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芎嗪对家兔再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8只动物。分离股动脉,切断,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川芎嗪组用药量为5mg.kg^-1,肝素组用药量为60u.kg^-1,均加入0.9%生理盐水320ml,生理盐水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静脉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用14天,分别于术后1,3,7,14天从股静脉抽血检测ET,NO,PGI2/TXA2,结果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ET值低于生理盐水组;而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NO值则高于生理盐水组,川芎组的NO值高于肝素组,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PGI2/TXA2值高于重量盐水组,认为川芎嗪具有保护再植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检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显微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防治血管危象的作用,为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抗凝治疗用药提供新的线索.方法59例游离皮瓣移例植术后病人,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和肝素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作为术后抗凝用药,肝素治疗组用肝素静脉滴注作抗凝用药.从血管危象发生的有无、再植皮瓣血运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几方面来综合判断2组的治疗效果,并作凝血四项检查了解2组病人用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在临床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川芎嗪对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上较肝素小(P<0.05).结论川芎嗪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具有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客观评价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 30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1 5例 )与川芎嗪治疗组 (1 5例 )。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 ,即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川芎嗪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两组治疗 1 0天为一个疗程。用ZK— 1 0C型计算机肺阻抗血流图检测仪及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某些参数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 ,比较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 :川芎嗪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55 .33 %和93 .33 % ,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33 .33 %和 60 % )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X2 =4.65 ,P <0 .0 5) ;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Q -B/B -Y比值、Q -BI、肺动脉平均压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 (P <0 .0 5~ 0 .0 1 ) ;B -YI、P2 -Y、Hs和α上升时间均有所增加 ;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除血沉、红细胞压积外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5,(2):176-177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96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盐酸川芎嗪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下肢肿胀消退程度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APTT略有延长。结论:盐酸川芎嗪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传统治疗重症肺心病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与肝素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用川芎嗪与肝素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缓解率及各观察指标,均较观察组有显著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肝素合用对52例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52例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川芎嗪注射液480mg加入5%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每日1次;普通肝素6250U,每日2次,皮下注射,7d为1疗程,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应用川芎嗪和肝素后病人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元、红细胞变形系数、血栓形成系数等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肺心病人在急性发作期血液存在“浓、粘、聚、凝”的病理过程,川芎嗪和肝素合用可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缓解支气管痉挛及降低痰液粘稠性,有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齐玫玫 《吉林中医药》2008,28(9):654-655
目的:通过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的比较,评价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病例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对照组7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对照组67%,两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还有降低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作用.两组均未发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孙明月  郭春雨  王景尚  刘欣  张淼  王琳  殷惠军 《中草药》2015,46(15):2265-226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与铁调素(hepcidin)高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川芎嗪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肝素阳性对照组(肝素组)及川芎嗪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ip给予生理盐水2mL/kg,肝素组ip给予肝素钠注射液5mg/kg,川芎嗪组ip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40mg/kg,均连续给药7d。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后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指标,检测血清铁调素、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截取主动脉组织,进行铁含量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铁调素、ET-1、ROS、MDA水平均升高(P0.05、0.01),而NO、SOD及CAT水平均降低(P0.05、0.01);主动脉内铁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主动脉组织出现了内膜损伤。与模型组比较,肝素组和川芎嗪组大鼠血清铁调素、ET-1、ROS、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NO及CA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SOD水平有升高趋势;主动脉组织内铁含量均降低(P0.05、0.01),且主动脉组织内膜损伤有所减轻。结论内皮损伤程度加重的同时铁调素呈高表达状态,应用川芎嗪后,内皮损伤减轻,铁调素水平下降,说明川芎嗪对内皮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铁调素高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3,(2):151-15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治疗组8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2组经Ridit分析,差异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除血细胞比容外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PT凝血酶原时间、BT凝血时间出血时间、CT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未见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发病3~48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光明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44-644
目的比较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患者 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川芎嗪静滴,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静滴,两组其它对症处理相同.结果两组疗效相近.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且应用安全,可作为社区卫生工作中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