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小冰  赵小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14-3915
目的:探讨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住院的28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合并肝性胸水30例,了解肝性胸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肝性胸水的发生率为10.7%,28例继发于肝硬化腹水,2例为无腹水的肝性胸水。所有患者经保肝补白蛋白利尿降门脉压等治疗有效,胸憋明显者行胸腔穿刺治疗。结论:肝性胸水多有胸憋、气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保肝补白蛋白利尿降低门脉压及胸腔穿刺仍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5岁。因咳嗽、胸憋、气短6d于2004年5月9日入院。患者5月3日晚因着急受凉出现胸骨后疼痛呈胀痛,胸憋、气短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休息后稍缓解,但仍感气短,轻度活动即感气短加重,口唇紫绀,咳嗽、咯黄色黏痰,在私人诊所静点青霉素3d无明显好转而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咯血、无心悸头晕、无浮肿。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无烟酒嗜好。25岁结婚育一子健康,月经正常,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71岁,主因活动后心悸气短、胸憋7天,加重伴胸痛1天入院.7天前,因不明原因出现活动后气短、胸憋,可平卧,无心前区疼痛,无咳嗽、咳痰及咯血,伴双下肢浮肿,以左下肢为著,自服扩冠药物无缓解,未予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间断胸憋9年余,于2005年6月21日拟诊为"瓣膜性心脏病"住我院治疗.患者9年前重体力劳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平卧位加重,9年间活动耐量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VVI与单腔ICD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因急性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经右锁骨下静脉途径VVI起搏器置入术。本次因缺血性心肌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而置入单腔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结果:术后随访1年,无晕厥发作。结论:置入VVI起搏器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病患者,联合应用ICD,可有效防治心源性晕厥的发生,但对心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第73例——消瘦、乏力、发热、少尿及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患者男,88岁。因乏力、气短2周,咳嗽加重1天,于1997年7月12日入院。患者自1997年1月以来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多次住院。2周前感乏力,活动后气短,夜间尚可以平卧,下肢出现水肿。1天前因咳嗽加重(痰不多,无喘憋),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8岁.因反复咳嗽、咯痰1个月,胸闷喘憋半个月于2002年6月6日入院.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哮喘发作史.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9岁,于2009年5月8日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0年,劳力性心悸、气短10年,加重2 d入院。患者20年前始出现发作性心前区憋痛,伴气短、出汗,每次发作历时10 min左右,劳累后诱发,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10年前出现劳力性心悸、气短,休息后减轻,劳动耐力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应用不同心脏起搏方式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对1994年以来21例该类患者所施行的非生理性起博方式(VVI)和生理起性搏方式(AAI,DDD)进行术后长期随访观察,通过分析总结,显示生理性起搏在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心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非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主因活动后发憋、气短1个月,加重伴咳嗽1周于2006年10月31日入院。2006年9月患者无诱因出现活动后发憋、气短,无胸闷、胸疼。未做明确诊治。1周前加重,稍活动即发憋气短,就诊于我院。心脏彩超示:主肺动脉后壁可见不全膜状回声漂浮,血流速度轻度增快,分支显示不清(见图1)。肺血管成像示:右肺动脉主干栓塞。遂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发作的胸闷、气短于2002年入院,患者缘于2000年2月出现劳力时胸闷、气短,未经治疗,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于2002年10月上述症状加重,休息时也有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后转院入我科.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曾一度好转,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二维超声心动图可在左室心尖部、前侧壁心内膜面探及多发性突入左室腔内的肌小梁,小梁之间可见深度不同的间隙.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伴胸憋、气短2h入院。患者1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痊愈出院,出院后间断性胸憋,心前区隐痛,一直口服相关药物,生活较为规律,不吸烟、不饮酒,既往无胆系消化道疾病。患者为早餐后2h突然发病,表现为较剧烈的上腹绞痛,并向肩背放射。同时伴有大汗、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3.
陶新智 《广西医学》2004,26(12):1887-1888
自 198 0年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率先在广西开展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以来 ,2 0多年过去了 ,经过全区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起搏器的应用 ,特别是心室起搏器(VVI)在广西取得了很大发展。目前一些条件较好的县级医院均能开展VVI置入术 ,挽救了很多病人 ,特别是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ⅢAVB)病人的生命。然而 ,VVI起搏有诸多缺点 ,它丧失了心房对心室辅助泵血功能 ,不能随生理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 ,房室激动与收缩顺序、心室激动与收缩顺序均与正常窦性心律时不同 ,使VVI起搏后心输出量减少 ,血压下降 ,右房压、肺动脉压不…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内膜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主因活动后发憋、气短1个月,加重伴咳嗽1周于2006年10月31日入院。2006年9月患者无诱因出现活动后发憋、气短,无胸闷、胸疼。未做明确诊治。1周前加重,稍活动即发憋气短,就诊于我院。心脏彩超示:主肺动脉后壁可见不全膜状回声漂浮,血流速度轻度增快,分支显示不清(见图1)。肺血管成像示:右肺动脉主干栓塞。遂住院治疗。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反复咳嗽、咳痰伴胸憋、气短30余年,加重半月余,因呼吸困难入院.体检:R25次/分、P110次/分、Bp18/13KPa,口唇发绀,桶状胸.叩诊:右胸呈鼓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消失,左肺闻及喘鸣音.心音低顿.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性,68岁。因发作性胸痛20年,劳力性心悸,气短10年,加重2 d入院。该患20年前每于情绪激动时出现发作性心前区憋痛,伴气短出汗,疼痛向左肩放散,每次历时10~30 min,大多休息后症状缓减。曾在我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坚持服用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倍他乐克片治疗,上述症状时有发作。10年前出现劳力性心悸气短活动耐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35岁.因感冒头痛,肌肉注射柴胡、安痛定各2ml的混合液,当药液注入体内2/3量时,患者突然感觉胸憋、气短、烦躁不安.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查测脉搏细弱、血压13.3/8kPa.立即给予平卧、吸氧,10分钟后,测脉搏较前有力,90次/分其它症状未见好转,并出现呼吸因难,伴喘鸣者,即刻肌注地塞米松10mg,继续吸氧,2小时后,患者面色转为正常,喘鸣音消失,稍感胸憋,测P、BP均正常.当患者坐起时,胸憋加重,面色又变苍白,口唇发绀,嘱患者继续平卧,以上症状逐渐减轻,第二日晨起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8):8-8,43
病历简介 患者,女,24岁,自2年前开始,每当走路稍快或上楼梯时,自觉心悸、气短,休息后可缓解。未曾治疗,仍坚持正常文秘工作。症状逐渐加重,上楼需要途中休息多次,平时走路也要放慢脚步.平素自觉乏力,不爱活动,食欲欠佳.1年前,突然出现睡眠中因气短而憋醒,立即坐起后症状可慢慢缓解,此时伴有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因精神紧张,次日到当地诊所就医。疑诊“肺结核”,予以抗结核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误诊1例尹许田,凌正多鞍钢立山医院内科(114031)关键词主动脉瓣,钙化,狭窄男62岁。因干咳、心悸、气短7天,胸透左侧胸腔积液,于1990年10月31日入院。B超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胸水外观黄色透明,细胞数480×106/...  相似文献   

20.
冯兰英  张岩 《新疆医学》1998,28(2):134-135
例1 患者男性,76岁。因窦性心动过缓、左前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于1995年10月安装VVI起搏器。程控参数:VVI方式,频率71bpm,输出电压2.5mV,脉宽0.5ms,心室不应期312bpm。附图1为门诊所描记的Ⅱ导联心电图:窦性心律,P_(2,4,6.13,16)为提前出现的P-QRS-T波,其P波形态与窦P相似,P_8~P_(11)之间为正常窦性周期,其大于早搏的联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