患儿发病、诊疗、接种史、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由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会诊。结果接种疫苗合格有效,接种人员具有资质,接种程序规范,各级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表明患儿发热、皮疹等多种临床症状由偶合川崎病引起,疫苗接种与发生川崎病的关联性极小。结论患儿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与川崎病的发生无因果关系,判断为疫苗接种的偶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Rotavirus,RV)疫苗的应用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的主要手段,但轮状病毒的基因型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主要流行株不断发生变化。1998-2000年我国流行株G型主要为G1(72.7%)、G3(14.2%)、G2(12.1%)、G4(2.5%),2011年变为G9(27.5%)、G3(22.7%)、G1(16.9%)、G2(11.0%),婴幼儿腹泻病例轮状病毒检出率为20.93%~49.67%;轮状病毒疫苗主要有3种,包括羊减毒活疫苗、人减毒活疫苗、人-牛五份重配疫苗。流行株的改变对疫苗的应用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就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及疫苗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轮状病毒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医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科病房2008年7月-2009年6月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3%,胃肠道医院感染居感染部位之首;轮状病毒是导致医院儿科病房胃肠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年龄以6月龄~1岁最易发生胃肠道医院感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是胃肠道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住院时间长与胃肠道医院感染的机会呈正相关。结论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监测重点是胃肠道感染;重点监测的易感人群是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防止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两起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暴发的院内感染进行确认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行追踪,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并行病毒核酸型别鉴定。结果 证实这两起暴发均为轮状病毒引起的院内感染,接触性传播和粪一口途径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否经呼吸道传播尚有待证实。季节性的病房环境条件、患儿家属及陪护不良卫生习惯以及病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良是主要的传播因素。结论 除了注重对婴幼儿住院腹泻病人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强化儿科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和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院内感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贾丽丽  高雷  杨育松 《职业与健康》2013,(23):3136-3137
目的探讨北京市密云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年4月-2012年3月采集在密云县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监测。结果133份粪便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杯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6.54%;其次为轮状病毒阳性率,为7.52%。对上述2种病毒与感染者性别、年龄以及发病季节的比较发现,除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与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是引起密云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应进一步开展病毒性腹泻监测和阳性毒株分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常山县人民医院报告的婴幼儿(0~3岁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轮状病毒检出率、描述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并探讨免疫接种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关联.结果: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率1.19%,婴幼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人中轮状病毒检出率34.01%,11月至次年4月为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峰时段;1~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例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38.54%,免疫接种一剂次者占98.69%.研究对象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存在统计学关联(x2=14.76,P<0.001);6~12月龄阶段接种轮状疫苗与发病的关联也有统计学意义(x2=10.75,P<0.001).结论:常山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与温州王金文、丽水丁友法等研究结果一致.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较好保护作用,婴幼儿在6~12月龄阶段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病区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发生的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该院儿科病区共有住院患儿4293人,发生轮状病毒性肠炎4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医院感染率为1.1%;全部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男性患儿的感染率为1.2%,女性患儿的感染率为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为高发期,占发病总数的85.7%;发生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入院时的基础疾病87.8%为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吸道感染患儿的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感染率为1.7%,下吸道感染患儿的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感染率为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人群主要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秋冬季高发。要降低医院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生率,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